施工图纸会审28个关键点
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三者的区别与关键点

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三者的区别与关键点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技术交底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三个概念,它们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它们都与设计相关,但实际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键点。
施工图纸是工程设计的产物,是设计图纸的最后一步,在施工前向施工单位提交,起着指导施工的作用。
施工图纸内容丰富,包括建筑平面布局、立面图、剖面图、细部构造和材料规格等,是施工单位进行实际工程建设的依据。
通过施工图纸可以清晰地了解建筑的结构和细节,指导施工人员实施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会审设计是在项目初期进行的设计评审工作,旨在整合各方设计单位的设计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保证设计符合规范和要求。
会审设计主要侧重于设计方案的讨论和优化,包括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会审设计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保证工程进行顺利进行,并为后续施工图纸的编制提供参考。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向施工人员进行的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
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旨在使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要求、掌握操作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将设计方案落实到实际施工的关键步骤。
通过技术交底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时间上。
施工图纸是设计图纸的具体体现,内容较为详细和全面,是施工的具体依据;会审设计是在设计阶段进行的评审活动,旨在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技术交底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交流活动,旨在将设计方案落实到实际施工中。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纸、会审设计和技术交底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图纸会审,这68个错误很常见!

图纸会审,这68个错误很常见!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 肋厚。
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
如柱表中常说明: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
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 50%。
1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
12、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13、是否表示了与主要道路及红线的关系。
14、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米,转弯处倒角半径12米。
15、每层轴网是否一致,上一楼层轴线网编号与下一楼层轴网编号要一致,因为柱是自上至下要对齐的,每层的柱网要一样,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
16、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的外走廊、门廊、浴室、卫生间,开水房、消毒室等房间地面是否比相应楼层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时,查看建筑和结构降板高度是否一致。
17、柱外皮是否与走道处外皮齐平,以保证走道疏散宽度。
18、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地面是否有地漏。
19、各层平面要有楼面标高,休息平台要有标高。
雨棚也要有标高。
20、梁、柱、墙定位是否有说明或标注,如轴线分中或者平柱边。
建筑图纸会审九大重大项目134个审图要点总结.doc

建筑图纸会审九大重大项目134个审图要点总结施工图会审的九大专业和图纸审核的134个要点的总结是施工图会审,它使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可能出现的错误、遗漏、碰撞等。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
一、职责:图纸会审应在施工开始前及图纸分发给相关单位后一周内进行。
图纸会审部、工程部、造价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
应参与图纸会审,工程部、造价部、监理单位等。
应主要解决施工技术和图纸的错误和遗漏问题,并由监理单位主持。
联合评审后,主持部门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和《图纸会审纪要》,由出席会议的所有单位签字盖章确认。
图纸会审纪要经各方签字盖章后,应及时分发给各相关单位。
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签字笔将图纸中的变更内容标记在图纸相应的变更位置,以供参考。
《图纸会审纪要》应作为补充设计文件和有效的结算文件。
二、图纸审查内容1.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由项目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主持,设计部、造价部和施工总承包商参加。
设计方应披露设计意图、重要和关键部件、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法、要求和质量标准,然后各单位提出问题进行联合审查。
2、工程部、设计部要检查工程部的图纸,设计部必须认真检查专业图纸。
目的是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提出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所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检查图纸。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检查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在图纸会审中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错误、遗漏、冲突和不足等问题,由设计单位解决。
施工承包商在收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应对图纸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如地基处理是否合理,建筑结构是否合理,专业设计之间是否有矛盾,是否有交叉碰撞和未通过,图纸是否有错误或遗漏等)。
),编制图纸会审问题清单,以电子和纸质形式提交给项目部,项目部统一汇总后提交给设计单位。
建筑图纸会审9大专业134个图纸核查要点汇总

建筑图纸会审9大专业、134个图纸核查要点汇总图纸会审是使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可能存在的错漏碰缺等,以确保工程质量,使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一、职责图纸会审在开工前进行,在图纸发放到各相关单位后一周内进行会审。
图纸会审由设计部、工程部、成本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加,主要解决施工工艺及图纸错漏上的问题,由监理单位主持。
会审结束后,主持部门应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图纸会审纪要》由到会的各单位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确认,图纸会审纪要经相关各方签字盖章后及时发放到各相关单位,各单位要将图纸中变更的内容用签字笔标注到图纸相应变更的位置以便施工时参照,《图纸会审纪要》作为设计补充文件及有效的结算文件。
二、图纸审核内容1、施工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由项目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主持,设计部、成本部及施工总承包单位参加。
设计人员交底,交代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然后由各单位提出问题进行会审。
2、工程部、设计部对图纸核查工程部、设计部必须对各专业图纸认真核查。
目的是达到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提出,并加以解决,确保施工顺利。
3、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图纸核查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在核查施工图的基础上,将施工图中出现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在图纸会审中提出,由设计单位解决;施工总包单位在收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应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如地基处理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合理,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有矛盾是否存在交叉相碰不能通过的情况,图纸是否存在错漏等),整理成图纸会审问题清单,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提交给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汇总后提交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在图纸会审会议上进行图纸设计交底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口头和书面答复,监理单位负责书写整理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单位配合,并由项目部负责交与会各方会签。
图纸会审原则、内容及重点

