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案18课时
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

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步法移动。
2. 理解并运用羽毛球的基本战术,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握拍、步法、发球、接球、挑球、扣杀等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以及战术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羽毛球拍、羽毛球、羽毛球场地。
2. 训练用标志盘、绳梯等辅助器材。
3. 录像设备,用于录制学生动作,进行教学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讲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带领学生观察场地和器材,介绍场地和器材的基本知识。
2. 技术教学(30分钟)握拍方法:演示正确的握拍姿势,指导学生练习。
步法训练:使用标志盘进行步法练习,提高移动速度和灵活性。
发球与接球:讲解发球与接球的动作要领,进行分组练习。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典型例题,讲解单打和双打中的基本战术运用。
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学习实际战术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进行一对一的发球与接球对抗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组织小组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战术。
5. 体能训练与恢复(10分钟)进行有氧耐力和速度训练,提高学生体能。
指导学生进行拉伸放松,帮助肌肉恢复。
六、板书设计1. 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图解。
2. 单打与双打战术要点概括。
3. 体能训练计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自己进行握拍、发球、接球动作的视频。
答案:视频中需展示正确的动作要领,以及改进的地方。
答案:书面报告,包括比赛双方的战术特点及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羽毛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同时,通过观看专业比赛,拓宽视野,增进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技术教学中的握拍与步法训练。
2. 例题讲解中的战术分析与实际应用。
3. 作业设计中的视频录制与比赛分析。
一、握拍与步法训练1. 握拍姿势: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姿势,强调握拍时掌心与拍柄的贴合,以及手指的用力顺序。
羽毛球教案18课时

羽毛球教案18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羽毛球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设计,涉及教材的第三、四章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战术(发球与接发球、单打与双打)、比赛规则以及体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战术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羽毛球运动,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挥拍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战术运用。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单打与双打战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教学视频、录音机、计时器。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观看一段羽毛球比赛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比赛中的技术、战术运用。
2. 基本技术教学(15分钟)(1)握拍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相互检查,确保正确掌握。
(2)站位:教师讲解站位要点,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挥拍动作:教师分解动作,学生跟随示范,反复练习。
3. 战术教学(15分钟)(1)发球与接发球:教师讲解战术要点,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2)单打与双打:教师示范战术运用,学生实战演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教师观察并进行指导。
5. 体能训练(5分钟)学生进行跳绳、跑步等有氧运动,提高体能。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2. 战术:发球与接发球、单打与双打3. 比赛规则4. 体能训练:跳绳、跑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握拍、站位、挥拍动作,每人至少完成30次。
(3)与同学进行一场单打或双打比赛,记录比赛过程。
2. 答案:(1)握拍、站位、挥拍动作:正确完成动作即可。
(3)比赛记录:如实记录比赛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完整版

2024年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羽毛球基础知识(第12章)基本技术动作(第36章):发球、接发球、扣杀、挑球、防守羽毛球战术应用(第79章):单打战术、双打战术、混合战术羽毛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第10章)二、教学目标1. 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理解并运用羽毛球基本战术,提高比赛中的应变和策略运用能力。
3. 熟悉羽毛球比赛规则,培养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运动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技术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
战术意识的培养与应用。
比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执行。
战术的灵活运用。
比赛规则的遵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羽毛球拍、羽毛球、羽毛球架、计时器。
技术动作示范视频、战术分析图表。
比赛记录表、记分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看经典羽毛球比赛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互动:讨论比赛中的亮点技术动作与战术。
2. 基本技术动作教学(40分钟)发球与接发球:示范与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扣杀与挑球:通过例题讲解动作技巧,进行随堂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3. 羽毛球战术应用(40分钟)单打战术:分析战术图表,模拟实战情境,进行战术训练。
双打与混合战术:讲解配合要领,分组对抗练习。
4. 比赛规则与裁判法(20分钟)讲解比赛规则,演示裁判法。
学生进行模拟比赛,实践规则与裁判法。
六、板书设计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图解。
战术分析流程图。
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发球与接发球的动作要领。
分析单打与双打战术的异同。
解释羽毛球比赛中“重发球”的规则。
2. 答案:发球与接发球动作要领:见教材第34章。
战术分析:见教材第79章。
“重发球”规则:见教材第10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反思:评估学生对技术动作与战术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
拓展延伸:组织校内外羽毛球比赛,提高实战经验。
羽毛球精品教案设计18课时完整版

