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环卫设施工程规划资料
荆州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规划(草案)文本

-荆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为了加强荆州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高荆州市环境卫生设施的整体水平,通过创新体制、优化结构、统筹资源,系统解决荆州市城郊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市民提供整洁的市容环境,促进荆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环境卫生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原则:贯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原则。
1)强化环境卫生部门职能,对全市各类垃圾收运处置、环卫设施实行统一管理;2)强化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再到全面控制的转变,减少垃圾产生量;3)提高行政手段的技术性,注重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分阶段实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4)强化改善环境卫生工作作业条件的设施设备的建设,优先考虑改善城市面貌和卫生状况的工作设施设备的建设;5)积极推行并完善城市垃圾收运、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6)实现环境卫生产业化思想,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管理模式;7)鼓励环卫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和设备标准化。
8)加大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力度,促进环境卫生产业化机制的形成与完善;第四条.规划目标:建成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和处理体系,建成配备先进的工程设施和技术装备,使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满足城市需求,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和环境卫生科技现代化。
(1)到2010年时,规划荆州市环境卫生设施实现如下目标:1)加大环境卫生产业化改造力度,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基本满足城市需求。
2)提高环境卫生作业机械化水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25%以上,其中一级市政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
《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

《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一、垃圾产生量我县城区垃圾产量为每日60吨,其中不包括城中村。
据测算,城镇居民(约17000人)每人每天垃圾产生量约为0.44公斤,乡村每人每天垃圾产生量为0.47公斤。
二、管理机构1、城区环卫管理机构我县城区主要街道由综合执法局环卫所统一管理。
其中包括中华街、富强街、振兴路、昌平路、永兴路、繁荣街、107国道城区段,清扫面积约为1038600平方米,清扫人员79人,道路清扫车1辆,简易清扫车2辆,清运车5辆,洒水车2辆,垃圾转运车2辆。
2、乡镇村环卫管理机构大部分乡镇村没有清运清扫管理,所有垃圾由产生者自行处理,部分城中村有清运人员,用农用机动车清运垃圾后倒在村边大坑,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
我们拟定建立乡镇村收集县处理的模式,由乡镇村建统一的清运清扫队伍,将垃圾运到县垃圾转运站,处置后送到定州市垃圾焚烧场处理,目前已形成理论体系,还未实施。
三、粪便作业系统目前粪便清掏由个人投资车辆收费清掏,没有统一的粪便作业系统。
四、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填埋处理。
填埋场位于张庄村西,垃圾转运站旁边五、医疗垃圾医疗垃圾由卫生局统一焚烧处理。
六、污水处理我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
该厂位于高岭乡曹家村南,设计日处理量1.5万吨,占地2万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七、现状环境卫生实施配备情况1、垃圾转运站一座,位于张庄村西,占地40亩,日处理能力60吨,设计使用年限30年。
2、现有公厕五座,位于火车站对过、旧五金公司院内、所药桥西、九龙公园、南园。
3、生活垃圾收集点30个,其中垃圾箱(吊装式)7个,分别位于腾龙桥南侧、九龙家园小区大门东侧、工商局西侧、富强街沈庄村北侧、市场牌楼南侧、中华街西延红绿灯西侧、行政服务大楼东北角,露天垃圾点23个,分布于中华街、繁荣街、振兴路、107国道城区段。
4、果皮箱分布于上述街道,每50-100米配有一个。
八、发展设想1、我们已于202x年前建成鸿达固体废物转运站,并投入运营,该站日处理能力为60吨,目前只能满足县城垃圾的处置,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城镇人口发展的需要,我单位将于202x年计划投资500万元,将鸿达固体废物转运站加以扩大,增大处置能力。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9.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内容
一、总体规划内容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测算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趋势,提 出污染控制目标; (2)确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 (3)选择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4)确定公共厕所的布置原则及数量; (5)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原理、类型、设置标准、服 务范围、设置规模、动作方式与用地指标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活垃圾的运输是从各垃圾收集点把垃圾装运到转运站、加
工厂或处理厂的过程。垃圾的运输应实现机械垃圾运输车辆不足、道路交通拥挤、贮运费用提高等
,须在清运过程设中转站。中转站运输是指从垃圾收集点收运的 垃圾,在转运站换成大车,继续送往垃圾处理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规划时,除布置收集点外,还要使清运路线合理。 垃圾清运路线选择应遵循原则: (1)收集线路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 (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
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3)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
(1)估算规划范围内的固体废弃物产量; (2)提出规划期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3)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4)拟定废物箱、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公共厕 所等设施布局,确定其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详细规划图纸
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详细规划图表示各种环境卫生设施的位置 、用地规模和设施结构布局。
