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乡镇卫生院推广和应用体会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乡镇卫生院推广和应用体会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加深,就医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一些护理模式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的现代化护理需求。
加之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以及大量中药的运用,人们对于中药知识也逐步有了了解。
在医院整体护理中,中医护理属于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将传统的中医疗法应用并充分渗透到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与此同时提高其临床治疗疗效,促进患者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针对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乡镇卫生院中的推广方法给予分析,并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体会,以期行内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适宜护理;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19-01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它包括毫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水针法、湿敷法、熏洗法、穴位推拿法、耳穴压豆、中药搽擦等,在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
笔者从2014年1月由仪征市中医院对口支援到青山镇卫生院,为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基层卫生院的优势和作用,2014年3月启动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于6月正式在临床推广应用,现就此次推广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体会。
1.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推广方法1.1 加强宣传,增进意识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均为西医护士,对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了解甚少,通过全院职工会和小组会议形式,传播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相关知识,如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意义、临床价值、可操作性、创收价值等,得到了全院职工的认可,护理人员更是充满信心。
1.2 加强培训,落实考核根据乡镇卫生院的病种特点和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请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制定可行的操作项目和合理的培训计划。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首先,针灸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功能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我院,针灸已经成为常规的辅助治疗手段,特别是在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针灸技术在低风险和低成本的特点下,也广泛应用于康复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
其次,推拿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另一种常见的手法。
推拿通过手法的按摩、揉捏、推挤等操作,来调节经络、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技术在我院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骨科、儿科、妇科等领域的康复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有效促进整体健康。
此外,拔罐是中医护理技术中一种独特的物理疗法。
拔罐通过将罐具贴附于特定穴位或疼痛点上,并产生负压效应,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以起到疏通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在我院的应用中,拔罐技术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腰肌劳损和软组织损伤等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拔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特点,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最后,艾灸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艾灸通过将适当的草药(如艾叶)燃烧后,贴附或按压在身体特定部位,通过热力的作用来温通经络、祛寒散湿等。
在我院的应用中,艾灸主要用于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患者的治疗中。
艾灸技术具有温热疗法的特点,对于一些寒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体来说,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已经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针灸、推拿、拔罐和艾灸等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康复治疗的患者。
然而,由于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门槛较高,并且对从业医务人员的要求较高,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护理技术的同时,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基层中医院的推广应用及思考

推广工作 ” , 现就此次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 出几点思考 。
1 前 期 筹 备 工作
3 _ 3 . 5中医护理基础 调查 的结果均 数为 ( 1 . 7 6  ̄ 0 . 4 8 ) , 说明许多护 理人员都没有中 医护理基础 , 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及技
以发 挥 中医特 色优势 为导 向 , 促 进护 理 “ 贴 近患者 、 贴近 临 能 的掌握。
2 . 3方 法
4 . 2不 足
4 . 2 . 1护理 队伍先天 不足 由于我 国的护理教育长期 以中专教育
采用问卷调查 ,每 2个月末在试 点科室发放一次调查表 . 主 为主体 , 而且 大部分接受 的是 西医护理教育知识 , 医院护理人员
要是参加 中医护理 适宜技术实施 的护理人员 共发 放 1 3 2份 . 回 的教育层次普遍偏低 , 尤 以基层医 院突出l 引 , 中医基础知识相对薄 收1 3 2份 , 有效 率 1 0 0 %, 问卷 内容涉及 护理学历 、 职称 、 专业 、 有 弱 , 只有少部分护理人员有过 中医护理专业学习。大部分临床护
有操作方便 、 适用 范围广 、 疗效快 、 经济适用 、 百姓易接受 的特 点
专及本科学历依次减少 , 护理 队伍学历有待提高。
为充分发 挥中医护 理技术在基层 中医院 的优 势和作用 .我院 自 3 . 3 . 4专业 得 出均值 ( 1 , 9 1 + _ 0 . 7 1 ) , 说明西医护理专 业人 员占院 内 2 0 1 2 年 6月一2 0 1 2年 1 2月开展了“ 中医护理 适宜技术前期试点 护理人员 的大多数 , 中医护理专业人员缺乏。
. 1 成 效 作技术 , 并认 真学 习执行《 中医护理技术 操作 常规规程 》 , 遵循 中 4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临床运用情况总结

病适应症的学习,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技术,2018年10月份、11月份收 入明显较2017年同期上升。
儿科2017、2018年度 中 医 特 色 治 疗收入统计
2017年
2018年
月份
金额(元) 合计(元 )
第一季度病人总数明显上升,治疗配合积极; 2、2018年第二、三季度较2017年同期收入明显下降,因病人总
数较同期明显下降及反骗保工作导致医生担心病历不合格,不敢开具 中医特色技术医嘱,而致收入锐减;
3、2018年度11月份较10月份收入上升,因农合、医保新签字单 的实施,科室医生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使中医特色技术开展慢慢走 上正轨。
1、病人上半年多,下半年减少;占科室业务收入比米算出来 2、下半年医保过度管理,如限次均,为自费项目等; 3、其它,如病人的信任度,医生认可度等。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注重疗效,对病人疗效明显的,坚持做。 2、不和理疗外治组发生冲突,尽量多沟通。他们毕竟是专业人员,要多请教。 3、不断总结和提高。如工作方法总结、操作项目总结,病人适应症及疗效的总 结等,持续改进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疗效。 4、推广各科室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的经验,以便更加促进工作。
月份
金额(元) 合计(元 )
1
2
3
4
5
6
68118
7
9880
8
11812
9
36874
10
2091
11
7461
12 科室开展中医特色项目:灸法、耳穴压豆、中药涂擦、扶阳罐、穴位贴敷、辩证施膳指导
急 诊 科2018年 中 医 特 色 治 疗收入对比图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用与推广
• 引言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主要类型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策略
目录
CONTENTS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资金分配不合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社 会资金对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 投入也相对较少。
