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
注重读后活动,实现读后拓展——小学英语ReadandWrite板块教学读后设计活动

注重读后活动,实现读后拓展——小学英语Read and Write板块教学读后设计活动【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所有语言的输入最终目的是输出。
阅读后活动作为语言输出的载体,是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进阶环节。
读后活动的有效设计和组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中Read and write 板块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读后活动设计应该遵循的“四定”原则以及有效的阅读教学读后活动的一些常见类型。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有效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身边的大部分老师都十分重视读前和读中教学,却忽略了读后环节。
殊不知,读前和读中多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输入,而只有读后才是学生利用所学形成的知识输出。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读后的时间段,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本文阐述了读后活动设计应遵循的“三定”原则,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教研活动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设计读后活动,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准三定,让“学”有成效要设计出精炼有效的读后活动,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定位准确,目标清晰每个活动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个活动它就是一个小系统,目标越集中越好,比如四上U3Read and write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能听说认读文本中的句子,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文中的人物。
2.能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子简单描述一位熟悉的朋友或同学。
(二)定式优化,设计巧妙定式即形式,优化的关键是设计出吸引人的活动形式。
如六上U3 Robin and the Ant的设计中可采用手偶的活动方式,准备的材料有主人公Robin、草地泥潭和五只可爱的蚂蚁手偶,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三个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Robin,一人扮演蚂蚁,一人扮演旁白。
顺着故事的思路,同学们带着手偶边学边演,使这个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三)定练有效,力求全效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要求统一,只有这个凸起,所以活动的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材施教,四上U3 my friend Read and write这一课为例,在最后的书写环节,可以设计的二星级和四星级难度的练习。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一、教学流程:(一)读前活动读前活动是指学生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的活动,可借助歌曲、歌谣和图片,采用交流、预测的方式,帮助学生激活旧知识,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兴趣。
可以在学生欣赏完歌曲与歌谣之后,交流关联内容,从而提出问题。
而预测则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本中的插图,然后说出他们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最后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读中活动读中活动是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活动。
活动的开展以问题的提出及回答为主要过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逐步让学生掌握略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读后活动读后活动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材料之后所做的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以巩固文本材料的重心内容为出发点,通过对更多文本材料的处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一)Analysis of teaching content: (内容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第四单元A部分的阅读课,通过Zhang Peng 和John 打电话这一事件,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
(二)Analysis of the students:本节课是一堂阅读课,学生在前面的词汇和对话课中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及一些动词词组,所以,顺利地阅读本篇课文对学生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三)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Reading for fun,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是阅读课的目的。
为此本课将以问题为引领,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活动力求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意义。
(四)Teaching objectives:1. Knowledge objectives:At the end of this class Ss should master the four-skilled sentences “This is Zhang Pe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 dishes. I’m reading a book.”2. Ability objectives:(1)Enable Ss understand how to make a phone call.(2)Foster the Ss’ reading skills by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n the context.3. Emotion objectives:Help Ss understand the same words might get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ntexts. So language should be learned in real situations, and reading might offer them the situations and help them learn more.(五)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1.通过问题的引领和上下文的联系正确理解句子“Come on , John”的含义,以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有效设计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3 — 6 8 2 2 ( i ) . 2 0 1 4 . 3 . 0 2 2
j
2 . 灵 活 性
阶段侧重初 步理解和感知语 言材料 ,而读后 阶段侧重检查 阅 J 教师应 根据不同的教学 目标 、不 同的教学 对象来设计 不 凄理解 的效 果和巩 固语 言运 用知识 ,是提高 学生语言运用 能 } 同的活动 , 在教学过程 中不 断变换活动 的方式 , 让学生感 到有
的地 , 但 其在具体 的操作 中有很大 的不同 , 它更适合 学生 自
己在课下对于单 词进行记忆 。这种单词 记忆法 的诀 窍就六个 字: 快速 , 循环 , 多次 。具体 的说就是 , 学生在单 词的记 忆过程 ・ 针对单词表进行 快速的浏 览 ,不 用刻意地花心思 针X 寸 一个 单词去反复背诵 ,而是快速 的对单 词表进行多次反 复循环 的 浏览 , 以此 来增 强 对 单词 的 记忆 。
三、 读 后 活 动 的设 计
f I J 现任务过 难使课堂气 氛沉闷 , 要 么过于简单 , 使任务 流于形 { 内容和主题的拓展和延伸。在 进 行读 后 设 计 时 ,要 考 虑 的重要 因素 是 学生 能 否 接
教 师要 设 计多种形式 的 、 具有 可操作性 的 、 有意 义的语 言 输 出活动 , 以激 发 学 生 参 与 活 动 的热 情 , 鼓 励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的 语 言输 出, 以实现读后 活动的 目标 。既要有 口头活动 , 又要有笔 头活动 ; 既 可用个人独立活动方式, 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
如何让读后活动成为课内阅读与自主阅读之间的桥梁

