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13章 能量法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vε = = τγ 2G 2
τ2
三、扭转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M e l M e 2l 1 1 Vε = W = M e ⋅ ∆φ = M e = 2 2 G I p 2G I p
T 2 ( x) Vε = ∫ dx 2G I p ( x) l
截面的挠度。 例:求图示简支梁C截面的挠度。 求图示简支梁 截面的挠度
F
θ B2
wC1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 wC1 = M ⋅ θ B 2
得:F ⋅ wC1
Fl =M⋅ 16 E I Ml = 16 E I
2
2
由此得:wC1
例:求图示悬臂梁中点C处的铅垂位移∆ C 。 求图示悬臂梁中点 处的铅垂位移
故:
M ( x) M ( x) ∆=∫ dx EI l
M ( x) M ( x) 莫尔定理 ∆=∫ dx 莫尔积分) (莫尔积分) EI l
对于组合变形: FN ( x) FN ( x) T ( x) T ( x) M ( x) M ( x) ∆=∫ dx + ∫ dx + ∫ dx EA GI p EI l l l
积分得: 积分得:
FN (x)dx M (x)dx T (x)dx Vε = ∫ +∫ +∫ 2EA 2EI 2GIP L L L
2
2
2
例: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求自由端B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F
解:
B
A
l
x
M ( x) = − F ⋅ x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3章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3章

= 7.44 × 10− 2 m = 74.4mm

2 × 0.050 Fd = (300 N ) 1 1 + + 2.22 × 10 − 2
= 1.004 × 10 3 N
M max = 1.004 ×10 3 N (1.00m ) = 1.004 ×10 3 N ⋅ m
设压杆微弯平衡时的挠曲轴方程为
πx w = f sin l
式中,f 为压杆中点的挠度即最大挠度。
题 13-8 图 解:由题设可知,
w = f sin
πx , l
6
w′ =
πf πx cos l l
据此可得
λ (x ) =
q cr 所作之功为
1 x 2 * 1 ( w′) dx = 2 0 2


x 0
(也可通过左侧题号书签直接查找题目与解)
13-2
比为 8:3。
图示圆截面简支梁,直径为 d,承受均布载荷 q 作用,弹性模量 E 与切变模量 G 之
(1)若同时考虑弯矩与剪力的作用,试计算梁的最大挠度与最大转角; (2)当 l/d =10 与 l/d =5 时,试计算剪切变形在总变形(最大挠度与最大转角)中所占百分比。
(2)被冲击面(弹簧顶面)的静位移为
∆st =
最大冲击载荷为
Pl P 500 + = 1.516 × 10 − 5 m + m = 2.52 × 10 − 3 m 3 EI k 200 × 10
2h + + Fd = P 1 1 ∆ st
于是,杆内横截面上最大的正应力为
Fl 3 ∆= 48EI
得刚度系数
0.030 4 48 × 200 × 10 × F 48 EI 12 N = 6.48 × 10 5 N k= = 3 = 3 ∆ m m l 1.00

材料力学第13章 能量法

材料力学第13章 能量法
F dF1
第十三章
能量法
l
F1 O F l
l1 dl1lΒιβλιοθήκη l积分得:P6
W dW
F
F
0
l F l F F1 dF1 Δl EA 2 EA 2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材料力学
根据功能原理 Vε= W , 可得以下变形能表达式
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1 Vε W FΔl FN Δl 2 2
P3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能量法
四、功能原理
可变形固体在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外力和内力均将作功. 对 于弹性体,不考虑其他能量的损失,外力在相应位移上作的功,在数 值上就等于积蓄在物体内的应变能.
Vε = W
(Work-Energy Principle)
P4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Me l 2 W3 F 3 F 16 EI
A
l/2 C
l/2
Me
B
1 Fl 3 Mel 2 Vε F F 2 48 EI 16 EI 1 Mel Me 2 3 EI
能量法
Me

