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

·药物临床·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甘鸿文竹胡瑶王韵吴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上海 200030)摘要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当前主流的疾病诊断与分类系统中分属不同的诊断单元。

目前常见的观点认为,一个患者不会同时罹患这两种疾病,即这两种疾病不共病。

但临床上发现,这两种疾病存在许多共通点,即一个患者会同时或不同时出现这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

本文依据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的可能性。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9-0031-03引用本文甘鸿, 文竹, 胡瑶, 等.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J]. 上海医药, 2022, 43(7): 31-33.Comorbidity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GAN Hong, WEN Zhu, HU Yao, WANG Yun, WU Yan(Division of Mood Disorders,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separate diagnostic units in the current mainstrea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The current common view is that patients do not suffer from the two disorders simultaneously, that is, the two disorders are not comorbid. However, it is clinically found that these two disorders have many things in common, that is, a patient will simultaneously have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disorders or no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comorbidity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KEY WORDS schizophrenia;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comorbidity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1-3],目前主流的疾病诊断与分类系统《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4]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5]均将这两种疾病列为独立的诊断单元。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
102489121911008 102489121911023
102489121911041
102489121911043
102489121911084
102489121911091 102489121911122 102489121911126 102489121911195 102489121911196
156.8 142.6 149.8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二、普通考生:
复试系所码/复试 系所 727 儿童医院 721 仁济医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31 儿童医学中心 731 儿童医学中心 720 瑞金医院 711 公共卫生学院 725 第六人民医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23 第九人民医院
720 瑞金医院
723 第九人民医院
731 儿童医学中心 727 儿童医院
725 第六人民医院
712 护理学院
723 第九人民医院
725 第六人民医院 721 仁济医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10 基础医学院 710 基础医学院
100210 外科学
071000 生物学 077800 基础医学 100700 药学 100201 内科学 077800 基础医学 105109 外科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00218 急诊医学 077800 基础医学 100210 外科学
调剂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不录取 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复试不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不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89.0 160.8 复试拟录取
83.0 154.2 复试拟录取
72.4 139.0 复试拟录取

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症状的影响

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症状的影响

·论著·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症状的影响张晶,畅临亚,丁菲,张洁,王宇,卢卫红,叶尘宇,薛莉莉,宋蕊,王琰,陶华,周慧鸣,卢静芳,李静茹,葛方梅,苑成梅 摘要: 目的:分析团体认知行为(GCBT)对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的改善作用并探索影响失眠改善的因素。

 方法:147例轻症抑郁患者接受GCBT治疗。

在基线、治疗4周、8周和12周对患者进行HAMD 17评估,根据治疗12周HAMD 17总分减分率将患者分为抑郁治疗显效组(减分率≥50%)和非显效组(减分率<50%),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失眠改善的因素。

 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时患者HAMD 17睡眠因子得分显著下降(t=-5.634,P<0.01),患者的入睡困难(Z=-3.065,P=0.002)、睡眠不深(Z=-5.412,P<0.001)和早醒症状(Z=-2.635,P=0.008)显著改善。

显效组HAMD 17睡眠因子分治疗4周就显著降低(P<0.001),两组在治疗4周和12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治疗是否显效、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失眠改善的预测因素。

