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6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反思《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反思》这是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教学目标】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难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会认的字:淌秘栋吁绪篇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

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课文是如何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四、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疑问。

1.这个“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诉“我”的吗?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这个“秘密”不是星光告诉“我”的,而是“我”看着浩瀚的星空,感觉宇宙是那样的广袤而神秘,从而引发了“我”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材分析:《宇宙的另一边》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科幻童话,通过描绘宇宙另一边的奇妙景象,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宇宙的另一边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星星的闪耀和变化等奇特现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想象的神奇。

本文是第一篇科普童话,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1. 认识“叠、放”等12个生字,会写“放、旁”等14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作者想象的特点。

3. 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阅读科幻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想象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宇宙的知识。

制作星空投影片或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宇宙的诗歌、童谣等,有观察星空经历的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你们见过星空吗?说说你看到的星空是什么样子的?2. 揭示课题:《宇宙的另一边》(板书课题)3. 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生词,检查自读情况。

3.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字形和断句方面的错误。

4. 边读边想你曾有过“在宇宙另一边”的奇特想象,读着课文,找找感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 宇宙的这一边日出日落,星辰变换。

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是在什么时间呢?请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想想那里时间的变换情况。

2. 指名说,出示相应内容。

那边,有一座座挨着的村庄,在一夜之间从睡梦中醒来。

太阳刚从东方露出一角,又很快地沉下去了。

(那边的时间与我们这边的不同)引导:那么那边是怎样的呢?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3. 宇宙的这一边是黑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是怎样的色彩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色彩?你觉得宇宙的这一边是什么样的色彩?再想想那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 16.宇宙的另一边 (有反思)-新审定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 16.宇宙的另一边 (有反思)-新审定

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淌、秘”等6个字,会写“淌、秘”等8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宇宙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魅力,学会大胆想象。

教学重难点:1.会认本课“淌、秘”等6个字,会写“淌、秘”等8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3.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喜欢看星空吗?(课件出示2:宇宙星空)对那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产生了哪些有趣的想象?本文的作者是个喜欢探索的孩子,面对宇宙星空产生了许多大胆有趣的猜测。

让我们走进《宇宙的另一边》去了解一下,小作者都在宇宙的另一边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宇宙的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2)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有什么不同之处?知识链接: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它。

3.走近作者:陈诗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擂台赛直通罗马大奖赛银奖、深圳十大童书奖、上海好童书奖、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邀请赛铜奖等。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tǎng mìdòng xūxùpiān流淌.秘.密一栋.气喘吁吁..情绪.一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60~62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吁、篇”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3.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

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课文是如何描写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想,“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四、阅读想象,理解感悟朗读第1~5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个“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诉“我”的吗?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这个“秘密”不是星光告诉“我”的,而是“我”看着浩瀚的星空,感觉宇宙是那样的广袤而神秘,从而引发了“我”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这里的倒影指的是什么?(PPT出示倒影的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倒影的意思)(“倒影”是指倒立的影子。

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6课宇宙的另一边(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三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使用教师课题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授课时间教师: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学生: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二次备课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2个生字,会写“宇宙、星空”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晴朗的夏夜,空中繁星闪烁,看到浩瀚如海的星空,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回答)2.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想一下在宇宙中还会有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过渡:和大家一样,一位叫作陈诗哥的作者也喜欢发挥想象,畅想宇宙。

这节谋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所想象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吧!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师生齐读。

4.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之后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见《倍速学习法》课件P5~P171.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师指名认读。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左右结构:淌、秘、栋、梯、铃、绪(左窄右宽)上下结构:宇、宙、密、篇半包围结构:越独体字:乘(3)指导书写。

“秘密”两个字。

“秘”左窄右宽,右部的“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下;“密”下部的“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绪”,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乡”下面。

(4)师生共同书写,然后点评指导。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宇宙的另一边》,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生字、词语,并能用词语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现实生活,关爱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2. 生字、词语的学习3. 朗读技巧的指导4. 宇宙知识的学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宇宙的另一边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语。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的含义,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解答不懂的问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教师总结讲解。

