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古文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古文一词多义
古文中常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心:心可以表示人的内心感受、思想意识,也可以表示事物内部的核心或主要部分。
2. 美:美可以表示外貌、容貌的好看,也可以表示感觉上的愉悦、舒适。
3. 明:明可以表示光亮、清晰,也可以表示明白、清楚。
4. 道:道可以表示道路、街道,也可以表示法则、规律、哲学思想。
5. 德:德可以表示品质、品行、道德标准,也可以表示功德、善果。
6. 公:公可以表示公正、公道,也可以表示国家、政府。
7. 行:行可以表示走路、行进,也可以表示事业、行业、行为。
8. 安:安可以表示平静、安定,也可以表示安置、安排。
9. 贵:贵可以表示昂贵、高贵,也可以表示珍视、重视。
10. 乐:乐可以表示欢乐、快乐,也可以表示音乐。
语文一词多义

语文180个一词多义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小学语文常用一词多义

常用多义词新鲜①食物没有变质; 1.小明今天买的水果比昨天买的新鲜!②(花朵)没有枯萎; 2.都一周了,玫瑰花还这么新鲜。
③(空气)经常流通; 3.我不一定要出去,只想呼吸些新鲜空气。
④(事物)出现不久,稀罕。
4.她拿出的工艺品大家都还没见过,都感觉挺新鲜的。
生气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1.她的嘴巴老是嘟着,一生气可以挂个油瓶儿。
②生命力,活力。
2.孩子们像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充满生气。
理会①懂得,领会; 1.学习不能长进的原因在于,自己不肯动脑筋理会书中要旨,只是人云亦云。
②注意;③理睬; .解放军战士毫不理会敌人的枪炮,勇敢的向山顶冲锋④理论;⑤照料,处理比较①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②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
1.不幸往往来自比较,而幸福也是来自比较。
2.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 1.老师请我按姓氏笔画编造班级名册。
②凭想象创造;③捏造;④虚构 2.这篇作文漏洞百出,显然是编造出来的。
不堪①承受不了;1.悲伤使他痛苦不堪。
②不可,不能;③坏到极深的程度。
④用在消极的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2.如果我们现在停下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胜①承担不了,不能承受 1.这种封建的旧习俗,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②表示不能或做不完;例句③非常,十分; 2.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让我不胜欢喜。
④不如。
出手①卖出货物,脱手;②拿出来 ;1.别看有些人出手阔绰、住华厦、穿名牌,其实是外强中干,一身的债务。
③动手,开始行动 ;2.他没啥本事,等他黔驴技穷时,我再出手将他降服④指神子的长短;⑤开始做某事情时表现出来的本领。
出台①(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 1.政府改弦更张出台了一套新政策。
②比喻公开出面活动;③演员上场。
①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2.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他总算熬出头了。
②(物体)露出顶端;③出面,带头;④在整数后表示有零数;1.老余虽已六十出头,却是发短心长,请他当参谋决不会错。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
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
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安: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风雨不动安如山疑问代词,怎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动词,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把:动词,拿、持。
把酒话桑麻把酒临风形容词,白色的。
比:动词,挨着对着。
天涯若比邻动词,比作。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动词,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兵:名词,士兵军队。
可汗大点兵名词,兵器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池:名词,古代护城河。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名词,水池。
墨池记出:动词,出现、露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出去、出来。
不复出焉动词,拿出。
皆出酒食动词,产生。
江山代有才人出处:名词,地方。
几处早莺争暖树名词,时候时间。
乡书何处达动词,处在。
处江湖之远次:名词,层次。
不可计其层次矣动词,编次、编排。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驻扎、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北固山下丛:动词,跟从,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动词,依从。
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来从楚国游。
形容词,从容。
道:动词,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名词,道路。
古道西风瘦马名词,道德。
伐无道,诛暴秦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
以谘诹善道名词,学问。
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名词,道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得:动词,得到。
既出,得其船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动词,达到。
动词,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动词,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发:名词,头发。
可怜白发生动词,出发。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动词,发出。
野芳发而幽香动词,征发、征派。
发闾左谪戍鱼阳负:动词,背负。
负者歌于途动词,依靠,依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感:动词,感动。
帝感其诚动词,伤感。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动词,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臣不胜受恩感激观观:名词,景观。
语文版一词多义归类

一词多义七上伤仲永“之”1. 忽啼求之——代词,书写工具。
2. 借旁近与之——人称代词,他,仲永。
3.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仲永的诗。
