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电联合整治提速道岔

合集下载

铁路提速道岔的工、电分工

铁路提速道岔的工、电分工

提速道岔的工、电分工
提速道岔的工、电分工执行原铁道部工务局、电务局联合下发的有关规定办理。

(1)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下塑料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轨的联结螺栓由电务部门负责。

(2)心轨一动和二动控板及其与心轨的联结螺栓、钢岔枕与钢轨间的联结螺栓由工务部门负责,但心轨一、二动拉板安装外锁闭块的方孔由电务部门维修。

(3)转辙部分比照上述两项办理。

(4)其他外锁闭道岔的分工比照提速道岔办理。

(5)工、电结合部应按铁道部《60kg/m钢轨提速道岔及转换设备铺设安装维护及验收技术条件(暂行)》(铁工务函(1996]313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摘要:随着运营时间发展,国内常见的故障大多因工电结合部病害引起,要提高道岔的运用质量,重点是工电密切配合,综合整治道岔结合部病害。

我国长期对道岔区段维修工电分开,双方对能达到的技术指标不明确,忽略了对方的技术要求,造成设备治理效果不佳。

工电结合部主要有转辙机转换不到位、基本轨肥边等病害,尖轨的动力过大及与基本轨不密贴是工程结合部病害的集中体现,出现转辙机无法正常闭锁等现象,转辙机表示错误会导致列车驶入占用区间,发生列车脱轨等严重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运输。

急需对尖轨动力进行研究,为整治尖轨扳动力同操作依据。

关键词:地铁道岔;转辙部位;工电联合整治;标准引言地铁折返道岔是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地铁折返道岔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建造时结构复杂,日常维护难度也比地铁的其他区段的维护难度大,加上维护成本高,所以,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地铁折返道岔容易出现故障。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导致列车不能按时进路返程,从而发生晚点、掉线、局部地铁中断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列车脱轨,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加强地铁折返道岔管理,对折返道岔的常见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应对措施,才能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1工电联合整治的标准1.1信号维护标准①转辙机长短角钢安装的间距及方正、绝缘垫片、开口销、螺丝螺帽符合规程要求。

②尖轨尖端至第二连接杆部位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间隙不超过0.5mm;第二连杆至尖轨刨切点密贴缝隙不超过1mm。

手摇道岔无反弹现象。

③角钢与钢轨密靠及螺栓齐全、紧固。

④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安装平顺,与直股基本轨垂直情况符合规程要求。

⑤动作杆和表示杆螺栓、开口销齐全,绝缘装置完整、性能良好。

⑥导接线无锈蚀、折断,安装符合规程要求;绝缘接头高强绝缘材料符合规程要求。

⑦道岔表示缺口(A机为2±0.5mm,B机为4±2mm)及摩擦电流(大于2A)符合规程要求。

以工电联整为手段提升道岔设备质量

以工电联整为手段提升道岔设备质量

以工电联整为手段提升道岔设备质量车务、工务、电务联合整治道岔(以下简称道岔联整)的目的是解决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消除影响道岔正常转换的病害,提高道岔运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道岔联合整治的前期条件一是组建专业整修队伍,我段在4月份从各工区抽调道岔业务知识强硬的工班长和职工,成立了道岔维修工区,专门负责道岔设备疑难问题的整治;二是我段主管生产副段长与电务部门沟通协调,电务部门也成立了道岔维修专业队伍;三是线路技术科与车务部门沟通协调,提报维修天窗,喀和线联合整治道岔维修时间为240分钟,为作业提供了丰富的时间;四是线路科抽配业务知识丰富的专业干部跟班指导、盯控道岔联合整治。

3 强化检查、严格落实标准(1)突出检查的手段。

日常检查发现尖轨不密贴时,可使用小撬棍向基本轨方向撬动尖轨,使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松开小撬棍。

当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无反弹时,由电务增加密贴调整片使尖轨密贴;当尖轨发生反弹不能保持密贴状态时,需工务用撬棍拨动尖轨检查顶靠部位,按照夹纸的方法实验确认每一个顶铁与尖轨轨腰是否有顶铁过长顶死现象,若有则可以通过增减垫片、打磨或更换顶铁的方法调整顶铁与尖轨间隙防止轨腰顶铁过长顶死现象,仍未解决,应在天窗点内将尖轨与转换设备脱离,在尖轨处于自由状态下使用撬棍检查其与基本轨的密贴状态,当不能自然密贴时(其间隙大于1mm),工务进行整治,否则,主要原因在电务方面。