羽毛球精品教案设计18课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羽毛球教学指导纲要》设计,涉及教材第四章“羽毛球基本技术”和第五章“羽毛球战术应用”,详细内容包括: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扣杀技术、网前技术、防守技术、组合战术及比赛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策略,提高竞技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组合战术的应用和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重点: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动作的规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教学视频、音响设备。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记分牌、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注意运动安全。
播放羽毛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30分钟)讲解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战术应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例题中的技术要点。
4. 随堂练习(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模拟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战术2. 基本技术:发球、接发球、扣杀、网前、防守3. 组合战术:进攻、防守、过渡、反击4. 比赛应用:战术应变、团队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心得。
分析一场比赛中的战术应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答案:比赛分析:要求学生从比赛视频中选取一段,分析战术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羽毛球比赛,锻炼竞技能力。
完整版羽毛球教案18课时得力文库

完整版羽毛球教案18课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羽毛球教学指导纲要》编写,涉及教材第三章至第六章内容,详细内容包括: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步伐移动)、战术训练(发球、接发球、攻防转换)、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体能训练与心理调节。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2. 了解羽毛球比赛规则,具备初步的战术意识和比赛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挥拍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战术意识的培养。
重点:基本技术的掌握,步伐移动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教学视频、计时器、哨子。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记分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第1课时)课堂开始,教师展示一段精彩的羽毛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比赛中球员的技术动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技术教学(第28课时)(1)握拍技术:讲解不同握拍方法,示范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2)站位与挥拍:教授正确的站位,示范挥拍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3)步伐移动:教授前进、后退、侧移等步伐,学生进行移动练习。
3. 战术训练(第914课时)(1)发球与接发球:讲解发球技术,示范接发球策略,学生进行对抗练习。
(2)攻防转换:教授攻防策略,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
4. 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第15课时)讲解比赛规则,示范裁判方法,学生模拟比赛,教师点评。
5. 体能训练与心理调节(第1618课时)安排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教授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步伐移动。
2. 战术训练:发球、接发球、攻防转换。
3. 比赛规则:场地、得分、犯规。
4. 体能训练: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5. 心理调节:情绪控制、自我激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握拍、站位、挥拍、步伐移动的正确动作要领。
羽毛球教案18课时完整版

羽毛球教案18课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增强身体素质。
3. 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羽毛球步伐移动、战术应用、比赛规则的掌握。
教学重点: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发球、接球、挑球、扣杀)的练习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计分器、教学视频、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运动服装、运动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
2. 基本技术教学(30分钟)(1)握拍方法:演示正确的握拍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并进行个别指导。
(2)发球技术:讲解发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接球技术:讲解接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挑球技术:讲解挑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5)扣杀技术:讲解扣杀动作要领,示范动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 战术训练(30分钟)(1)步伐移动:讲解步伐移动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战练习。
(2)单打和双打战术应用:讲解战术要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练习。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20分钟)(1)讲解比赛规则,分析经典比赛案例。
(2)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现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发球、接球、挑球、扣杀。
2. 羽毛球步伐移动:实战应用。
3. 羽毛球战术:单打、双打。
4. 比赛规则:比赛案例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羽毛球基本握拍方法。
(2)练习发球、接球、挑球、扣杀技术。
(3)了解并熟悉羽毛球比赛规则。
2. 答案:(1)握拍方法:见教材插图。
(2)技术练习:分组练习,相互指导。
(3)比赛规则:查阅教材相关章节。
2024年上册羽毛球校本课程教案18课时

2024年上册羽毛球校本课程教案18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上册羽毛球校本课程,主要围绕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训练以及体能锻炼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一章“羽毛球基本技术”和第二章“羽毛球战术训练”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正手握拍、反手握拍、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基础步伐、简单战术组合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正手握拍、反手握拍、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等基本技术;2. 学会基本的羽毛球步伐,提高身体协调性;3. 了解羽毛球的基本战术,能进行简单的战术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步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的掌握,战术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羽毛球拍、羽毛球;2. 训练场地、标志盘、口哨;3. 学生自备运动装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正手握拍、反手握拍的方法;示范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讲解步伐要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正手握拍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正手握拍、反手握拍;练习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进行步伐训练。
5. 战术训练(15分钟)讲解简单战术组合;学生分组进行战术训练,教师指导。
6. 体能锻炼(10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正手握拍、反手握拍方法;2. 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要点;3. 基本步伐图示;4. 简单战术组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正手握拍、反手握拍各100次,记录最佳成绩。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评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羽毛球比赛,提高实战能力;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
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

