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
自发性气胸参考模板

自发性气胸常常以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为主要症状,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困 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或加快
手臂或肩膀的疼痛
咳嗽、气喘或咯血(在某些 情况下)
自发性气胸的原因
自发性气胸的原因
自发性气胸的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些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长期吸烟:吸烟会损害肺组织,使其 更容易发生损伤 高海拔:在高海拔地区居住或进行活 动时,气胸的发生率会增加 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部 感染、肺结核等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中存在自发性气 胸病史,表明遗传可能是影响发病的 因素之一
导致肺部崩溃
2
它是一种常见的胸腔 疾病,通常分为原发 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1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大多数情况下是 由于肺组织某一部分出现小气泡(称为 肺大疱)破裂而导致,通常发生在年轻、
瘦长体型的男性
2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与其他肺部疾病或伤 害相关,例如肺部感 染、支气管哮喘、肺 结核、肺部肿瘤等
尽管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发生的具体原因,但戒烟、避免剧烈运动 和注意高海拔活动等措施可帮助预防自发性气胸的发生
2
3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
谢谢聆听
xxxxxx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 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 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自发性气胸。为了 确认诊断,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胸部X光:X光能够显示肺部是否有气 体积聚在胸腔内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扫描能够提 供更精确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 气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自发性气胸的预防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症状有哪些?【医学养生常识】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症状有哪些?
文章导读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内蓄积。
那么自发性气胸有哪些症状呢?
1.呼吸困难
气胸发作时病人均有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的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和原有的肺功
能状态有关。
在年轻的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即使肺被压缩>80%,亦仅能在活动时稍感胸闷,而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病人,肺被轻度压缩就有明
显的呼吸困难。
急性发作的气胸,症状可能更明显,而慢性发作的气胸,健侧肺脏可以代
偿性膨胀,临床症状可能会较轻。
2.胸痛
常在发生气胸当时出现突然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与肺大疱突然破裂和肺被压缩的程度无关,可能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
疼痛部位不肯定,可局限在胸部,
亦可向肩、背、上腹部放射。
明显纵隔气肿存在时,可出现持续的胸骨后疼痛。
疼痛是
气胸病人最常见的主诉,而且在轻度气胸时,可能是惟一症状。
3.刺激性咳嗽自发性气胸时偶有刺激性咳嗽。
4.其他症状气胸合并血气胸时,如出血量多,病人会心悸、血压低、四肢发凉等。
自发性气胸在首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50%。
90%的复发见于曾经发病的一侧。
在第2次
发病后,复发率增高到80%。
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有两次以上的气胸发作史、X线胸像显示
巨大囊泡、身高与体重的比值增大。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 医药 2 0 0 9年第 4 9卷第 1 4期 导致 术后复 发 。 A S术后 复发 与多发肺 大疱 有关 , V T 是 因为这类 患者肺 组织 质量 低下 , 于易发人 群 , 属 易 不能 仅满 足切 除表 面肺 大 疱 , 彻底 切 除 其基 底 肺 应 大疱 , 以防术后 复发 。
伤大血 管 。完整 切 除肺大疱 。对 于多 发肺大 疱 或粘 .
连严 重及 病情 复杂 胸 腔 镜 下 难 以处 理 的患 者 , 中 术
Wad卡 方值 l
3 讨 论
附加 一 4~ m切 口行 小 切 口手术 , 肺 大 疱 最 底 8e 在
V T 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 可 使 患 者 免 受 开 胸 之 A S 苦, 但术 后气胸 复发 率 明显高 于 常规手术 后 。 经 本 资料 分析 发 现 , 自发 性气 胸 伴 有肺 部其 他 疾 病 和复发性 气胸是 影 响本 手术术 后 复发 的重 要 因
山东 医药 2 0 0 9年第 4 9卷 第 1 4期
VT A S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术 后 复 发影 响 因素分 析
宋晨鑫 刘 , 奇 杜 贾军 孟 , , 龙
( 1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济南2 0 1 ; 5 17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
[ 摘要 ] 目的
总 结 电视 胸腔 镜手 术 ( A S 治 疗 自发性 气胸 后复 发的影 响 因素 。方法 回顾 性分 析行 VT)
部进行缝合 , 置胸引 流管。术后引 流量 < 0m/ , 5 ld
且无 漏气 时拔 除胸 引 流管 。 13 统计 学方 法 .