(2)突出检查方式。

日常检修时,发现道岔部件安装不标准,外锁装置调整不良,道岔接点、溢流压力调整不当,安装装置螺丝松动时,应及时整治。

对磨损超标的锁闭勾内套、连接铁及销子进行更换,同时工务要对道岔尺寸超标岔枕进行方枕整治,消除摩卡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岔密贴强度的“两道关”(调整4MM锁闭、2MM不锁闭保密贴;调整锁闭勾与锁闭框锁闭斜面1MM间隙,保锁闭勾灵活防不解锁)。

(3)突出检查标准。

整治岔枕时,根据道岔岔枕标准尺寸,量出岔枕绝对位置,检查转辙部分岔枕的位置及歪斜情况,当岔枕位置串动大于20mm,安装装置两侧岔枕大于10mm时,应将岔枕恢复到设计位置。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
按标准调整动程开程 方正轨枕
紧固零件或更换失效零件 更换失效轨枕 上好轨撑 拉方道岔 紧固连接零件 重新弯折 重新弯折
2、重点病害的危害
(1)、尖轨与基本轨离缝的危害:①尖端离缝危机行车安全;②竖切离缝影响电务调试及表 示。 (2)、尖轨侧弯的危害:①造成尖轨反弹;②造成尖轨离缝 ;③影响尖轨框架。 (3)、尖轨拱腰的危害:①造成尖轨跳动;②造成尖轨扳动不灵活犯卡。 (4)、尖轨塌腰的危害:①造成尖轨翘头,甚至扳动不能就位;②扳动受阻。 (5)、爬行的危害:①造成拉杆偏斜;②影响电务的表示;③影响尖轨框架。 (6)、曲折点位置不正确的危害:①造成尖轨尖离缝 ; ②轨距不易改动和保持;③易造成 方向不良。 (7)、基本轨框架的危害:①影响轨距;②影响尖轨框架。
尖轨转换过程中的推(拉)力是电动转辙机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而产生的,它通过电 动转辙机的齿条块、动作杆和外部的密贴调整杆作用到尖轨上。电动转辙机能输出的最 大推(拉)力就是它的额定负载。
(2)、转换阻力 尖轨在转换过程中的阻力叫转换阻力。它与推(拉)力的方向相反。转换阻力由下列 因素产生: ①尖轨与滑床板间的摩擦力,这个力与尖轨的重量、尖轨一滑床板接触面积、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两根尖轨和连接杆组成的框架因转换变形而产生的阻力,这个力与框架结构有关; ③尖轨的反弹力,与尖轨的长度、尖轨根部连接方式、尖轨和滑床板的接触状态等因 素有关; ④锁闭前克服尖轨绷劲的反弹力;
病害
斜 旷 碰
动 爬 弯
产生原因
1、尖轨和基本轨爬行 2、轨枕偏斜
1、拉杆销磨耗或孔眼扩大 2、拉杆的鸭嘴张开
1、动程和开程调整不当 2、轨枕间隔不正确
1、固定基本轨的连接零件松动 2、轨枕失效 3、轨撑未上好

浅谈提速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提速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提速道岔工电联合整治发表时间:2018-11-16T09:31:46.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刘府平[导读] 摘要:道岔是铁路运输中最重要的基础设备,也是设备最薄弱的结构。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工务段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道岔是铁路运输中最重要的基础设备,也是设备最薄弱的结构。

它构造复杂、受列车冲击力大、技术标准要求高,是工、电日常维护的难点和重点。

由于道岔设备属于工、电两个单位的管理,存在专业结合的问题。

设备相互牵连,相互影响。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文通过探索联合作业和电力的长期运行机制,促进工电联整后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道岔联合部门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铁路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措施1 引言提速道岔转辙位置的检测与维护是日常维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虽然工务和电务人员在不断改进和提升维修措施,增加了检查和维修的强度,但仍然没有设备来停止提速道岔的转辙部件故障。

除道岔转辙设备故障外,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和措施。

2 造成提速道岔转辙部位设备故障的主要病害问题(1)道岔转辙的部件松动脱落,导致轨道扳动不到位,道岔失表。

(2)转辙机不正确,电务锁闭框调至极限造成锁闭杆与锁闭铁摩擦、别卡,使转辙困难,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3)道岔锁钩上下没有间隙,道岔位置和反位转换有异常声响,尖轨有抗劲,或者道岔位置和反位不能正常转换。