羽毛球教案设计18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体育与健康》教材羽毛球相关章节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战术训练(发球、接发球、基础战术)、比赛规则、体能训练及心理调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巧和战术,了解比赛规则,提高个人技战术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羽毛球的热爱,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握拍、站位、挥拍等基本技术的熟练运用;发球、接发球等战术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的掌握;战术意识的培养;比赛规则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教学视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记分牌、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第1课时):通过观看羽毛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基本技术教学(第26课时)(1)握拍方法:讲解正手握拍、反手握拍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站位与移动:讲解站位原则和移动技巧,组织学生进行站位和移动练习。
(3)挥拍技术:讲解正手、反手挥拍动作要领,指导学生进行挥拍练习。
3. 战术训练(第712课时)(1)发球与接发球:讲解不同类型的发球和接发球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基础战术:介绍单打、双打战术,组织学生进行战术训练。
4. 比赛实践(第1316课时)(1)比赛规则:讲解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
(2)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单打、双打比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战术。
5. 体能训练与心理调节(第17课时):进行有氧耐力、速度、力量等体能训练,同时进行心理调节,提高比赛中的应对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技术:握拍、站位、挥拍2. 战术训练:发球、接发球、基础战术3. 比赛规则:单打、双打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羽毛球场地,标注站位和移动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毛球教案18课时第11次课一、课题:羽毛球概况与裁判法二、课时:1学时三、教学目的:使学生较系统的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了解羽毛球比赛的主要规则与裁判法掌握羽毛球健身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四、课的重点:对羽毛球规则的了解。
五、教学难点:熟练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比赛能力。
一、课的主要任务:1、系统了解羽毛球运动特点及概况;2、掌握羽毛球比赛的裁判知识;3、掌握羽毛球进行强身健体方法;4、掌握利用羽毛球进行强身健体方法。
二、课的组织与教法:在文化课教案上课。
注:理论课教案详见下页。
小结: 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第12次课羽毛球专项理论教案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概况;激发对羽毛球运动的学习兴趣;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熟悉羽毛球比赛的规则,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1、勤学多练,积极主动;2、规范技术,勿急于求成;3、熟练规则,提高兴趣;4、勤于思考,提高技巧。
第一节:介绍羽毛球运动概况一、羽毛球运动的原由及发展概况现代羽毛球运动源于英国,它由印度的浦那游戏逐步演变而成。
相传与19世纪中叶,印度的浦那城内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十分普及,它以绒编织成球状,上面扦上羽毛,人们持木柏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19世纪60年代一批英退役军官把游戏带回英国,并逐步把它演变成一项竟技运动。
羽毛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至英国联邦各国,并逐步在欧洲发展,至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流传至那洲。
随着羽毛球运动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流传,1934年在沦敦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1939年国际羽联通过于《羽毛球竟赛规则》。
1948—1949年举行了首届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汤姆斯杯赛,马来西亚队荣获冠军,从而开始了亚洲人称雄国际羽坛的时代。
在1948—1979年间的11届汤姆斯标赛中,印度尼西亚夺得七次冠军,马来西亚夺得四次冠军。
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就荣获冠军。
从始受到世界羽坛的普通关注。
1959年开始举行的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称之为尤伯杯赛。
前三届冠军均由美国队获得,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优势转到亚洲,日本和印尼队包揽了历届比赛冠亚军。
从1982年起中国女队首次参加比赛,荣获女子双打和单打冠军。
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马塞罗那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二、羽毛球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一)羽毛球运动特点:1、娱乐性强,场地设备简单;2、不受年龄及身体条件限制;3、经常运动可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健康。