4. 余闻之也久——代词,仲永的事。
5. 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于”1.环谒于邑人——到,介词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被,引出动作的对象。
“自”1.并自为其名:自己2.还自扬州:从。
“闻”1.余闻之久也——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 ......的样子卖油翁①之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②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其:代陈尧咨.)以钱覆其口(其: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③以以我酌油知之(以: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以:介词,用.)④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射术.)⑤而释担而立(而:表顺接的连词.)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转折连词.)康肃笑而遣之(而:修饰连词.)三峡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③属:属引凄异(连接)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爱莲说之: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置之度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鲜:少(陶后鲜(xiǎn)有闻);新鲜,(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艳,(芳草鲜美)陋室铭1. 之: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2. 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3. 是: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4. 名:①著名:有仙则名②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口技》1.坐: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同“座”,座位)2.妙:众妙毕备(妙处)以为妙绝(好)5.指:手有百指(手指)不能指其一端(指出)6.绝: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停止)率爱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7 备:众妙毕备(具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8.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野芳发而幽香(开放)强项令一词多义叩①乃驻叩马(动词,拉住,勒住.)②②使宣叩头谢主(动词,磕,拜.)被①流血被面(动词,盖,覆盖.)②唯见布被覆尸(名词,被子.)数①大言数主之失(动词,列举罪状或过失.)②有大麦数斛(数词,几.)令①帝令小黄门持之(动词,命令.)②威不能行一令乎(名词,县令.)因①因匿主家(连词,因为.)②因格杀之(连词,于是.)以①将何以理天下乎(介词,凭借.)②葬以大夫礼(介词,按照.)③以刀画地(用)④宣悉以班诸吏(把)⑤以宣尝为二千石(因为)乘①而以奴骖乘(动词,驾车.)②敝车一乘(量词,辆.)岳飞1、之:代词例:饰名姝遗之;哭之而育其孤;故敌为之语(“之”代岳飞善于用兵这件事)放在句末,无实义例:皆重铠以习之的例:张俊尝问用兵之术倒装句的标志词:例:飞何功之有!2、以:来例:皆重铠以习之用来,表目的例:取民麻一缕以束刍;立斩以徇用,拿例:善以少击众3、而:顺接连词,并例:哭之而育其孤才例:谋定而后战9、调:调药例:亲为调药调集例:每调军食12、至:非常例:飞事亲至孝到达例:至则无可用(《黔之驴》)河中石兽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动词,是)乃:乃石性坚重——.而,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
一词多义的成语6篇

一词多义的成语6篇语文知识一词多义篇一1.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
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递进关系,而且)(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4)而见者远(表转折)(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
的人)(2)不复挺者(。
的原因)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5.利(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快,走得快)6. 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4)非蛇鳝之穴(的)7.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4)因求假暂归(假期,休假)(5)假以雄权(授予,给予)8.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语文知识一词多义篇二1.奇qí①奇特。
“明有奇巧人”(《核舟记》)②奇怪,罕见。
“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③ī。
零数。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强qiáng①强盛,强大。
“以弱为强者”(《隆中对》)②有余。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③iāng,通“僵”,僵硬。
“项为之强”(《闲情记趣》)3.去qù①离开。
“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②距离。
“西蜀之去南海”(《为学》)4.少shǎ①不多。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②shā,稍微。
“宾客意少舒”(《口技》)③不久。
“少时,一狼径去”(《狼》)④shà,年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语文40个一词多义成语

初中语文40个一词多义成语成语和病句,向来都是同学们考试时的难关,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真的有很多人都被这两个题型给考倒。
今天于老师给大家分享的40个成语,都包括至少两层的含义,让我们常常被弄晕,所以大家要收藏下来,好好背背哦~40个一词多用成语1.按图索骥:①办事机械死板;②按照线索寻找2.暗送秋波:①献媚取宠暗中勾结;②有情人眉目传情3.不绝如缕:①声音细微;②形势危急4.灯红酒绿:①寻欢作乐生活腐化;②夜晚繁华景象5.独善其身:①顾自己无集体精神;②搞好自身修养6.对牛弹琴:①对愚昧人讲道理;②对外行说内行话;③讥笑说话人不看对象7.粉墨登场:①化装上台演戏;②讽刺人登政治舞台8.高山流水:①知音或者知己;②乐曲高妙9.顾影自怜:①孤独失意样子;②自我欣赏10.规行矩步:①墨守成规不变通;②举动合规矩11.呼风唤雨:①进行煽动性活动;②人支配自然12.昏天黑地:①人生活荒唐颓废;②人神志不清13.老气横秋:①摆老资格自以了不起;②人无朝气暮气沉沉14.冷若冰霜:①人不热情,match不温和;②态度严肃15.冷眼旁观:①冷淡态度从旁观看;②冷静态度从旁审视16.例行公事:①工作重形式无实效;②按照惯例处理公事17.另起炉灶:①脱离集体另搞一套;②重新做起18.绵里藏针:①外貌柔和内心刻毒;②柔中有刚19.难分难解:①争吵打斗难开交;②关系异常亲密20.奇文共赏:①荒谬文章共批判;②新奇文章共欣赏21.谦谦君子:①故作谦虚实际虚伪;②谦虚,对己严格22.穷形尽相:①丑态毕露;②描写刻画细致生动23.如虎添翼:①凶恶势力更凶恶;②强大力量更强大24.沙里淘金:①费力大而成效小;②大量材料中选精华25.四平八稳:①说话做事作文稳当;②做事求不错缺乏创新26.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玩弄文字技巧27.想入非非:①思想虚幻脱离实际;②胡思乱想(贬义)。
