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侦察接收机原理(第二次课)

合集下载

雷达对抗原理 习题答案

雷达对抗原理 习题答案
(λτ ) n −λτ e n = 0,1,...... n! 试证明该流在单位时间内到达的平均脉冲数为 λ 。 Pn (τ ) =
有源
Ex1-4 解: τ 时间内到达的脉冲数为: ∑ nPn (τ )
n= 0 ∞
λ=
n= 0
∑ nPn (τ ) ∑ n
τ =
n =1∞∞( Nhomakorabeaτ ) e n! τ
n
− λτ
重复周期/ms 2 0.8 3 1.2 0.9 3.5
λ = ∑ fri
i =0 N −1
脉冲宽度/ µ s 1.2 1 40 15 3 64
没有特殊说明认为: Pi = 1
7.若将没有雷达信号存在的时间称为寂静时间,该时间的出现概率为寂静概率 Pq ,试求题 六所给信号环境的寂静概率 Pq ;若将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雷达信号的时间称为交叠时 间,该时间的出现概率为交叠概率 Pc ,试求题六所给信号环境的交叠概率 Pc 。 (提示:任意 时间可分为寂静时间、非交叠时间和交叠时间,三者互斥。 ) ex1-7 解:
分辨率=?r, 要使最高测角分辨率,取 ?r 最小值 12.96 o 。 2.某雷达侦察设备采用全向振幅单脉冲---相邻比幅法测向,天线方向图为高斯函数。试求: (1)由电压失衡、波束宽度误差和波束安装误差所引起的三项系统测向误差是否与信号的 到达方向有关,为什么? (2)对于一个六天线系统,波束交点损耗为 3dB,如果上述三项误差分别为:2dB、7 ° ,1.5° , 试分析系统总的测向误差在哪个方向最小?在哪个方向最大?其误差值分别为多少? (3)在上述同样条件下,如果采用四天线,波束交点损耗仍为 3dB,则最小、最大系统误 差方向有什么变化?误差数值又为多少? Ex3-2 解: (1) dϕ =

接收机原理剖析

接收机原理剖析

接收机原理剖析接收机作为通信领域的重要设备,起着信号接收、解调、放大和解码的关键作用。

通过对接收机原理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机制以及应用领域。

一、接收机的基本原理接收机是通过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其基本原理涉及频率选择、信号放大和解调。

1. 频率选择接收机通过频率选择的电路将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区分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其他频率的信号干扰。

常见的频率选择电路有滤波器、高频放大器和局放电。

2. 信号放大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较弱,需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处理,以增强信号强度。

信号放大电路通常包括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其目的是提高信号的幅度,使其能够被后续电路处理。

3. 解调解调是指将调幅、调频或其他调制方式的信号转化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各种调制方式需要不同的解调电路,其中常见的有包络检波器、鉴频器和相干解调器等。

二、接收机的应用领域接收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通信设备,其应用领域涵盖广播、电视、无线通信和雷达等。

1. 广播和电视广播和电视接收机是最为人熟知的接收机类型。

通过电磁波传输的广播和电视信号,经过接收机的处理后,可以在我们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上播放出来。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中的接收机是用于接收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卫星通信等设备中的信号。

接收机将无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再由其他设备进行数据解码和处理。

3.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中的接收机主要用于接收和处理雷达发射并反射回来的信号。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判断目标的距离、速度和形状等信息。

三、接收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接收机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以下是一些接收机发展的趋势:1. 小型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

例如,现代手机中的接收机已经非常小巧,但功能强大。

2. 高频宽带化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也在扩大,对高频宽带支持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3. 高灵敏度和低功耗接收机需要具备高灵敏度来接收弱信号,同时为了延长电池寿命,需要降低功耗。

3第二章 侦察接收机原理(第三次课)

