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合集下载

2022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

2022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

2022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1、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遗憾浓酣B、色调协调C、娇柔骄傲(正确答案)D、意境景色3、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4、成语完形:坚()不拔[单选题] *任忍韧(正确答案)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的发现...... [单选题] *独特5、关联词选用:一般庙宇的雕像,往往()平板,()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两个小童和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

[单选题] *只有才不仅还不但而且不是就是(正确答案)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7、1《芝麻官餐馆》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再现一位离休县长打破世俗观念开餐馆的同时,又表达了作者有感而发的人生思考,读来令人深深回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武汉市 四 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武汉市 四 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武汉市2010年四月调考语文卷及答案2009—201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0.4.15说明: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33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尴尬(gà) 运筹(ch6u) 饥肠辘辘(lù)B.骁勇(ráo) 揣摩(chuǎi)拈轻怕重(zhān)C.镂空(lòu) 亢奋(kàng) 前瞻后顾(zhān)D.奠定(diàn) 魁梧(wú) 悲天悯(mǐn)人2.下面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惶恐晦暗流连忘返B.鄙薄殉职莫名其妙C.拮据荒辟重峦叠障D.聪慧繁琐却之不恭九年级语文试卷第l页(共8页)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

(2)学问犹如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我们要获得学问的甜果,就要学习和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

(3)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A.热忱发挥怀疑B.热情发扬迟疑C.热忱发扬迟疑D.热情发挥怀疑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网友专门为“春运”制作的漫画《春节回家运动会》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

B.春节联欢晚会上,湖北姑娘贾玲凭借相声《大话捧逗》一鸣惊人。

C.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D.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汽车数量猛增,停车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武汉市九年级四调语文试卷

武汉市九年级四调语文试卷

武汉市九年级四调语文试卷1、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3、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秦可卿死后,贾珍因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请王熙凤帮助丧事。

王熙凤安排妥当,恩威并施,威重令行,将两府的事情安排得停停当当。

B.《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C.《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正确答案)D.“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这是《红楼梦》中兴儿所言,“玫瑰花”指的是探春。

5、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高三下】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下】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下】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

从早期PC 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

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

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

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

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

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

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别潮汛腐化惰落引经具典B.诽谤恣睢屈指可数再接再厉C.彷惶勾勒通霄达旦跃武扬威D.眷顾闲遐按步就搬轻举忘动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去江汉路”,曾是武汉人的____邀约,外地人____的武汉体验。

多少人在这里,看____的时尚,买最佳的商品,过最看重的纪念日,留____的生活烙印。

A.最潮最炫最新最深B.最新最深最潮最炫C.最炫最深最潮最新D.最新最炫最重最潮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0年的夏天是属于南非的,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一定会让球迷们热血沸腾....。

B.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之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C.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书包只好甘拜下风....了。

D.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事件一再发生,提醒我们每一个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譬.如/偏僻.卡.片/关卡.折.本/损兵折.将笨嘴拙.舌/相形见绌.B.殉.职/勋.章羞怯./惬.意粘.贴/拈.轻怕重恍.然大悟/惊慌.失措C.狼藉./慰藉.轩昂./盎.然载.誉/千载.难逢不屑.一顾/惟妙惟肖.D.占据./蹲踞.真谛./取缔.侍.奉/恃.才傲物浑.水摸鱼/魂.牵梦萦5.默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志在千里。

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2

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2

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21、1电话交谈中,一般由打电话的一方先提出结束谈话,致告别语。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这句话表达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补全句子:意兴()然[单选题] *卬昂盎(正确答案)醠4、6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由济南著名历史人物辛弃疾、扁鹊、秦琼组成的济南“吉祥三宝”之“泉城抗疫天团”一时间成了市民的热追对象,大大激发了全民核酸检测。

B.《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法规规定驾驶两轮电动自行车拨打接听电话、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初次被查给予口头警告,并登记相关信息。

C.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正确答案)D.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核酸检测依然是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发现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5、“氓之蚩蚩”中“氓”的意思是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读音是“má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心理描写)B.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动作描写)C.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中考语文四调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中考语文四调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中考语文四调试卷1.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ㅤㅤ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

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

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

为此,学校作出不少努力:与新华书店联合打造“匡园书屋”,并保持书籍的动态更新;每个教室配备“教室书房”,每个书房放置500本左右的图书……ㅤㅤ②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幼年时,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智慧和惊喜,帮助他们打开想象之门。

少年时,课外阅读的积累不仅可以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帮孩子建立稳定的情绪发展,理解与他人相处的意义,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ㅤㅤ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一起读书。

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

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ㅤㅤ④现在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因此,必须教会孩子阅读要做到有所选择。

这样既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又能真正做到有所收获。

世界上有很多经典著作,经过几千年的时间依然流传至今。

如果孩子们走进经典,就会发现其中蕴含很多亘古不变之理,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智慧。

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标准,要求学校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

2023年武汉四调语文试卷

2023年武汉四调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考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语文试卷2023.4.18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显台词和潜台词①台词是剧作家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

