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沟通的五种方式

合集下载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PPT文档演模板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三、面部表情
•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 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 各种情绪状态。比如眼睛不但可以传情还可以 交流思想,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 交往手段。艺术家们往往会通过对人物面部表 情的描绘,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情感,栩 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PPT文档演模板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头 部 姿 势
•1、侧向一旁———说明对谈话有兴趣。 •2、挺得笔直(抬头姿势)———说明对谈 判和对话人持中立态度。 •3、低头———说明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 或持否定态度。
PPT文档演模板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肩 部 姿 势
•1、使劲张开双臂 :说明有决心和责任感 •2、耷拉:说明心情沉重,感到压抑 •3、双肩往后耸 :不满、愤怒 •4、耸肩 :不安、遗憾或恐怖 •5、双肩向前挺出:当自感负担太重时 ,似 乎在暗示肩部不堪重负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
笃定,期待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漠视,没有安全感,
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
•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
PPT文档演模板
人际沟通之非语言沟通
•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 •鼓掌——赞成或高兴,兴奋 •打呵欠——厌烦,无聊 •手指交叉——好运 •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 •搔头——困惑或急躁 •笑——同意或满意,肯定,默许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忍耐 •抖脚——紧张,困惑,忐忑 •抱臂——漠视,不欣赏,旁观心态 •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蔑视,意外
你儿的话或者弹道他们不愿意弹道的动词是,他们就

解读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

解读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

解读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沟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言语之外,我们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姿态和声音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这些非语言元素往往比我们的言辞更直接地表达了我们的情感、意图和态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并解读其背后的含义和作用。

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最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之一。

通过肢体动作和姿态,我们可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手势的使用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力,比如挥手表示欢迎或告别,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或鼓励。

此外,身体的姿态和动作也能传递出我们的情感和意图。

比如,挺直身体表示自信和开放,低头则可能表示谦虚或内向。

二、表情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中最直接和明显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我们的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情感状态,例如喜怒哀乐、惊讶和厌恶等。

通过面部表情,我们可以传达出我们的不同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

三、声音声音的语调、音量和语速也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非语言元素。

不同的声音特点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我们的语调抑扬顿挫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情感状态,高亢的声音可能表示兴奋或愤怒,而柔和的声音则可能表示温和或安抚。

此外,音量和语速的控制也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较大的音量和较快的语速可以显示出自信和决心,而较小的音量和较慢的语速则可能表示冷静和谨慎。

四、空间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在空间上的距离也能传递出信息。

不同的文化和人际关系会影响我们对空间距离的要求和接受程度。

一般来说,与亲密关系的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会较近,而与陌生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则会较远。

通过控制与他人的距离,我们可以表达出我们对对方的亲近程度和尊重。

五、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人际交往中最直接和亲密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握手、拥抱、亲吻等身体接触方式可以传递出亲善、友好和亲密等情感。

然而,身体接触也是一种文化和个人偏好的体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的意愿谨慎使用。

总结:非语言沟通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读非言语话术:获取客户真实需求

解读非言语话术:获取客户真实需求

解读非言语话术:获取客户真实需求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时言语并不能完全表达出人们的真实需求。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非言语话术来解读客户的真实需求。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非言语话术,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

首先,观察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人们在表达情感、态度和意图时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从客户的姿势、眼神、手势、皮肤色泽等方面获取信息。

当客户紧皱眉头、咬住嘴唇,说明客户可能存在疑虑或不满。

而如果客户面带微笑,身体放松,说明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有兴趣。

通过观察身体语言,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提供解决方案。

其次,倾听不完整的语言。

有时,客户并不会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是用含糊不清的语言来暗示。

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话语,注意其中的重点词汇和情感色彩。

比如,如果客户说“这个价格有点贵”,我们可以从中判断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进而提供更合适的方案。

通过倾听不完整的语言,我们可以迅速理解客户的关注点,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观察微笑和眼神。

微笑和眼神是人们情感表达中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微笑是积极情感的表现,而眼神则能传递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与客户进行交谈时,如果客户频繁微笑,那说明他们对我们的话题或产品感兴趣。

而如果客户的眼神迷离或游离,说明他们可能在思考其他事情,我们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获取客户更专注的关注。

此外,还可以通过客户的触碰行为来获取他们的真实需求。

触碰是人类情感表达中最亲近的方式之一。

当我们与客户进行交流时,如果客户频繁触碰产品或展示物品,那说明他们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兴趣。

如果客户拒绝触碰或避免触碰,那说明他们可能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一些疑虑或不满意。

通过观察客户的触碰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最后,还可以通过观察客户的行动来获取他们的真实需求。

行动是人们意图和决策的体现。

非语言沟通概述

非语言沟通概述

非语言沟通概述“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来讲的,指的是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众多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过程。