Me
l

2

1 1 M el M e l T 2l Vε W M e Δ M e 2 2 GI p 2GI p 2GI p 2 2 n T ( x) T Vε dx 或 Vε i li l 2GI ( x ) p i 1 2Gi I pi
P9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十三章
能量法
A B
a
F22 (a b) 2 EA
(b) 在B截面加F1后,F1作功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 量 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 量 法

Vε Vε (D1 , D 2 ,, D i ,, D n )
假设位移 Di 有一微小增量 dDi 其它位移均保持不变 梁的应变能也有一增量 dVe
外力功的增量
d W Fi d D i
Ve d Ve d Di D i
d Ve d W
Ve Fi D i
卡氏第一定理
卡氏第一定理

l
0
F ( x) T ( x) dx dx 0 2GI 2 EA p
l
2 N
2
F ( x) M ( x) d x s dx 0 2 EI 0 2GA
l l
2
2 S
应变能恒为正 ,是内力或外力的二次函数。
非线性函数
一般情况:非线性弹性体
s s1 s e
外力作功:
de e 1
DAB 方向水平向外
§3-4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解超静定问题要综合考虑三方面 几何方面 —— 建立变形几何相容条件 物理方面 —— 建立补充方程 静力学方面 —— 建立平衡方程
等直杆,发生基本变形,材料为线性弹性体 非等直杆或杆系结构,受较复杂荷载作用, 材料为非线性弹性体 易 难
能量法
例1:求图示超静定梁支座处的约束力。
③ 先加M,后加F
A
M AM
F
B
AF DCF
AM
Ml 3EI
D CF
Fl 48 EI
3
AF
Fl 16 EI
2
1 1 应变能: V M ε AM ( FD CF M AF ) 2 2 2 3 2 2 1 F l M l MFl ( ) EI 96 6 16
Ve Fi D i

13简明材料力学习题_答案_第十三章

13简明材料力学习题_答案_第十三章

13.1. 两根圆截面杆材料相同,尺寸如图所示,一根为等截面杆,一根为变截面杆,试比较两杆的变形能。

解:方法1:两杆的变形()()()()()222213/8/447 2/442/4a b P L P L PL PL PLl l EA E d E d E d E d ππππ∆==∆=⨯+= 外力的功22()()()()221217 228a a b b P L P LW P l W P l E d E d ππ=∆==∆= 功能原理22()()()()2227 8a a b b P L P L U W U W E d E d ππ==== 方法2:两杆的内力()() a b N P N P ==变形能()()()222()22222()222222/43/8/4722/4822/4a b N L P L P LU EA E d E d P L P L P L U E d E d E d πππππ====⨯+=13.2. 图示杵架各杆的材料相同截面面积相等,在P 力作用下,试求桁架的变形能。

