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金色花》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金色花》ppt课件

• 完成学习任务单。
语句
人 物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
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
所要说的话了。
分析
朗读 方案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语句
人物
分析
朗读方案
这句话透露出 前一句要表达
你要是叫道:“孩
一种俏皮和温 出母亲的关切
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 孩子
教学目标
1. 掌握关于泰戈尔的文学知识,学习并记忆诗中的 新词汇。(核心)
2. 通过多次朗读,深入领会诗歌的中心思想,感受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核心、挑战点)
3. 感悟家庭之爱,学会感激,提升个人的审美鉴赏 力和艺术感受力。(核心)
《世上只有妈妈好》
曾经有一部电影,虽然剧情简单,却引起了巨大的 轰动;还有一首歌曲,尽管歌词直白,却流传至今。接 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世上 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 主题曲。当然,对我们好的人不只有妈妈,但在孩子们 的心中,妈妈总是那个给予他们最多温暖的人。
【花瑞】
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繁杂】
(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
心情不畅快。
Q: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歌?
活泼、舒缓、深情的语调,读出 母亲的温柔慈爱和儿童的天真顽皮。
常用的朗读符号:
ⅴ “·”表示重读;“ ”表示停顿,“ ”表
示连接;“ ”表示音调上扬,“ ”表示音 调下降;“→”表示音调拉长。
目录
01 泰戈尔的文学世界
02 诗歌朗读与新词汇学习
03 探索诗歌中心思想
04 感悟家庭之爱
《金色花》ppt课件

读
xī nì xiù
准
嘻匿嗅
字
音
dǎo yǎn xī
祷衍膝
导
读 读 读读
图
文 金 作情 本 色 者感
花
第读 一文 站本
一首诗就像一幅面,这首诗向我们 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我与妈妈进行了三次嬉戏
壹
做散 祷发 告香 时气
贰
读将 书影 时子
投 在 书 页 上
叁
孩子与妈妈的双向奔赴
壹
活虔 泼诚 可温 爱柔
贰
天勤 真劳 童善 趣良
叁
关关 爱爱 母孩 亲子
第读 二金 站色
花
从“金色花”蔓延开去 ——
为了好玩, 长在那颗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 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只要我仍尚存一 息,我就称呼你为 我的世界 。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 途越远;越简单的音调 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第读 四情 站感
一朵金色花的深情
如果你是这个活泼可爱、善与爱的小 神灵,拥有的神力的你,想变成什么,去做 什么呢?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我”做了哪些事情? 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嗅到花香 不伤眼睛 陪伴妈妈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金色花有何寓意呢?
第读 三作 站者
泰戈尔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泰戈尔被称为“具有思想家头脑的诗人”,爱因斯 坦被称为“具有诗人头脑的思想家”,他们的会晤被 称为“两颗行星在对话”,那时的爱因斯坦52岁,泰 戈尔70岁。
《金色花》散文诗二首PPT优质课件

文体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 裁,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一般篇幅短小,融合了诗 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等特点。
写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泰戈尔 早期的作品,那时他的作品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对孩子的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促使他以 儿童视角写下了充满童真童趣和纯真想象的诗集。
匿(nì )笑 沐浴( mùyù ) 嗅( xiù )到 祷(dǎo)告
预习任务 明确词义
用鼻子辨别气味;闻: 嗅 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摇摆 偷偷地笑: 匿笑 向神祈求保佑: 祷告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作者链接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 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 《园丁集》《新月集》等。
学习任务二
一、再读课文,感悟人情美。
1.对比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句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原文)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改动)
句2:“我不告诉你,妈妈。” (原文)
“我不告诉你。”
(改动)
学习任务二
通过比较朗读,我们体会到文中“妈妈”说话时充满了 担心、关心和疼爱,“我”与“妈妈”说话时调皮、撒娇、 亲昵的语气,体现了“我”对“妈妈”炽热的爱。
学习任务二
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
①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赞美孩子的可爱;②人们喜爱花朵,而 花朵也惠及人们,正象征着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③变成一朵金 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 触,无处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 金黄的色彩正反映了母爱的光辉。金色花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 子的纯真。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 裁,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一般篇幅短小,融合了诗 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等特点。
写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泰戈尔 早期的作品,那时他的作品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对孩子的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促使他以 儿童视角写下了充满童真童趣和纯真想象的诗集。
匿(nì )笑 沐浴( mùyù ) 嗅( xiù )到 祷(dǎo)告
预习任务 明确词义
用鼻子辨别气味;闻: 嗅 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摇摆 偷偷地笑: 匿笑 向神祈求保佑: 祷告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作者链接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 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 《园丁集》《新月集》等。
学习任务二
一、再读课文,感悟人情美。
1.对比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句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原文)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改动)
句2:“我不告诉你,妈妈。” (原文)
“我不告诉你。”
(改动)
学习任务二
通过比较朗读,我们体会到文中“妈妈”说话时充满了 担心、关心和疼爱,“我”与“妈妈”说话时调皮、撒娇、 亲昵的语气,体现了“我”对“妈妈”炽热的爱。
学习任务二
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
①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赞美孩子的可爱;②人们喜爱花朵,而 花朵也惠及人们,正象征着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③变成一朵金 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 触,无处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 金黄的色彩正反映了母爱的光辉。金色花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 子的纯真。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ppt课件

深入探究
第8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 子”的含义?
