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难点大题练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难点大题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难点大题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难点大题练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

知识场景应用1.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羊的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调查该种群的。

2.草原上不同的植物分散,这是群落的结构;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种群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非常不同,这就是群落的结构。

3.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演替。

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逐渐增加。

4.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会因为某些生物的减少或消失而崩溃,因为。

5.在农田管理中,要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并从能量流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做的目的是。

6.蚕以桑树为食,蚕沙(粪便)被放入鱼池供鱼食用。

蚕沙所含能量属于营养层吸收的能量。

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碳的形式流向鱼类。

少量蚕沙进入鱼塘对生态系统没有明显影响,因为生态系统是稳定的。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能够。

8.如今,大量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和工业排放,加剧了湿地的污染。

过度放牧导致许多湿地植物无法正常完成其生命周期,导致湿地植物的损失;工业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含有高浓度的镉和铅。

如果人们食用湿地鱼类,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原因是。

9.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崩溃的鲜明例子,该事例说明。

10.农民种地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这说明,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二、非选择性密钥增强11.[2021合肥一模]在稻―鱼―蛙共生农田生态系统中,除普通农田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松土、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书稿: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答案 师生答案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书稿: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答案 师生答案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0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试说明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成分类型生活方式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生物群落生产者主要是制造,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主要指异养加快生态系统的;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营生活的生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理性思维[模型与建模]如图10-30-1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图10-30-1(1)根据双向箭头A D,可确定两者肯定是。

(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①A有三个箭头指出,应为;②D有三个箭头指入,应为;③B和C中是分解者,判断依据是。

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关系图10-30-2(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2.对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误区及特例误区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等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1)图例图10-30-3(2)分析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分解者不出现在食物链(网)中。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听课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听课学案

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0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试说明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理性思维[模型与建模]如图10-30-1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图10-30-1(1)根据双向箭头A D,可确定两者肯定是。

(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①A有三个箭头指出,应为;②D有三个箭头指入,应为;③B和C中是分解者,判断依据是。

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关系图10-30-2(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2.对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误区及特例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 (1)图例图10-30-3(2)分析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分解者不出现在食物链(网)中。

②一种生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消费者级别+1。

③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

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3.K1、K2[2018·天津卷]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A [解析] 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

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a和b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项错误。

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项错误。

图b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项错误。

16.K1[2018·海南卷]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胞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16.D [解析]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保障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故其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C项正确。

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D项错误。

20.K1[2018·海南卷] 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20.D [解析] 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A项不符合题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②对水资源的压力③对能源的压力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⑤使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 解析: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要水,除饮用以外,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2.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的现象。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B 解析: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②错;化肥会造成江河及地下水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人类健康,农药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有杀伤作用,而且使害虫产生抗药性,⑤错;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等,①③④正确。

3.(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因此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人和其他物种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它们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清除杂草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并不矛盾。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C.森林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小于直接价值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形成的3.厨余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下列不属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是()A.可将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燃烧减少生态足迹B.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厨余垃圾得到家禽饲料C.蚯蚓吞食厨余垃圾完成生长而后将其转变为药材D.厨余垃圾通过发酵工程生产出乙醇用作工业原料4.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问题,使养活地球人口的环境压力不断减小。

B.温室效应是由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C.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短缺不会造成影响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

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

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B.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C.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D.污水中的有机物可直接供蓝藻利用6.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期人口不超过15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划生育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人口密度的B.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某些遗传病出现C.我国人口增长曲线为“J”型,K值为15亿D.建立恰当的数字模型有利于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7.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设定目标和明确路径发挥重要作用。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知识点16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1.(2017·江苏高考·T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选D。

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的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B、C项正确;该理念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项错误。

2. (2017·江苏高考·T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的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大于三北防护林,而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项正确;如果是同一个种群中的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那么这两只猛禽属于种内斗争的关系,C项错误;不同高度的喜鹊是同一物种,该现象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正确。

【知识总结】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3. (2017·北京高考·T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解析】选A。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练题辑:周测(十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含解析.doc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练题辑:周测(十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含解析.doc

周测(十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夯基提能卷(50分)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
1.(2018-河南洛阳一中质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
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答案:A
解析: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符合题意;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题意;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2.(2018-辽宁鞍山一中模拟)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
发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A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错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是易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错误;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价值是大于其直接价值的,D正确。

3.(2018-江苏宿迁重点中学调研)如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水域三
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止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难点大题练时间 / 40分钟一、知识情景运用1.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羊的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调查该种群的。

2.草场内的不同植物高低错落,这是群落的结构;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很大差别,这是群落的结构。