3第二章    侦察接收机原理(第三次课)
京理工大 了敏接 度学 收和机动雷 的态一范些围基。本的性能如瞬时带宽它、决灵定 北
抗 与对
北京理工 (一大)学 数五字雷 接、收达 数机与 的字基接对 本收结抗 构机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 3精频.频确 谱学 谱频分估估谱析计雷 计估,器器计以可达 达 器便以用是与 于专对用对 输于入F抗 F信T的号技 F频P谱术 G进A或行研究所 工大 DS学 P芯片雷 ,或一个专门的程序包。
北京理工输出大 信数1号字)学 将信信会道道雷 通化化过可接某以收达 达 个看机输成根与 出一据端个各对 输数个出字信,滤号抗 通波的过器频技 测组率量,分术 滤根离波据各器频输研 组率入的不信究 输同号,。所
出,大 可以学 确定雷 输入信号的频率。
工 理
目前主要采用短时快速傅里叶变换(STFT)或者多速率信
工大 即信号载频及其特征信息、脉宽及其特征
京理 北
信息、重复频率及其特征信息。



北京理(工 1二.实)大 现数数学 字字五接接雷 收收、机机达 数涉的及与 字关很键多接对 技方收面术抗 的机技技 术: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 1)大学高 量宽 收雷 速 存带 天大 储接 线容 器达 达与 宽高带转对 速射滤换数频波系据放统抗 率大 技 处高理速高变术 器数速等换(字A器DD信CS研 号P) 究所
工大 京理 北



上次课回顾 北 北京 京理 理工 工 三测、大 大 频测技学 学 学 术频接频雷 雷 雷 变收率换取机法达 达 达 样原相毗搜与 与 理关邻索/卷频频对 对 积率率器窗窗抗 抗 压信多搜 射 比 声缩波道索 光频相接技 技 段化超 卷调法收晶接外 积谐瞬机体收差 测晶时术 术 视机接 频体测频收 收视频研 研 接机 机频接收接收机收机究 究 机 所 所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空间电子侦察定位(SEI)是一种通过利用电子对抗技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的方法。

它是一种无源定位技术,即不发送信号主动侦测,而是通过接收目标自身发射的电磁信号来进行定位。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信号处理技术。

它主要包括信号接收和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信号接收阶段是空间电子侦察定位的关键。

侦察系统通过部署在不同位置的接收机来接收目标发射的电磁信号。

这些接收机可以分别放置在航空器、卫星等平台上,或者部署在地面上的固定或移动侦察站上。

接收机采用宽带天线来接收目标发射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下一阶段的信号处理中。

信息处理阶段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信号的频率分量和强度信息。

然后,通过时差测量和相位差测量等方法,对信号进行时空域的定位。

在时差测量中,利用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差异,测量目标到各个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从而推算出目标的位置信息。

在相位差测量中,通过测量接收机之间信号的相位差异,进一步精确目标的位置。

最后,通过对多个目标信号进行多普勒频率漂移分析,可以获取目标的速度信息。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信号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隐蔽的侦察方式,不发送信号主动侦测,减少了被敌对目标察觉和干扰的可能性。

其次,它可以对多个目标进行同步侦察和定位,有助于获取更全面的情报信息。

再次,它可以在广阔的空域范围内进行侦察,具有较大的侦察范围和侦察深度。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在军事和情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目标定位和部署信息,为战场态势评估和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为军事情报工作提供重要的侦察数据。

总结起来,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主要包括信号接收和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它通过接收目标自身发射的电磁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定位,从而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2第二章 侦察接收机原理(第二次课)

2第二章  侦察接收机原理(第二次课)

学 大 工 理 1.综述
达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所 雷 究 学 通信,雷达,敌我识别,导航,干扰机。 研 大 术 2)单就雷达方面就又可以分为: 工 技 理 远程警戒雷达集中在长波波段; 抗 京 对 北 跟踪和火控雷达集中在微波波段; 与 达 制导雷达集中在毫米波波段。 雷 学 大 3)因此,电子侦察系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宽的电磁频谱, 是多体制、高密度的辐射源信号聚集的电磁信号环境。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本次课问题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1.现代电子对抗侦察面临的电磁信号环境 与 达 所 的特点都有什么? 的特点都有什么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2 接收机信号处理能力包含了哪三方面的 2. 达 雷 意义?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究 学 研 大 工 1.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技术 理 抗 京 对 4)生成脉冲描述字(Pulse Description Word,PDW) 北 与 达 信号处理器完成脉冲信号的 所 雷 ¾到达时间(Direction of ArrivalDOA) 究 学 研 大 ¾脉冲宽度(Pulse Width,PW) 术 工 1 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1. ¾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PA) 技 理脉冲描述字 抗 等时域参数的测量 京 对 (Pulse 北 与 D Descriptio i ti 达 组合在一起称 n Word, 雷 为脉冲描述字 PDW) 学 大 工 理 之前测量的 京 ¾脉冲载频(RF) 北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侦察接收机 ppt课件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侦察接收机  ppt课件