①表现了孩子不见了,母亲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 子又惊又喜的心情。
②“坏孩子”贬词褒用,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 假愠之态展现了出来,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一天 没见到孩子,焦急不安之情与时俱增,再次见到孩子,惊 喜之情溢于言表,“你这坏孩子”似嗔实爱,表现了母亲 对孩子的疼爱和惦念。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金色花》
泰戈尔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 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 ,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 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 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 地位。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
nì
mù
匿笑 沐浴
p徘ái h徊uái
ruì
花瑞
zhē
yīn bì
遮拦 荫蔽
yǎn
罗摩衍那
xiù
嗅到
hàn dàn
菡萏
dì
并蒂
ɡěnɡ dǎo
梗 祷告
qī
yǎn
欹斜 衍
zǐ
姊妹
交流积累
记一记
匿笑: 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忏悔。 沐浴: 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
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印度将其视为 圣树。这里指树上开的花朵。
朗读金色花,声情品韵味。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2、发现美的语句,感受美的内涵, 读出美的情感,创造美的享受。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课件(共24张PPT).ppt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却一声儿不响。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看着你工作。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当你沐浴后,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湿发披在两肩,
又成了你的孩子,
穿过金色花的林阴,
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你到哪里去了,
你会嗅到这花香,
你这坏孩子?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我不告诉你,
当你吃过午饭,
妈妈。
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整体感知 1、听了这首诗,你觉得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3、本文写“我”与母亲的几次嬉戏?各是什么内容?
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 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
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课文思考
3、你从这首诗歌中感悟到什么 ?假如你是“金 色花,你愿意帮妈妈做什么事呢?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课文思考
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 孩子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写法探究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 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 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 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 是托物言情的写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7 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精品课件(共23张PPT)

(可见他们母子情深)。
1、根据今天学习阅读诗歌的方式,推荐泰 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 《纸船》。
2、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 你对他们的爱。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 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 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 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 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 仁慈、最伟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走近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文学家.代表诗作: 《新月集》、《飞鸟 集》、《园丁集》,长 篇小说《小沙子》、 《沉船》等。爱、欢乐、 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 题。1913年泰戈尔的诗 作《吉檀伽利》获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 波”,
•
1.学 习 语 文 是 一种 享受, 你会发 现语文 学习是 在与另 一个人 对话, 也是在 与自己 对话。 每当你 读一篇 文章时 ,仿佛 作者就 在你身 边,他 的经历 、他的 情感都 进入了 你心中 。
•
2.不 论 读 名 家 名篇 ,还是 自己创 作,你 会更清 楚地认 识到自 己,每 次学习 语文, 其实都 是对自 己的一 次审视 ,你不 仅仅懂 的更多 ,而且 文学素 养也随 之提高 。这便 是语文 ,需要 你与之 心灵相 通。
•
3.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 有声音 语言, 还有许 多无声 的语言 ,例如 美妙的 舞姿、 绚丽的 色彩和 芬芳的 气味, 研究这 些千奇 百怪的 语言对 人类有 特殊的 意义。
•
4.议论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会陷入泛 泛而谈 ,没有 议论的 内容, 就算有 论据可 用,也 只是蜻 蜓点水 ,草草 收兵。 不少作 文且不 说能运 用几种 修辞组 织语言 ,更不 说能使 句子富 有意蕴 ,单是 连最基 本的语 言通顺 也很难 做到。
1、根据今天学习阅读诗歌的方式,推荐泰 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 《纸船》。
2、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 你对他们的爱。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 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 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 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 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 仁慈、最伟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走近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文学家.代表诗作: 《新月集》、《飞鸟 集》、《园丁集》,长 篇小说《小沙子》、 《沉船》等。爱、欢乐、 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 题。1913年泰戈尔的诗 作《吉檀伽利》获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 波”,
•
1.学 习 语 文 是 一种 享受, 你会发 现语文 学习是 在与另 一个人 对话, 也是在 与自己 对话。 每当你 读一篇 文章时 ,仿佛 作者就 在你身 边,他 的经历 、他的 情感都 进入了 你心中 。
•
2.不 论 读 名 家 名篇 ,还是 自己创 作,你 会更清 楚地认 识到自 己,每 次学习 语文, 其实都 是对自 己的一 次审视 ,你不 仅仅懂 的更多 ,而且 文学素 养也随 之提高 。这便 是语文 ,需要 你与之 心灵相 通。
•
3.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 有声音 语言, 还有许 多无声 的语言 ,例如 美妙的 舞姿、 绚丽的 色彩和 芬芳的 气味, 研究这 些千奇 百怪的 语言对 人类有 特殊的 意义。
•
4.议论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会陷入泛 泛而谈 ,没有 议论的 内容, 就算有 论据可 用,也 只是蜻 蜓点水 ,草草 收兵。 不少作 文且不 说能运 用几种 修辞组 织语言 ,更不 说能使 句子富 有意蕴 ,单是 连最基 本的语 言通顺 也很难 做到。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课件(20张PPT)