5.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并进行书写练习。

6.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7.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知识,观看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8.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生字、词语5. 课文内容梳理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2. 用词语造句3. 回答思考题: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奥秘?你对宇宙有什么想法?4. 预习下一课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16《宇宙的另一边》(教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和训练要求,初步感知内容。

2.会认本课“秘密、流淌”等6个生字。

会写“宇宙、秘密”等12个词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4.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三、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互相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创编出更奇妙的想象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想象切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课伊始我们先回顾一首诗——《夜宿山寺》。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诗人李白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吗?那天上真的住着神仙吗?天上的仙人其实是李白(想象)出来的。

由“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的名言引入“想象”的话题,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2.出示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单元导语: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引导学生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感受课文中想象的神奇和发挥想象创作神奇的故事。

(二)读题质疑,激发想象1.想象是灵感的源泉,是奇思妙想的种子,是思维的翅膀。

这节课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一起来到宇宙的另一边吧。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顺势走进课文的学习。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学习《宇宙的另一边》。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字词,通过游戏强调易错字和易错音。

宇宙流淌秘密楼梯铃声一栋乘法思绪气喘吁吁汩汩流淌强调,流淌的淌,铃声的铃,一栋的栋,乘法的乘,都是后鼻音。

结合生活实际用气喘吁吁说一句话。

用气喘吁吁地语气练习句子——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学习——汩汩流淌,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汩汩是形容水流的声音,如果泉水的声音再低一点,我们可以说是潺潺流淌,如果泉水的声音很大,我们就可以说哗哗流淌。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宇宙另一边的神奇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了解”、“浩瀚”等词语造句。

(3)能够正确地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2. 生字、新词:宇宙、另一边、浩瀚、了解、奥秘等。

3. 课文插图及相关资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宇宙另一边的神奇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了解”、“浩瀚”等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2)正确地复述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生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丰富表达。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另一边的神奇想象。

(2)讲解生字、新词,指导学生用“了解”、“浩瀚”等词语造句。

5.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自己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强调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宇宙的另一边》1. 宇宙的浩瀚2. 宇宙的另一边3. 我们的想象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

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

有个做着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

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陈诗哥,原名陈开斌, 1981年1月出生于广东肇庆,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深圳。

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银奖、上海童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深圳十大童书奖、深圳风尚人物奖、华语儿童文学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有为文学奖首届“平湖杯”儿童文学奖金奖等,被评为第三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2017年当选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成为最年轻委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想象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类。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2.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
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
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
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

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3)理想与空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想象。

空想是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其他资料】
关于想象的名言警句
1.想像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

——安东尼·罗宾斯【美】
2.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我的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康德
3.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像力。

————马克斯韦尔·莫尔兹
4.现实世界是有界限的,而想象世界无边无界;既然我们无法扩展现实世界,就
5.让我们限制想象的世界吧;因为实际上使我们痛苦的灾难产生于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的距离。

――国.卢梭
6.想象就是深度。

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法国. 雨果
课后作业
lóu tī línɡ shēnɡ chénɡ fǎ qì chuǎn xū xū
()()()()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
()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
三、重点段落品析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
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那里有
...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仿写词语
汩汩流淌(AABC式):
2.用“”画出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那里有……有……有……有……
四、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些什么秘密呢?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参考答案
一、楼梯铃声乘法气喘吁吁
二、,:,,、、……
三、重点段落品析
1.津津有味勃勃生机袅袅炊烟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3.那里有一座美丽的花园,有许多蜜蜂、蝴蝶翩翩起舞,有无数的游客观赏拍照……
四、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吗?我的爷爷爸爸可严厉了,他的奶奶妈妈很温柔吗?
从我的窗口看出去,有两棵苹果树,那从他的窗口看出去,会有什么呢?会有两棵梨树,而树上有一只鸟窝,里面住着两只小鸟吗?每天早上,我总是听见鸟叫,但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影子。

当我考60分的时候,他是不是考90分呢?他会不会取笑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