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合集下载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解决问题卡斯完小段丽华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学习过程一、复习题估算198≈()51≈()203≈()78≈()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7、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指名说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带250元买门票够不够,应先算买29张门票需要多少钱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9×8,再将计算结果与250进行比较。

方法一:29×8=232(元)232<250带250元够了。

方法二:估算:29×8,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240<250因为29<30,所以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门票每人8元,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29<30,所以29人买门票带250元肯定够了。

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一)把92看作整十数估算92≈9090×8=72092×8≈720720>700,700元不够把92估小后,积是720,说明实际需要的钱数多于720元,所以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二)把92看作整百数估算92≈100100×8=80092×8≈800800=800,800元够了把92估大后,积是800,92×8<800,说明实际所需钱数少于800元,所以带800元买门票够了。

归纳总结:1、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数据往大估或往小估进行推理判断。

2、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分别看作整十、整百数,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估算出积的近似值。

三、当堂检测。

课本70页做一做。

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想:因为199接近( ×5=( ≈( 1000 ),所以199 ×5 1000 )
每个排球32元,学校要买5个,150元够吗?
李明说:32×5≈150(元),150=150,所以够

王芳说:30×5=150(元),32 × 5 > 150,所以不 够。
每个篮球48元,学校要买9个,450元够吗?
李明说:50×9=450(元),48 × 9 < 450, 150=150,所以够。 王芳说:48×10=480(元),450 < 480,所以不够

光明小学电教室有9行座位,每行 31个座位,大约一共多少个座位?
三(1)班有29人参 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800元够吗?
92×8≈720(元) 90 92元>90元,92×8>700(元)
带700元不够。 92元<100元,92×8<800(元)
92×8≈800(元)
100
带800元够了。
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 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 苹果吗?
387+404=
口算下面各题
80×9=720 300×6=1800 7×400=2800 700×6=4200 90×2=180 400×6=2400 9000×5= 45000 500×8= 4000 4×300= 1200
42×8≈
想:因为42接近( 40 ),( 40 ) ×8= ( ),所以48 × 8 ≈( ) 320 32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设计
教师:你能很快算出大约销售了多少件衣服吗?
根据前面的经验,学生可能会想到“估算”。因为估算比精确计算要快得多。
教师:你准备怎样来估算这道题呢?
教师则引导:刚才估算时,我们把每个加数都看做了70,也就是把5个70相加,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算呢?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用乘法的呢?
怎么估算的呢?
教师再总结
3.练习巩固
引导学生说出:越接近于91,误差便越小。
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后集体订正。学生板书如下:
91×8≈720(kg)
引导学生回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从而得到它的估算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抽学生分别说明6×62和39×6的估算过程。
练习三第1题后全班订正。
2.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爸爸和小明卖梨的对话情景。
教师:爸爸一棵梨树上的梨卖了197元,8棵梨树上的梨大约可以卖多少钱呢?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计算呢?怎样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呢?
教师:为什么你要选择估算?
教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估算197×8吗?
XX小学教学案设计
教研组
低数
学科Βιβλιοθήκη 数学设计人XXX教材位置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及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列式为197×8,用估算来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具体是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将估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问题案例。

孩子们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估算。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让孩子们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学习和记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让孩子们在跟随我的讲解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实际的练习。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234 × 5 =答案:11702. 题目:123 × 6 =答案:7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即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估算的关键,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目标上,我明确提出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材简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多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材料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到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过程目标: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情感目标: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第一关:复习口算。

谈话:开火车,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二分钟)70×2=4×600=80×5=5×100=2×90=500×6=5×70=800×9=8×90=3×900=80×4=800×4=9×900=6×700=400×7=7×900=9×200=400×4=7×200=300×7=评价:哇!同学做的真的是又对又快,口诀不熟练的同学要努力呀!引导学生交流口算方法:你们做的这么快,小窍门是什么?300×7是怎么算的?预设:先算3×7=21,在积的后面加两个零。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你可别小瞧这估算,它用处大着呢!咱就说,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得快速估摸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呀?这就是估算在生活中的小应用。

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咋弄呢?比如说 321 乘 5,咱就可以把 321 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 300,那300 乘 5 不就好算了嘛,等于 1500。

