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数与代数1
【精品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七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5课时数的运算-苏教版

答:付 30 元够了。
(2)冬冬买1本《 儿童百科知识读本》需付多少元?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2 × 75% =16.5(元)
22-16.5元=5.5 (元)
答:冬冬买1本《 儿童百科知识读本》
需付16.5元,比原价便宜5.5元。
• 3800-800
=3000(元)
• 3000×14%
3. 6 0 0
3. 解答下面的问题,各适合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计算?先想一想,再解答。
(1)阶梯教室有15排座位,每排20个。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口算
答:一共有300个座位。
(2)华光电影院楼下有698个座位,楼上有219个座位。这个电影院能同时容纳1000
人看电影吗?
698 + 219 ≈920(个) 920<1000
220
估算 700
(3)在一个能容纳5万人的体育馆里,一场足球赛的上座率大约是 75%。大约有多少人
观看了这场足球赛?
笔算
5 × 75% =3.75(万人)
3.75万人=37500人
(4)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上海市有2301.91 万人,其中65周岁以上的
占 10.1%。65周岁以上的有多少人?
0.323÷( 0.017 )=19
( 3.23 )÷1.7=1.9
4.有一个除法算式:☆÷△=7……28,△最小是( 29 ),此时☆是( 231 )。
5.小华在计算2.45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误把末位对齐,算得的结果是 2.6,
这个一位小数是( 1.5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3.95 )。
6.小华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如果继续使用这个计算器计算“3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两课时)

第9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
“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教科书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与倍数,引导学生对紧密关联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数学活动”中,活动1是对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活动3是针对图形的变换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运用本学期所学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是针对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回顾。
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练习的编排注意了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践和操作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但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于有些知识还没有弄懂,不一定能准确地进行整理。
所以,在归类、建构知识体系方面,还需要教师指导,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进行有序回顾整理。
同时,教师要针对平时的评价和作业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1.了解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从全册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复习计划。
2.复习时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既要巩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安排

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 .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1.圆柱第2课时圆柱的认识(2).1.圆柱第3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1.圆柱第4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1.圆柱第5课时圆柱的体积(1).1.圆柱第6课时圆柱的体积(2).1.圆柱第7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2.圆锥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1).2.圆锥第3课时圆锥的体积(2).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ppt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3.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比例尺(2) .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比例尺(3).3.比例的应用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3.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3.比例的应用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3.比例的应用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ppt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1.数与代数第2课时数的认识(2).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1.数与代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数与代数第6课时式与方程(1).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2).1.数与代数第8课时比和比例(1).1.数与代数第9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2.图形与几何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2.图形与几何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3.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4.数学思考第2课时数学思考(2).4.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5.综合与实践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全一年级上一准备课1.数一数2.比多少二位置1.上、下、前、后2.左、右第一、二单元整理和复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2.比大小3.第几4.分与合5.加法6.减法7.0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认识图形一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第1课时6和7的认识第2课时6和7的加减法第3课时解决问题2.8和9第1课时8和9的认识第2课时8和9的加减法第3课时解决问题3.104.连加连减5.加减混合第五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六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第2课时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实践活动:数学乐园七认识钟表第6、七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4.办理问题(一)5.办理问题(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九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图形与多少综合复一综合复二一年级下第一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2.十几减8、7、63.十几减5、4、3、2第1课时十几减5、4、3、2第2课时办理问题第二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三分类与收拾整顿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数的组成2.数的按次比力大小3.办理问题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第四单元整理和复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五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简单的计算第五单元整理和复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2课时认识小括号第3课时办理问题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七找纪律第1课时找纪律(一)第2课时找规律(二)第七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八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图形与多少领域三统计与几率综合复(一)综合复(二)综合复(三)二年级上一长度单位第1课时厘米和米第2课时线段第3课时办理问题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第l课时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第2课时办理问题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1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2课时办理问题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乘加乘减五观察物体(一)六表内乘法(二)七认识时间八数学言广角——搭配(一)九总复综合复(一)综合复(二)二年级下一?数据收集收拾整顿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均匀分第2课时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1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2课时解决问题第二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三?