参考标准附件一:图纸会审原则、内容及重点1. 施工图会审的内容:1.1 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1.2 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1.3 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
1.4 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
1.5 防火、消防是否满足。
1.6 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或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
1.7 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1.8 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否有问题。
1.9 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1.10 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
2. 施工图审核的原则2.1 是否符合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要求。
2.2 是否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全面、合理的优化。
2.3 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是否有保证,是否符合工程总造价的要求。
2.4 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要求。
2.5 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要求。
3. 施工图审核的重点3.1 图纸的规范性。
3.2 建筑功能设计、造型与立面设计。
3.3 结构安全性。
3.4 材料代换的可能性。
3.5 各专业协调一致情况。
3.6 施工可行性。
施工图纸会审的常见问题汇总

根据个人及部门同事多年工作经验,整理图纸会审的常见问题如下,仅供同行参考,共同学习:一、建施图纸:1、设计说明与各层图纸使用材料、做法不符。
各层图纸使用材料、做法与构件详图不符。
2、卫生间、走郎等楼板面降低,梁宽大于墙宽,造成墙脚有梁角。
3、设计墙厚与市场砖规格不符。
基础砖非实心砖、没标明外墙砖种类,或外墙用空心砖。
隔墙、轻质墙没标明使用材料种类。
建筑构件无详图、无配筋图、无混凝土标号、尺寸标注不明。
女儿墙、卫生间、等隔墙高度没标注。
卫生间、栏杆、层面女儿墙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是否设反梁,建施与结施是否都有标明。
各层的窗底高度是否统一,窗顶、门顶与梁底高度是否相符。
当设有明沟时,其门口处有否设盖板。
图纸标高与规划的高程关系,建筑底层地面标高与室外标高关系,楼梯底、各室内、走廊的标高关系。
门窗顶标高与梁底标高是否发生抵触或剩余空间不足于过梁的厚度。
梯间墙短小,若有窗时,该位置是否有电箱、消防箱等同时存在,其空间是否足够。
水电等安装工程的管道是否占到门窗洞口;其管道有否固定支架的位置。
屋面或变化层的楼板在室内厅、房上有否砼梁。
门窗装饰设有盖面板时,其门洞与墙边有否留置盖面板位置。
门窗的开启方向和出入口有否障碍或矛盾。
屋面或变化层的阳台若设计有间隔很小的两根并排砼梁时能否避免。
室内空调管的洞口通往室外机的路线能否畅通、有否空调水排水管。
墙厚、梁宽、电箱、消防箱的尺寸在建筑的使用功能方面是否有影响,能否改善。
地下室的入口高度一般应不小于2.2m,最好能达到2. 4m。
裙楼屋面与标准层同高度处,因标准层的阳台标高一般设置降低50mm的泄水,若此处也做降低处理就与裙楼屋面不平,若不降阳台水就无法排出。
设有柱、板的凉台的装饰时有否标明内外装饰的分界线。
外墙的外围尺寸与外装饰砖的模数能否相符。
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施工图纸会审的基本内容

施工图纸会审的基本内容1.施工图会审的定义:图纸会审是指承担施工阶段监理的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材料、设备供货等相关单位,在收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在设计交底前进行的全面细致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的活动。
2、图纸会审的目的:一是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为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3、图纸会审的内容:(1)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2)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
(3)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4)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5)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
(6)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
(7)防火、消防是否满足。
(8)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或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
(9)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10)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否有问题。
(11)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12)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
(13)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
(14)图纸是否符合监理大纲所提出的要求。
4、会审的程序:图纸会审应开工前进行。
如施工图纸在开工前未全部到齐,可先进行分部工程图纸会审。
4.1图纸会审的一般程序:业主或监理方主持人发言→设计方图纸交底→施工方、监理方代表提问题→逐条研究→形成会审记录文件→签字、盖章后生效。
对施工图纸的审查要点

