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一封信的遐想》

合集下载

适合朗诵的书信体散文

适合朗诵的书信体散文

希望你安好。
我也是女侠
上了初中之后,书信在我心中成了一颗美丽的种子。那时候我十三四岁,爱学习,爱读书,也爱作文。我喜欢把自己的作文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信纸上之后装进信封向报刊杂志投稿。邮局在乡镇的街道上,离我们学校有八九里路。放学后我背着书包蹬着自行车到邮局去,花一块钱买一枚邮票贴在信封上,然后将投稿信塞进绿光锃亮的邮筒里。不久,我在报纸或杂志的豆腐块里读到自己的作文,这个时候总觉得自己离文学的殿堂越来越近,自己的作家梦也越来越清晰。从那时起,我就以为自己写的东西有人读是一份安慰,被人读是一种快乐,被人读懂是终极幸福。每当想起我将投稿的书信投进邮筒的场景,总感觉那个刹那像一粒种子播撒到了我的心田,心血点点滴滴地滋润着,种子便渐渐地萌芽、抽叶、成长,最终绽放出梦想的小花儿。
我知道和业主,和分包老板周旋的铁娘子,一双眼睛深邃凌厉似乎能看穿人心,说起话来温柔细绵可却透着不容任何人质疑的果断。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她从容自信,也让她活的更清楚深刻,翻来翻去的资料,簌簌的纸声,一定是在给她加油打气吧,毕竟谁也看不见这个英勇的女侠,除了果敢,还有脆弱。
我知道还有更多的,为了生计,和男性一样,背着镐,扛着铁锹在现场里挥汗如雨的劳作的铁娘子,这些在生活面前从不计较却分秒必争的人啊,这些挑起家庭重担朝气的眼眸变成哀伤的铁娘子们,弱小的身板变成了对抗糟糕生活强大的武器,只为保护自己家人和孩童。
小的时候我总以为书信是一件奇妙而诡异的玩具。那时候邮递员常常骑着自行车到故乡的小学。他从绿色的邮袋里取出一摞厚厚的报纸和书信递给老师。上课前老师左腋夹着课本,两手捧着书信来到教室。他瞥着信封说:“张家宝,这是从北京来的书信,给你爸爸的,你捎回家;这封是王勤业的,二攀,你家离他家最近,放学后顺路给他送过去;石泰山,就是小卖铺的西邻,谁家离他家最近……”那一封封贴着邮票、盖着红戳的书信分发给了我们。我们成了小信使,放学后把它们送到收信人家中。我的邻居瘦婆婆的儿子在广州工作。她儿子的来信大都是我从学校给她带回去的。瘦婆婆目不识丁,坐在木凳上两眼充满期盼让我读信。我撕开信封,逐字逐句地念着,当读到“我一切都好,比之前吃胖了五斤……”的时候,她的脸庞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有一次,当我读到“我上星期得了阑尾炎,已经动了手术……”的时候,她心里咯噔一声,颦眉蹙额,满脸罩着阴惨的愁云,嘴里念叨着:“这孩子怎么会得阑尾炎呢,也不知道疼不疼。”我继续读着:“做过手术之后,我煮了一锅鸡汤,每天都吃两个鸡蛋,现在身体好了。你别为我担心。”她听后眉头的皱纹渐渐舒展。我望着她变化的神情,心想这一封封书信也是一件件玩具,令人欣喜,也令人忧愁,牵动着人的喜怒哀乐。

《诗经》二首八年级下册写一封信

《诗经》二首八年级下册写一封信

《诗经》二首八年级下册写一封信亲爱的姑娘:你好!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也不知道怎么样让你可以体会现在这个真真正正的我,对于你,我怎么总是感觉还没有拥有就失去了呢?我现在的感觉是无助和彷徨,有太多的话想和你说,我是那么用心的刻意隐藏,我是真的真的想在你的心里有一个特别的位置,许多时候我盼望时间静止,静止在有你有我的那一瞬间,不会让你因为任何原因离开我,去别的地方找寻新的故事,毕竟这不是神话,时钟滴答的响声明白的提醒着我。