台词是由显台词和潜台词组成的。

其中显台词就是显现在剧本中的台词,也是演员在舞台上所说的话;而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剧本台词当中,没有明确表达却是最真实、最想表达出来的内容,且在台词的一字一句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显台词与潜台词共同组成表演艺术中的台词。

台词是表演中有声的表达,而怎样使有声的表达化为有生命的表达,潜台词就是其中的关键。

②我们通常把显台词叫作“言”,潜台词叫作“意”,如果台词当中“言”与“意”一致,那么这时显台词便是潜台词;而如果“言”与“意”不一致,就会出现“言外之意”。

那么这时显台词背后便有了丰富的潜台词。

同样一句“吃饭了吗”,它隐含在字面下的意义是多层的。

既可以是“询问”“关心”,也可以是“邀请”“责难”等。

显台词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下潜台词却不同,这便是其微妙之处。

③显台词与潜台词同时存在于台词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显台词是潜台词的基础,人物的每一句潜台词都来源于显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2018年武汉市四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分析老师:学大教育孙莹,镇祝芸。

第I卷(选择题30分)? ? (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愧怍(zuò)? ?拮据? ?屏气凝神(bǐng)? ? 莫名其妙B.?商酌(zhuó)??聪慧? ?栩栩如生(x?)? ???手不释卷C.?鄙薄(báo)? ?热忱? ?拈轻怕重(niān)重峦叠障D.?魁梧(wú)? ?桑梓? ?前瞻后顾(zhān)? ?自出心裁[答案?C[难度]?易[解析]?第1题考察字音字形。

C项中的错误非常明显:?鄙薄(báo)中“薄”的读音,只有读“bó”音之时才有“鄙夷、看不起”之意,“重峦叠嶂”中“嶂”意为“如屏风般遮挡”,是山字旁。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你能时不时地?? ??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尝到背叛的滋味,唯有如此,你才能?? ??到忠诚之重要。

我希望你常常被人? ,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聆听他人有多重要。

A.?遭遇??领会? ?轻视? ?? ?? ???B.遭遇? ?领悟? ?忽视C.面对? ?领会? ?忽视? ?? ?? ???D.面对? ?领悟? ?轻视[答案] B[难度]中[解析]?第2题考察词语辨析。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和用法辨析。

“遭遇”和“面对”都有“碰到”之意思,“遭遇”强调一种被动性,“面对”讲求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

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

对象常是意境、艺术、情感等事物。

“轻视”和“忽视”:?都表示“不在意”“不重视”。

“轻视”通常带有主观的贬低之意,带有故意的意思:?而“忽视”则是非故意的。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报道了中建三局的智能顶升系统一一中国首创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不断地刷新城市天际线。

B.今年5月30日,南航将开通武汉-伦敦直飞航线,这是继直飞巴黎、莫斯科、旧金山、罗马、悉尼之后,武汉开通的第6条洲际航线。

C.电影经济、互联网业态、手机APP?服务的兴起,催生出电影顾问、网约车司机、导航地图编辑、机器人调试员等新兴岗位出现在各大公开招聘会上。

D.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马云亲率众民营企业家来武汉共建中国新民营经济创新区,这次新探索将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来汉发展,助力武汉新民营经济再出发。

[答案] C[难度)中[解析]?第三题是一道典型的考察病句的核心技巧“缩句”的题型,在缩句后留下中心语可得“兴起催生出新岗位出现在招聘会上。

”是典型的句式杂糅。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是诗歌的国度,“诗乐舞混沌不分”,歌唱性是中国古典诗歌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诗词与音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在浅唱低吟中做到了雅俗共赏。

B.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与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C.“百部经典”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突破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力求做到广纳百家、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平淡的小事,勾起了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朋好友的回忆;它没有商业片的噱头和造势、浮华与张扬;?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持久存在的爱和尊重。

[答案)D[难度」中[解析]?第4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D?选项考察的是常考标点分号的用法。

分号通常在句子区隔中表并列关系。

显然D选项中第二个分句“勾起了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朋好友的回忆”是一个动宾结构,与后文中“它没有商业片的噱头..”和“有的只是众与人之间存在的的爱与尊重。

”不形成并列关系。

故“回忆”后分号使用不恰当,应该为冒号或句号。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记忆=脑功能?①你大脑的巅峰时刻,应在何时?②人们总以为自己的大脑登上巅峰,是在自己记忆力最强的时刻,比如十几二十岁时。

我们那时上知古文,下背单词,能在一周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学完一学期的课程,还能拿到及格……然而,十几二十岁,也是我们不忍回顾的“黑历史”最多的日子,如果我们的大脑那时候最棒,为什么它会把我们一次次领到沟里去呢?③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大脑健康中心的主任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就认为,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

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就像凭外表来挑选终身伴侣――外表美丑很容易被注意到,记忆力好坏也很容易分辨;外表好看当然是优势,记忆力好也能带来许多便利;然而,外表不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记忆力,也不是大脑最强的能力。