28.形若无事:①紧急关头态度镇定;②对坏人坏事听任之29.淋漓尽致:①说话或文章透彻;②暴露很彻底30.引火烧身:①自讨苦吃自取毁灭;②暴露缺点争取批评帮助31.瞻前顾后:①做事情前考虑周密;②顾虑多犹豫不决32.金玉满堂:①占有很多财富;②人有才学识丰富33.春风得意:①进土及第得意;②官场腾达事业顺心得意34.平易近人:①态度和蔼没架子;②文字通俗易懂35.洋洋洒洒:①说话作文连绵不断;②规模盛大,气势磅礴36.秀色可餐:①容貌漂亮;②景色优美37.眉来眼去:①男女示爱;②坏人勾搭38.处之泰然:①对急事困难不在乎;②对事无动于衷39.左右逢源:①做事得心应手顺利;②办事圆滑40.指手画脚:①说话兼用手势示意;②轻率指点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知识一词多义语文知识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拂①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孟子>二章》②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不顺)《<孟子>二章》故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孟子>二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论语>十则》③广故数言欲亡(故意)《陈涉世家》④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曹刿论战》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样)《狼》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扁鹊见蔡桓公》若①若为佣耕(你)《陈涉世家》②若夫霪霏霏《跟“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关用以引起下文》《岳阳楼记》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像,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愚公移山》⑤若听茶声然《好像,似乎》《核舟记》得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感恩)《鱼我所欲也》②一狼得骨止(得到,获得)《狼》入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进入)《狼》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孟子>二章》夫①其夫呓语(丈夫)《口技》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孟子>二章》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愚公移山》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啊)《岳阳楼记》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岳阳楼记》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岳阳楼记》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细看)《岳阳楼记》开①开我东阁门(打开)《木兰诗》②旁开小窗(设置)《核舟记》③连月不开(放晴)《岳阳楼记》一①一碧万顷(都,一概)《岳阳楼记》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③孤帆一片日边来(数词)《望天门山》④传一乡秀才观之(全,满)《伤仲永》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芳①野芳发而幽香(花草)《醉翁亭记》②芳草鲜美(发出香味的)《桃花源记》临①把酒临风(面对着)《岳阳楼记》②临溪而渔(靠近)《醉翁亭记》③东临碣石(登临)《观沧海》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出师表》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醉翁亭记》②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亭记》见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木兰诗》②曹刿请见(拜见,谒见)《曹刿论战》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公输》书①乃丹书帛曰(写)《陈涉世家》②得鱼腹中书(帛书)《陈涉世家》③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书信)《石壕吏》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册,公文)《木兰诗》语①卒中往往语(谈论,说)《陈涉世家》②贫者语于富者(告诉)《为学》章①又用篆章一(印章,图章)《核舟记》②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通“彰”,显著)《黑池记》然①吴广以为然(对,是)《陈涉世家》②庞然大物也(……的样大)《黔之驴》③然而,北通巫峡(这样)《岳阳楼记》谓①太守谓谁(是)《醉翁亭记》②太守自谓也(命名)《醉翁亭记》③何以谓之文也(称作,叫作)《〈论语〉十则》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莲说》⑤义兴人谓为三害(称为)《周处》鄙①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曹刿论战》②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出师表》③蜀之鄙有二僧益①不治将益深(更,更加)《扁鹊见蔡桓公》②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孟子〉二章》③有所广益(增益)《出师表》志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志向,志趣)《为学》②寻向所志(标记)《桃花源记》③处处志之(做标记)《桃花源记》寻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桃花源记》②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或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陈涉世家》②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岳阳楼记》食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马说》②食不饱,力不足(吃)《马说》③一箪食,一豆羹(吃的东西,粮食)《鱼我所欲也》(边境)《为道①会天大雨,道不能(路)《陈涉世家》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途)《出师表》③策之不以其道(方法,措施)《马说》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