析 。O= . 5 . r 00 。
2 结 果
应用 SS 1. PS 15统计 软件 。对 影
自发性气胸

外二科自发性气胸科普知识自发性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自发性气胸的病因构成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
1932年Kjaergarrd报告的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多为胸膜下肺大疱。
20世纪50年代,结核病成为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病因,以后,随着对结核病的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流行病学控制,由结核病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的进程,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比率有增多的趋势。
同时随着一些特殊社会现象的出现,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患卡氏肺囊虫感染引起的自发性气胸亦有所增加。
自发性气胸根据造成气体溢入胸膜腔的原因分为: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
特发性气胸多见于青少年,体形瘦高,在X线胸片上甚至在开胸手术直视下,在脏层胸膜表面往往见不到明确的病灶。
继发性气胸在中老年人多见,往往由于肺内原有的病灶破裂所致,如肺大疱、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图1)。
气胸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基础病因、肺萎陷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基础肺部疾病。
自发性气胸常见的病因如下:1.胸膜下肺大疱破裂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多因肺尖部胸膜下的肺大疱破裂所致。
胸膜下肺大疱大多分为两类,胸膜下微小肺大疱(bleb),直径<1cm,常为多发,可发生于肺尖部、叶间裂边缘及肺下叶边缘。
这类微小肺大疱往往是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愈合、纤维组织瘢痕形成过程中牵拉及通气不畅所致。
胸膜下微小肺大疱所致的自发性气胸在X线胸片上或手术时不易发现病灶,故亦称为“特发性气胸”。
胸膜下肺大疱常为单发,多发生于肺尖部,由于脏层胸膜先天性发育不全,逐渐出现肺大疱,这类自发性气胸常见于瘦高体形的青少年,在手术过程中,除发现肺大疱外,常不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肺实质内的基础病变。
这两类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在剧烈活动、咳嗽、喷嚏后诱发,亦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
2.大泡性肺气肿破裂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使肺泡单位过度充气,久之出现肺泡壁破坏,即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和全小叶型肺气肿,肺泡进一步融合压迫肺泡间隔和肺间质形成大泡性肺气肿,其特点是在X线胸片和胸部CT片上可见到大泡内有被压的极薄的血管和肺泡间隔,以此与巨大肺大疱鉴别。
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

浅析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提高治愈率。
方法:对本院近三年收治自发性气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发自发性气胸的主要发病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
结果:154例原发自发性气胸病人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复发,早日康复。
【关键词】原发自发性气胸;发病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53-01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胀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的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于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1 临床资料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208例,年龄15~86岁,男性180例,女性28例。
其中原发自发性气胸154例,占发病总数的74.04%。
其年龄大都小于50岁,且无肺部合并症,治疗主要以休息、胸腔抽气、闭塞引流、手术结扎肺大泡。
基本能治愈。
继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都大于50岁且伴有其他合并症。
特别是肺部合并症,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肺部炎症和肺恶性肿瘤等。
治疗方面除了治疗气胸外还要积极控制原发病。
2 讨论从表中可以看出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1 发病因素:[1]1,肺跨压增大,正常人在坐位时使肺收缩和扩张的肺跨压在肺底部为0~0.196kpa,而在肺尖部则高达0.784~1.18kpa,对瘦高个体型人,因胸腔狭长使跨肺压的区域性差别更大,肺尖部位的肺泡因承受相当大的平均扩张压可破裂,其空气沿着肺小叶间隔进入肺周围形成自发性气胸;2,血液供应差,与肺尖部距肺门大血管远有关,因抵抗力弱易形成自发性气胸;3,非特异性炎症,4,遗传因素,5,其他如肺泡壁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胸膜局部先天性囊肿以及吸烟等;6,诱因,突然用力、大笑、剧咳、提重物或体育运动等,使肺大泡内压突然增加而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7,社会因素,青少年注重脑力劳动而忽视体育锻炼,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再加上饮食营养不均衡,导致抵抗力下降,耐力底下而不堪重负。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作者:黎智恒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6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自发性气胸属于肺科急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常发生在年轻人群中,尤其是男性瘦长的人。
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损害肺部功能和威胁到生命。
下文针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1 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主要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脏层胸膜破裂,或者是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疱、肺大疱自行破裂,引起的肺与支气管中空气进入到了胸膜腔。
该疾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人群,或者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患者。
该疾病属于急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治愈。
2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第一,呼吸困难。
患者在发作自发性气胸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程度和肺部被压缩的程度、发作过程、原有肺部功能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患者为年轻的,且呼吸功能正常的,不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即便是肺部被压缩超过百分之八十,也仅仅是在活动时感觉到胸闷。
如果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人,肺部只要是被轻度压缩,就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
此外,患者若是急性发作,也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
而慢性发作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由于健侧肺脏可以进行代偿性的膨胀。
第二,胸痛。
自发性气胸发作时,经常会伴有尖锐行的刺痛与刀割痛,这和肺部被压缩程度、肺大疱突然破裂是没有关系的,有可能和壁层胸膜被牵连、胸膜腔中压力上升有关系。
患者疼痛的部位并不是固定的,有可能是胸部,也有可能是肩背和上腹部的放射。
如果存在明显的纵隔气肿,会持续发生胸骨后疼痛。
自发性气胸患者最为常见的一个主诉就是疼痛,并且属于轻度气胸的唯一症状。
第三,刺激性咳嗽。
根据临床显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的人,有时会存在刺激性咳嗽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原因和诱因是什么?

