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电联合整治道岔

合集下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

论道岔常见病害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道岔位于铁路运营的关键位置,是列车换向、分流的必经之路。

但由于使用频繁、受力较大等原因,使得道岔易受各种病害影响,影响列车顺畅运行。

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病害已成为铁路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三通道块翻转三通道块翻转是道岔常见病害之一,致使道岔失效。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及时巡视、维修和加强道岔管理。

一是通过夜间轮渡班的巡视、白天列车间的巡视,定期掌握道岔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修复。

二是加强道岔管理,保障适当的调整率,尽可能地避免强制拆卸导致正常三通道块损坏。

三是增加饱和石质量和维护次数。

2.道岔锁反道岔锁反是运行中唯一可能发生人为意外的道岔安全隐患,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极其重要。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规范操作、完善设施和实施防护。

一是加强操作管控和管理,严格把关操作人员的资质和素质,提高意识和技能水平,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杜绝不当操作带来的道岔锁反等问题。

二是完善设施和技术手段,加装道岔防护装置和路基安全设施等,提高设施性保障功能。

三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并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梢渡线异常梢渡线是道岔关键部位,通常由四个心轨和六个股轨构成,如果其中任意一条轨道异常,便可能导致道岔出现故障。

工电联合整治梢渡线异常的方法是全面巡视和维修。

一是加强各项检查,包括日常巡视和夜间轮渡班的巡查,定期进行梢渡线绞紧和磨合等工作,保证梢渡线年度维修保障率100%。

二是提高操作技能,加强维护投入和设备技术升级,确保设备操作可靠性。

4.交叉道口杆动及损坏交叉道口杆发生动作异常或者损坏,可能导致道岔失效,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铁路的偏离事故。

工电联合的整治策略是增加维修力度和提高质量。

一是加强道口杆维修和日常巡视,定期进行润滑和校验,提高维修水平和质量。

二是增加设备投入和技术升级,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进道口杆的制造、装配和维修流程,确保其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

浅谈地铁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摘要:随着运营时间发展,国内常见的故障大多因工电结合部病害引起,要提高道岔的运用质量,重点是工电密切配合,综合整治道岔结合部病害。

我国长期对道岔区段维修工电分开,双方对能达到的技术指标不明确,忽略了对方的技术要求,造成设备治理效果不佳。

工电结合部主要有转辙机转换不到位、基本轨肥边等病害,尖轨的动力过大及与基本轨不密贴是工程结合部病害的集中体现,出现转辙机无法正常闭锁等现象,转辙机表示错误会导致列车驶入占用区间,发生列车脱轨等严重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运输。

急需对尖轨动力进行研究,为整治尖轨扳动力同操作依据。

关键词:地铁道岔;转辙部位;工电联合整治;标准引言地铁折返道岔是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地铁折返道岔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建造时结构复杂,日常维护难度也比地铁的其他区段的维护难度大,加上维护成本高,所以,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地铁折返道岔容易出现故障。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导致列车不能按时进路返程,从而发生晚点、掉线、局部地铁中断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列车脱轨,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加强地铁折返道岔管理,对折返道岔的常见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应对措施,才能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1工电联合整治的标准1.1信号维护标准①转辙机长短角钢安装的间距及方正、绝缘垫片、开口销、螺丝螺帽符合规程要求。

②尖轨尖端至第二连接杆部位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间隙不超过0.5mm;第二连杆至尖轨刨切点密贴缝隙不超过1mm。

手摇道岔无反弹现象。

③角钢与钢轨密靠及螺栓齐全、紧固。

④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安装平顺,与直股基本轨垂直情况符合规程要求。

⑤动作杆和表示杆螺栓、开口销齐全,绝缘装置完整、性能良好。

⑥导接线无锈蚀、折断,安装符合规程要求;绝缘接头高强绝缘材料符合规程要求。

⑦道岔表示缺口(A机为2±0.5mm,B机为4±2mm)及摩擦电流(大于2A)符合规程要求。

关于ZYJ7道岔工电联整的相关分析

关于ZYJ7道岔工电联整的相关分析

关于ZYJ7道岔工电联整的相关分析摘要:道岔的整治是电务系统单独工作的整治模式,道岔系统的故障可能受到工务及安装过程的影响,单纯依靠电务系统进行调整无法在本质上消除工电结合位置道岔系统故障的全部问题,做好整治工作,需要电务系统配合工务系统全面排查待整治道岔部分的工作状态,对道岔装置来回扳动。