其实我一直在单纯的渴望你会说喜欢我,我想要你心中的那真正的东西,我想我值得!我的心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我遵守诺言,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便会使之成功。

我对你所说的都是真心话。

我所追求的是真爱,天长地久而不是三分种的热血,这是一种永恒,是每个有良知人的意志。

是的,我是很清楚的明白著,在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了,你是我一生找寻的那一个女子,我很清楚知道,也明白的告诉著自己,我要守著你直到我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我是这样这样深深的爱著你,让你逃不开这一重重的思念,在泪光中,我哽咽著说著深情的感觉,却也是懊恼的埋怨著自己不设防的爱,让你被淹没著想逃,一次又一次的想逃,给你自由吧!我这样对你承诺著。

用心中滴下的鲜血当做誓言,直到我学会爱你的方法为止,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爱你的方法了,而我却是这样的无悔的接受著。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就够了。

我深深地恳求你;不要把我逐出你的爱门之外,我一分一秒也不能缺少你的爱。

只有赢得你的爱,我的生命才有光彩。

想你的心情实在没办法用一句话代替,虽然我知道相思的痛苦,但是我愿意去承受这美妙的痛苦。

是的你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是我相信自己!因为再也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了!不要问我有多喜欢你,我真的说不出来,只知道你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可或缺的习惯,每天每天,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无法不想你,真的,我讨厌自己所谓的专一,一直的一直,我对自己说,得不到真正的找寻她的影子可以吗?可是好象我又错了,其实我的爱就是因你而生,又怎么会找到可以代替的人呢?朋友告诉我,我们不会有结果,我们没有开始,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你只是一个遥远而难圆的梦。

思念书信散文

思念书信散文

思念书信散文书信,人类情感交流的载体,在几千年的文化演义中,总是给人以温暖的眷恋和感动。

从汉字出现之前的远古到口信传播,人类情感的交流止于近距离的肢体语言和白话。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信息的传送与情感的交流空前活泼。

简牍、尺素、手讯……书信一路走来,带着青竹的冷峻和绢绸的柔润,带着油墨的清香和先人的情怀,在人类情感的时空辗转流连,相映成趣。

于是,飞鸽从烽火狼烟中翩然而至,鸿雁从碧宇苍穹破空而来,骏马从驿站边关上奔驰往返,透着几分神秘,几多庄重,几许挂念,几丝忧愁。

“家书抵万金”。

在铁马金戈的边陲,家书是戍边将士心中永不湮灭的灯盏。

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让身处险境的灵魂有了情的安慰和爱的回应。

“苍雁锦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

情书是爱情的信物,它闪耀着青春男女对爱情的顾盼与神往,因而成为书信世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情书中的恋人,在淡淡的月光下呢喃,在稀疏的花影里相拥,在天涯海角间盟誓着爱情的坚贞与忠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友情需要交流。

天各一方的朋友,在往来的书信中,话新叙旧,传递着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敬重、感激和惺惺相惜。

即使不能促膝长谈抑或对酒当歌,时空的阻隔已难以肢解友谊的稳固。

友情像陈酒佳酿,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温馨、醉人的醇香。

在古文人眼中,书信是思想、文学、政治、友情交流互动的平台。

“或因事物之纷缠,或因精力之就衰,或因性情之疏懒,以致总角知交,全无音书。

兴言及此,不觉怆然”,可见书信以怎样的魔力植入古人的骨髓,又是以怎样的魅力激荡着他们的精神?还记得初恋时光的朦胧与青涩。

情窦初开的我,怀着怎样的忐忑和羞怯寄出了第一封情书。

尔后五天的等待犹如漫长的世纪宣判。

当她应允的音书传来,巨大的幸福包围了我。

从此,就有了恋信盼信的感觉。

空闲时候,我会拿出她寄来的信件,一一展读。

信笺里淡淡的幽香和浓浓的爱意,足以让我打发一个上午的时光。

后来在懵懂中劳燕分飞,我如约烧毁了她写给我所有的情书。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原文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原文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原文他,半个文人,却在当时近似疯狂地去学心理学,别说当时,就在现在,心理学都是让人略感神秘的名词。

