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1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一、总则1.本规范以《GB 50111-2011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为基本依据,对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相关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施工企业管理作出规范性规定。
2.设计、施工中应遵守本技术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不得减少设计要求或施工要求中技术准则的内容,不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代替已规定的技术要求或工艺流程,不应违反规范。
3.新建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项目是指从地质勘察,至施工交底、动工就地施工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均按预算完成,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现行法规、规范等要求,在给定完成时限内完成的建设项目。
二、设计1.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必须提出详细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基本内容、支护方案说明、分块图、计算书等相关文件。
2.施工设计臂的地质报告,必须详细说明用材条件、工程条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并应附有测量资料、照片、取样数据分析及测试结果。
3.设计应根据地质资料,结合实际条件综合考虑稳定性要求,安全系数等,采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出能满足要求的设计。
三、施工1.施工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执行。
施工前必须详尽的现场调查,并创造有利处理工程掌握条件,确定施工细节,并可能作出施工变更。
2.施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数量、质量进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执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及质量要求。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虽经过安全培训,但仍应把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
四、质量检验1.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施工,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检验工作,必须按照《GB 50111-2011》及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并根据工程情况作备选,以确保施工新技术及新工艺的验证和工程质量有完备的质检结果报告。
3.质量检查实验室应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有国家认可的实验资格,并且具备高新技术验证能力。
3岩石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详解

3 岩石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
? 3.1 概述 ? 3.2 岩石锚杆分类 ? 3.3 锚杆支护材料 ? 3.4 锚杆作用原理和参数设计 ? 3.5 锚杆施工机具和锚杆施工 ? 3.6 喷射混凝土支护
3.1 概 述
? 岩土体变形的两个特点:变形的不均匀性和局部性。 ? 岩土体自身还有一个特点:存在自平衡性,就是在一 定条件下,岩土体出现局部破坏时,它无须外加作用 就可在岩土体内部进行应力调整,最终实现新的平衡。 ? 实现应力调整的条件:变形的连续性和可传递性。
3.2 岩石锚杆分类
? 3.2.1 锚杆的分类方法
? 依据不同特点分类,可有不同类型的锚杆:
? 根据锚固形式分:全长锚固、加长锚固和端头锚固锚杆; ? 根据锚固方法分:机械式、水泥砂浆粘结式(包括水泥药卷)、树脂
粘结式(包括树脂药卷)和摩擦(缝管、水力)式锚杆; ? 根据杆体材料分:竹锚杆、木锚杆、金属(钢筋)锚杆、钢丝绳锚杆、
? 3.3.1 杆体材料
? 常用的杆体材料主要是各种钢筋,包括圆钢、螺纹钢和专 用钢材。 ? 国内上世纪90年代前多用Φ14~20 mm的3号圆钢 (Q235)制作,抗断破坏力一般不超过100 kN; ? 近年来采用高强度、高刚度锚杆或超高强的螺纹钢锚 杆(屈服强度400~500 MPa ); ? 专门研制了单向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用于制作螺纹钢 锚杆,并采用专用螺母,形成等强锚杆。 ? 国内煤矿还采用有经济的竹、木锚杆、塑料锚杆、玻 璃钢锚杆等。
3.3 锚杆支护材料
? 锚杆实现高强和超高强的方法: ? 首先是高强度材料的应用; ? 其次是对螺纹钢筋进行整体强化热处理,使直径 22mm 的 螺纹钢锚杆破断力达到300 kN以上,大大提高了锚杆的承 载能力; ? 再则通过对螺纹段采用整体滚丝方式加工螺纹,可保证螺 纹段的极限承载力不低于杆体破断荷载的 90%。
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3)3围岩分级 (4)4锚喷支护设计 (8)4.1一般规定 (8)4.2锚杆支护设计 (12)4.3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 (15)5现场监控量测 (26)5.1一般规定 (26)5.2现场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 (26)5.3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与反馈 (27)6光面爆破 (29)7锚杆施工 (31)7.1一般规定 (31)7.2全长粘结型锚杆施工 (32)7.3端头锚固型锚杆施工 (32)7.4摩擦型锚杆施工 (33)7.5预应力锚杆施工 (34)7.6预应力锚杆的试验和监测 (35)8喷射混凝土施工 (36)8.1原材料 (36)8.2施工机具 (36)8.3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 (37)8.4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38)8.5喷射作业 (39)8.6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 (41)8.7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42)8.8钢架喷射混凝土施工 (42)8.9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施工 (43)8.10喷射混凝土强度质量的控制 (44)9安全技术与防尘 (47)9.1安全技术 (47)9.2防尘 (48)10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49)10.1质量检查 (49)10.2工程验收 (51)1总则1.0.1、1.