作为整治工作的前奏,工电部门需要认真记录和准备相关材料,制定适当的方案,为工电联合整治奠定牢固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展开分析,期望带来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ZYJ7;道岔;工电联整1工电系统联合整治分析以轨道系统来看,道岔设施为核心所在,同时也对行车安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而在道岔转折部位,所对应的结构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工、电系统共同作用,如若此环节出现病害问题的话,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整修,所对应的工作也必须要由工、电系统人员共同组成方能够实现,再加上在此区域的工作环境要求要表现的较为严苛,也就是说必须要符合工、电两个系统的规范方可以稳定工作。

因此,必须要处于工、电系统协调配合的状态方能够展开病害的有效处理,在进行联合整治之前必须要对道岔部位展开相应的检查,由此能够找出各自系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且由此也展开相应的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由此构建出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进而处理对应的病害,促使设施的质量获得提升。

在进行联合整治工作的过程里,应该保障判断准确,且能够进行认真的分析,在进行整治过程里所对应的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再加上道岔部位的型号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必须要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规范方法,这就会造成联合整治会面对到更多的困难[1]。

2ZYJ7型道岔系统的工电联合整治措施2.1方正整治方法如果出现此方面的问题的话,主要表现为框架部位不方正,还有就是对位点区域无法符合规范标准,而上述问题通常都会同时发生,若存在道岔不方正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道岔在转换时会面对到更大的压力,而且功率曲线整体的稳定性不足,情况严重的话,势必会出现道岔摩擦问题。

GLC(07)02W型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

GLC(07)02W型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

GLC(07)02W型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黄永胜(柳州电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7)摘要:通过阐述高速铁路GLC(07)02W型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总结在贵广客运专线道岔维护过程中,电务与工务部门采取联合计划、联合调查、联合方案、联合整治、联合验收的方法,探索和实践整治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提高高速铁路道岔设备维护工作效率,保证运用质量,减少道岔故障,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工电联合整治道岔设备故障是电务部门的惯性故障,而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更是引发道岔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务人员不掌握道岔工电结合部基本知识、技术标准和整治方法,是导致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贵广客运专线自2014年开通运营以来,电务技术人员在无砟道床的道岔工电联整工作上坚持精心组织、重点攻关,勇于探索和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切实提高了道岔设备的质量。

下面以高速铁路GLC(07)02W型道岔为例,深入阐述道岔工电结合部主要病害及成因,并提出整治病害的有效方法。

1工电结合部主要病害及成因1.1尖轨不密贴1.1.1道岔框架尺寸不达标道岔框架尺寸是道岔设备安装和调整的基本参数,电务的道岔转辙设备依托道岔框架确保正常转换。

工务的直基本轨轨向不达标,基本轨弯曲轨偏移,轨距不达标;两基本轨之间的距离偏大或偏小造成的框架尺寸超标,都会导致基本轨与尖轨之间存在离缝,直接影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

电务部门在超标的尺寸下强行调整道岔使其运用,必定会影响转辙设备参数的变化,特别是影响道岔密贴和强度,极易造成道岔尖轨无法转换(现场俗称“空转”)、表示杆卡缺口等无表示故障。

1.1.2尖轨存在硬弯道岔尖轨有着严格的尺寸标准,但实际上因运输、安装等因素,导致在安装至现场道床前就已经发生变形,由此造成尖轨与基本轨在密贴方面不顺畅,出现离缝或局部离缝。

1.2道岔前后滚轮高低不一致道岔滚轮调整不良,会造成每个位置的滚轮高低不一致。

道岔工电联整“十步法”