他看遍了大学图书馆里所有的有关心理学的书,让他看看一篇关于心理学的译文,他竟一个不留地改正了文中几十条错处。

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疯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

放到现在,他可以算是各张扬个性的年轻人。

但回到原题,说他是根儿飘零的孤草,不错首先是当理想遇上现实。

作文读《一封信》有感(出自于《朱自清散文精选》)您好:读《朱自清散文精选》有感初次接触散文,相见恨晚,以往对散文不屑一顾。

害得我读“千遍”,乃至它的每句言语都让我花上一整天的功夫去理解,才将自己的感悟写出来。

甚至花了一个暑假才把《朱自清散文精选》读明白。

现论来,书内有朴素动人的《背影》中父爱振颤;有轻盈凝练的《匆匆》中幡然醒悟;有在那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中完全沉醉…他写得每篇散文都富有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读着读着可引人进入胜境。

让我回忆起浪费和美好的时光的那篇散文《匆匆》,使我留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不懂建议重新提问,也可以追问。

朱自清的散文一封信中心思想,快,很急朱自清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

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以抒情和叙事为主,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求朱自清的《一封信》全文批注,谢谢悠悠天宇旷,浓浓故乡情。

当相聚的梵音在浅吟低唱,母亲的额上是否又添白发新愁朱自清飘零一封信的感悟生平简介朱自清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封信笺散文

一封信笺散文

一封信笺散文一封信笺散文精选在日常、工作和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应用文体。

书信要怎么写才能发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一封信笺散文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一封信笺散文精选1今夜无眠请来畅谈风不请自到捎来了家乡的信笺颤抖着拆开信笺内藏母亲的期盼此刻月亮发出清冷的光照着我的心隐隐作痛透过黑夜隔着大山对着故乡的地方呐喊母亲惊醒颤微着推开窗望向那遥远——儿在的地方那是期盼的眼神那是焦虑的目光那是温馨中的凄凉今夜梦中乘着云飞回了故乡又看到了家的模样是那么的亲切是那么的凄凉又看到了母亲的目光期盼中带着沧桑此次回家不打算再走向远方不愿让年迈的母亲再孤单不愿让期盼的心再受伤希望永远陪伴在母亲身旁更希望母亲晚年安康一封信笺散文精选2是谁,漏了一粒种子,沿着,缓慢悠长的岁月,在春天的路口,起伏成一片花海?是谁,如此多情,吹开了一树花明色净,穿过一亩绿荫,静静地吻上你眉梢?---题记三月未央,春风捎来,桃红色的信笺,印着一枚绯色的吻,散发着淡淡的香,那是少年和姑娘,当年的情深款款,掩不住的羞涩和喜悦,如一春花事,一茬一茬的热烈。

原以为,那些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缠绵,只存在古典的诗词里,那些美好的浪漫也只是电影的桥段,却不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早已被命运的司命官划上了前世今生的缘。

从古自今,情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戏文里尽情演绎的.片段。

如李之仪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如,前不久刚刚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就是讲述了一个“三生三世倾一人”的爱情故事吗?一个宁愿醉卧十里桃林忘尽前尘,一个情深不渝三生三世苦等成灰,十里桃林,灼灼芳华,为爱守候,三生三世。

原来,这天上人间所有的爱恨情缘都如此相似,又原来,这一切一切的因缘际会都是命中早已注定了的。

所谓的缘定三生,大概就是如此吧?相传,一块写满了前世今生的石头,在忘川河边,奈何桥旁屹立,取名“三生石”,代表“前生”“今生”“来世”,每个人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的轮回,因果情缘,缘起缘灭,都深深地篆刻在了三生石上。

书信闲话散文

书信闲话散文

书信闲话散文书信闲话散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云水相隔,悠悠的思念倾诉给远方的亲友或恋人,心先要定下来,在静谧的暮色里,或清晨鸟儿的啼叫声中,就着一方书案,窗外清风徐徐,落叶飘飘,抑或细雨绵绵,雪花片片,笔下轻染烟霞,缓缓道尽深藏于心中的情愫,执笔为念,落字如面。

书信往来是天涯路远,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的载体;文字纷飞是相望相守,一种情感的寄托;点画纵横是寒暑易节,相思积蓄出的真诚问候。

