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6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16课《绝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16课《绝招》教案

《绝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督促自学,信息输入,揭示问题。

2、检查预习,纠错补漏,信息反馈,发现问题。

3、启发阅读,开辟新境,信息加工,发展规律。

4、提炼精粹,收论综合,信息储存,整理归纳。

5、有机运用“三主”教学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生:喜欢!师:喜欢谁呀?他有什么本领呀?生1:我喜欢小叮当。

他有百宝箱。

生2:我喜欢孙悟空。

他会七十二变,还有火眼金睛。

生3:我喜欢黑猫警长。

他会抓老鼠。

生4:我喜欢奥特曼。

因为他很帅。

师:那是他的外表。

他有什么本领呀?生4:他会变化,而且很勇敢,保卫地球。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

我们开始上课吧!(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什么叫绝招?生1:一个人的本领。

师: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地说说吗?生2:绝招指的是一个人很厉害的本领。

生3:别人很难练成的本领。

生4:了不起的本领。

师:课文中也有一群小孩子有自己的绝招。

想不想去看看?生齐:想!师:好,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

现在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约7分钟),师巡视。

师:咱们班的同学的读书习惯真好,读完了一遍,还读第二遍。

读书,就是要有这样的韧劲!看看,这些词语特别难念,自己来练练。

(出示词语: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尴尬下巴颏咧开羡慕)生自由练习。

师:谁来读读。

生1: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生2:尴尬下巴颏咧开羡慕师:真不错。

三年级语文第16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16课教案

16、绝招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学习难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一课时一、预习检测(基础达标)一、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方法提示:查(工具书)、问二、预习检测(二人小组互查)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绝招挺着憋气唯独竖起武术空翻镇住调换禁不住尴尬拇指演算撑起倒立腮帮子撇嘴握拳攥饺子蔫蔫下巴颏咧开大嘴脱口而出生自读——指名读——齐读—侍戒-诫一、导入课题:1、师:大家知道什么是绝招吗?(指名回答)(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2、师:你见过哪些绝招?(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咱们一起来瞧瞧这些孩子的绝招吧。

师:一个小村庄里几个小伙伴在比试各自的绝招,咱们们也一块儿去看看吧。

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绝招。

齐读课题两遍。

二、指导点拨“尴尬、攥”的读音,“撇嘴”的“撇”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三声。

二、设问导读三、课文内容理解。

自主学习;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写了几个小伙伴,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为什么?3、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想象一下他是怎样练绝招的?4、通过小伙伴两次比绝招,你明白了什么?学法提示: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3、标段落、划重点词句。

4、可以做批注。

三、学法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1、课题扩展法2、六要素概括法3、段意串联法。

交流反馈:1、课文主要写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2、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没有绝招,很尴尬;第二次,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

3、小柱子是一个有自尊、好强、不服输的人,他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地琢磨自己该练就怎样的绝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

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准备自己的绝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入: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

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

2、拿什么是绝招呢?(绝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

⑵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

出示句子: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能力。

)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绝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语文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绝招》1、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2、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

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

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3、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设计意图:从启发谈话入手,诱导学生理解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讨论: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②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3、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细读课文作好了铺垫。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三下语文第十六课教案人教版

三下语文第十六课教案人教版

三下语文第十六课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三下语文第十六课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中国的龙》的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龙的形象特点,并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国的龙》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描述龙的形象特点的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对于神话故事当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短片引入主题,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并提问:“你们听说过中国的龙吗?中国的龙有什么特点?”步骤二:预习导入(10分钟)1. 思考题:“你们认为《中国的龙》这篇课文可能讲述的是什么内容?”2. 学生预习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简单解释。

步骤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中国的龙》。

2. 老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理解的关键信息和故事情节。

3.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关于龙的特征和该篇课文的中心主题。

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重点讲解(15分钟)1. 老师讲解有关龙的形象特点的表达方式,如龙的脊骨、龙的龙鳞、龙的龙须等。

2. 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表达方式,并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步骤五:小组合作任务(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则与中国龙文化有关的海报。

2. 学生讨论和合作完成海报,并向全班展示交流。

3.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进一步完善海报。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写作任务:请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特点描述或介绍的短文。

2. 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思考要点。

五、教学评估:1.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2. 学生完成的海报和写作作业,教师进行评分和评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优秀教案

16小真的长头发【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栅麻”等9个字,会写“套、麻”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小真的长头发都能做些什么。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16 小真的长头发钓鱼套在牛角当被子晾衣服【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提出“课文主要写了小真的头发都能做哪些事?”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板书设计】16 小真的长头发钓鱼:什么样的鱼都钓到拉牛:整头牛就是我的了想象丰富当被子:暄腾腾的被子爱动脑筋晾晒衣服:全家的衣服都能晾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出示课件图片、文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提出了“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呢?”很好地对接文本,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注重文本的感情朗读,每次分析一个片段,理解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真正融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有效训练了学生感情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小真的长头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小真想象自己有一头长头发,这长头发能钓鱼、拉牛、卷成被卷儿睡觉,还能帮助妈妈晾晒一家人的衣服。