如何让读后活动成为课内阅读与自主阅读之间的桥梁摘要:本文以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前、读中、读后这三个阶段中最关键的“读后活动”为例,浅谈读后活动对指导学生阅读,训练阅读技巧,顺利从课内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课内阅读;自主阅读在英语教学中,课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占的课时比例也最大。
课文阅读要完成语言输入、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以及阅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目标,由于阅读材料的体裁和内容不同,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思想,陈述内容和方法也不同,而读者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阅读目的也有所区别,因此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对词汇、句型、语法的讲解层面上,而忽视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整体理解能力,研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前、读中、读后这三个阶段中最关键的“读后活动”为例,浅谈读后活动对指导学生阅读,训练阅读技巧,顺利从课内阅读过渡到课外自主阅读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一、课内阅读在写这篇论文的准备阶段,我在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发行的《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年06期,看到一篇题为《读“对一篇英语阅读课文的15种处理方法”有感》的文中,由教育培训专家ruthwajnryb博士撰写的题为just one ofthose things ,anaccident 的文章,它所展示的15种处理方法,能够以实例启发和引导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引导学生领悟和挖掘文章内涵,从而使文章中的精华能被学生所感、所悟、所用。
笔者受此启发,在所授的801班课堂上,对一篇短文也进行了多种处理,几十种方案供学生选择。
短文内容如下:three men are in the truck .the men are sam ,joe and tom.the truck is pulling a house ,the men drive under the bridge ,the truck stops. why? it is stuck under the bridge .the men get out of the truck ,they look at the house ,they have a problem !joe says,“maybe we can pull the house out .”sam says,“maybe we can push the house out .”tom looks under the house ,he looks at the tires,he lets some air out of one tire.the men let air out of all the tires.now there is half an inch between the house and the bridge ,the house is not stuck !the men get into their truck ,they drive away with the house![处理手法1]让学生提前阅读最近一周的报纸,收集类似的益智故事,课堂上用英语向其他同学作简要介绍。
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篇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文|袁梦曦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很重要。
阅读教学中的读前与读中环节应当为读后活动做好铺垫。
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注意活动主题的确定以及活动类型的选择,并且要加强读后活动与之前教学环节的关联性。
在读后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输出进行积极的监控和干预。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现状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读后活动设计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
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时长的限制,在阅读课上学生无法完成读后任务,或者学生对于读后活动的内容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较低。
(2)读后活动的设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要求。
(3)学生对读后活动的兴趣不浓,缺乏积极性。
(4)部分教师认为读后活动只是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一种回顾,并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读后活动是本文的主题。
二、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重要性关于读后活动的目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王蔷(2006:201-202)提出读后阶段是阅读的拓展阶段,活动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主要的活动形式有话题写作、辩论、改写等。
王媛(2009)提出读后活动设计的四个目的:(1)巩固运用新词汇和语言结构。
(2)提高依据阅读主题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输入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输出。
读后活动中的语言输出是综合性的语言运用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创造性地应用语言,从而进行内容输出。
在现实中,如果读后活动的设计忽视了主题内容和重点语言,偏离本节课的输入内容和输入语言,那么学生讨论的内容往往也偏离理论主题,他们输出的内容与上阅读课之前没有明显差异,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一致,从而无法达到落实核心语言知识的目的。
设计读后活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课例探讨