自发性气胸的原因和诱因是什么?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在人体组织结构中,胸膜腔是指一种不含任何空气、密闭性较强、具有潜在性的腔隙。
在这样一种封闭环境下,当气体进入胸膜腔时,造成积气状态,被称为气胸。
气胸中常见的是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部因素干扰下,由于患者自身患有肺疾病,造成肺组织和胸膜破裂,进而促使空气进入胸膜腔。
自发性气胸多发于青少年,尤其是体型比较销售、个子较高的青少年。
当然,有些老人由于经常出现肺气泡,肺气泡进而变成肺大泡,当老年患者咳嗽的时候也会出现自发性气胸。
需注意的是,当患者诱发自发性气胸时,易出现呼吸困难、血压降低,严重情况下,还将危及生命。
因此,本文将围绕自发性气胸讲述其原因和诱因、以及自发性气胸带来的危害和如何有效预防。
一、概述(一)自发性气胸的概念自发性气胸是指患者肺部患有疾病,这种疾病破裂了肺组织和脏层胸膜,或是让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
当阻隔外部空气的胸膜破裂时,外部空气便会进入患者肺部和支气管,空气储备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医学上所称的“气胸”。
气胸又多见于自发性气胸,这样一种气胸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体型瘦弱的青少年。
除此之外,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者也有可能患有自发性气胸。
(二)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自发性气胸患者发作时均出现呼吸困难,其严重情况与患者所处环境、前后时间所做之事、肺部被压缩的程度、以及患者患病前肺部功能是否良好等因素有关。
对于年龄较小且自身肺功能状态较为良好的患者,发病时,可能出现轻微的胸闷;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发病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呼吸困难。
2、胸痛胸痛又可分为尖锐性刺痛和刀割性疼痛,两者都有可能发生于患者气胸发作时,这主要由于胸腔内气压发生变化,胸膜有所撕裂,带给患者明显的疼痛感。
3、其它症状这包括刺激性咳嗽、患者血压较低、四肢发凉等。
(三)自发性气胸的危害自发性气胸多数由肺引起,当患者发病时,气胸会影响人的肺部运作,例如患者会因为一侧气胸而影响呼吸运动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pneumothorax)系指在无外伤、针刺等因素作用下(但多有原发疾病),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分为单纯性(闭合性)、张力性(高压性)和开放性(交通性)三种类型,以突然起病,剧烈胸痛、气短和极度呼吸困难为特征。
气胸反复发作为复发性气胸,持续3个月以上,为慢性气胸。
【诊断提示】1.诱因发病前多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其次是特发性气胸。
用力过度、剧烈咳嗽、屏气、大笑及运动等是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
2.临床表现(1)典型气胸:起病急骤,有阵发性干咳、剧烈胸痛和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并可出现休克、昏迷。
慢性发病者症状可不明显。
(2)检查可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X线检查表现为肺组织向肺门区萎陷,并见一纤细气胸线,气胸线以外呈均一的透光带,无肺纹理,透光度增强。
重者可见纵隔和心脏向健侧移位。
4.CT检查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
CT对于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肺大疱的鉴别比X线胸片更敏感、准确。
对气胸量大小的评价更为准确。
5.胸腔镜检查气胸持续3个月以上,仍不能完全吸收者称慢性气胸;气胸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气胸。
上述病例可通过胸腔镜窥视胸膜粘连及肺表面病变情况,以助诊断。
6.鉴别诊断需与心肌梗死、支气管囊肿、膈疝、肺气肿、肺大疱等鉴别。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止痛、镇咳、治疗便秘。
开放性、张力性气胸或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2.胸腔排气适用于小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
1次排气勿过多(<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
如为闭合性气胸,胸腔内气体不多,肺压缩<20%,症状不重者,可不抽气,可待气体自行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作者简介]季春华(1981.10-),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胸外科学。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严重者甚至休克,老年患者症状更为明显,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通过X 线、CT 等可诊断,轻者可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胸穿抽气、闭式引流,合并肺大疱者可行肺大疱切除治疗,但迄今为止,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复发可能[1],且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的研究,从而达到降低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住院治疗患者共23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影像学检查,符合文献中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获得性气胸,最终随访222例,16例失访,随访率为93.2%;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其中,男212例(95.5%),女10例(4.5%);年龄14~89岁,中位年龄25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174例(78.4%),继发性自发性气胸48例(21.6%),包括1例矽肺,2例肺结核,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治疗105例(47.3%),包括2例开胸手术,4例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其余99例均为全胸腔镜手术,另外,保守治疗115例(52.7%)。
所有随访患者中有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男77例,女4例。
1.2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电话调查治疗侧气胸复发详细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将观察项目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及治疗有关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吸烟史、气胸部位、肺组织压缩比例、从事职业、居住环境、发病原因、治疗前复发次数。
治疗有关因素包括: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放置引流管天数、是否行胸膜固定术等。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逐步探寻复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复发时间及复发前的诱因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季春华向明刘辉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240[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其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