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对称第2课时平移和扭转第三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四?表内除法(二)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第四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五?混合运算第1课时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2课时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3课时解决问题第五单元整理和复六?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第2课时解决问题第六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小小设计师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00以内数的认识2.之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万之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万之内数的大小比力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七单元整理和复八?克和公斤第八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九数学广角——推理第九单元整理和复十?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空间与图形领域三统计综合复(一)综合复(二)综合复(三)三年级上一时、分、秒第l课时秒的认识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第2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第3课时办理问题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三丈量一第l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第2课时千米的认识第3课时吨的认识第4课时办理问题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第l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减法第l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第2课时解决问题第四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五倍的认识第l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第五单元整理和复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长方形和正方形八分数的开端认识九数学广角——集合十总复三年级下一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第2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第1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第2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第3课时用乘法验算除法第4课时商的中间或开端有的除法(一)第5课时商的中间或开端有的除法(二)第二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三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年、月、日1.年、月、日2.24时计时法实践活动:制作年历第四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五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第五单元整理和复六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较3.面积单元间的进率及公顷、平方千米第六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七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2.简朴的小数加、减法第七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八办理问题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九数学广角十总复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四年级上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2数的发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3计较工具的认识和用计较器计较综合使用:1亿有多大?第一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二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及角的度量2角的分类及画角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第4课时乘法估算第三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第1课时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整十数除第2课时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非整十数除第3课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第4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第五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六统计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七数学广角第七单元整理和复八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空间与图形领域三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一)综合复(二)四年级下一?四则运算第1课时?四则运算(1)第2课时?四则运算(2)二?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1)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2)第1、二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较第1课时?简便计算(1)第2课时?简便计算(2)综合应用:营养午餐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小数的意义和性子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1课时?小数的发生和意义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小数的性子和大小比力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2课时?小数点移动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五?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第3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4课时?图形的拼组第五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第2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第3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六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七?统计八?数学广角综合应用:小管家第七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九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空间与图形领域三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一)综合复(二)五年级上一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第3课时积的近似数第4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行到小数第5课时办理问题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位置三小数除法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第3课时商的近似数第4课时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2、三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四可能性理论活动:掷一掷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五简易方程1.用字母透露表现数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第2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2.解简易方程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子第2课时解方程第3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一)第4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二)第五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六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三角形的面积第3课时梯形的面积第4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六、七单元整理和复八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图形与多少领域三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一)综合复(二)五年级下一图形的变换第1课时轴对称第2课时旋转第3课时观赏设想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1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1)第2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2)第3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第4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综合应用:粉刷围墙第三单元整理和复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分数的发生和意义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第2课时约分5.