(4)轨头与滑床板之间的间隙超过标准。

在开关被拉开后,不接触基础钢轨,导致道岔失表。

(5)从轨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假开程)或尖轨头和基本轨道的非闭合杆贴合不紧密,导致道岔锁异常或解锁。

3问题产生的原因1,施工遗留:施工单位在道岔装配时不按标准装配,只注重效率和不注重质量,不考虑将来的维修困难。

2,设备管理单位在验收时不能充分识别设备的深层问题,即使发现也受封锁点的限制,不能及时解决。

3,思想认识本位主义的存在,日常的维护工作,各工科部门的各项标准的贯彻执行,都认为他们的设备是正常的,各行其是,不能站在问题的立场上处理设备故障。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存在问题和对策赵文平(桂林工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桂林541001)摘要:道岔是铁路运行的重要设备,也是轨道线路中结构最薄弱的环节。

道岔结构复杂,尤其是工务和电务的结合部成为了工电维修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维修体制改革的推进,工务和电务部门分别成立了综合工区,大力开展集中修。

但工电结合部涉及到两个单位,设备相互牵涉、相互影响,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心齐力不齐,导致整治效果不佳。

通过探索分析工电联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工电联整,适应当前维修体制改革生产模式的对策,进而提高道岔工电联整的管理水平,提升道岔设备质量。

关键词:工电联整道岔;对策1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1.1工电联整的认识不足工务电务部门联合整治道岔的意识不强,对开展工电联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只顾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整治前没有深入了解沟通协调,整治中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体现和充分发挥联合整治道岔的作用。

个别部门缺乏整治的大局意识,对一些联合整治的问题相互推诿,袖手旁观,认为对自己设备影响不大,甚至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

工作不主动、不积极,导致未能及时制订整治措施,设备病害不能得到及时消除。

1.2工电联整的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了加强和做好工电联整工作,南宁局集团公司下发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实行规范指导,提出具体要求。

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特别是在车间、工区层面,在制度落实上,有的大打折扣。

1.2.1会议制度落实不到位集团公司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规定,车间级联合整治协调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由工务、电务依次组织,车间主任、副主任及业务骨干等参加。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阶段联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研究制订措施,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

同时,会议要做好详细记录,以方便贯彻执行和检查落实。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大打折扣。

有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会议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铁路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质效提升措施

铁路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质效提升措施

铁路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质效提升措施郭培涛(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和卫生部,山东济南250001)摘要:通过剖析长期以来工务、电务分别向车务申请天窗、按主导方配合方整治道岔存在的问题,提出改为车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 作业方式。

从而解决天窗利用率不高、安全风险大、人财物浪费等问题,强化道岔结合部管理,提高铁路道岔运用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 过跟踪1年来的实践情况,发现改进作业方式后道岔整治质效有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铁路道岔;联合整治;质效;报告中图分类号:U 216文献标识码:B DOI : 10.16621 /j .cnki.issn 1001 -0599.2021.05 D .040引言铁路道岔设备保持良好状态,事关铁路运输安全。

过去那种工务、电务分别向车务申请天窗、按主导方配合方整治道岔的作业方式,已制约了设备运行品质和天窗修管理水平提高。

改变原有的维修天窗设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养护维修办法,改为车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简称道岔联整),实现铁路道岔维修质量、效率、效益、安全的全面提升。

1铁路道岔车工电职责铁路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人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

(1) 工务在道岔整治中主要负责:道岔钢轨、辙叉、轨枕、滑 床板、垫板、连接杆、拉杆、间隔铁、限位器、防跳限位装置、轨 撑、顶铁、挡砟板、连接零配件、连接销、螺栓。

岔枕上用于安装 道岔安装装置的螺栓孔;提速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 缘垫板及绝缘套管,心轨牵引点处连接铁(拉板)及其连接螺栓 等;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的维护;道岔辊轮安装、固定、维护,辊轮及其部件缺失、脱落或破损的更换。

(2) 电务在道岔整治中主要负责:道岔转换机、密贴检查 器、锁闭装置、导管装置、动作杆、表示杆、防踩板、安装装置(含 绝缘),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 枕的连接螺栓;心轨牵引点拉板安装外锁闭的方孔及安装转辙 机托板的螺栓,CN 道岔下拉装置、辙叉夹紧杆、辙叉连接柄及 其紧同件;岔枕等工务设备上用于安装电务设备的螺栓孔的检 查,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的测 试,发现失效时通知并配合工务修复;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日 常检查,发现导电销脱落或无法安装跳线时,应通知并配合工 务焊修;辊轮调整。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摘要:道岔是结合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从设备故障数量看,工电设备故障超过50%以上发生在结合部或因结合部病害影响,道岔结合部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道岔无表示、红光带等。