解:(1) 求约束力/8/8(a) (b)上海理工大学 力学教研室10 0 0 20 20 0 2AA AB B B A A X P X X PP MR l P l R P Y R Y Y =-===⨯-⨯===-==∑∑∑ (2) 分析铰B2BD B BC B P N R N ====(3) 分析铰D02DA DB BD DC PN N N N ==== (4) 分析铰CCA CB BC N N N ===(5) 桁架的变形能())22222222212211220.95722222i i BC BC AC AC BD BD DA DA N l U N l N l N l N l EA EAP P l P l l EA EA EA ==+++⎡⎤⎛⎫⎛⎫⎫⎢⎥=⨯⨯+⨯⨯== ⎪ ⎪⎪⎢⎥⎝⎭⎭⎝⎭⎣⎦∑ 13.3. 计算图示各杆的变形能。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fc
U P
M (x) M (x) dx
l EI P
1
EI
l 2 0
[(
P 2
Me l
) x1
M
e
]
x1 2
dx1
1 EI
l 2
(
P
02
Me l
) x2
x2 2
dx2
M el 2 Pl3 16EI 48EI
(
)
31
• 例13-6 求刚架B的水平位移和C点的转角。
解:
AB段: M (x1) (Pa Pf x1)
P
2
29
A截面的转角:
A
U M e
M (x) M (x) dx l EI M e
1
EI
l
2 [(
0
P 2
Me l
) x1
M e ](1
x1 l
)dx1
1
EI
l 2 0
(P 2
Me l
) x2
x2 l
dx2
M el 3EI
Pl 2 16EI
(
)
30
Me
p
A
C
X1
L/2 L/2
B
X2
C截面的挠度为:
A ②将内力对MA求偏导后,令M A=0
L xO
③求变形( 注意:M A=0)
M (x)
1
M A M 0
A
A
L
M (x) M (x) dx EI M A
L Px dx 0 EI
PL2
2 EI
A
PL2 ( 2 EI
)
“负号”说明 A与所加广义力MA反向。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A80学时练习册1-13章答案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A80学时练习册1-13章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 1.7 ( ∨ );1.8 ( × );1.9 ( × );1.10 ( ∨ );1.11 ( ∨ )1.12 ( ∨ );1.13 ( × );1.14 ( ∨ );1.15 ( ∨ ) ;1.16 ( × )二、填空题1.1 杆件 变形 , 应力,应变 。

1.2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杆轴线 , 沿杆轴线伸长或缩短 。

1.3 受一对等值,反向,作沿剪切面发生相对错动 , 沿剪切面发生相对错动 。

1.4 外力偶作用面垂直杆轴线 。

任意二横截面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转动 。

1.5 外力作用线垂直杆轴线,外力偶作用面通过杆轴线 , 梁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

1.6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

1.7 强度 , 刚度 , 稳定性 。

1.8 强度 , 刚度 , 稳定性 。

1.9 连续性 , 均匀性 , 各向同性 。

1.10 连续性假设 。

应力 、 应变 变形等 。

1.11 拉伸 , 压缩 , 弯曲 。

1.12 2α ; α-β ; 0 。

三、选择题1.1 1 。

1.2 C 。

1.3 C 。

四、计算题1.10=A X ∑=0X FF S =⇒∑=0Y 0=-F Y A F Y A =⇒∑=0A M 0=--FL M FL M -=⇒y x解:1. 求A 端的反力: 2. 求1-1截面的内力: ∑=0Y 0=F F S-∑=01C M 02=--/FL M 2/FL M -=⇒X A M1.2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一、是非判断题2.1 ( × );2.2 ( ×);2.3 ( × );2.4. ( ×);2.5 ( × );2.6 ( × ) 2.7 ( × );2.9 ( × );2.10 ( × );2.11( × );2.12( ∨ )二、填空题2.1 2.22.3 最大工作应力σmax 不超过许用应力[σ] , 强度校核 ; 截面设计 ; 确定许可载荷 。

第十三章北航 材料力学 全部课件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北航 材料力学 全部课件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能量法13-2 图示变宽度平板,承受轴向载荷F 作用。

已知板件厚度为δ,长度为l ,左、右端的截面宽度分别为b 1与b 2,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试用能量法计算板件的轴向变形。

题13-2图解:对于变截面拉压板件,应变能的表达式为x x b E F x x EA F V lld )(2d )(202N02N⎰⎰==δε(a)由图可知,截面x 的宽度为x lb b b x b 121)(-+= 代入式(a ),并考虑到F F =N ,于是得121221212 0 ln )(2d 21b b b b E δlF x x l b b b δF E V lε-=⎪⎭⎫ ⎝⎛-+=⎰设板的轴向变形为∆l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2122ln )(22Δb b b b E δlF l F -= 由此得1212ln )(Δb b b b E δFll -=13-4图示结构,承受铅垂载荷F 作用。

已知杆BC 与DG 为刚性杆,杆1与2为弹性杆,且各横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EA ,试用能量法计算节点D 的铅垂位移。