 结论:经过GCBT治疗后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而且失眠症状的改善受抑郁治疗是否显效、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轻症抑郁; 失眠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3)05 0341 05Effectofstructuredgroup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oninsomniasymptomsinpatientswithmilddepression,minordepressivedisorderordysthymia ZHANGJing,CHANGLin ya,DINGFei,ZHANGJie,WANGYu,LUWei hong,YEChen yu,XUELi li,SONGRui,WANGYan,TAOHua,ZHOUHui ming,LUJingfang,LIJing ru,GEFang mei,YUANCheng mei.DepartmentofClinicalPsychology,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group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GCBT)oninsomniasymptomsinpatientswithmilddepression,minordepressivedisorderordysthymiaandtoanalyzethefactorsthatmayaffecttheinsomniasymptomsimprovement. Method:Atotalof147patientswithmilddepression,minordepressivedisorderanddysthymiareceivedGCBT.ThepatientswereassessedusingHAMD 17atbaseline,week4,8and12,andweredividedintoamarkedlyeffectivegroupandanon markedlyeffectivegroupbasedonthetotalscorereductionrateofHAMD 17≥50%afterthe12 weektreatment.ThedifferencesbetweentwogroupswerecomparedonscoresofHAMD 17.Multiplelinearregressionwasusedtoexplorethefactorsaffectingtheimprovementofinsomnia. Results:After12weeksoftreatment,thesleepfactorscoresofHAMD 17decreasedsignificantly(t=-5.634,P<0.01).Theitemsoffallingasleep(Z=-3.065,P=0.002),lackofsleep(Z=-5.412,P<0.001)andearlyawakening(Z=-2.635,P=0.008)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Thesleepfactorscoresinthemarkedlyeffectivegroup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atweek4(P<0.001).Thedifferencecomparisonbetween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t4weekand12week(allP<0.001).Multiplelinear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depressionimprovement,genderandeducationyearswerethepredictorsofinsomniaimprovement. Conclusion:GCBTiseffectiveinimprovinginsomniasymptomsinpatientswithmilddepression,minordepressivedisorderanddysthymiaFurthermore,improvementinsleepsymptomsisstronglyassociatedwithimprovementindepressivesymptoms,genderandyearsofeducation.Keywords: group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 milddepression; insomnia基金项目: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重大临床研究项目-青年项目(SHDC2020CR4074);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SHDC12016205);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Y11906600);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19MC1911100);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治未病服务重点推广项目[ZY(2018~2020) ZWB 1001 FWB 07]作者单位: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张晶,畅临亚,张洁,卢卫红,薛莉莉,王琰,卢静芳,苑成梅);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丁菲);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科(王宇,宋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叶尘宇);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陶华);上海真一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周慧鸣);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静茹);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葛方梅)通信作者:苑成梅,E Mail:zj19980420@126.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3.05.002 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是一种以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
721 仁济医院
725 第六人民医院
723 第九人民医院
720 瑞金医院
复试专业代码/复 试专业 071000 生物学 071000 生物学 077800 基础医学 077800 基础医学 077800 基础医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5200 口腔医学 105300 公共卫生 100700 药学 100100 基础医学 100700 药学 100212 眼科学 100213 耳 鼻 咽 喉 科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02 儿科学 100207 影 像 医 学 与核医学 100218 急诊医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04 神经病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1 妇产科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08 临 床 检 验 诊断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3 耳 鼻 咽 喉 科学 100201 内科学
总成 绩 155.9 152.9 155.9 162.9 155.1 163.2 128.8 153.2 153.9 164.0 144.9 151.8 161.4
备注
调剂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拟录取 复试不录取 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复试不录取 复试拟录取 调剂复试拟录取
729 精神卫生中心
729 精神卫生中心
720 瑞金医院
711 公共卫生学院
731 儿童医学中心 727 儿童医院 722 新华医院
复试专业代码/复 试专业 077800 基础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5 精神病与 精神卫生学 100210 外科学 105109 外科学 100100 基础医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1 内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0205 精神病与 精神卫生学 100205 精神病与 精神卫生学 100201 内科学 100400 公共卫生 与预防医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0202 儿科学

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感觉门控P50

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感觉门控P50

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感觉门控P50刘登堂;陈兴时;卓恺明;宋振华;吴彦;王继军;杨治良;徐一峰【摘要】目的探讨病程对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抑制缺陷的影响.方法对58名健康志愿者、3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和3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进行感觉门控研究.应用听觉P50抑制评估感觉门控,实验模式为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结果首发患者、慢性患者及对照组的S1波幅分别为(3.7±2.5)μV、(4.5±2.0)μV和(5.8±3.8)μV(F=5.53,P<0.01),首发患者的S1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S2波幅分别为(2.8±1.1)μV、(3.5±1.5)μV和(2.1±1.4)μV(F=11.47,P<0.01),首发和慢性患者的S2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小于0.01),并且慢性患者的S2波幅高于首发患者(P=0.02).P50抑制指标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首发和慢性患者的S2/S1波幅比均大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而S1-S2波幅差值和100(1-S2/S1)均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但首发患者和慢性患者之间P50抑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明显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病程对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无明显影响.【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年(卷),期】2010(022)006【总页数】4页(P339-342)【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听觉P50电位【作者】刘登堂;陈兴时;卓恺明;宋振华;吴彦;王继军;杨治良;徐一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正文语种】中文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1,2]是人脑的一种正常抑制功能,可以保护大脑对有意义刺激信息的敏感性。