这就大概知道结果的范围啦!这不就像咱走路找方向一样嘛,先有个大致的方向,就不会走偏啦。

再举个例子,487 乘 3,那咱把 487 看成 500,500 乘 3 就是 1500 呀。

你看,多简单!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知道个大概位置心里就有底了。

那有人可能会问啦,这估算出来的结果准不准呀?嘿嘿,估算嘛,就是个大概的数,又不是精确计算。

但它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呀,能让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快速做出决定呢。

你想想,要是没有估算,你去超市买一堆东西,还得一个一个精确计算价格,那多麻烦呀!有了估算,你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带的钱够不够,是不是心里就有谱啦?而且呀,估算还能锻炼我们的数感呢!就像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我们经常估算,对数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以后再遇到数学问题,就能更轻松应对啦。

还有啊,估算不是随便乱估的哦。

咱得找和原来的数比较接近的整百数或者整十数,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呀。

这就好比你找朋友帮忙,得找个靠谱的呀,不然不就白折腾啦。

咱平时可得多练练估算,让它成为我们数学学习中的好帮手。

等你熟练掌握了估算方法,你就会发现,哇塞,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实用!总之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真的很重要,大家可千万别小瞧它呀!学会了它,就像给自己的数学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呢!。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数的估算方法,提高他们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数的估算和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严密、认真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快速计算并且需要估算结果是否合理。

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的估算和计算。

3. 学习3.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1.估算原则:先估算出接近但比原数简单的数,然后按照原数的位数计算乘积。

2.举例说明:75×9≈70×10=7003.2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1.估算原则:先估算出接近但比原数简单的数,然后按照原数的位数计算乘积。

2.举例说明:246×6≈250×6=15004. 练习分别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要求他们用估算法和标准算法分别进行计算,以检验估算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5. 总结让学生结合练习结果,总结估算乘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估算法更为适合。

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总结,检验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数的估算方法,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估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将估算方法的原则和应用进行更深入和详细的讲解。

3.3.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3.3.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3.3.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2)教师示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3)学生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应用(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3)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估算方法。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今后需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典型题目解析。

4. 课后作业布置。

七、课后作业1. 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检查完成情况。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学生能正确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乘法估算的必要性,会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2.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掌握新知,理解算理。

二、重点难点
掌握并理解乘法中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三、导学问题
1.估算有什么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计算只要大概估计一下它的得数是多少就够了,不必算出准确数。

比如妈妈要买5袋饼干,带多少钱合适呢?妈妈想:“每袋饼干1元8角,将近2元,买5袋带10元就够。

”像这样不算出准确数,只计算出大约的数,就是估算。

2.观察图片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4.学习估算方法。

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请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箱带鱼398元,这里的398元比400元少一点,接近400,我们就把398看作400。

400×7=2800 2800小于3000,因此3000元钱够。

5.巩固练习
小明7岁他爸爸的年龄比他年龄的4倍还多2岁小明的爸爸多少岁
四、参考资料
估算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

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要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

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应予以肯定。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鼓励了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而且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比如,估算2186×4,书本上的方法是2186×4≈2000×4=8000,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别的方法,
像2186×4≈2200×4=4800,如果有学生这样算:2186×4≈2100×4=8400,我们也应当予以肯定。

再比如,估算432÷4,除了介绍书本上的642÷5≈600÷5=120外,同时不妨介绍一下别的方法像642÷5≈650÷5=130等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之对于计算题的估算,我认为,应当提倡以“快、灵”为原则,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不拘一格地思考。

我们的标准答案应提供一个误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1)近似估算法。

如61乘4,估算它的得数接近几百,只要把61看成60来算,就可以估算出它的得数接近240。

又如根据实际题目,把一个数估大或估小到一个整十数这样就可以心算出一个得数的大致范围。

如84乘6,把84看成80得到480,把84看成85得到510,得数的范围就在480到510之间。

(2)联系实际估算法。

如要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重量,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比如,一棵大树,让学生估计它的长度,学生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3)以小估大或以大估小法。

比如,估一估一版面的报纸有多少个字,数一数50克黄豆有多少粒像这种题,多的和少的基本上是倍数关系,可以让学生以此来估计。

(4)数位估算法。

即估计计算的得数是几位数,以此来确定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

如,31乘9,通过估算可以很快得出它的积是三位数,学生在计算时就能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计算正确率。

方法是死的,人的思维是活的。

教师在让学生估算时,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多元的估算,可以施展学生的个性。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类型题,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对估算策略进行交流及对比,领悟各种策略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并从中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养成对问题能进行多角度思考,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