课程篇一、引言思维品质是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安德森等将布鲁姆认知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六个方面,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作为较高的认知水平,主要表现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本文以一节读后改写课为例,探讨如何挖掘文本,设计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关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课例探讨(一)课例分析本节课是阅读课的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已经完成了对故事文本的细节提取和人物性格分析。
第一课时的阅读文本是一篇科幻故事,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Unit4Space Lesson12The Spaceship,讲述了外星人Captain因为飞船出现故障不得不降落在地球上,遇到了带着小狗Oscar在田地里玩的小男孩Billy。
Captain想要通过控制小狗Oscar进而控制地球,所以他控制了小狗后,让小狗进攻Billy,但被Billy反击,最后Captain被摔死在地的故事。
本课话题属于科学和技术。
本文旨在通过科幻故事告诉人们在未来的星球关系中,我们应该与其他生命和睦相处,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
(二)学情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科技很感兴趣,但对本课的结局不满意。
在第一课时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很多学生回答“不喜欢”,原因是“不希望这个结局”。
很多学生表示“如果我写,我就不这样写”。
基于以上分析,第二课时主要授课内容是改写本课故事。
(三)教学设计思路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希望学生能够改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
但如何基于文本分析,从文本中找到突破口呢?本文的主人公是Captain,他本想控制地球,但是最后却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的死亡。
如果Captain不死,那他应该怎样做呢?人物的结局是由其行为决定的,其行为是由其隐性思想决定的。
浅谈中职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设计

语言输 出活动有练习性 与交 际性之分。 练 习性输出以操练 刚学过的语言为 目的, 因此准确性是其评价标准 ; 而交际性输 H { 以 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交际为 目的 , 有效性是其标准 。在平时 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不拘泥于一 、 两种活动形式 , 根据阅读材料和 学生水平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 采用丰富多彩的渎后活动避免 让学生产生单一感 , 保持学生对于阅渎的兴趣度和对于课堂参 与的 新鲜度 。笔者总结如下几种读后任务方案 。 3 . 1 练 习性 读 后 活 动
2 设计 原 则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阅读课的读后活动的 完成 情况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 , 其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 度是影响这节课的高潮和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 中, 教师要着眼于 学生的发展 , 尽可能地设计各种活动 , 充实阅读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拓展阅读 内容 , 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 , 获得语言 知识和语 言技能 , 并且能够磨砺意志 、 活跃思维 、 展现个 性、 发展心 智、 拓展视 野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因此 , 在渎后活动设计任务时, 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2 . 1 紧扣教学 目标 和教 学重点 渎后 活动是检测一节阅读课教学 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重要环 节 。教 学 目标 和 重点 的设 计要 可 观 测 、 可操 作 、 可 评 价 。 教学 目标 和重点的设计 、 完成要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中。阅读活动的 设 计 必须 指 向其 旨在 达 到 的 目标 。 教 师 可 以 通过 观测 学 习者 在 读后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来判断教学 目标 的达成情况 。学习者通过 对语言材料的学习 , 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 目标 , 完成教师设计 的读 后活动。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 要注意主题 内容和重点语言 , 考 虑本节课的输入内容 、 输入语言和教学重点。要落实核心教学语言 知识 , 深 化 主题 内容 。 2 . 2 根据不 同体裁设计 任务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中要求学生能读懂有关个人与 家庭 、 学校生活 、 日常生活、 休 闲娱乐 、 健康 、 居住环境 、 出行 、 科学技 术、 T作和节 日与习俗的简短阅读材料 。这些话题项 目不 同, 与其 相关 的阅读材料的体裁也不相同。有小故事 、 说 明文 、 议论文等 。 因此 , 我们在设计 中要注意根据不同体裁设计渎后任务。使活动与 教学话题 、 教学 目标具有较强的关联 , 并在活动中注意 目标语言 、 话 题语 言的运用 。 例 如 , 对于小故 事可 以设计复述课文 、 角色扮演 等的读后活动 ; 对于说明文如果让学生复述课 文则显得较难 , 可 以
阅读课读前与读后活动对发展综合语言能力的作用

阅读课读前与读后活动对发展综合语言能力的作用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而阅读课读前与读后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读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读后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读前与读后活动对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活动方式。
一、读前活动的作用1.激发兴趣读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去阅读。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阅读课之前,可以通过导入话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思考读前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预测文本内容,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判断能力。
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也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感受氛围,预测故事发展。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扩展词汇在读前活动中,可以通过词汇激活,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他们的词汇储备。
可以通过单词卡片、语境例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词和短语,提高他们的词汇水平。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考察他们对文本细节和主旨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领悟。
2.拓展语言运用能力读后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激发创造力通过读后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
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1. 问题回答
问题回答是一种常见的读后活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是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也可以是与文本相关的问题。
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发掘出更深层次的思想。
2. 绘画
绘画是一种有趣的读后活动。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他们读到的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或者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任何与文本相关的东西。
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3. 书评
书评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读后活动。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阅读内容的书评,让他们表达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看法。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
4.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的读后活动。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或者让他们自己创造一个角色。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动机和行为,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5. 课堂演讲
课堂演讲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读后活动。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
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读后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