精神病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PPT课件

精神病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PPT课件


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情感不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 易激惹性(疲劳状态、躁狂症、人格
障碍、神经症或偏执性精神障碍)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情感倒错(精神分裂症)

情感幼稚(癔症、痴呆)
意志的概念

概念
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 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蜡样屈曲(精神分裂症) 缄默症(癔症、精神分裂症) 违拗症(精神分裂症)
动作与行为障碍(续)

刻板动作(精神分裂症)
模仿动作(精神分裂症)
作态(精神分裂症)
意识的概念

概念
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
应能力
精神病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概述 脑与精神活动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展望



精神病学
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 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病学与精神医学

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 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 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情感的概念

情感(情绪)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此而产 生的内心体验

心境
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
情感障碍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高涨(躁狂症)
欣快症(脑器质性疾病)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口腔临床医学 102488121817806 赵涵江 75
77
152 复试拟录取
720 瑞金医院
100201
内科学
102488121817825 吴雪娇 71 90 161 复试拟录取
721 仁济医院
100214
肿瘤学
102488121817827 梁依依 65 93 158 复试拟录取
731 儿童医学中心 100202
722 新华医院
105109 外科学
102488121812479 王典开 74 93 167 复试拟录取
725 第六人民医院 100210
722 新华医院
105107
国际和平妇幼
730
105110
保健院
710 基础医学院 077800
720 瑞金医院
100207
724 第一人民医院 100210
外科学
总成 绩
备注
78 87 165 复试拟录取
723 第九人民医院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102488121814908 林薪海 73
88
161 复试拟录取
723 第九人民医院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102488121817803 李威平 72
92
164 复试拟录取
723 第九人民医院 100302
723 第九人民医院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102488121803175 孙卓尔 61 89 150 复试拟录取
725 第六人民医院 100211 妇产科学
102488121803185 邬艾佳 59 85 144 复试拟录取
722 新华医院
100212 眼科学
102488121803259 朱茂林 60 80 140 复试拟录取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 联络精神科医师是医疗小组的成员,与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对患 者、家属和非精神科医务人员起教育作用,预防和处理医患矛盾
▪ 多放在某些重点科室,如监护病房、急诊科、肿瘤科、老年科等
历史、现状与发展
❖ 历史沿革:源于20世界二三十年代,1939年Bilings提出 “联络精神病学”,70年代之后,“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广为传播
焦虑恐惧状态
❖ 流行病学:4.4-8.6%的门诊患者,18.4-21.4%的住院患者 ,女性多于男性,内科多于外科,随年龄增加
❖ 临床表现 ❖ 处理
▪ 病因治疗 ▪ 心理支持与治疗 ▪ 药物治疗
抑郁、自杀
❖ 流行病学:抑郁门诊2.6-29.5%,住院16.9-27.8%,女性 多于男性;自杀率22.9/10万,每年200万人因自杀未遂到 急诊科就诊
❖ 国外现状:北美和西欧较为成熟,设有独立的会诊-联络 精神科,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已成为精神科医师培养计划 中的必修内容
❖ 国内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概念,尚处于起步阶段 ❖ 未来发展
上海现状
只有会诊,很少联络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要求配置精神心理门诊,但部分医院的门诊由神 经内科医生坐诊;区中心医院很少设心理门诊(杨浦区中心医院), 专科医院只有儿科、儿童设心理门诊
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 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 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 临床表现 ❖ 处理
▪ 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 ▪ 危机干预
幻觉妄想状态
❖ 流行病学:占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的35.7-50.5% ❖ 临床表现 ❖ 处理
▪ 明确病因 ▪ 积极处理原发病 ▪ 对症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
关于推荐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细则(2017版)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用于奖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含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国家面向优秀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

为激励我中心研究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使研究生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良好合作意识、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342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学生处【2014】1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关于推荐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细则(2017版)》。

一、评选范围
申请对象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注:
1、评选工作开展时,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格。

2、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或通过攻读博士学位资格考试前,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申请国家奖学金;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或已经通过攻读博士学位资格考试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申请国家奖学金。

3、超出学制期限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4、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已获得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原则上不重复参评。