(二)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1、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提高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2、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等,使经常运动者在意志品质得到和很好地锻炼。
三、羽毛球比赛与欣赏(一)羽毛球竞赛规则:1、球场:长13.4m,宽6.10m(单打场5.18m)线宽4cm,场高12m以上,边沿宽2m 以上。
2、球网:网长6.1m;上下宽0.76m;高1.524m。
3、球与拍:球托用人造材料沿合制作,羽毛16根重物4.74-5.50g。
4、球拍:拍长不超过68cm,宽不超过23cm,拍弦面不超28cm,宽不过22cm,重约90—120g。
(二)比赛规则:1、比赛分: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
2、记分方法:除女子单打为11分外,其余均以每局15分计。
3、发球与得分:①只有在获得发球权时,才能有得分权。
②单打比赛时比赛以0:0开始,当发球为偶数时运动员应站右区发球,奇数时应在左区发球。
③当比分为14平(女子打单为10分时)先得14分或先得10分的一方有权选择加分赛至17(或13)分的权利。
④双打比赛时,比赛开始前先确定第一、第二发球员。
第一发球员在右区,第二发球员在左区。
4、违例及罚制:①发球违例:过手、过腰、延误、先击中羽毛、妨碍对方、踩线移动、发球失分、短球、长球、错区。
②接发球违例:踩线、触线、移动、被球击中。
③连击违例:连击两次以上,拖带或持球、界外球、球拍失手、被球击中。
④目前违例:触网、过网击球、阻挠和妨碍。
(三)羽毛球比赛的基本方法:1、循环赛单循环赛轮次和场数计算:当参赛队(或人)是单数时,轮数二队数(或人)-1,当参赛队(或人)员偶数时,轮数=队数(或人)场数的计算:场数=人数(或队数)×[人数(或队数)-1]2、单循环赛比赛赛次的确定:采用“1”号固定,逆时针轮转法。
排法为:(以6队为例的排法)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6 1——5 1——4 1——3 1——22——5 6——4 5——3 4——2 3——63——4 2——3 6——2 5——6 4——5当比赛队数(或人数)为单数时,用“0”补成双数,其中“0”为轮空。
3、单循环比赛的名次确定:(1)按获胜场数确定名次,获胜多者列前。
(2)两个队以上得分相等时,先看他们之间的成绩决定。
(四)羽毛球比赛欣赏1、技术欣赏2、战术欣赏3、竟先品循欣赏4、体育精神欣赏5、艺术美欣赏羽毛球理论讲稿一、概述(一)特点1、羽毛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体现于它的游戏性强、不受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的限制,运动量可因人而宜。
2、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场高水平激烈的羽毛球比赛,约需要1—1.5小时,心跳可达每分钟180次。
3、从事羽毛球运动,可以发展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
(二)发展水平目前排名世界羽毛球先进行列的国家是:中国、韩国、丹麦、印尼、马来西亚等。
(三)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有1、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
汤姆斯——是以国际羽联第一任主席汤姆斯爵士的名字命名。
2、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
尤伯——由英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尤伯夫人的名字命名。
3、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羽毛球比赛,起源于1889年,是从英国发起后传遍全世界。
4、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设有男女子单打、双打、混合双打五项比赛,1973年起是每三年一届,1983年后改为两年一届。
5、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
苏迪曼在单数年举行,项目有男女子单打、双打、混合双打。
(四)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1、握拍技术:(1)正手握拍(2)反手握拍2、发球技术:(1)正手高远球(2)正手平高球(3)反手网前球3、接发球技术:(1)单打接发球(2)双打接发球4、击球技术:(1)高手击球:A、正手击高远球B、正手头顶高远球C、吊球D、扣杀球(2)网前击球技术:A、正手网前搓球B、反手网前搓球C、正手网前放球D、反手网前放球E、正手高挑球F、反手高挑球5、低手击球技术:A、正手接杀球B、反手接杀球6、羽毛球基本步伐:A、后退步伐B、上网步伐C、两侧移动步伐(五)羽毛球主要规则1、场地器材:场地:长13.4米×6.1米(双打比赛)13.4米×5.18米(单打比赛)。
网:长6.1米,宽0.76米,网高1.524米,柱高1.55。
球拍:长68公分,宽23公分羽毛球:球托用天然混合材料,羽毛16根制作。
2、比赛规则:(1)比赛形式: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2)记分:除女子单打每局为11分之外,其他四项均为15分。
补充说明:从2005年12月3日在中国澳门举行的亚洲V—16羽毛球团体赛起,国际羽联开始试用推行“21分”制。
“21分”制的方法:(1)取消原来的只有持有发球权,才能得分的规定改为每球得分制,每局比分由15分改为21分。
(2)双打比赛不再有二次发球,取消后发球线。
(3)增加一次技术暂停,比赛至11分时队员可休息一分钟,中途不再允许喝水擦汗。
3、得分:拥有发球权才有得分权。
4、比赛站位:当比分为偶数时在右发球区发球,当比分为奇数时在左发球区发球。
5、加分赛:在一局比赛中,当比分在10分(女子单打)或14分时先得10分或14分的队员有权选择加分赛,至17或13分时,谁先获17或13分为胜。
6、交换场地:第一局结束的第二局开始时双方交换比赛场地。
7、双打站位与发球:双打比赛分为第一和第二发球员,当比分为0或双数时第一发球员必须站在右区发球。
第二发球员反之。
双打比赛先获发球权的一方,在每局比赛的开始只有一次发球权。
8、违例:(1)发球违例:过腰违例;延误发球违例;过手违例;先击中羽毛违例;踩线移动违例;发球失分违例;已抛球但球拍未击中球违例;短球违例;长球违例;防碍对方违例;错区违例(2)接发球违例:踩线违例;触线违例;移动违例;被击中违例(3)一般性击球违例:连击违例;拖带持球违例;界外球违例;球拍失手落地违例;被击中违例(4)网前违例:触网违例;过网击球违例;阻扰防碍违例(包括用行动和语言);侵入场区违例9、重发球:遇到到不可遇见性的以外;球挂在往上或停在网顶时;发球时发球员与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发球员在接发球时未做好准备;比赛过程中球托与羽毛脱离时;司线员和裁判员均无法判定时;发球时发球员或接发球员顺序错误;裁判员未报分时;双方运动员同时犯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