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内容部分通常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一、非语言沟通的方式1.标记语言例如聋哑人的手语、海军的旗语、交通警的指挥手势、裁判的手势,以及人们惯用的一些表意手势,如“OK”和表示胜利的“V”,美元的$符号以及许多现代企业的标识。

2.动作语言比如,饭桌上的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

一位顾客在排队,他不停地把口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很着急。

在柜台前,顾客将商品拿起又放下,显示出他拿不定主意。

3.物体语言总把办公物品摆放很整齐的人,能看出他是个干净利落、讲效率的人;穿衣追求质地,不跟时尚跑,这样的人一定有品位、有档次。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1.无意识性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心事时,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2.情境性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

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同样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3.可信性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害怕了。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因此容易作假,而人体语言则不同,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

4.个性化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同说话人的性格、气质是紧密相关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内向稳重的人的手势和表情肯定是有明显差异的。

非语言交流的八种方式

非语言交流的八种方式

非语言交流的八种方式以非语言交流的八种方式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类在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之外,还能使用的八种方式。

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类非语言交流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它包括了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

肢体语言在面对面沟通时非常重要,它可以传达出许多语言不能表达的信息,例如某人的心情、态度、意图、信任度等。

因此,了解肢体语言的含义对于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二、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人类非语言交流中最具有表现力和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眼神交流能够直接表达人的情感状态,例如喜怒哀乐、爱憎等。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眼神交流也可以传达出人的信任度、诚意等信息。

因此,交流双方的眼神交流应该得到重视。

三、触觉交流触觉交流是通过身体的触感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握手可以表达出人的认可或尊重,拍肩可以表达出安慰或鼓励,拍打背部可以表达出友好或感谢等。

触觉交流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打破距离感。

四、视觉交流视觉交流是通过图片、图像等视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广告、海报、漫画等都是使用视觉交流来传达信息的。

视觉交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快速地传达信息,使人印象深刻。

五、声音交流声音交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音乐、歌曲、语音等都是使用声音交流来传达信息的。

声音交流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调、节奏、音量等来表达情感和意图,增强交流效果。

六、味觉交流味觉交流是通过味道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食品品尝、调味等都是使用味觉交流来传达信息的。

味觉交流可以增强感官体验,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物品的特点和品质。

七、嗅觉交流嗅觉交流是通过气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香水、芳香剂、香料等都是使用嗅觉交流来传达信息的。

嗅觉交流可以通过气味的浓度、种类、特点等来表达情感和意图。

八、动作交流动作交流是通过动作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舞蹈、体育竞技等都是使用动作交流来传达信息的。

动作交流可以通过动作的形式、力度、速度等来表达情感和意图,增强交流效果。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可以形象地帮助人对沟通的深刻理解,防止因语言沟通不良带来的误解。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有哪些?下面店铺整理了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1.目光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

"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

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在人们交往和销售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注视还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异。

推销学家在一次实验中,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同时却告知另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学生。

观察结果,自以为自已地位高的女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都充满自信地不住地凝视对方,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学生说话就很少注视对方。

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2.衣着在谈判桌上,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

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

在销售交往中,人们总是恰当地选择与环境、场合和对手相称的服装衣着。

谈判桌上,可以说衣着是销售者"自我形象"的延伸扩展。

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对交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非语言线索

非语言线索

服装 三原则
和谐 原则
整洁 原则
整洁原则
整洁的原则指整齐干净的原则,这是服装搭配 打扮最根本的原则。一个穿着整洁的人总能给 人积极向上的感觉,总是受欢迎的,而一个穿 着褴褛肮脏的人给人感觉总是消极颓废的。在 社交场合,人们往往通过衣着是否整洁大方来 判断来人对交往的是否重视,是否文明有涵养 等。整洁的原则并不意味着穿着的高档时髦, 只要保持服饰干净合体、全身整齐有致便可。
2.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 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 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 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 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 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 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 对女性而言。但中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 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 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 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 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 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 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 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 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 富和发展。
蔽其沮丧无力、心理紧张;
(9)背手(两手相握)——至高无上、自信甚至狂 妄;
(10)双臂在胸前交叉——缓解紧张与矛盾心情, 下意识地达到防御、镇定与伪装的作用。
与人沟通的距离也是姿态语言的一种
公共 3·5米以上
1·2~3·5米 社交
0·5~1·2米
私人 亲密
0·5米
自我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一、非语言沟通的含义二、非语言是相对于语言而言的,非语言沟通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沟通时的所有符号。

非语言信息是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仪表服饰、语音语调等产生而传递出去的二、非语言沟通内容(一)体态语言也称作身势语。