王道)《〈孟子〉二章》⑤伐无道,诛暴秦(道义)《陈涉世家》⑥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桃花源记》令①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命令)《陈涉世家》②攻陈,宽守令皆不在(官名)《陈涉世家》③令辱之(使,让)《陈涉世家》④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让)《陈涉世家》具①故人具鸡黍(准备饭食或酒席)《过故人庄》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准备)《活板》③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具备)《核舟记》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尽)《桃花源记》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岳阳楼记》就①还来就菊花(亲近,观赏)《过故人庄》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趋,赴)《隆中对》③瞬息可就(完成)《活板》并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狼》②并杀两尉(一共)《陈涉世家》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桃花源记》④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和,以及)《核舟记》国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国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岳阳楼记》名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起名字)《醉翁亭记》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木兰诗》③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有名的,著名的)《马说》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声)《陋室铭》⑤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解释)《口技》亡①今亡变死(逃跑,逃亡)《陈涉世家》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孟子〉二章》③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愚公移山》④亡羊补牢(丢失)为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制作,制成)《公输》②为坛而盟(修筑,建造)《陈涉世家》③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活板》④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论语>十则》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出师表》备①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岳阳楼记》②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准备,防备)《活板》③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备办,做)《石壕吏》乘①车六七百乘(量词,读shèng)《陈涉世家》②公与之乘(坐,驾)《曹刿论战》行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行走)《桃花源记》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观沧海》③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指军队)《出师表》④行拂乱其所为(行动)《<孟子>二章》⑤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品德》《出师表》⑥行收兵(行军)《陈涉世家》⑦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陈涉世家》会①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口技》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合,聚合)《陈涉世家》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会)《岳阳楼记》④长风破浪会有时(必然,一定)《行路难》⑤每有会意(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奔①屠乃奔倚其下(急走,跑)《狼》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飞奔的马)《三峡》易①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为学》②愿以十五城易璧(交换)《公输》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改变)《愚公移山》市①东市买骏马(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木兰诗》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买)《木兰诗》③百里奚举于市(市井)《<孟子>二章》自①并自为其名(自己)《伤仲永》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论语>十则》数①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几个,读shù)《寓言四则》②珠可历历数也(计算,读shǔ)《核舟记》类①佛印绝类弥勒(像)《核舟记》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一类)《活板》策①执策而临之(鞭子)《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马说》鲜①陶后鲜有闻(少,读xiǎn)《爱莲说》②芳草鲜美(鲜艳,读xiān)《桃花源记》卒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终于)《送东阳马生序》②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士兵)《陈涉世家》③生卒不详(死)环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孟子>二章》②环滁皆山也(环绕)《醉翁亭记》景①四时之景不同(景物)《醉翁亭记》②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岳阳楼记》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岳阳楼记》②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岳阳楼记》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岳阳楼记》意①与君离别意(情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望西都,意踌蹰(心绪)《山坡羊潼关怀古》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情趣)《醉翁亭记》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狼》胜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好的)《岳阳楼记》②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胜利)《陈涉世家》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师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论语>十则》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军队)《曹刿论战》请①公将战。