现有的资金分配方式不够合理, 导致一些地区和项目无法得到足 够的资金支持。
宣传普及力度不够问题
宣传手段单一
01
农村地区的中医药宣传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
创新性。
宣传内容不深入
02 现有的中医药宣传内容往往比较浅显,缺乏对中医药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
通过推拿手法放松腰部 肌肉,缓解疼痛和僵硬 感。
推拿治疗颈椎病
推拿能够改善颈椎局部 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疼 痛和麻木感。
推拿治疗肩周炎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 ,减轻肩部疼痛和功能 障碍。
案例三:中药煎服调理身体
中药调理月经不调
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和症状,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煎服,以调理月 经。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数据和中医药服务需求 进行分析,为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智能化辅助诊断
研发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基层卫 生人员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 服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饮食调养技术
结合农村实际,推广中医药饮食调养技术,指导 农民合理搭配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推广与创新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推广与创新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在临床上也有十分重要的运用价值。
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医护理技术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许多医院在护理时往往首先选择西医护理技术,使得中医护理的一些理念和操作逐渐被淡忘。
为了传承中医技术,充分发扬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会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未来的创新方案。
一、制约中医技术发展的因素我国的中医护理学学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中叶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医院进行开设教学。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护理还没有真正建造具有特色化的理论体系,这就导致中医护理技术在专业方面就存在着学科界限不明确,专业内涵不清晰的问题。
而且我国大部分的中医护理人员毕业于西医类的院校,在专业方面缺乏完整的中医教育。
因此,这部分护理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有时会依旧会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知识。
而且在医院的中医护理特色服务项目中,中医护理的整体收费偏低,影响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院内相设备的投入力度较小,也影响了中医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在传承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时出现了断层,在临床的考核培训工作也会更加混乱,中医护理技术难以取得真正的进步。
而且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认为西医护理会有更好的效果。
多数患者认为中医护理时间长,开支成本大,因此许多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的开展空间更少。
二、中医护理技术传承的创新(一)、加强中医护理理论研究我国中医历史源远流长,所涉及的医学内容繁多。
而在现阶段,医院专科划分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中医护理技术首先需要加强对各科的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能够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范围的界定,才能够决定中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选择哪些护理操作。
政府部门要制定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制度来确立其在临床中的地位,包括中医护理人员的义务和权利等。
而身为一名中医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了解一些前沿的中医护理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的法律法规。
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与推广

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与推广摘要目的: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医学,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的中药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中医护理是中医治疗的延展,具有简单、方便、低廉、效果明显的特点。
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防治、养生、康复中的作用,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我院作为武胜县唯一的中医三乙医院。
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应用。
方法组织中医护理知识的经验及学术交流、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规范中医技术操作并予以操作示范、组织人员积极联系与考核,护理人员主动评估病人,医护配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结果:护理人员能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能开展常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结论:通过培训及联系等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意识,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上得以有序开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临床推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也对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中医护理是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技术的副作用少且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所以在如今的发展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中医护理技术是我国护理干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病人的护理提供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技术主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殊部位,调节血、脉、阴阳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
本文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对于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也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一、中医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基础1.1中医临床护理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获得中医临床护理行业的最佳秩序,提高中医防病治病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
中医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我院作为中医院,但真正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并不多。
浅谈中医护理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浅谈中医护理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作者:邢宪芹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中医是我国国粹,其中中医护理这个环节,在实际的操作中将社会元素,心理元素以及生理元素相融合,注重自身的调理以及整体观,通过辩证施治的方式达到个体差异化护理以及康复。
在基层医院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无疑是造福于大众的利好医护方式。
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必要的中医护理理念。
关键词:中医护理;基层医院;整体观医学上的护理是有着相应种类的划分,其中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学界所广泛关注。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人体是由内、外环境的综合作用,进而达到趋向于动态平衡的生命进程。
如果出现相关的问题,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病症,这实际上也深刻的体现出中医护理的精髓。