频率—相位变化 比相法瞬时接收机(瞬时测频接收机)
频域变换
频率—时间变化 频率—空间变化
压缩接收机 声光接收机
频率—幅度变化 多波段比幅接收机
数字接收机
ppt课件
16
频域取样法
用一个或多个窄带带通滤波器工作于侦察频段内,当信号 载频位于某个滤波器内输出超过门限,根据该滤波器中心 频率确定载频测量值和测量误差;
ppt课件
21
电子战接收机的要求和特性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 信道化接收机 瞬时测频接收机(IFM) 压缩接收机 声光接收机 数字接收机
f2

f1

ZN Z
fr
ppt课件
20
搜索速度的选择(2)
频率慢速搜索测频不能实现逐个脉冲测频,对于频率捷变 雷达无法测频!
快速可靠搜索
1、脉冲宽度 τ 内,侦察接收机要搜索完整个频段。(实
际一般不采用,用压缩接收机来完成)
当外加信号时,接收机谐振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建 立稳定的振荡。(接收机输出波形与频率搜索速度有很大 关系)
侦察 (EW) 接收机 非合作形式
信号处理更有效
雷达侦察接收机
PDW :包括载频、入射方向、脉冲宽度、脉冲幅度、 脉冲到达的时间 、脉内调制方式(独一无二的特性)
ppt课件
3
侦察接收机的特点
频率宽开 方位宽开 接收信号类型宽开
ppt课件
4
电子战接收机信号环境
频率范围宽 通常信号频率范围:2 GHz to 18 GHz
ppt课件
12
测频系统主要要求
要进行实时处理:
一般要求瞬时测频,在雷达脉冲持续时间内完成测频;

二次监视雷达原理课件

二次监视雷达原理课件

cm
4 - 7.5
mm
2.7 - 4
mm
1 - 2.7
mm
29cm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一 概述
1、电磁频谱资源
电磁波特性

HF:
带宽窄,波束宽,噪声大,电离层折射,设备简单,超视距。
VHF: 带宽窄,波束宽,噪声大,设备简单,受气象影响小。
UHF 噪声低,带宽和波束都有改善,设备简单等,早期预警。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3、雷达视线
一 概述
雷达信号传播受影响
常规使用的信号传播是直线的。 雷达信号会受到阻挡和遮蔽。 还会受到来自飞机和地面反射信号的干扰。
水平视线 杂波和遮蔽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3、雷达视线
一 概述
天线高度
雷达水平最大视线距离
RNM1.2( 3h H)
h、H为英尺,R为海里(1海里=1.852千米)。
雷达接收回波并测量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的时间tr。
R ct r 2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二 雷达原理
1、常规雷达
目标斜距测量
R————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单位为m; tr————电磁波往返于目标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
8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10 m/s。 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标斜距离R为
L:
波束窄,噪声低,空中警戒及监视雷达的首选。
S:
波束窄,受雨杂波的影响大,气象雷达和监视雷达。
C:
S和X的折中,对空警戒和精密跟踪。
X:
带宽宽,可产生窄脉冲,设备尺寸适中,高分辨雷达。
Ku、 K、Ka:波束窄带宽大,雨杂波及大气衰减大,作用距离短的

接收机原理概述范文

接收机原理概述范文

接收机原理概述范文
接收机是无线电通信应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接收和检测远距离传来的信号,从而使远程发射的信号变成可用的信号或者说变成可用的噪声。

接收机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振荡器:它是接收机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将一个无形的电磁波变成一个有形的声波。