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

故事中小真率真乐观的性格,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季颖,女,1949年生于中国河北省。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关注。
2.教师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3.教师通过展示主人公学习绝招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6课《绝招》为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课文中主人公的绝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文内容围绕着主人公学习各种绝招的过程展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主人公学习绝招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教师设计相关的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绝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合作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师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正能量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6*绝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6*绝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6*绝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6绝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有情感地朗诵人物对话。

2、明白得课文内容,知道绝招是练出来的,和要练有效的绝招的道理。

3、激发尽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4、培育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有情感地朗诵人物对话。

2、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欢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激发尽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预备发动学生预备自己的绝活。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你们都喜爱看动画片吗?喜爱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同窗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

什么叫绝招?生:(绝活、本领、他人比不上的只有自己会的一种本领……)绝招是一个人如何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我想同窗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乃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谁来演出一下?给大伙儿开开目击。

适才同窗们演出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想去看看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文,自由读读课文,出示:注意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回。

此刻开始吧。

一、学生自由读。

二、同窗领念书中生词,检查预习情形。

课件出示:难读或易读错的字。

重点正音:tǐng biē sāi dèng shù mǔ挺着憋气腮帮子瞪着竖起拇指chēng niān xiàn zuàn gān gà撑开蔫蔫铲馅攥饺子尴尬(出示)读读找找:⑴文中要紧写哪几个小孩在比试绝招?⑵他们各比试了哪些绝招?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一、分角色朗诵课文。

边听边想:(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几个小孩在树下比绝招的事)二、分小组讨论交流:(出示)结合你回家的预习情形,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通过读文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体会?找一找三人练的都是什么绝招,能练出这些绝招的缘故是什么?(在书顶用笔画一画)四、细读课文,感悟明白得一、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出示:
(3)齐读
1.要素串联
文中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主要内容:
1.投影展示某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
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
3.小结:要素串联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1)我根据分类: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把握。
试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再把每一段的内容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二)品读赏析。
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自然段写了三胖的绝招,第自然段写了二福的绝招,第然段写了小柱子的绝招。
2、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小柱子怎样练绝招的?三年级下册第16课《绝招来自教学设计学校: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挺憋唯腮瞪竖拇撑蔫馅攥尴尬撇嘛嗯咧拳
(1)趣味识字(字理识字):挺腮拇撑咧拳
(2)易读错字:蔫撇
(3)多音字:撒调
2.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挺着憋气腮帮子瞪着竖起拇指撑开蔫蔫铲馅攥饺子尴尬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1.理解:
(1)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要能结合本文理解。
(2)检测巩固:
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绝招()特别()
2.词语积累
(1)评价反馈:关于分类整理词语,我发现同学们真是非常聪明......
(3)三胖腾地跳下炕,找了根木棍在地上演算了一遍,果然不错,咧开大嘴,说:“可以呀!”接着,他又说两个数让小柱子做乘法,经过验算,完全正确。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注意“演算、咧开”的读音,正音-齐读)




(2)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尴尬蔫蔫演算
(1)三胖挺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注意画横线的字,正音-齐读)
(2)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正音-齐读)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句子意思深刻?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在文中做好标记。
4、小组内试着进行合作创意朗读。
三、迁移运用
1.文章第四段动作描写十分精彩,试着用一段话,展开想象写下一次比赛的情景(适当展开想象):
四、拓展延伸
1.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问问他是怎样练成的,还可以学一学。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学生准备卡片。
三年级下册第16课《绝招》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2.巩固检测:
(1)出示:给多音字组词。
撒[sā]()[sǎ]()
调[diào]()[tiáo]()
(2)指名读出正确读音。
(3)学生齐读正确答案。
3.趣味识字:
我用方法(猜字谜、顺口溜等)记住了字
3.趣味识字:
(1)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教师点拨。
(二)词语
2.小组毛遂自荐展示。
3.小组间可进行比拼提问未展示到的内容。
4.老师梳理学生未提到的内容,或点拨方法。
(预习展示过程中,教师从声音是否响亮,表达是否准确,分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预设句段展示:(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2.不添字或漏字。3、停顿恰当。)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
(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3.趣味识字:
我用方法(猜字谜、顺口溜等)记住了字。
(三)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尴尬,羡慕,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评价标准:1.选字典型、全面。2.书写正确、规范。3.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4.词语的分类恰当。5.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6.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
1.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易读错的字正音:尴尬蔫蔫演算
出示—认读—组词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
(2)概括方法:要素串联法
2.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重点字词句:挺憋瞪蔫
(2)体会方法:做动作理解。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
(二)本课重点问题: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三、情感体验:
掌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特长与能力,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更多的服务生活。
2.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教学时间
1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导入
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老师收藏了几幅图片,你们看看,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本领?
3、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今天我们来看看北方几个农村小朋友的绝招。(板书课题)
预习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内容。(人人参与)提示:可先展示字词的认读、书写、重点句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