—— 泰戈尔《仿佛》
求妈妈讲故事
1.这首诗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热爱、亲昵。
2.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温馨、活泼、亲切、甜蜜,读出母子之 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 2.小组读,试着给文段标注朗读符号,声情并茂读一读。
(1)“·”表示重读; (2)“ ”表示停顿,“ ”表示连贯读; (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 (4)“→”表示音调拉长。
•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 个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并说说你的理由。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 1.全班齐读 (诗歌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①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
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求妈妈讲故事
1.这首诗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热爱、亲昵。
2.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温馨、活泼、亲切、甜蜜,读出母子之 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 2.小组读,试着给文段标注朗读符号,声情并茂读一读。
(1)“·”表示重读; (2)“ ”表示停顿,“ ”表示连贯读; (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 (4)“→”表示音调拉长。
•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 个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并说说你的理由。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 1.全班齐读 (诗歌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①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
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7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课件(共45张PPT)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
愿他们幸福安康!
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 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_ _。
课外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 《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 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 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孩子安然的睡着, 没有任何声音将她惊起仿佛一切如
昨日 妈妈轻轻晃动伴她入睡伴她如昔人
们将孩子托起在遗留的手机里 人们发现了写好的信息“亲爱的宝 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 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 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 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 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 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 泰戈尔
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 文和诗的特点的一 种文体,一般篇幅 短小,具有诗的意 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 是诗。
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 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 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 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 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心 中的雨点”。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挫折、磨难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 里。”
愿他们幸福安康!
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 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_ _。
课外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 《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 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 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孩子安然的睡着, 没有任何声音将她惊起仿佛一切如
昨日 妈妈轻轻晃动伴她入睡伴她如昔人
们将孩子托起在遗留的手机里 人们发现了写好的信息“亲爱的宝 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 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 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 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 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 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 泰戈尔
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 文和诗的特点的一 种文体,一般篇幅 短小,具有诗的意 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 是诗。
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 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 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 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 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心 中的雨点”。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挫折、磨难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 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17
12
清晨白露未晞,林荫小道撒满了金色花,期间飘出一个 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柔顺地伏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 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伫立在 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你看,她在向神祷告 了,空气中弥漫着她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上 扬,这香气来自何方?我屏住气息,一声儿不响……
语速:轻快、跳跃。 举例演示:第一段范读。 语气:轻柔。 举例演示: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021/02/17
9
节奏:前紧后松。 举例演示: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 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
心灵的伤痛”,并板书)
2021/02/17
19
读写结合,迁移知识能力
1. 写一写:如果哈利•波特送你一个魔法,你可以变成 你想变的任何一件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陪在妈妈身边, 为她做点儿什么呢?