曹刿请见(请求)《曹刿论战》②战则请从(请允许)《曹刿论战》伐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卖炭翁》②十年春,齐师伐我(攻打)《曹刿论战》信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出师表》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实)《曹刿论战》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曹刿论战》复①更若役,复若赋(恢复)《捕蛇者说》②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再)《桃花源记》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复兴)《出师表》果①闻之,欣然归往,未果(成为事实,实现)《桃花源记》②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副词,果然、果真)《弈喻》固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愚公移山》②人固不能无失(本来)《弈喻》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孟子>二章》顾①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狼》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出师表》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为学》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去、返回)《醉翁亭记》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归附、归属)《读孟尝君传》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在一起)《岳阳楼记》号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大声号叫、呼喊)《岳阳楼记》②号呼而转徙(大声哭)《捕蛇者说》③号为张楚(称号)《陈涉世家》④号令召三老(命令,传令)《陈涉世家》和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和煦)《岳阳楼记》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和乐)《岳阳楼记》③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混和)《活板》节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季节)《愚公移山》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操守、节操)《出师表》将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凑齐音节,无实意)《木兰诗》②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副词,将要)《扁鹊见蔡桓公》③卿太重,将非鬼也?(或者)《宋定伯捉鬼》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兵的人、将领)《陈涉世家》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带兵)《陈涉世家》绝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断、断绝)《醉翁亭记》②佛印绝类弥勒(极、非常)《核舟记》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桃花源记》居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居住)《愚公移山》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岳阳楼记》③居十日(用在表时间的词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扁鹊见蔡桓公》间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间)《醉翁亭记》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口技》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陈涉世家》⑤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间断)《桃花源记》⑥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加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愚公移山》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曹刿论战》举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陈涉世家》②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出师表》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选拔)《<孟子>二章》去①则有去国怀乡(离开)《岳阳楼记》②去死肌,杀三虫(除掉)《捕蛇者说》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为学》属①司合之所属(隶属、归属)《扁鹊见蔡桓公》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桃花源记》③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核舟记》④召令徒属曰(部下)《陈涉世家》是①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弈喻》②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认为正确)《弈喻》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代词,这、这个)《口技》④问之,鬼言,我是鬼(判断动词)《宋定伯捉鬼》习①学而时习之(反复练习)《<论语>十则》②新死,不习渡水故耳(通晓、熟悉)《宋定伯捉鬼》向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朝向、对着)《狼》②向吾不为斯役(从前、往昔)《捕蛇者说》许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出师表》②杂然相许(赞许、赞同)《愚公移山》③高可二黍许(表约数)《核舟记》④曳屋许许声(拟声词,“许许”读hǔhǔ)《口技》应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回答)《愚公移山》②杀之以应陈涉(接应、响应)《陈涉世家》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