5、同一学年内,同一学生只能申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三项中的一项。

二、奖励标准及名额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三、申请者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四、评选条件
1、学习成绩:至上一学年末,按照一级学科分类,达到医学院课程学习成绩排名前50%(成绩由研究生院认定),或达到本中心单位一级学科专业成绩排名前50%(成绩由本中心认定);
2、如已参加过中期考核,要求考核成绩通过;如被抽查过科研记录簿,抽查结果须为合格及以上;
3、科研能力显著,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成果等;
4、申请人在前一年度已申请并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时,前一年参评的成果不再重复计入下一年度的参评材料;
5、本奖学金不能与在学期间每学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兼得(已获得者除外);
6、申请人有学生工作经验者或者对学生工作有重大贡献者可以优先考虑;
7、社会服务:申请人须承担一定量的社会服务(包括:学院或导师指派的社会服务任务,学校委派的挂职锻炼,西部计划,社团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校级学生干部,其他)。

8、其它条件: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具备申请资格:
(1)在校期间受到过违纪处分且尚未解除的;
(2)在校期间受到各类处分或院校通报批评;
(3)在校期间违反学校学业诚信守则;
(4)无论何种原因(包括因病),参评学年缺勤累计4周以上者;
(5)参评学年,有一门(含)以上课程考核不及格者;
(6)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除外;
(7)本人未提出申请者。

五、评选组织
1、成立本中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中心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科研科相关领导、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7-9人任委
员,评审委员会挂靠在科研科。

2、评审委员会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回避、保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杜绝弄虚作假,须按照本评选细则统筹领导、协调、监督评审工作,科研科保存本国家奖学金评审资料。

3、医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我中心的评审细则,评审经过及结果考核,裁决学生对评审结果的申诉。

六、评选程序
1、申请者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我中心评审委员会。

个人信息需如实填写,发现虚假情况,取消本人该年度及下一年度的评审资格,已获得公示确认的,收回证书和奖学金。

2、中心评审委员会按照评选细则组织答辩评审,评审结果报请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审核,名单经公示后正式确认上报医学院研究生分院。

3、中心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组织委员会委员对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初步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本中心学术组织、研究生导师的推荐意见。

中心评审委员会确定本中心获奖学生名单后,应在本中心内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提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审定结果在医学院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4、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本中心公示阶段向中心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评审委员会应及时研究并予以答复。

如学生对本中心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答复仍存在异议,可在医学院公示阶段向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提请裁决。

七、评分标准
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评定依据为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各项综合评价Z,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研工作R、学生活动获奖A、德育M。

根据申请者综合评分(Z=R+A+M)排名,择优推荐。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科研工作(R)
科研工作包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或正式录用)论文、发明、专利及获得其它科技成果等。

计算公式:R=L+Z+S+B+P
(1)发表(或正式录用)论文(计算公式:L=40×M1+20×M2+10×M3+5×M4)M1为现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的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或正式录用SCI、SSCI、EI收录
的论著及综述篇数,发表当年IF≥3计2篇,IF≥5计3篇;
M2为现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的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或正式录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的论著的篇数;
M3为现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的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或正式录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的综述篇数;
M4为现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的以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或正式录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的研究论著的篇数;
(2)发明及专利(计算公式:Z=分值/项×系数)
(3)正式出版专业书籍(计算公式:S=分值/项×系数)
(4)科研标书(计算公式:B=分值/项)
研究生执笔撰写科研标书且该项目获得资助(须提供导师出具的证明信)。

(5)学术荣誉(P)
P为入学后以个人获得的学术活动奖项数。

奖项的有效性及分值标准由科研科负责解释。

2、学生活动获奖(A)
入学后个人获奖情况,我中心奖项5分,医学院级奖项10分,校级奖项15分,市级奖项20分,以此类推。

奖项的有效性及分值标准由科研科负责解释。

3、德育成绩(M)
满分20分,由学生本人和我中心科研科、团委、研究生联谊会会长根据思想表现、日
常行为、集体活动参与记录等方面进行行评定,一般不少于6分。

八、其它
1、本细则自即日起生效,由我中心科研科负责解释。

2、本细则中提及的论文、奖项等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必须署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3、本细则中提及的“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论文”发表或录用统计时间以当年度要求为准。

4、本细则中提及的其他科研成果的统计时间参照“攻读学位入学后撰写论文”发表或录用统计时间。

5、评分标准仅供评审委员会参考,最终评审结果以专家委员会答辩评审会议投票表决结果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2017年9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