题13-4图解: 1. 轴力计算未知支反力四个,未知轴力两个,即未知力共六个,而独立或有效平衡方程也为六个,故为一静定问题。

设杆1与杆2均受拉,则刚性杆BC 与DG 的受力如图b 所示。

由平衡方程 02 ,0N2N1=⋅+⋅=∑a F a F M B 022 ,0N2N1=⋅-⋅-⋅=∑a F a F a F M G得34N1F F =, 32N2FF -= 2. 铅垂位移计算 结构的应变能为EA l F EA l F EA l F EA l F V ε9103234222222222N 21N =⎥⎥⎦⎤⎢⎢⎣⎡⎪⎭⎫ ⎝⎛-+⎪⎭⎫ ⎝⎛=+= 设节点D 的铅垂位移∆Dy 与载荷F 同向,因此,载荷F 所作的功为2DyF ΔW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于是有EAlF F ΔDy 91022=由此得节点D 的铅垂位移为()↓=920EAFlΔDy 13-5 图a 所示圆柱形大螺距弹簧,承受轴向拉力F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考虑轴向拉压,解法同第2题,略。
5.如下图刚架受一对平衡力F作用,各段的EI相同且等于常量,试用图乘法求两端A、B间的相对转角。
解:应用图乘法,在A、B点加一对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6.图示刚架,各段的抗弯刚度均为EI。试计算B截面的水平位移和C截面的转角。
解:应用图乘法,在B截面加一水平单位力,在C截面加一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第十三章能量法
一、选择题
1.一圆轴在图1所示两种受扭情况下,其〔A〕。
A应变能相同,自由端扭转角不同;
B应变能不同,自由端扭转角相同;
C应变能和自由端扭转角均相同;
D应变能和自由端扭转角均不同。
〔图1〕
2.图2所示悬臂梁,当单独作用力F时,截面B的转角为θ,假设先加力偶M,后加F,那么在加F的过程中,力偶M〔C〕。
A不做功;B做正功;
C做负功,其值为 ;D做负功,其值为 。
3.图2所示悬臂梁,加载次序有下述三种方式:第一种为F、M同时按比例施加;第二种为先加F,后加M;第三种为先加M,后加F。在线弹性范围内,它们的变形能应为〔D〕。
A第一种大;B第二种大;
C第三种大;D一样大。
4.图3所示等截面直杆,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作用。假设杆的拉压刚度为EA,材料的泊松比为μ,那么由功的互等定理可知,该杆的轴向变形为 ,l为杆件长度。〔提示:在杆的轴向施加另一组拉力F。〕
A 0;B ;
C ;D无法确定。
〔图2〕〔图3〕
二、计算题
1.图示静定桁架,各杆的拉压刚度均为EA相等。试求节点C的水平位移。
解:解法1-功能原理,因为要求的水平位移与P力方向一致,所以可以用这种方法。
由静力学知识可简单地求出各杆的内力,如下表所示。
可得出:
解法2-卡氏定理或莫尔积分,这两种方法一致了。

AB
0
0
0
BC
-1
故A点总的铅直位移为:
3.试求图示悬臂梁B截面的挠度和转角〔梁的EI为常数〕。
解:应用图乘法,在B点分别加单位力和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4.图示刚架,EI及EA。试用莫尔积分法或图乘法计算B截面的垂直位移wB和转角θB。
解:应用图乘法,如果不计轴向拉压,在B点分别加单位力和单位力偶。它们的内力图如下图。
在C点施加水平单位力,那么各杆的内力如下表所示。

AB
1
BC
1
CD
0
0
0
BD
AD
0
00Biblioteka 那么C点水平位移为:2.图示刚架,各段的拉压刚度均为EA,抗弯刚度均为EI。试求A截面的铅直位移。
解:采用图乘法,如果不计轴向拉压,在A点施加单位力,那么刚架内力图和单位力图如下图。
如果考虑轴力影响,那么各杆的内力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