(2)增长率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W t W o(1i)t
W t --- 规划期末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万t)
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项目名称: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项目编号: 2005K01(A)主编单位:深圳市规划局王玉国刘天亮刘义刚深圳市城管局吴学龙刘泽华罗向东田学根梁顺文姜建生冯向明周美香刘初国陆洪文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证书号:规划021074院长:王富海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总规划师:王富海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主管总师:汪弘毅高级规划师编制部门负责人:丁年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卢星明注册规划师参与编制人员:唐圣钧助理工程师韩绘芳工程师刘桂禄工程师席海燕助理工程师郭平助理工程师韩刚团助理规划师徐虹见习成果内容第一部分:说明书第二部分:图纸第三部分:专题报告摘要一、规划目标一个总目标创建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分目标:建立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环保型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系统;设置数量和布局均能满足城市发展整体需求的各类环卫设施;保障近、远期环卫设施用地需求,控制远景环卫发展备用地。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整个深圳市行政辖区。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0年。
三、规划原则系统性原则以运筹学、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协调性原则注重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统筹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全市层面统筹完成设施布局;务实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确保设施用地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尽量延长现有填埋场使用期限。
三、技术路线现状调查相关规划解读问题分析与总结规划思路规划方案技术路线目标内容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部门座谈走访,了解我市城市固体废物产生、收运与处理的状况及相关环卫设施的状况。
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

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以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为目的,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制定出一系列技术指标、审批程序、预算方案等资料,以确保环境卫生设施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城市品质。
环境卫生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公厕、垃圾桶、垃圾车、污水管网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程来完成。
因此,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是制定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手册。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的内容与作用。
首先,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需要编制的基础资料包括环境卫生现状、环境卫生设施需求、环境卫生设施选址、环境卫生设施技术标准等。
环境卫生现状是指该城市或地区目前环境卫生情况的详细数据、情况分析和存在问题,是制定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前提。
环境卫生设施需求则是指根据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要求,提出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需求量、设施种类、设施容量等详细需求分析,可为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用途提供数据参考。
环境卫生设施选址是在需要建设新设施或升级现有设施时,确定设施的最佳布置位置。
选址工作需要考虑投资、环保、用地、社会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并做出评估与决策。
环境卫生设施技术标准包括设施容量、技术指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为制定具体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计划提供了技术指导。
其次,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料还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方案、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与维护标准等。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方案是按照环境卫生现状、需求、选址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需要纳入环境评估等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财政、管理方面考虑,明确建设任务、时间进度、投资预算、单位工程标准等。
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与维护标准则是指根据环境卫生设施使用的特点和要求,对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提出要求和措施,保证环境卫生设施的有效管理和长期运行。
环卫专项规划文本

中国·长春市长春市主城区东部片区环卫工程专项规划Th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Plan ofEastDistrictPingdingshan(2011 - 2020年)文本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长春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二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环境卫生发展预测 (3)第三章环境卫生发展战略规划 (5)第一节环境卫生发展战略目标 (5)第二节环卫管理体系规划 (6)第三节环卫经费管理规划 (7)第四节环卫管理制度规划 (7)第五节环卫市场管理规划 (8)第六节环卫数字化建设规划 (9)第七节环卫队伍建设规划 (9)第八节环卫科技发展规划 (10)第九节环卫应急管理体系规划 (10)第四章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12)第一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 (12)第二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12)第三节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14)第四节粪便处理设施规划 (14)第五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15)第六节长春市垃圾处理远景展望 (16)第七节长春市垃圾综合管理远景展望 (17)第五章垃圾转运系统规划 (18)第一节长春市收运模式规划 (18)第二节长春市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规划 (18)第三节收集设施规划 (19)第四节垃圾分类收集体系规划 (20)第五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规划 (22)第六章环卫公共设施规划 (24)第一节公共厕所 (24)第二节环卫车辆停车场 (25)第三节环卫工人作息点 (26)第四节洒水车供水器设置规划 (26)第七章环卫机具规划 (27)第一节道路清扫机具规划 (27)第二节垃圾运输车辆规划 (27)第三节餐厨垃圾运输车辆规划 (28)第四节粪便运输车辆规划 (28)第五节洒水(冲洗)车辆规划 (29)第六节其他环卫车辆规划 (29)第七节环卫机具需求汇总 (29)第八章环卫设施投资建设规划 (31)第一节环卫设施投资估算 (31)第二节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33)第九章实施保障和效益分析 (38)第十章附则 (3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长春市环境卫生事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及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快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保障长春市巩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品牌,构建长春市成为中原城市群的“能源、化工、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根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实践低碳城市理念,特编制《长春市主城区东部片区环卫工程专项规划》(2011-2020年)。
城市环卫规划资料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
• 区位与气候
– 沿海与内陆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 寒带、温带与热带
• 地形与用地空间布局
– 山区与平原 – 滨水与非滨水 – 紧凑布局与组团布局
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
富裕与贫困 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
市
当地资源与环境容量
水资源与水环境容量 土地资源与土地环境容量
城市工程系统管网规划
• 管网的敷设方式
– 架空 – 地埋
• 城市综合管沟及共同沟
– 保证管线安全 – 检修连接方便 – 节省地下空间 – 投资费用较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 水资源的问题 • 排水问题 • 生态环保问题 • 安全防护问题
解决问题的途径 坚持原则 放眼区域预测的方法 – 人均综合指标法(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单位用地指标法(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线性回归法 – 年递增率法 – 分类加和法 – 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 – 回归法、递增率法等因现在的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化,应慎用。 – 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给水规划的理念
• 区域统筹的理念
– 统筹水资源利用 – 统筹水资源保护 – 统筹给水工程管网布局
•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 水资源是控制影响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 – 对供排水的有效利用与重复利用
• 因地制宜的理念
– 综合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 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生活习俗等经济社会条件
总体任务:
1. 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项工程系统的设施规模、 容量,科学布置各项设施
2. 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层面与期限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环卫设施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城市环卫设施,确保城市环境整洁、干净、美观。
环卫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设施、公厕、垃圾分类设施等。
下面就环卫设施规划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垃圾收集点规划1、位置选择:垃圾收集点应根据居民分布、用地性质等因素,合理选择位置。
原则上,每个小区应设立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点,每个街区应设立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点。
垃圾收集点应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避免影响居民和商业生活。
2、容量规划:垃圾收集点的容量应根据周边居民人口数量和垃圾产生量合理规划。
按照一天一次清运的标准,垃圾收集点的容量应能够满足当地垃圾清运需求,并有一定的储备空间。
3、设施布置:垃圾收集点应配备垃圾桶或垃圾箱,并设有垃圾分类标识牌。
垃圾收集点的布置应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同时要注意不与行人道、车辆通道等交通路径冲突。
垃圾收集点周围应设有相应的绿化和围墙,以确保周边环境整洁、美观。
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1、位置选择:垃圾处理设施应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避免对周边居民和商业生活造成影响。
垃圾处理设施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垃圾来回运输的成本和交通便利性。
2、容量规划:垃圾处理设施的容量应根据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垃圾产生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垃圾处理设施的容量应能够满足当地垃圾处理需求,并有一定的扩容空间。
3、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应配备垃圾分类设备、垃圾压缩设备、垃圾焚烧炉等设备,以实现垃圾的分类、压缩和处理。
设施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噪音、污染等问题要得到有效控制。
三、公厕规划1、位置选择:公厕的位置选择应根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游客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公厕应布置在交通便利和人流密集的地区,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基本需求。
2、容量规划:公厕的容量应根据人口数量、游客流量和使用频率等因素进行规划。
每个公厕应设有男厕、女厕和无障碍厕所,保证不同人群的需求。