结果最终随访222例,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因素中,病因、体重指数、术前气胸发作次数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 <0.05);治疗相关的因素中,治疗方法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 <0.05)。
对复发情况的分析表明,时间与复发例数呈负相关(P <0.05),患者治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
结论病因、体重指数、治疗前气胸发作次数及治疗方法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而治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明确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治疗;胸腔镜手术;复发[中图分类号]R6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050-04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JI Chunhua XIANG Ming LIU Hui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P).Methods Clin -ical data of 238cases with SP admitted into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to December 2010were selected.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recurrence by telephone follow-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currence group and recurrence-free group.The possible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recur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222case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among whom 81cases had recurrenc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6.5%.Single factor and multi-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 the aspect of self-factors,etiology,body mass index (BMI),preop -erative pneumothorax time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recurrence prediction (P <0.05).In the aspect of factors related with treatment,therapeutic method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recurrence prediction (P <0.05).Recurrence analysis dis -played that time was i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 case (P <0.05),and recurrence times before treatment was a risk factor for its recurrence (P <0.05).Conclusion Etiology,BMI,pneumothorax occurrence time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rapeutic method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SP after treatment.Recurrence time before treat -ment is a specific risk factor for its recurrence.[Key words]Spontaneous pneumothorax;Treatment;Thoracoscopic surgery;Recurrence50进行分析。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复发标准为:经治疗后肺完全复张≥30d后,气胸再次发作并经影像学确诊。
将患者从事职业按体力劳动及非体力劳动分为两类;将患者居住环境分为市区(包括工业污染区)及郊区;病因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治疗方法为:①非手术治疗,包括吸氧静养、穿刺抽气、闭式引流等;②手术治疗,包括开胸、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肺修补及肺大疱切除术,对于肺大疱不明显及术前有多次复发的部分患者行胸膜固定术。
手术指征:①气胸发作2次或2次以上或双侧气胸;②胸腔闭式引流后,持续漏气时间>72h;③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等);④年轻患者初次气胸发作行胸片或肺CT检查发现有肺大泡,同意手术者;⑤自发性血气胸。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复发时间及复发例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复发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对于不同治疗方法的Kaplan-Meier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方式(P=0)、治疗前复发次数(P=0)、是否行胸膜固定术(P=0.030)、年龄(P=0)、体重(P=0)、BMI(P=0)、术后引流天数(P=0),病因(P=0)与自发性气胸治疗后的复发有关。
见表1、2。
表2计量资料相关因素检验情况(x±s)2.2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多因素分析情况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治疗、复发次数、年龄、体重、BMI、引流天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P= 0.015)、治疗方式(P=0.012)、治疗前复发次数(P=0.001)、病因(P=0.001)为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见表3。
表3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2.3患者复发情况的分析对患者的复发时间进行统计,见图1。
对复发例数和出院后月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为-0.911(P=0),表明时间与复发例数呈负相关,70%以上的复发发生在治疗后半年内。
将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观察项目,包括BMI、治疗方式、病因及治疗前复发次数,进行Cox回归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前的复发次数是危险因素(P< 0.05)。
见表4。
对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Log-Rank检验表明,治疗前复发次数越多,越易复发(P<0.05)。
见图2。
3讨论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见青少年;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econd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SP)是指临床或有证据表明患者有肺部疾患而导致的气胸,多见老年人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肺气肿、肺大疱破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