2021/02/17
10
2.小组内分角色或分段朗读,然后全班展示。读完后 其他组紧扣朗读指导的要求进行评价。
3.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了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与妈妈一起嬉 戏玩耍,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2021/02/17
11
自我品读,想象画面之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散文诗,知道这首散 文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境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自 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2021/02/17
13
2.品读文中某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 画面,可以用“ 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的句式来 做恰当描述。发挥集体的智慧,比一比哪组描述得最美。
2021/02/17
14
深入研读,探讨多重内涵
1.我们已经感受了散文诗的语言美,品味了画面美和意 境美,这些美都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那么你觉得诗中的 孩子和母亲都是真实存在的吗?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许可以 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文中母亲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 等,这些平凡、美丽、琐细的家务事表现出诗人对神的虔 诚、对文化生活的执着。
2021/02/17
18
3. 本文写作背景:1902年,泰戈尔创办了一个“和平之院” ——
圣地尼克坦学校,潜心于儿童教育。但也就在1902年,他的爱妻不幸去
世,翌年,一双儿女也相继夭亡。这可怕的阴郁笼罩着诗人的心,他写
2021/02/17
7
集体诵读,读准读顺课文
匿(nì) 嗅(xiù) 祷(dǎo)摩(mó ) 衍(yǎn)
《罗摩衍那》 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意译即《罗摩游
记》或《罗摩传》。
匿笑 偷偷地笑。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洗澡。
2021/02/17
8
指导诵读,感知内容情感
1.你们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节奏、轻重音和 情感来读?
2021/02/17
16
(2) 虚构的依据: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还能散发香气,最后又变回来。 母亲的工作主要是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
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2021/02/17
பைடு நூலகம்
17
2. 作者为什么要将孩子和母亲写得既真实又带点神化气息呢? 文中的孩子和母亲都美好善良,有一些美化神化了,文中把孩子比作 印度的圣花金色花,而印度的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 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赞美。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美丽的。
(5)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 苦的练习。(选自《吉檀迦利》)
(6) 思念,是一只养熟的信鸽,无论放飞多么长的时间和距 离总能飞回原处。(选自《沉船》)
2021/02/17
6
活动一:抢答(检查预习)——作者、国籍、获奖情况、 主要作品、本文体裁、所写的形象。
活动二:你能根据之前学过的某篇散文、某首诗歌,再 结合本文说一说你对散文、诗歌、散文诗三种文体的不同 印象吗?
散文诗二首
2021/02/17
1
学习目标
1 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诵读的技巧。 2 利用想象和描写来鉴赏散文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悟爱能化解伤痛的哲理,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021/02/17
2
2021/02/17
目 教学铺垫,预学情况检测
集体诵读,读准读顺课文
道:“这蔓延的痛苦,因爱与欲望更深邃而成为人类家庭里的悲哀与快
乐,这就是永远融合、流溢在我诗人心中发出来的歌声中的东西了。”
《新月集》所发出来的,就是这悲哀与欢乐的东西。你觉得作者在遭受
严重打击时为什么还能把母子之间的情感画面写得那么美好?
(提示:可答“怀念过去的美好岁月”,也可答“用爱与美好来化解
录
指导诵读,感知内容情感
CONTENTS
自我品读,想象画面之美
深入研读,探讨多重内涵 读写结合,迁移知识能力
3
教学铺垫,预学情况检测
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 人,他一生倡导民族主义和世界和平,他 为了改良社会曾辗转无数国家考察,他在 1924年来到中国,和我国的一些文学家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你们熟悉他的诗文 名句吗?谁能朗诵一两句给大家听听。
2021/02/17
4
(1)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了。(选自 《飞鸟集》)
(2)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选自《飞鸟集》) (3)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 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选自《飞鸟集》)
2021/02/17
5
(4)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 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选自《新月集》)
2021/02/17
15
活动:一到三组从文中找出孩子和母亲接近真实存在的依据,四到六 组找出孩子和母亲可能是虚构的依据。
要求:独立阅读全文后思考,自己有答案后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最 后全班交流。
(1) 真实存在的依据: 孩子的性格是天真、活泼、调皮,依恋热爱自己的妈妈。(文中句略) 母亲一直牵挂着孩子,而且勤劳能干,性格恬静温和。(文中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