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已在国内地下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是,由于国内没有一本完整的、统一的技术规范,锚喷支护工程设计保守,不适当地增加工程投资及设计、施工不当,工程质量低劣,危及安全使用的现象不乏其例,甚至出现隧洞工程片帮、冒顶,造成国家财产严重损失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制订本规范,是为了使锚喷支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矿山巷道、竖井、斜井、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水工隧洞及各类地下工程的锚杆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和后期支护。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1

为形成锚杆的锚固段而进行的注浆。注浆料有水泥系及合成树脂系两种。
2.1.16二次注浆post fill grouting
在锚杆张拉锁定后,向杆体护套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内进行注浆。
2.1.17二次高压注浆post high pressure grouting
2.1.20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
为检验工程锚杆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承载力要求的试验。该试验应采用单循环与多循环的分级加荷、持荷和卸荷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并在锚杆施工中进行。
2.1.21蠕变试验creep test
检验在恒定荷载作用下锚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试验。
2.1.22承载力(拉力)设计值design anchorage force
——钢筋或钢绞线直径,排桩的直径或地下连续墙的厚度
——隧洞洞顶覆盖岩层厚度
h——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与建筑物基础底标高之差
——喷射混凝土层有效厚度
——锚杆锚固段长度
——锚杆的非锚固段长度、锚杆的自由段长度
——锚杆力的力矩(m);
——不稳定岩块出露面的周边长度
——结构面与水平面夹角
——预应力锚杆的倾角
——锚杆直径
——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粘聚力
Dr——相对密度
Es——锚杆杆体弹性模量
Ec——锚杆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
Em——锚杆注浆体弹性模量
f——岩土体滑动面上的摩擦系数、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fc——锚固段灌浆体、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t——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锚杆钢筋、钢绞线强度标准值
2.2.4计算系数
——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抗隆起安全系数、基底面抗剪切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结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地下工程和坑道工程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规范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 喷射混凝土:指将水泥、骨料、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后,通过喷射机喷射到施工表面形成的一种支撑结构材料。
-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指使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地下工程的支护和加固,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指对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3. 施工前准备3.1 设计准备在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准备工作。
设计准备包括确定施工工艺、制定支护方案、确定材料配合比等。
3.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需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参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
3.3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应平整、清洁,并配备必要的喷射混凝土设备、材料储存设施和安全防护设备。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施工工艺4.1 喷射混凝土设备的安装喷射混凝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连接管道等都需要经过合理设计和认真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4.2 喷射混凝土的配制按照设计要求和材料配合比,将水泥、骨料、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料。
混合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4.3 喷射混凝土的喷射在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喷射面进行清洁和润湿处理,喷洒适量的水,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喷射混凝土喷射防护装置。
喷射混凝土时需保持适当的喷射距离和喷射压力,确保混凝土的均匀覆盖和粘结性。
4.4 喷射混凝土的固化和养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固化和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土壤或岩石中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等工程材料进行支护加固的一项技术规范。
该规范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
下面将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程设计是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人员应根据土壤或岩石的性质、坡度、深度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工程的承载力、变形性能、抗冲刷能力以及抗震能力等关键指标。