一纸信笺,传去千里之外的挂牵,也许语句通俗平实,但其中寄予的情感却悠远绵长。

雁字回时,心有灵犀,即便只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也让守望的远方柔软了心,还以泪眼。

书信,也称作书扎,简扎,尺牍,尺素,名称的演变传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深沉儒雅,流淌着一脉书香气息。

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书信始于春秋(郑国大夫郑子家写与晋国正卿赵宣子),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和平与峰火交相更替的岁月中,一封封书信无不在叙述一段段人世间的沧桑与传奇,或展现中华气节,民族大义,或流露出缠绵悱恻,细致微妙的人情之美。

早期有“飞鸽传书”“鸿雁传书”等传送方式,让它多了一点远古的沌朴和灵动。

山高水长,轻轻诉说,一路不停歇的发展、演变,到了汉代,建立起成熟的邮驿制度。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也因为在官方与民间所具备的实用价值而经久流传,当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笺发自于心,千里跋涉,辗转传至另一个人的手中,多么今人欣喜快慰。

开封之时,一纸纤薄,透发出的温情却厚重饱满,暖了人间。

书信往来中,浓浓的亲情与至真的关怀,陪我们渡过异乡的.孤寂,冲淡了低落与忧伤,感召我们乐观的去面对眼前的偃蹇处境。

这种倾诉交流,在漫漫人生路上会陪我们很久很久,伴我们走过很远很远,温情似水,牵动着彼此的心。

从古至今,从弥漫的硝烟峰火中,穿越过千山万水,行经乡野庙堂,不知记录了多少亲友恋人之间的思念与山盟海誓,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风流雅趣。

和书信有关的现代诗歌

和书信有关的现代诗歌

和书信有关的现代诗歌我把思念叠进信纸,
像把阳光藏进抽屉。

那一笔一划的倾诉,
是我心底最柔软的絮语。

信啊,你是远方的青鸟,
带着我的牵挂飞翔。

飞过山川与河流,
落在那思念之人的窗旁。

信封上的地址,
是心之所向的方向。

邮票是小小的船帆,
载着满心的话起航。

每一个折痕,
都是情感的褶皱。

字里行间的温度,
能抵御岁月的寒流。

等回信的日子,
像等待花开的季节。

心中满是期待的小芽,
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解析:这首诗呢,就像是在讲一个很温馨的小故事。

你看,诗人把思念放到信纸里,就像把阳光藏抽屉这么有趣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那种很细腻的情感给展现出来了。

说信是青鸟,这个想象超棒的,青鸟在传说里就是送信的呀,这就把信能传递思念的感觉表现得很生动。

还有把邮票比作船帆,哇,感觉信就像一艘小船,带着满满的情感出发啦。

折痕是情感的褶皱这个说法也很妙,就好像每一次折叠信纸的时候,都把自己的感情也折进去了。

等回信的时候像等花开,这个比喻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期待的心情,就像我们自己在等重要的信一样,心里痒痒的呢。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

朱自清散文:《一封信》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

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

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

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

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

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

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

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昨天忽然有人提起《我的南方》的诗。

这是两年前初到北京,在一个村店里,喝了两杯“莲花白”以后,信笔涂出来的。

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至于诗中所说的,那更是遥遥乎远哉了,但是事情是这样凑巧:今天吃了午饭,偶然抽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了三年前给S的一封信。

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南的台州。

这真是“我的南方”了。

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我不忘记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我也不能忘记S。

他从前欢喜喝酒,欢喜骂人;但他是个有天真的人。

他待朋友真不错。

L从湖南到宁波去找他,不名一文;他陪他喝了半年酒才分手。

他去年结了婚。

为结婚的事烦恼了几个整年的他,这算是叶落归根了;但他也与我一样,已快上那“中年”的线了吧。

结婚后我们见过一次,匆匆的一次。

我想,他也和一切人一样,结了婚终于是结了婚的样子了吧。

但我老只是记着他那喝醉了酒,很妩媚的骂人的意态;这在他或已懊悔着了。

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

我起初还知道他的踪迹;这半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我所沉吟的正在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