道岔工电联整“十步法”

道岔转换时有无别卡、颤动、磨卡声。敲:敲击检查销子、螺母有无
松动、锁钩是否太紧。测:工务框架结构几何尺寸测试,电务动程、
试: 锁闭量、缺口、电特性测试。
对道岔密贴部分进行2/4/6mm及转
换电流(功率)、压力试验。
四、工电联整措施:
方枕木
安装电务杆件处枕木间距为650mm、锁框120mm,距尖轨方向290mm、距岔心方向240mm。
0.13mm 0mm
0.03mm
3.匀岔口1
向左数第10个齿
ZYJ7第一牵引点
3.匀岔口2
向左数第8个齿
ZYJ7第二牵引点
3.匀岔口3
两螺栓中心距 离395㎜
3.匀开程4
两螺栓中心距 离465㎜
4. 调间隙1
其它密贴离缝 不大于1mm
第一牵引点密贴离 缝不大于0.5mm
顶帖不顶不 离,间隙不 大于0.5mm
9、整磨卡
检查滑床板有无弯 曲、断裂、划伤、 脱落等以及尖轨不 入槽造成的磨卡, 电务锁框、锁闭铁 、动作杆磨卡,别 劲。对症进行整治 。
10:试道岔
锁钩油润,轻敲锁钩左右活动为好
总结:
谢谢!
清茶一杯共勉
拉爬行
两尖轨尖端平行,爬行不超过20mm,采用防爬装置控制。

匀岔口
定、反位岔口一致,调整在160mm/75mm,不能一侧大、一侧小,防止尖轨S形扭曲。


调间隙
调整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离缝,第一牵引点≤0.5mm,其他牵引点≤1mm。顶铁与尖轨不顶不离,间隙≤0.5mm。

紧密贴
检查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第一牵引点≤0.5,其它牵引点≤1mm。
外锁道岔工电联整“十步法”

信号工试题库+答案

信号工试题库+答案

信号工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根据«工电联合整治道岔、钢轨绝缘管理办法»工电线路函〔2018〕28 号文件要求,GW型外锁闭道岔绝缘应无破损,在线测试绝缘电阻值()欧姆。

A、大于等于20B、大于等于10C、小于等于20D、小于等于20正确答案:A2、信号设备断路器容量为最大负荷电流的()倍。

A、0.5-1B、1.5-2C、2.5-3D、2-2.5正确答案:B3、自方向盒方向引来的电缆,进入电缆盒( )。

A、副管B、主管C、防护管D、钢管正确答案:B4、列车通过转辙机表示断开,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A、表示杆外部卡组B、挤岔断表示。

C、锁闭柱或检查柱与槽的接触面冻结,接点无法落下。

D、拉簧拉力不足,接点无法落下。

正确答案:B5、ZDJ9转辙机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mm,安全接点断开应()。

A、不大于2MMB、不小于2MMC、不大于4MMD、不小于4MM正确答案:B6、自动闭塞区间只设一架()的区间,当发生故障或灯光熄灭时,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A、进站信号机B、通过信号机C、出站信号机D、预告信号机正确答案:B7、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日。

A、20B、10C、30D、50正确答案:C8、《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业务管理》规定,各种信号设备、器材均应设置相应的( ),以满足设备检修、测试、故障处理识别需要。

A、标志B、标识C、符号D、标记正确答案:B9、违章作业是造成电务重大、大事故及险性事故的主要原因,必须提高电务职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维修、施工、故障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落实安全( ),杜绝违章作业。

A、报警措施B、施工计划C、卡控措施D、检修方法正确答案:C10、根据«工电联合整治道岔、钢轨绝缘管理办法»工电线路函〔2018〕28 号文件要求,GW型外锁闭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mm;A、不大于10B、不大于5C、不大于20D、不小于20正确答案:C11、分路不良区段经过碾轧、除锈等措施已确认恢复分路效应的,应()。