3.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演替。

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逐渐增加。

4.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会因为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而崩溃,是因为。

5.农田管理中,要积极进行灭虫、除草等,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6.蚕以桑树为食,蚕沙(粪便)投入鱼塘可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形式流向鱼,向鱼塘中少量投入蚕沙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能够。

8.现今,大量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工业排放等使湿地的污染程度加重。

过度放牧,导致很多湿地植物不能有规律地完成其生活周期,导致湿地植物的丧失;工业排放的未经净化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镉、铅等,如果人食用湿地鱼类,也将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原因是。

9.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崩溃的鲜明例子,该事例说明。

10.农民种地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这说明,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二、非选择重点强化11.[2017·合肥一模]在稻—鱼—蛙共生农田生态系统中,除普通农田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松土、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

请回答:(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根据如下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2。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样方面积1 1 12 2 2(m2)田螺数量16 17 16 36 30 40(2)某普通农田中有水稻、飞蝗、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请按捕食关系,绘出相应的食物网。

(3)卷叶螟是稻田中主要害虫之一,用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直接改变卷叶螟的,从而最终达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该方法是应用信息传递来防治害虫。

(4)与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蛙共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

12.[2017·陕西榆林一模]如图Z4-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分析回答:图Z4-1(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蜣螂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中获取的能量为。

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由图可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

(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由1∶1调整为1∶3,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3.[2017·四川广元二模]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湿地和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

如图Z4-2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图Z4-2(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

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的标记仅为鼠被天敌捕食后留下)。

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 值会 (填“偏高”“降低”或“不变”)。

(3)除图中所示生物种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群落。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与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较,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 。

(5)西部湿地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了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14.[2017·汕头一模] 水葫芦的学名叫凤眼蓝,在我国南方有广泛分布,是主要的外来入侵种。

(1)有人研究水葫芦的光合作用与水体pH 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pH 黑暗条件下CO 2释放量[μmol/(mg ·h)]光照条件下CO 2 吸收量[μmol/(mg ·h)] 5.040 100 6.045 150 7.060 200 8.0 50 1809.0 40 10810.0 40 35①当水体中pH为5.0时,水葫芦的呼吸速率是μmol/(mg·h),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为μmol/(mg·h)。

②实验条件下,水葫芦生长的最适pH为,判断的依据是。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pH改变时,对水葫芦的影响更显著。

若其他条件不变,当pH由9.0增大到10.0时水葫芦的光补偿点最可能(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2)水葫芦在富含N、P的水体中生长繁殖迅速,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呈“”型增长。

水葫芦大量浮生的水体中,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使水生生态系统的降低,由此引起的生物群落变化属于。

(3)专业人员试图用控制污染物排放、喷洒药物、引进天敌等措施来解决水葫芦大量繁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水葫芦的。

也有人发现水葫芦可作为家畜饲料或者入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5.[2017·河南六市一模]虽然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人口素质问题等,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1)“二孩政策”的实施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从而改变我国人口的。

(2)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显著提高了,还为动物提供了。

(3)环境改善后不断出现狼群活动的报道,狼与兔子之间可以通过识别对方的气味从而捕食或逃避捕食,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是。

粪便量与摄入量之比一般是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兔子。

重难点大题练(四)1.年龄组成2.垂直水平3.次生物种丰富度(或多样性)4.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5.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地方6.一有机物抵抗力7.恢复力稳定性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8.多样性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使处于高营养级的人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9.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强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10.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11.(1)17 (2)如下图(3)性别比例化学(4)抵抗力[解析] (1)根据种群密度计算方法,将4、5、6号样方面积转换为1 m2后取平均值。

种群密度=(16+17+16+18+15+20)/6=17只/m2。

(2)根据各生物的关系绘制食物网,食物网图见答案。

(3)用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该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4)与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蛙共生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12.(1)N2/N1×100% N20N5/N2×100%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2)K0 (3)负反馈调节(4)1.69[解析]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N2/N1×100%。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N2。

从题图中可知,蜣螂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而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属于它获取生产者能量后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食物残渣),所以蜣螂实际获得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而不是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N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N5,因此二者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N5/N2×100%。

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的两个去路:一部分用于呼吸,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

(2)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应该达到K值,此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增长速率为0。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10%+÷10%÷10%=÷10%+÷10%÷10%,整理得22X=13Y,则Y∶X=22÷13≈1.69。

13.(1)竞争信息传递(2)不变(3)分解者二氧化碳(4)负反馈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5)间接[解析]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

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但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标记仅为鼠被天敌捕食后留下的,则这不会导致估算的K值发生变化。

(3)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CO2形式进入该群落。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与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较,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5)西部湿地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了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