振荡器使用振荡电路,它是一个电路,可以将输入的电流转变为电磁波,在一个闭合的环境中,电磁波被自由地运动,当它们碰到一个有形的振荡元件时,就会变成有形的声波。

2、频率控制:频率控制用于挑选出发射的正确信号波。

它的作用是保持接收机的振荡频率与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致。

这样,接收机就可以有效地把发射信号转变成可用信号。

3、滤波器:滤波器的作用是消除接收机的干扰信号。

它可以把有用信号过滤出来,同时把无用的信号消除掉。

滤波器可以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设备来实现。

4、强度检测:强度检测是接收机的最后一个步骤。

它的作用是检测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以便确定可以使用的有效信号的质量。

如果信号太弱,接收机就可能无法识别有效信号。

总的来说,接收机原理包括振荡器、频率控制、滤波器和强度检测四个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与

达 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b 信号的密度 理 b. 抗 京 对 北 与 达 例如:在20 12000m的高空,侦查接收机不同年代可 的高空 侦查接收机不同年代可 所 雷 能接收到的雷达脉冲密度分别为: 究 学 研 大 20世纪70年代:每秒40万个; 术 工 20世纪80年代达到每秒100万个; 技 理 抗 京 20世纪90年代在每秒对 100万-1000万个之间。 北 与 达 雷 学而且,信号环境的密集性与电磁频谱资源有限的矛盾 大 直接导致了辐射源频率覆盖范围不断变宽,冷战时期是 直接导致了辐射源频率覆盖范围不断变宽 冷战时期是22 工 12GHz,发展到现在的0.01-40GHz,包括从高频到微波、 理 毫米波、红外、激光等几乎整个电磁频段,并仍有扩大的 京 趋势。 北
对 与

对 与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2)复杂性: 术 工 理 (1)信号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抗技 京 a.多辐射源信号 引起的复杂性。 对 北 与 例如:下图显示了雷达脉冲在时间上交叠的实例。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图二 交叠的雷达脉冲信号环境
对 与

达 所 雷 本次课问题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1.现代电子对抗侦察面临的电磁信号环境 与 达 所 的特点都有什么? 的特点都有什么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2 接收机信号处理能力包含了哪三方面的 2. 达 雷 意义?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3)多变性: )多变性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1)辐射源的信号形式或者参数还是可以变化的。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2)从工作频率上看,存在频率捷变或跳频等不同形式, 大 术 工 其中频率捷变信号的载频可以随机跳变,每个脉冲都不 其中频率捷变信号的载频可以随机跳变 每个脉冲都不 技 理 抗 一样。 京 对 北 与 (3)雷达的脉冲重复间隔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重频抖 达 雷 动、重频参差等。 学 大 工 (4)军用的雷达不止有一个工作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根 理 据作战的需要而更换。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究 学 研 大 工 1.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技术 理 抗 京 对 4)生成脉冲描述字(Pulse Description Word,PDW) 北 与 达 信号处理器完成脉冲信号的 所 雷 ¾到达时间(Direction of ArrivalDOA) 究 学 研 大 ¾脉冲宽度(Pulse Width,PW) 术 工 1 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1. ¾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PA) 技 理脉冲描述字 抗 等时域参数的测量 京 对 (Pulse 北 与 D Descriptio i ti 达 组合在一起称 n Word, 雷 为脉冲描述字 PDW) 学 大 工 理 之前测量的 京 ¾脉冲载频(RF) 北
达 1)从0.5MHZ 0 5MHZ 到40GHz的频谱内有以下各种辐射源信号: 的频谱内有以下各种辐射源信号
对 与
京 北
学 大 工 理
达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达 所 雷 究 学 1)密集型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2)复杂性 对 北 与 达 雷 3)多变性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2.现代电子对抗侦察面临的电磁信号环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与
达 所 雷 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1)密集性: 1)密集性 抗 京 对 (1)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北 与 a.辐射源的数目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例如 例如:冷战时期华约和北约对峙地区, 冷战时期华约和北约对峙地区 技 理 抗 京 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各种雷达数目可以 对 北 达到129部 部。现代先进的雷达侦察系统需 现代先进的雷达侦察系统需 与 达 要具有对付 100部以上,甚至500部以上雷 雷 学 达的能力。 大 工 理 京 北
京 北
学 大 一、电子战定义 工 理
达 上次课回顾 雷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京 北
雷 学 二、电子战分类 大 工 理
达 上次课回顾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对 与
对 与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京 北
达 所 雷 本章提纲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一、信截获号环境与信号 信截获号环境与信号 理 抗 京 对 北 二、测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与 达 所 雷 三、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四 瞬时测频接收机 四、瞬时测频接收机 技 理 抗 京 五、数字接收机 对 北 与 达 六、其他测频接收机 雷 学 大 七、侦察方程与作用距离 工 理 京 北