反映在工务设备上主要有离缝、卡阻、反弹、爬行、绝缘失效等病害。

为了保证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道岔的质量水平也必然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工电部门联合开展工电联整道岔,提升道岔维护管理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电联整;道岔;设备质量;隐患整治引言:道岔在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主要起着允许创造多条线路的作用,同时道岔也是铁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工电结合部问题居多,但也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容易造成道岔设备质量水平下降,为此积极开展工电联整道岔来进行道岔质量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道岔的设备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分析探究关于加强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重要性及道岔结合部典型问题整治的探讨。

一、道岔对于工务、电务具体管理分工明细(一)道岔钢轨、辙叉、轨枕、滑床板、垫板、连接杆、拉杆、间隔铁、限位器、防跳限位装置、轨撑、顶铁、挡砟板、连接零配件、连接销、螺栓,岔枕上用于安装道岔安装装置的螺栓孔,提速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心轨牵引点处连接铁(拉板)及其连接螺栓等由工务负责维修管理。

(二)道岔转辙机、密贴检查器、锁闭装置、导管装置、动作杆、表示杆、防踩板、安装装置(含绝缘),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枕的连接螺栓,心轨牵引点拉板安装外锁闭的方孔及安装转辙机托板的螺栓,CN道岔下拉装置、辙叉夹紧杆、辙叉连接柄及其紧固件由电务负责维修管理。

(三)岔枕等工务设备上用于安装电务设备的螺栓孔由电务负责检查,道岔钢岔枕与钢轨连接螺栓的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由电务负责测试,发现失效时通知并配合工务修复。

(四)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由电务负责日常检查、工务负责维护;电务发现导电销脱落或无法安装跳线时,应通知并配合工务焊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道岔前后的木枕不及时更换为Ⅲ型混凝
土枕,或更换Ⅲ型混凝土枕后未使用Ⅱ型 扣件而使用I型扣件,由于Ⅲ型混凝土枕的 配置数为 1667根/km,小于原混凝土的配 置数,如采用相同扣件,会使阻力反而降
低,造成纵向阻力不足,使尖轨或心轨产 生爬行。
2.道岔不密贴
• 道岔不密贴分为道岔尖轨、心轨扳不到位和道岔尖轨、
整到距指示标中心偏差不大于0.5mm处。
• 8.两牵引点之间任一点处夹10mm以上异物
试验时,应不能接通道岔表示。
• 9.S700K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杆件伸出部分应加长遮檐,
密贴检查器表示杆在两钢轨中心部分应安装防护罩。

10.检查S700K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内部配线是否有磨
损,对可能磨卡的处所应采取措施。
接头阻力大于1700KN,以发挥跟端后扣件的作用;③道
岔前后50m范围内应铺设皿型混凝土枕,并使用Ⅱ型或Ⅲ
型扣件;④在钢岔枕与前后田型岔枕间采用防爬钢板或术
撑,防止钢岔枕窜动;⑤对长心轨跟端与翼轨间联结的间
隔铁,应采用胶接方法联结,以增强心轨阻力;⑥在钢岔
枕处的销钉,应由钢岔枕处向内敲人,以防销钉脱出时与

心轨第一牵引点锁闭量大于或等于35mm。

心轨第二牵引点锁闭量大于或等于20mm。

尖轨和心轨的第一、第二牵引点外锁闭两侧(定、反
位)锁闭量之差不超过2mm。
• 3.道岔动程的主要技术指标:
• 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0mm±3mm。 • 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5mm±3mm。 • 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17mm±3mm。 • 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68mm。 • 道岔动程测量点在外锁闭燕尾锁块中心处。 • • 4.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可动部分在转动
不设连接杆,当尖轨牵引点密靠而牵引点之间不 密靠时,应分析具体原因。根据现场调查,一方 面是由电务部门调整不良引起的,另一是道岔框 架尺寸不准或尖轨硬弯、顶铁碰卡引起
(3)道岔出现红光带