加强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提高道岔运用质量

加强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提高道岔运用质量

加强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提高道岔运用质量作者:杨旺边宁来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10期摘要:当前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道岔的合理设置及科学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实践中为了提高道岔运用质量,满足其性能可靠性要求,则需要对其工电联合整治进行深入思考,找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基于此,本文将对道岔运用质量提高中的工电联合整治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措施;运用质量结合道岔的自身情况及功能特性,在其运用过程中,通过对与之相关的工电联合整治的深入思考,则有利于达到道岔运用质量提高的目的,满足铁路列车安全运行要求。

因此,在对道岔运用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工电联合整治更多关注,促使道岔有着良好的运用质量。

1道岔在工电结合部的运用现状分析(1)在基本轨爬行超标、轨枕设置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转辙设备应用状况不佳,会使其阻力有所增加,对工电结合部的道岔运用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时,在基本轨或翼轨轨撑失效,扣件及复合缓冲套扣压不良的影响下,也会加剧锁闭铁及相关构件的磨损程度,对道岔的运用质量产生了潜在威胁。

铁路运输中的道岔运用如图1所示。

(2)尖轨与心轨长期使用中会产生磨损问题,致使基本轨的应用质量缺乏保障,难以满足道岔科学运用要求。

在道岔安装作业完成过程中,当精调重视程度不够时,则会尖端杆、铁折断问题,影响着道岔的使用功能。

同时,当心轨锁钩装反时,则会产生加大的转换阻力,对道岔运用效果、利用价值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实践中因维护计划实施缺乏科学性、道岔翼轨底部尺寸偏差控制不当等,使得道岔运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加大了工电结合部道岔运用问题发生率。

同时,当尖轨调整缺乏有效性、顶铁与基本轨设置不当时,也会使工电结合部的道岔运用水平有所下降。

2加强道岔工电联合整治的相关措施(1)完善联合整治管理机制,强化人员责任意识。

为了优化道岔的安全性能,增强其在工电联合方面的整治效果,则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渗透好精细化及创新理念,不断完善联合整治管理机制予以应对,促使相应的整治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