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沟通形式。

人们见面相互点头、握手或拥抱,就是用体语向对方致意,问候和欢迎。

人们在交谈时身体略向前倾,不时点头,神情随着谈话的内容变化而变化,这些体态特征表示出对说话者的尊敬和礼貌。

如果腿不住地乱抖,身体随意摇晃,眼睛不住地左顾右盼,那一定会使说话者感到不高兴。

因为这些无声的语言传出的信息是不尊重、不礼貌和不欢迎。

所以体态语言与人际沟通成功与否关系很大。

体语主要包括头语、身姿和手势三种,它们既可以支持修饰言语,表达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手势是会说话的工具。

是体态语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频率最高,形式变化最多,因而表现力、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姿势动作。

例如,老师教学生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可以伴以简洁的身姿作为示范。

人们协调各种动作姿势,并与其他无声语言动作,如眼神,面部表情等紧密配合,使各种表现手段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二)脸部表情脸部表情(又称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

人类具有异常丰富的脸部表情,在人际沟通中,人们的脸部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信息过程中,人们更加着重的是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

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许多细微复杂的情感,都能通过面部种种表现来传情,并且能对口语表达起解释和强化作用。

脸面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脸部纹路的不同组合,便构成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表情。

同样是笑,微笑、憨笑、苦笑、奸笑,在嘴、唇、眉、眼和脸部肌肉等方面都表现出许多细微而复杂的差别。

因此,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的各种细微差别,并且要善于灵活地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使面部表情能更好地辅助和强化口语表达。

(三)眼神与目光接触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许多言语所不易表达的复杂而微妙的信息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言语沟通的五种方式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发现,非言语沟通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演示。

当一个人说“我钓了一条很大的鱼”时,他很可能会用手势来比画鱼的大小,这个比画动作就是演示。

第二种:适应性行为。

人在疲倦的时候打哈欠,在想睡觉的时候揉眼睛,这些都是适应性的非言语动作,它们反映了我们身体内部的需求。

在这种非言语动作中,还有一种被称为操纵性动作,它通常出现在两性交往时,是人们下意识的一种行为反应。

比如,在心仪的异性面前面红耳赤、局促不安、手足无措,或者夸张地摆出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或者女性的婀娜多姿、一步三摇等。

第三种:姿势和手势。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用肢体接触来辨别敌人和盟友是非常重要的生存需要。

直到现在,很多文化中都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身体接触方式,用来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心理上的联系,比如,用拥抱、握手表示友好,用拍肩膀表示赞扬和鼓励,等等。

第四种:面部表情。

达尔文很早就发现,人类有一些基本的面部表情,它们的意义不光在人类中是明确的,甚至在其他动物中也非常明显。

比如,咧开嘴大笑表示高兴和欢迎;眉头紧皱表示不满和忧虑;噘嘴表示不痛快;咬牙表示愤怒。

第五种:控制型动作。

比如,在倾听某个人发言的时候,我们会用点头来表示对对方发言的兴趣,同时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

在沟通中,我们通常会和对方保持眼神的接触,如果其中一方转移视线,就说明他在关注其他事情,由此也给另一方发出一个信号——现在也许是改变话题的时候。

前文提到,肢体接触可以传递善意,而现在心理学家发现,不光是善意,人类很多其他的情感、意愿和思想,都可以通过肢体接触来完成表达,这在心理学上叫触觉沟通。

2009年,迪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当时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研究生的马修·赫滕斯坦(Matthew Hertenstein)发现,在人类的12种情绪中,有8种可以通过接触来表达。

赫滕斯坦分别选择美国人和西班牙人作为被试,他发现在这两种文化下的人都能够有效地从他人的触摸中识别不同情绪。

在他们的实验中,两组被试分别配对,每对中一个是主动接触的人,一个是被接触的人。

两人被不透明的黑色幕帘隔开,主动接触的被试只能通过幕帘上的一个小洞去触摸另一名被试的前臂。

主动接触者要尽量通过触摸来表达实验者所要求的各种情绪,而被接触者则要通过感受主动接触者的手来判断对方想表达的情绪是什么,然后在13个选项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情绪。

实验结果发现,被试仅仅通过触摸就能够有效识别愤怒、恐惧、厌恶、喜爱、感激和同情这6种情绪,其正确率为48%~83%,显著高于随机水平的正确率(7.6%)。

随后,赫滕斯坦等人改进了上述实验,不再让被试仅仅触摸前臂,而是可以触摸身体的任何部位(生殖器、女性胸部等特殊部位除外)。

结果发现,被试除了能够有效识别上面提到的6种情绪,还能够识别悲伤和快乐这两种情绪,识别这8种情绪的正确率为50%~80%,显著高于随机水平(11%)。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单纯的触摸行为,也能依靠触摸部位的不同传递出不同的情绪信息,并且人们能从触摸行为中识别对方想要表达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