由于道岔内各部绝缘是极性绝缘,因此在绝缘处钢轨
是绝对不能导通的,工务部门必须严格注意。在提速道岔
上,由于采用了钢岔枕,因而大大增加了绝缘处所,而设
心轨不密贴。 引起道岔尖轨、心轨扳不到位的原因是转 换力小于转换阻力。
• (1)轨换力过小 • ①电机的原因。 • ②转换杆件不平直,晃动严重,造成转换力被分解,垂直
于尖轨或心轨的实际转换力小于电机输出的转换力。
(2)转换阻力过大
• ①滑床台板涂油不良或滑床台板被磨出台阶,摩
擦力过大。
• ②尖轨或心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 提速道岔由于采用分动外锁、两点牵引,尖轨间
于15mm,成为道岔卡阻的隐患。
• ②接头不焊接: • 如铺设时尖轨跟端或长心轨跟端不焊接,而采用普通头夹
板联结,当接头螺栓扭力不足时,使得尖轨仅靠4根岔枕 上的扣件阻力阻止尖轨前后窜动,长心轨仅依靠6跟岔枕 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 阻力不足,使得尖轨和心轨易爬行。

但在扳到反位时,往往扳不到位,严重的离缝30mm以上,回到定位 时又造成定位不密贴。
• 3.道岔出现红光带 • 4.道岔表示不良
(二)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故障的 原因分析
• 提速道岔铺设后,由于其采用了先进技术,
大大提高了结构强度,减少了养护工作量,基本 能适应重载快速运输的要求,但在运营过程中也 发生过一些故障,影响了列车正常畅通。通过 深 入分析,这些故障的产生虽然是由于设计和制造 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而造成的,但可以通过精心 铺设、细心养护来防止故障的产生,保证列车正 常畅通。
通,减小了安全系数。
• (4)道岔表示不良

道岔表示不良主要是电务调整的问题,但心轨一动拉
板的严重晃动全影响道岔的表示。
(三)提这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故障的处理
• 1.道岔转换卡阻

在提速道岔铺设时,①应确保各类转换杆件与钢岔枕
上滑床板、耳板、钢岔枕边缘间的缝隙大于25mm;②尖
轨跟端和心轨跟端应采用焊接、胶接或冻结技术,使跟端

11.转辙机和密贴检查器底壳下部应填石碴,以减小
振动和安装板弯曲。

12.转辙机、密贴检查器、外锁闭装置、安装装置均
应符合提速道岔维修标准。
三、提速道岔故障处理和预防
• (一)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故障 • 1.道岔转换卡阻 主要反映为道岔转换杆件与钢岔枕间碰卡。 • 2.道岔不密贴 主要反映在单股行车的道岔上,原定位时道岔密贴,
过程中,动作平稳,油润灵活,无卡阻现象。
• • 5.各种防护装置安全,固定良好,各种销子有防跳措施,
作用良好,销子旷动量不大于0.5mm。
• 6.基础托板角钢与钢轨垂直、平顺,道岔各部杆
件安装偏移量不大于10mm,转辙机外壳边缘与 基本轨的直线距离偏差不大于5mm。

7.转辙机与密贴检查器的表示杆缺口应调
转换杆件碰卡。
• 在提速道岔运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
类转换杆件与钢岔枕上滑床板、耳板、钢 岔枕边缘间的缝隙尺寸。发现缝隙小于 5mm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故障发生。 可采取的措施有:
计中对绝缘接头未采用专门零部件,使得绝缘接头容易导
通。胶结绝缘钢轨的接头与普通绝缘接头不同,普通 绝
缘接头的钢轨、夹板、螺栓间相互不导通,而胶结绝缘钢
轨的接头夹板与螺栓是导通的,个别工厂在出厂检验绝缘
时,只检验钢轨与钢轨间的绝缘性能,不检验钢轨与夹板
的绝缘性能,使得个别胶结绝缘钢轨的一端钢轨与夹板导
1.道岔转换卡阻
• (1)设计和制造问题
• 由提速道岔的特性可知,提速道岔的各类转
换杆件全部安装在钢岔枕内,钢岔枕的设计宽度 为340mm(原为320mm),由于设计缝隙仅25mm, 制造中产生的误差又会使缝隙变小,因此使道岔 的防止卡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2)铺设原因
• ①位置不对: • 铺设时心轨位置和钢岔枕不对,造成道岔上道时缝隙就小
工电联合整治提速道岔

1.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应达到静态宏观密贴,
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间在外锁闭处不应有密贴力,
并保证在第一牵引点2mm锁闭,4mm不锁闭。

2.外锁闭在转换过程中,燕尾锁块动作平稳不磨轨底,
锁闭铁处燕尾锁块应准确5mm。

尖轨第二牵引点锁闭量大于或等于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