在进行具体的护理环节中,应该遵守其中的规律,最终达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的多元化平衡效果。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的繁荣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阶段实际上也需要考量生活条件以及与之相对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在此进程中,一些民生现实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考量,譬如其中生活以及工作中各种环境的恶化,医疗保健费用的激增,以及个人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等。
所以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医学界分析和探讨的重要内容,需要赶快找寻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时处理。
1中医护理的特点1.1注重整体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也包括着同样灿烂辉煌的祖国医学,它是以人体器官脏腑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调理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其中体现出深刻的哲学禅理,表现在相互制约关联以及影响,期待着通过天人合一的方式达到气血经络的均衡有效调理。
其中病因的检查,以及病症的治理也需要把握上述的原则,护理决策以及护理方式应该以病人为治疗中心,以恢复病人健康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同时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
通过此种方式深入的融合人文伦理以及社会活动的综合调理。
中医护理辩证理论是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入手,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及护理的执行点,最终达到人文的中医护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是基层中医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弘扬中医文化的重要手段,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5年来,各项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
我院以制度扶持、技术培训为基础,注重彰显中医护理辩证施护、个性化强的优势,不断鼓励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使中医护理在基层中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
标签: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作为基层中医院,是支撑中医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城乡居民大量的中医诊疗任务。
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坐落于黄鹤楼脚下,建院60年来始终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为全区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
2011年医院在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的同时,将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护理工作,大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真正享受到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1制度扶持与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基础
1.1为促进中医护理服务水平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护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1]。
我院遵照相关文件精神,2011年制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相关制度,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将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种类、数量、效果评价等指标列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
1.2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我院虽为中医院,但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并不多。
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理论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训练,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通过理论考试,并熟练掌握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
大多数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是从临床培训中获得,就存在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要推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必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2]。
我院从各科选派求知欲强的护理骨干,轮流到省、市级中医医院培训进修,将学习到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并负责培训其他护理人员。
2个性化强显效快是中医护理运用广泛的关键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讲究辩证施护,个性化强,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实施简便,收效快而显著,在基层中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认可度极高,是促使临床运用广泛的关键。
2.1中医护理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辩证施护,充分彰显其个性化我院开展的所有项目中,以中药外敷使用最为广泛、最受患者欢迎。
根据不同的病症,中药外敷所用的药物不同。
内科有盗汗方,儿科有高热方、口疮方、腹泻方、化痰方,中医骨伤科有接骨方、外伤方等十几种外敷处方。
每一种外敷药在给不同的患者使用时,会根据患者当时的状况对药物的组成及剂量进行调整,实施过程简便、效果明显。
2.2实施过程中发挥中医护理形式多样的优势一种症状通过中医护理可有多种方法减轻患者痛苦。
如腹部外敷芒硝,芒硝有清热消肿软坚的功效,减轻腹内炎症及肠壁水肿,缩短腹胀持续时间。
护士会交患者如何止住打嗝,按压内关穴及合谷穴,打嗝很快止住,患者下次可以自行处理,就会感到中医技术的神奇和有效,就會愿意接受中医技术。
2.3探索新方法,开展新技术研究,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3] 如儿科护理组探索用藿香、佩兰等中药熏蒸的新方法进行病房空气消毒。
这些中药在熏蒸时气味芬芳,达到消毒效果且对人体无副作用,与化学或物理手段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4],深受患儿家长欢迎。
内科将中药膏剂用于压疮患者的护理,中药足浴用于糖尿病足、痛风的护理,疗效都非常显著。
3多方受益是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得到快速发展,患者、护理人员、医院均从中受益,为中医护理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在临床推广应用,对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优化给药途径和治疗方法,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日常护理中,融入中医整体观及辩证施护理念,如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健康指导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5],不紧能使药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也使患者倍感护理服务的周到和温馨,随着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医护理服务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6]。
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大力推广,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体现了中医药服务特色,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在老年病、慢性病、孕产妇、0~7岁儿童、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构建中西医护理优势互补、广泛应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模式。
医院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拓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打造专业中医护理团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推进中医护理的全面、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远,唐玲,李野.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32-3434.
[2]皋忠岚.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全科护理,2013,11(24):2275-2276.
[3]张勇勤.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08-111.
[4]沈斌英,胡顺琴.三种消毒方式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0-1322.
[5]王红梅.中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J].北京中医药,2012,31(12):951-952.
[6]柏亚妹,宋玉磊,王秋琴,等.住院患者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2):3996-3999.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