3、设施布置:公厕应设有排队等待区、入口通道、厕位、洗手设备和卫生间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1.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①自然堆存(初期方式) ②土地填埋 卫生地填埋(生活垃圾) 安全土地填埋(工业废物等) ③堆肥法 ④焚烧(各国主要方式,我国此方式比例不断增大) ⑤热解(起前阶段,较有前途) 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 ⑦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我国目前基本暂时贮存) ⑧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1°垃圾清运车辆:小型(0.5t左右)、中型(2~3t)、 大型(4t)超大型(8t)一般大、中型(2t以上)环卫车 辆可按每5000人一辆估算。 2°中转站 单一:更换车型 综合:压缩打包、分选分类、破碎等一 种或几种功能。 3°垃圾清运路线的设计(优化) 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垃圾产 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 b.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并尽可能 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c.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 d.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 尽可能相同。
3.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①新住宅区内公厕,千人建筑面积指标6~10m2。 ②车站、码头、体育馆(场),千人(按一昼夜最高聚 集人数计)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 ③居民稠密区(主要指旧城未改造区内)公厕,千人指 标20~30m2。 ④街道公厕,千人(按一昼夜流动人口)指标为5~ 10m2。 ⑤城市公厕面积为30~50m2。 公厕用地范围是距厕所外墙3m以内空地 4.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 ①废物箱:街道两侧和路口、居住区或人流密集地区。 商业大街设置25~50m,交通干道50~80m,一般道路 80~100m,居住区内主要道路100m左右。人流集中的公 共场所,应根据人流密度合理设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1.建筑垃圾 2.工业固体废物 3.生活垃圾的收集(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 ①分类(根据垃圾的处理利用方式) 1°有机垃圾(厨房垃圾)—地肥 无机垃圾(炉灰、灰土)—填埋 2°可燃烧——焚烧 不可燃烧——填埋 3°厨房垃圾——堆肥 灰土垃圾——填埋 纸(玻璃、金属)——回收
第五章 城市环卫设施系统工程规划 第一节 城市环卫工程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深度 一、总规内容深度 1.主要内容(含分区规划) (1)测算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 趋势,提出污染控制目标。 (2)确定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 (3)选择处理和处置方法; (4)布局各类环卫设施,确定服务范围、设置规模、 标准、运作方式、用地指标等。 (5)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2.图纸 (1)现状图:反映主要环卫设施布局 (2)规划图:表示环卫设施和管理机构的位置、规模、 服务范围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详规内容有深度 1.主要内容 (1)估算固体废物产量; (2)提出环卫控制要求; (3)确定垃圾运送方式; (4)布局废物箱、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点、 公厕、环卫管理机构等,确定其位置、服务半径、用地、 防护隔离措施等。 2.图纸 表示各种环卫设施的位置、用地及规模。
第二节
城市固体废物系统规划
②垃圾管道 低层和多层不宜设置,中高层和高层可设置,有效断面 不少于0.6×0.6m。 ③垃圾容器及垃圾容器间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新建住宅 区(未 设管道住宅)每四幢设一个收集点。医疗废物及 其他危险废物须单独存放。 ④垃圾压缩站(存储和转运站的功能) 服务半径500m左右,其四周距住宅至少8~10m。 ⑤垃圾转运站 小型每0.7~10km2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 与周围间距不少于5m,服务范围为10~15km2或垃圾运 输距离超过20km,需设大、中型转运站。 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收集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大 于200m,占地面积不小于40m2。
4°有机垃圾——焚烧或堆肥 灰土垃圾——填埋 纸(玻璃、金属)——资源回收 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单独处理 ②垃圾收集过程 1°垃圾箱(桶)收集(最常用) 2°垃圾管道收集(多层或高层) 3°袋装化上门收集(定点、定时,需居民和单位配合) 4°厨房垃圾自行处理(粉碎或微生物分解送入排水系 统) 5°垃圾气动系统收集(利用压缩管道或真空作动力送 入管道系统,我国目前没有) ③生活垃圾的运输
1°海洋倾倒 2°海洋焚烧 3°深井灌注 4°土地填埋 5°工程库贮存等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选择 我国目前填埋70%,堆肥20%,焚烧及其他处理10%
第三节
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一、公厕 1.布局要求: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车站、码头、展览馆 等公共建筑附近;风景名胜古迹浏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 体育场(馆)附近及其他公共场所;新建住宅及老居民区。 2.设置数量 ①主要繁华街道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 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以750~1000m为宜。新建 居民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未改造的老居民 区为100~150m。 ②旧区或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千米不少于3座。 ③城市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 ④街巷内建造的供没有卫生设施住宅的居民使用的厕所,按服务 半径70~100m设置1座。
一、种类 (1)城市生活垃圾 (2)城市建筑垃圾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危险固体废物 二、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 1.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1)人均指标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0.9~1.4kg为宜。 (目前为0.6~1.2kg)
(2)增长率法 式中——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现状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年增长率 ——预测年限 我国目前i(自79年以来)平均为9% i的增长幅度逐渐放慢,甚至趋于稳定,(80~90年欧 美为3%以下) 2.工业固体废物产量 (1)单位产品法 (2)万元产值法 参照值:0.04~0.1/万元 (3)增长率法 1981~1995,(我国)产量逐年增长,但趋于平缓,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