道岔工电结合部相关知识及病害处理介绍

道岔工电结合部相关知识及病害处理介绍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五、框架结构尺寸
1、刨切点处框架尺寸来源 刨切点处要求基本轨与尖轨密贴,这样刨切点处的框架尺寸即为刨切点处的轨距 加一个轨头宽,测量时测该处两基本轨作用边的距离。 ❖ P43、P50 9#道岔:1444+70=1514mm(中部轨距加宽9mm); ❖ P43、P50 12#道岔:1442+70=1512mm(中部轨距加宽7mm); ❖ P60 12#AT或TS道岔:1435+71=1506mm(中部轨距加宽0mm); ❖ P43、P50轨头宽为70mm;P60轨头宽为71mm。 2、刨切点处框架尺寸的测量 工务部门在直基本轨和曲基本轨处各打了个半红半白的三角形标记: 在尖轨上下竖切点处(由于两基本轨的爬行窜动不一致,会存在误差)。 测量两根基本轨的作用边之间的距离。 3、提醒一点:电务部门规定,12号AT(TS)道岔第二牵引点处要保证密贴,第 二牵引点一般设置在刨切点处,特殊型号的道岔牵引点设置在刨切点之前。
而稳定性较好。为实现尖轨的扳动,在尖轨跟端前2-3根岔枕处,把尖轨两侧轨底 切掉一部分,使轨底与轨头同宽,形成弹性可弯段。在靠近跟端的弹性可弯段之末 端,用间隔铁与基本轨相连,以保持间距,P60 AT型尖轨,普遍采用了这种构造。 但提速道岔轨底不进行刨切。示意图及实物图如下:
第一部分:工电结合部几个重要的数据标准
道岔的基本知识介绍
1、道岔的种类不同,其技术数据、标准也不同,因此在了解熟悉工务道岔有关数据 和标准之前,大概了解工务道岔的种类。工务道岔分类:
❖ 单开道岔(左开、右开) ❖ 单式对称道岔、单式不对称道岔、单式同侧道岔 ❖ 交分道岔(复式交分道岔、单式交分道岔) ❖ 三开道岔、不对称道岔、菱形道岔、渡线、交叉渡线等 2、其中P60 12号单开道岔就有以下6种类型: ❖ 过渡型7.7m长直线尖轨,固定岔心; ❖ AT型弹性可弯尖轨长11.3m,固定岔心; ❖ AT型弹性可弯尖轨长11.3m,钢轨组合式可动岔心; ❖ AT型弹性可弯尖轨长11.3m,铸造翼轨可动岔心; ❖ AT型弹性可弯尖轨长13.88m(12.4m),固定岔心; ❖ AT型弹性可弯尖轨长13.88m(12.4m),可动心轨。 3、需要说明的是TS道岔13.88m(12.4m)尖轨长度,TS的中心处辙叉理论交点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
1、道岔转换设备分类
道岔转换设备分为手动和动力两大类。我国目前已有90%左右 的车站为电气集中联锁车站,故手动道岔转换设备基本淘汰。动力道岔 转换设备指的是电动转辙机、电空转辙机和电液转辙机,无锡地铁采用 的是电动转辙机。
A
3
2、电动转辙机的用途
电动转辙机是电气集中车站与驼峰调车场用以转换道岔的设备,其 基本功能是: ①.转换道岔位置。根据操纵人员的意图,以单操或选路方式将道岔转向定 位或反位位置。 ②.道岔转到定位或反位位置后,实行机械或电气锁闭,防止外力转动道岔。 ③.正确反映道岔位置。当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自动给出与道岔实际位置 相对应的表示。 ④.道岔被挤或因故在四开位置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无锡地铁使用的电动转辙机是ZD9型(场段)和S700K型(正线)电动转辙机。 在此就选ZD9型转辙机做详细介绍。
A
22
⑤特殊的卡阻力,如尖轨和基本轨的肥边,尖轨与基本轨间有 或上、或下卡阻现象等;
⑥是尖轨和基本轨密贴时基本轨的横向阻力。
道岔转换阻力的大小取决于道岔的结构、施工工艺、维修质量等诸多方 面。
(3)、尖轨密贴力
当转辙机输出的力克服了各种阻力,使尖轨贴于基本轨后再增 加的力为密贴力。当道岔转换到位,处于锁闭状态时,尖轨对基本轨必 须有一定密贴力,以确保尖轨可靠的密贴基本轨。
A
14
8.故障分析与处理
A
15
A
16
A
17
A
18
9.转辙机的常见病害图例
进沙密封不良 表表示示杆杆张张嘴嘴
安装不方正
衬套磨损 接点浸泡
A
19
动作杆表示杆安 装不标准
锈蚀严重 表示杆错杆
A
20
(一)、道岔尖轨转换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道岔尖轨转换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道岔尖轨在转换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主动的推(拉)力;被动的
尖轨密贴力大小与尖轨“绷”劲的反弹力、特殊的卡阻力等有 关。调整密贴调整杆的螺栓,可调整密贴力的大小。密贴力太大,有可 能使4mm锁闭,或者使道岔不能启动。
A
23
(二)、道岔(转辙部分)病害的整治