设计人员还需合理选择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类型、长度、间距和角度等参数,以提高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材料选择也是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钢板、螺栓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喷射混凝土的选材要求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工程的使用寿命、环境因素以及成本等因素。
施工方法是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实施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平整和测量等。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位置和间距,并按照工程图纸完成锚杆的安装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施工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专业施工设备和工具,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
最后,验收标准是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建设完成后的重要环节。
验收工作应由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并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
主要包括对工程质量、工程设备和施工工艺的检查,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安全、稳定的要求。
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并进行后续维护和管理。
总之,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和验收等环节,以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工程需求。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引言: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法的安全施工、合理设计与质量控制的一份指导性文件。
本规范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工程实践,提高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一、总则1.1 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采用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法的岩土工程,包括隧道、地下室、坑道等工程。
1.2 术语和定义:规范中采用的一些术语和定义应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保持一致。
1.3 相关文件:本规范中所列出的相关文件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确保施工的合规性。
二、设计要求2.1 工程地质调查:在进行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掌握工程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的分布,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岩土变形特征。
2.2 支护结构设计:在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和参数,包括锚杆的直径和排布密度、喷射混凝土的拌合比和喷射厚度等。
2.3 稳定性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稳定性分析,包括岩体的稳定性、锚杆的受力分析和喷射混凝土的受力分析等。
三、施工工艺3.1 预处理:在施工前,必须对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法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包括清理、喷淋固结和固化等工作,确保支护区域的清洁和稳定。
3.2 锚杆施工:锚杆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锚杆的孔深、孔径、孔距和锚杆的安装方式等。
3.3 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按照预定的拌合比和喷射厚度进行,注重控制施工速度和压力,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4 周边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周边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必要时进行结构调整和加固工作。
四、质量控制4.1 施工资质和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熟悉岩土支护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标准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锚网索喷巷道支护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GB 50511-2010 煤矿井巷施工规范GB 50213-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MT 146.1-2002 树脂锚固剂行业标准3 技术要求3.1 材质要求3.1.1 锚杆、锚盘、螺母、让压构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各构件强度与设计锚固力要匹配。
不同规格的锚杆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的抽样检验不少于1次。
3.1.2 锚杆种类。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规定允许使用的锚杆种类包括以下五种:3.1.2.1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
钢材屈服强度要求不低于335MPa,钢材宜选用螺纹钢、碳素结构钢,直径在Φ18mm、Φ20mm、Φ22mm及以上选取。
3.1.2.2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肋螺纹钢树脂锚杆1)钢材屈服强度要求在335MPa、500MPa和600MPa三种规格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选取,直径在Φ20mm、Φ22mm、Φ25mm及以上选取。
2)高强锚杆尾部采用滚丝工艺。