通分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第2课时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四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五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六统计第1课时众数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综合应用:打电话七数学广角八总复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六年级上一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第4课时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一单元收拾整顿和复二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一)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三分数除法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3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4课时办理问题(一)第5课时办理问题(二)第6课时解决问题(三)第7课时解决问题(四)第三单元收拾整顿和复四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根本性子第3课时比的使用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五圆1.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认识第2课时设想图案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第1课时圆的面积第2课时圆环的面积第3课时办理问题4.扇形第五单元整理和复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六百分数(一)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2课时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第3课时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第4课时办理问题(一)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选择符合的统计图综合使用:节省用水八数学广角——数与形九总复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图形与几何领域三统计与概率综合复。
2022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总复习专题一数与代数第5课时式与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3)一匹布长46 m,正好做了8套成人服装和9套儿童服 装,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5 m,儿童服装每套用布 多少米?解:设儿童服装每套用布x m。 8×3.5+9x=46 x= 2 答: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 m。
易错辨析
3.希望林有杉树和松树共 360 棵,其中杉树比松树少15,杉 树、松树各有多少棵? 辨析:会受倍数问题影响及忽视 解:设松树有 x 棵。 共360棵而导致解题错误。 1-15x+x=360 x=200 360-200=160(棵)
答:杉树有 160 棵,松树有 200 棵。
提分点 1 列方程解盈亏问题
4.徐老师将一盒糖分给大班的小朋友,若每人分得5
块,则余下46块,若每人分得8块,则少了2块。 这盒糖有多少块? 解:设小朋友有x人。
5x+46=8x-2
x= 16
5×16+46=126(块)
答:这盒糖有126块。
提分点 2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解:设加入浓度为10%的糖水x g。 120×30%+10%x=(120+x)×20%
x= 120 答:加入浓度为10%的糖水120 g。
2.列方程解决问题。 (1)学校合唱社团的学生人数比舞蹈社团的1.5倍少2人,
舞蹈社团有学生多少人? 解:设舞蹈社团有学生x人。 1.5x-2=58 x=40 答:舞蹈社团有学生40人。
(2)某小学篮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105人,其中篮球队 的人数是足球队的2.5倍。篮球队和足球队各有学生 多少人? 解:设足球队有x人。 x+2.5x=105 x=30 105-30=75(人) 答:篮球队有75人,足球队有30人。
5.六(1)班有学生若干名,其中男生占152,后来又转来 6 名 男生,这时男生正好占全班人数的21。这个班现在有男 生多少人? 解:设这个班现在有学生 x 人。
新人教六下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P79 练习十五T12)
4.下表是2022年11月1日G121次列车途经站点的相关 信息。你能估算一下这趟列车在行驶全程中(扣除
停留时间)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吗?
15时42分-10时5分=5小时37分
2分+4分+2分+2分+2分 +2分+6分=20分 5小时37分-20分 ≈ 5小时 1318÷5 ≈ 260(千米/时)
答:这趟列车在行驶全程中(扣除停留时间) 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60千米/时。
(教材P79 练习十五T13)
5.小红家客厅的顶灯需要更换一个灯泡。已知灯泡距 地面2.6m,爸爸身高1.80m,小红搬来了一个高0.6m 的凳子。这能帮助爸爸成功更换灯泡吗?
1.80+0.6=2.40(m) 2.4m<2.6m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整理复习
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楚问 题和已有的信息。
分析数量关系很重要。
解答之后还要检验结果,反思 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交32
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巩固运用
(教材P77 做一做T1)
1.书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 业额为16.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 长了百分之多少?
(16.5-15)÷15=10%
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0%。
(教材P77 做一做T2)
2. 学 生 夏 令 营 组 织 远 足 , 原 计 划 3 小 时 走 完 11.25km。实际2.5小时就走完了全程。实际比原 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1 4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课时作业及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性质和意义(1)请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
分数 ( ) ( ) ( )小数 ( ) ( ) ( )百分数 ( ) ( ) ( )(2)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八位数是( ),它们相差( )。
(3)用2、8、3、0、6、5这六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
第2课时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1)一个八位数,十位上是3,千位上是5,千万位上是9,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为( )。
(2)最小的九位数是(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3)分母是8的最大真分数是( ),分子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第3课时因数和倍数1.在1~10中,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 )。
2.六(1)班站队做操,如果站成6行,每行的人数正好相等且没有剩余;如果站成8行,每行的人数也正好相等且没有剩余。
那么六(1)班最少有多少人?3. 在庆祝“六一”晚会中,学校买了48个苹果和36个橘子,平均分给小演员们,正好分完。
这个晚会的小演员最多有多少人?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个苹果?第4课时 练习课1.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 (2)0的倒数还是0。
( )(3)0.4和0.6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4)3米的15与1米的35一样长。
( )(5)因为21÷3=7,所以21是倍数,7是因数。
( )(6)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 2.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八位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
A. 70002000 B. 70000200 C. 70020000(2)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北师大版所准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与代数,主要涉及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应用》和第四单元《小数的应用》。
其中,第三单元《分数的应用》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第四单元《小数的应用》包括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律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标签,引出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规则。
板书结构: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列出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分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答案:1/6,1/10,1/3。
(2)小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答案:3.7,0.24,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律,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