从道岔尖轨在转换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可看到,尽可能减小道岔转换 阻力是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目标之一。工务部门针对道岔的每一个关 键环节,找出了对道岔工电结合部质量影响较大的“绷、卡、爬、松” 四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分析“绷、卡、爬、松”现象入手,找出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螺栓损坏或不标准,间隔铁孔眼大,造成台螺栓不 起作用。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
工建车间
A
1
铁路工务、电务部门是铁路运输业的两大基础部门, 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特点。但是,在道岔及其转换设 备、轨道及轨道电路设备上,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养护维 修,工务部门和电务部门都必须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随着 工电设备的发展、更新,工电两部门间的联合作业面和作业 量不断扩大,因此,双方学习熟悉的一些相关设备的基础知 识,掌握协作对方的设备性能,显得特别重要。在此重点详 细讲述工务基础知识,电务相关基础知识做简单介绍。
相反。转换阻力由下列因素产生: ①尖轨与滑床板间的摩擦力,这个力与尖轨的重量、尖轨一滑
床板接触面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两根尖轨和连接杆组成的框架因转换变形而产生的阻力,这
个力与框架结构有关; ③尖轨的反弹力,与尖轨的长度、尖轨根部连接方式、尖轨和
滑床板的接触状态等因素有关; ④锁闭前克服尖轨绷劲的反弹力;
A
11
A
12
7.表示缺口检测
接点系统用于检测道岔尖轨的位置状态。只有当动作杆 运动到位,接点系统的滚轮从动作板上落下,且表示杆运动 到位时,锁闭柱(检查柱)才能落入锁闭杆(表示杆)的直 缺口,接通表示接点。
A
13
表示缺口的调整
分动锁闭杆和联动锁闭杆的锁闭柱缺口均是在杆子上 开直缺口,该缺口用于检查并辅助锁闭密贴尖轨,缺口 宽度比锁闭柱宽度大4mm,因此调整时应保证锁闭柱每 侧间隙为2±0.5mm。
尖轨转换阻力;尖轨密贴力。 (1)、推(拉)力
尖轨转换过程中的推(拉)力是电动转辙机将电能转变成机械 能而产生的,它通过电动转辙机的齿条块、动作杆和外部的密贴调整 杆作用到尖轨上。电动转辙机能输出的最大推(拉)力就是它的额定 负载。
A
21
(2)、转换阻力 尖轨在转换过程中的阻力叫转换阻力。它与推(拉)力的方向
动作板
接点座
A
接线端子
7
动作杆
表示杆
安全开关组
A
8
5.尖轨部分各牵引点外锁闭装置
由锁闭杆组件、锁钩组件、锁闭框组件、尖轨 连接铁组件组成。见下图:
尖轨连接铁组件
锁闭框组件
锁钩组件
锁闭杆组件
A
9
6.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1.电机 2.减速器 3.摩擦联接器 4.滚珠丝杠 5.推板套 6.锁块 7.锁闭铁 8.动作板 9.表示杆 10.动作杆 11.表示杆
A
10
1)来自道岔控制电路的电流,经过接点座的接点接至电动机,使电 动机旋转。 2)电动机输出扭矩经减速器放大后,驱动摩擦联接器旋转。 3)摩擦联接器的摩擦扭矩驱动内摩擦片,内摩擦片通过键联接并驱 动滚珠丝杠旋转,丝杠旋转时驱动丝母带动推板套作直线运动。 4)推板套推动动作杆上的锁块,在锁闭铁的作用下,完成机械的解 锁、转换、锁闭。 5)同时通过推板套上装配的动作板,在表示杆的作用下,完成接点 的转换,进而实现电路的通断。
A
4
3.转辙机的结构
摩擦联结器 减速器 电机 动作板 滚珠丝杠 动作杆
接点座 安全开关
底壳
A
接线端子 表示杆
5
4.主要部件
转辙机由底壳、盖、电机、减速器、摩擦联接 器、滚珠丝杠、动作板、动作杆、 表示杆、接 点座、安全开关组、接线端子主要部件组成。
底壳

A
电机
减速器
6
摩擦联接器 滚珠丝杠
滚珠丝杠组(摩擦联接器、 推板套和滚珠丝杠组装后)
A
24
1、“绷”的问题
“绷”,主要是指尖轨框架处于自由状态靠向基本轨时,存在反弹 现象。这种反弹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尖轨尖端先于第一连 接杆与基本轨密贴,另一种是指第二连接杆处先于第一连接杆与基本 轨密贴。 产生反弹现象的原因有: ①.尖轨有硬弯或被挤过。 ②.尖轨框架组装不合标准。若尖轨的两根连接杆的长度不符合安装标准, 则尖轨框架间将产生内部应力。 ③.基本轨框不符合标准。岔头不方,直基本轨不直,曲基本轨弯折点不 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