锚盘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20MnSi钢板制作,其尺寸应不小于120×120mm或Φ120mm。
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3)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肋螺纹钢树脂锚杆实验要求:尾部螺纹部位的破断载荷大于杆体的破断载荷,主要表现在抗拉试验中,锚杆破断位置应在杆体部位,尾部螺纹部位破断或尾部螺纹与杆体交接部位破断视为不合格。
除做屈服载荷实验外,应在杆体滚压螺纹部做抗弯试验。
抗弯试验以Φ175mm为弯芯直径,受弯部位为杆体与尾螺纹交接部位,要求弯曲90°时,受弯部位不得脆断。
抗剪切强度为屈服强度的0.6~0.8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料由水泥、骨料和纤维(钢纤维或合成纤维)组成的喷射混凝土。混合料中加入钢纤维,则称为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永久留在构筑物内并能保持其应有功能的锚杆,其设计使用期超过2年。
2.1.7临时性锚杆temporary anchorage
设计使用期不超过2年的锚杆。
2.1.8非预应力锚杆non tensiled bolt
安设于地层中的全长粘结型锚杆。
2.1.9土钉soil nailing
安设于土中的全长粘结或摩擦型锚杆。
2.1.3锚杆自由段free anchor length
不与周围浆体或地层粘结的杆体长度。
2.1.4锚杆锚固段fixed anchor length
借助灌浆体或机械装置,能将拉力传递到周围地层的杆体长度。
2.1.5锚头anchor head
能将拉力由杆体传递到地层面和支承结构面的装置。
2.1.6永久性锚杆permanent anchorage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086-2011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of ground anchoring
and shotcrete support
规范修编组
1.0.1为使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2.1.12可拆芯式锚杆removable anchorage
当使用功能完成后须拆除筋体的锚杆,一般采用压力型或压力分散型锚杆。
2.1.13套管polyrohylense sheath
预应力筋材的保护外套。用以充分发挥锚杆自由段的功能,并提供防腐保护。
2.1.14过渡管trumpet
在锚具到自由段的过渡区段中起防腐保护作用的管子。
2.1.10压力型锚杆compression anchorage
能将拉力直接传递到杆体锚固段末端的锚杆。
2.1.11荷载分散型锚杆load-dispensive anchorage
在锚杆孔内,安设几个独立的单元锚杆所组成的复合锚固体系,每个单元锚杆均有其独立的自由段和锚固段,能使锚杆的张拉力均匀分散地分布于各单元锚杆的锚固段上。又称单孔复合锚固体系。
2.1.29干拌法喷射混凝土dry mix shotcrete
将水泥、骨料按一定比例拌制的混合料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输送至喷嘴,与压力水混合后喷射至受喷面所形成的混凝土。混合料中可加入外加剂、外掺料(水泥以外的其它胶结料)或纤维。
2.1.30湿拌法喷射混凝土wet mix shotcrete
将水泥、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的混合料装入喷射机,并输送至喷嘴处,用压缩空气将混合料喷射至受喷面上所形成的混凝土。混合料中可加入外加剂、外掺料或纤维。
锚杆抵抗设计荷载应具有的设计抗力。
2.1.23锁定荷载lock-off load
在锚杆张拉作业完成时,立即传递于锚头的荷载。
2.1.24弹性位移elastic displacement
锚杆试验时测得的可恢复位移。
2.1.25塑性位移plastic displacement
锚杆试验时测得的不可恢复位移。
2.1.31回弹物rebond losses
通过喷嘴喷出的混合物,与受喷面撞击后未粘结在上面的溅落材料。2.1.32喷嘴 Nhomakorabeaoggte
位于输料管前端用以喷出混合物的装置,采用干拌法喷射,在喷嘴处加入水和液态外加剂;采用湿拌法喷射,在喷嘴处加入液态外加剂和压缩空气。
2.1.33胶凝料binder
喷射混凝土中水泥和其它具有胶凝作用的外掺料的总称。
2.1.26设计荷载design load
预期作用于锚杆上的最终最大的有效荷载。
2.1.27安全系数
用于锚杆或其他部件设计的极限承载力与设计荷载之比。
2.1.28喷射混凝土shotcrete (sprayed) concrete
将水泥、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的混合料装入喷射机,借助压缩空气,从喷嘴喷出至受喷面所形成的致密均质的一种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中一般加入外加剂,并可加入外掺料和/或纤维。
对锚固段注浆体周边地层进行的高压劈裂注浆,用以提高锚杆承载力。
2.1.18固结注浆consolidated grouting
为减小钻孔周围岩体的渗透性或改善地层的力学性能,向钻孔内灌注水泥浆液。
2.1.19基本试验basic test
工程锚杆正式施工前,为确定锚杆设计参数,在现场进行的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该试验应采用多循环的分级加荷、持荷和卸荷的试验方法。
2.1.20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
为检验工程锚杆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承载力要求的试验。该试验应采用单循环与多循环的分级加荷、持荷和卸荷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并在锚杆施工中进行。
2.1.21蠕变试验creep test
检验在恒定荷载作用下锚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试验。
2.1.22承载力(拉力)设计值design anchorage force
2.1.15一次注浆first fill grouting
为形成锚杆的锚固段而进行的注浆。注浆料有水泥系及合成树脂系两种。
2.1.16二次注浆post fill grouting
在锚杆张拉锁定后,向杆体护套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内进行注浆。
2.1.17二次高压注浆post high pressure grouting
2.1
2.1.1预应力锚杆anchor、anchorage
能将张拉力传递到稳定的或适宜的岩土体中的一种受拉杆件(体系),一般由锚头、杆体自由段和杆体锚固段组成。当采用钢绞线或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可称预应力锚索。
2.1.2锚杆杆体anchor tendon
由筋材、防腐保护体、隔离架和对中支架等组装而成的锚杆受力杆件。
1.0.2本规范适用于隧道、洞室、边坡、基坑、结构物抗浮、抗倾和受拉基础等工程的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的设计、施工、试验、监测及验收。
1.0.3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利用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
1.0.4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