达 所 雷 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京 b.辐射源信号形式的复杂性。对抗 北 与 现代雷达脉冲内部引入了频率或相位的调制,典型的 达 所 雷 究 有:线性调频、相位编码、非线性调频等。 学 研 大 术 工 还在脉冲重复频率上进行了调制 还在脉冲重复频率上进行了调制,例如:采用重频参 例如 采用重频参 技 理 抗 京 差,重频抖动,重频滑变等。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究 学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2.从整个侦察系统来看,可以以信号处理器为界, 达 所 雷 究 将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对应的信号截获也分为前端截 学 研 大 术 工 获和系统截获两部分。 获和系统截获两部分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学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研究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2)系统截获是指: 京 对 北 与 在前端截获基础 在前端截获基础上,由信号处理器完成脉冲 达 ,由信号处 器完成脉冲 所 雷 究 学 列分选,形成辐射源参数和位置,并基于先验知识 研 大 术 工 技 识别辐射源型号的全过程 输出辐射源的情报信息 理 识别辐射源型号的全过程,输出辐射源的情报信息。 抗 京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京 北
学 大 工 理
达 第二章 雷 电子对抗原理
对 与
京 北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对 侦察接收机原 与—— 侦察接收机原理
对 定义: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而 与 达 采取的军事行为。 采取的军事行为 所 雷 手 究 学 研 段 大 术 工 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 技 目 理 抗 京 的 对 北 一 与 达 破坏敌方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的 雷 利用或对敌方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击、杀伤 。 学 目 大 的 工 二 理 保障己方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 京 北 采取的军事行动 采取的军事行动。
对 与

达 所 雷 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1)前端截获是指: 对 北 与 对在信号处理之前,由 达 所 雷 究 学 和 组成的侦察前端对辐射源脉冲信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号的接收、检测。 抗 京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与 1.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1)侦察天线采用固定波束或指向可控波束等方式,实 理 抗 京 现对待侦察的角度范围的波束覆盖。 对 北 与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究 学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3.总结: 对 北 与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随着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 工 技 理 抗 子战双方对抗的激烈程度加剧,电磁信 京 对 北 与 号环境的这种 特性 达 雷 越来越突出,给电子侦察系统完成分析 学 大和识别任务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工 理 京 北
对 与

达 所 雷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学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研究 大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1.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对 北 与 达 所 雷 究 学 研 大 术 工 技 理 3)侦察测向天线与测向接收机组成对辐射源脉 抗 京 对 冲信号到达角的测量系统,输出检测范围内脉冲 北 与 信号的到达角( Di i of f A Arrival i l,DOA) 达 Direction 雷 数据。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学 大 工 理 1.综述
达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对 与

抗 所 究 研 术 技 抗
所 雷 究 学 通信,雷达,敌我识别,导航,干扰机。 研 大 术 2)单就雷达方面就又可以分为: 工 技 理 远程警戒雷达集中在长波波段; 抗 京 对 北 跟踪和火控雷达集中在微波波段; 与 达 制导雷达集中在毫米波波段。 雷 学 大 3)因此,电子侦察系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宽的电磁频谱, 是多体制、高密度的辐射源信号聚集的电磁信号环境。 工 理 京 北
¾到达角(DOA)
对 与

达 所 一、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雷 究 学 研 大 1. 雷达侦察系统大致的工作流程: 技术 工 理 抗 京 5)分选脉冲描述字序列生成TEDW, 对 北 与 提交给需要的端口 达 所 雷 究 信号处理器对实时输入的脉冲描述字序列进行分选,形成 学 研 大 辐射源信号参数描述字(Emitter Description Word,EDW ) 术 工 技 理 抗 京 对 北 利用事先安装的辐射源数据库识别辐射源,获得辐射源 与 型号等属性信息 达 雷 学 大 工 将辐射源信号参数和属性参数合并为辐射源属性描述字 理 (TEDW),并将提交显示、存储、输出给其他需要的端口 京 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