(一)、其实,我发现除结构和建筑上尺寸有误,钢筋有误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和图集的不相符,还有我发现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剪力墙上的门洞也很容易搞错。
(二)、我这里有个下的水电的审图要求发上来大家讨论.一般工程开工前,业主、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等都要参加图纸会审,以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差错、矛盾及易在施工中产生模糊概念及在将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作为配套工程的水电图纸,根据几年来的施工经验,在会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水电施工图是否齐全通观整套施工图,核对图纸目录,看是否缺少施工图及其图纸中注明的局部大样图或通用图。
二、水电施工图的统一水电施工的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通用图及引用图集的标准图是不是统一.三、水电施工图与土建施工图的统一1、土建中墙、柱、梁等是否影响卫生器具、消防设备、灯具、电气器具设备及水电管线的安装。
框架结构中,有时候水卫设计未考虑结构柱对卫生器具安装和使用的影响,而实际现场施工时,由于结构柱的尺寸会影响到器具安装应达到的尺寸。
消防箱一般设置在楼梯间,应对照土建结构图,看楼梯梁或构造柱是否会影响消防箱的安装。
电气施工应注意土建结构图中梁的位置是否影响电气器具的对称布置、光照度等,同时要考虑梁是否会影响吊扇的安装.这些问题如不在施工前提出来,并提出解决方法,就会在后期施工中造成设计变更,给业主或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
2、水电图中设备器具用房设置的位置、尺寸及工艺要求,与土建图中的设计要求是否统一。
如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而土建设计中要看门的开启方向是否达到上述要求.泵房预埋件土建图是否与水卫图中的尺寸、位置一致。
3、管道的布置是否影响装修效果.如排水管道,当横管很长时,由于总管与主管之间规范要求有一定的高差,再加上管道坡度,沿管道坡度方向到管道最末端时,高差很大,会因此影响整体装修高度.图纸会审时提出来,可以采用放套管及局部改变装修方案等方法加以解决,就会避免出现这种“因点误面"的情况.4、土建图中轴线、墙中线、柱中线、梁中线等是否与水电图统一.电气配管、水卫预留洞等必须注意这些尺寸.四、水卫图与电气图的统一卫生间中灯具、电气管路的安装与给排水管道安装有无矛盾,消防箱与配电箱安装位置是否有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纸会审28个关键点
1、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
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
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2、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
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
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而我的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
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
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
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3、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3.1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
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
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
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
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
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
3.2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
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且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
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3.3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
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
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4、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
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4.1检查女儿墙混凝土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4.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4.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4.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4.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4.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4.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肋厚。
4.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4.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
如柱表中常说明: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
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
4.1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
4.12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5、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主要从有利于该工程的施工、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有利于工程美观三个方面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
5.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1)结构平面上会出现连续框架梁相邻跨度较大的情况,当中间支座负弯矩筋分开锚固时,会造成梁柱接头处钢筋太密,捣混凝土困难,可向设计人员建议:负筋能连通的尽量连通。
(2)当支座负筋为通长时,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宽较小的梁面钢筋太密,无
法捣混凝土,可建议在保证梁负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各跨梁宽一致,只对梁高进行调整,以便于面筋连通和浇捣混凝土。
(3)当结构造型复杂,某一部位结构施工难以一次完成时,向设计提出:混凝土施工缝如何留置。
(4)露台面标高降低后,若露台中间有梁,且此梁与室内相通时,梁受力筋在降低处是弯折还是分开锚固,请设计处理。
5.2从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图意见。
(1)当设计天花抹灰与墙面抹灰相同为1:1:6混合砂浆时,可建议将天花抹灰改为1:1:4混合砂浆,以增加粘结力。
(2)当施工图上对电梯井坑、卫生间沉池,消防水池未注明防水施工要求时,可建议在坑外壁、沉池水池内壁增加水泥砂浆防水层,以提高防水质量。
5.3从有利于建筑美观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图
(1)若出现露台的女儿墙与外窗相接时,检查女儿墙的高度是否高过窗台,若是,则相接处不美观,建议设计处理。
(2)检查外墙饰面分色线是否连通,若不连通,建议到阴角处收口;当外
墙与内墙无明显分界线时,询问设计,墙装饰延伸到内墙何处收口最为美观,外墙突出部位的顶面和底面是否同外墙一样装饰。
(3)当柱截面尺寸随楼层的升高而逐步减小时,若柱突出外墙成为立面装饰线条时,为使该线条上下宽窄一致,建议对突出部位的柱截面不缩小。
(4)当柱布置在建筑平面砖墙的转角位,而砖墙转角少于900,若结构
设计仍采用方形柱,可建议根据建筑平面将方形改为多边形柱,以免柱角突出墙外,影响使用和美观。
(5)当电梯大堂(前室)左边有一框架柱突出墙面10~20cm时,检查右边
柱是否出突出相同尺寸,若不是,建议修改成左右对称。
总结:按照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的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需改进的地方;的程序和思路,会有计划、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