④深思熟虑才是。

负责深思熟虑的,是大脑最靠近前额的部分——额叶。

科学家们曾以为额叶是大脑最不重要的部分,毕竟,因手术或外伤失去额叶的人也能存活,而额叶不成熟的人看上去活得还挺好。

但今天的研究表明,在涉及幸福生活时,额叶远比记忆力重要。

记不住清朝皇帝的顺序不是大事,总是忘记待办事项稍有点麻烦,然而,只要额叶运作正常,你就能评估出“该使用辅助记忆的工具了”,然后就做出“用本子或软件提醒自己”的明智抉择。

⑤如此重要的额叶,却是大脑中成熟得最晚、衰退得最早的部分。

许多人的额叶功能差不多二十来岁才发育成熟,四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除非,我们努力锻炼额叶。

额叶功能就像骨密度,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

骨质可以储备,认知功能也可以储备。

在《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一书中,查普曼提出,额叶功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衡量:一是策略性注意力。

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专注力。

在信息超载的重压下,额叶需要判断哪些信息可以置之不理,哪些值得关注,并迅速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

二是综合推理能力。

额叶能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要点,确定解决方向,并不断观测应用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和反思。

三是创新力。

运作良好的额叶不会因循守旧,而是会跳出固有的观念和做事方式,用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三种能力,都能通过持续锻炼额叶来获得提升。

⑥现在的研究显示,只要没有罹患大脑疾病,大脑的绝大部分神经元都能健健康康地陪伴你一生,还会因为不断锻炼而愈发高效。

比如综合推理能力,许多人60岁后才达到高峰期。

⑦大脑的巅峰时刻,不在过去,也非现在,而是将来——但是你得精心照料你的额叶。

5、文中说“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一周内能记住一学期的课程,也不代表大脑的功能很强。

B、年轻的时候记忆力非常好,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常常犯错。

C、记忆力的好坏使人容易分辨大脑功能的强弱。

D、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虽然易于判断但无法看清大脑能力的实质。

【答案】C【难度】易【解析】典型的核心信息相悖,记忆力好坏并不能使人分辨大脑强弱,人们会误将“记忆力”等同于“大脑能力”。

6、关于文中对“额叶”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额叶负责深思熟虑,能决定大脑最强的能力。

B、即使失去额叶,人也会生活得很幸福,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C、即使记忆力衰退,额叶功能仍然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评估和明智抉择。

D、额叶成熟得晚却衰退得早,因此需要精心地照料。

【答案】B【难度】易【解析】修饰信息的错误。

原文中第四段2-5行,“看上去过得好”,“在过幸福生活时,额叶更重要”都说明该项的“不会影响”的错误。

7、关于文中所说“额叶功能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常对海量信息筛选判断并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可以锻炼专注力。

B、经常从繁杂信息中提炼要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锻炼分析综合能力。

C、经常观察解决问题的效果,并及时修正反思,可以锻炼推理能力。

D、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刻意寻找和别人不同的方案,可以锻炼创新能力。

【答案】D【难度】中【解析】该题型需要做一定的语义推新,D选项中“刻意寻找不同方案”与“从不同视角看待”表述不一致,错误。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鲁肃简公劲正鲁肃简公?劲正,不徇爱憎,出于天性。

素与曹襄悼?不协,天圣中因议茶法,曹力挤肃简,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谪洪州。

及肃简病,有人密报肃筒,但云“今日有佳事”。

鲁闻之,顾婿张昷之日:“此必曹利用去也。

”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

肃简日:“得上殿乎?”张日:“已差人押出门矣。

”鲁大惊日:“诸公误也。

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院,尽忠于朝廷,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

”嗟叹久之,遽觉气塞。

急召医视之,日:“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

”是夕,肃简薨。

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日:“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

”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

[注释?鲁肃简公:?即鲁宗道,曾与李谘讨论茶税法。

?曹襄悼:?即曹利用。

武人出身,真宗时恃功逞威,仁宗时被罢免,自缢而死。

?崇山谪去:?此处借典故说曹利用被贬。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简公劲正? ??劲正:?刚正B.?因得罪去? ?? ???得罪:?冒犯C.?谪洪州:? ?? ?? ??谪:?降职D.?但素不学问? ?? ??但:?只是。

[答案): B[难度易:解析:?考查常用实词A选项根据原文语境,可知鲁肃简公行事不循个人爱憎。

劲正翻译为刚正,符合语境。

B 选项考查古今异义。

原文中提到曹利用极力排挤肃筒,因此导致肃简获罪被罢职。

因此得罪应当翻译为“获罪”,而不是现在所指的“冒犯”之意。

C选项谪与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一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同义,都是“降职”的意思。

D选项但在现在一般用作转折连词,而在初中文言文中常有“只,只是”的含义。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向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A.?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B.??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C.?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D.?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答案]: C[难度]:中通读全文,可知此句大意“这一定是有大不如意的事让他动气了,现在气脉已断绝,没法再治”。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宗道与曹利用素来不和,他被贬官也是因为曹利用的排挤。

B.皇上了解了实情后撤销了对鲁宗道的罢官令,只是扣了他的俸禄。

C.鲁宗道认为曹利用还是尽忠职守的,只是不学无术,脾气倔强。

D.李谘的诗,表达了对鲁宗道为曹利用抱不平而气绝身亡的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