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多义词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讲话致辞、条据书信、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总复习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总复习

高中1-4册一词多义总结(教师稿)(高考及会考复习用)第一部分:实词部分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1.说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③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喜欢,高兴)2.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②停数日,辞去 (告别)③不辞劳苦 (推托)3.鄙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4.微①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勾践灭吴》5.知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懂得)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④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6.复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繁复)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恢复)7.劝①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8.遂①自杀未遂 (成功)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于是,就)③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9.当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面对)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④—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⑤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必定)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将)《邹忌讽齐王纳谏》10.朝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②于是人朝见威王 (朝廷)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早晨)11.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12.诚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真心,诚意)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果真,表示假设)13.方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圆,纵横)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地方)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才,刚刚)14.善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善良,善事)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美好)③京中右善口技者 (擅长)④王曰:“善。

高中语文多义词

高中语文多义词

高中语文多义词相:1.相见常日稀(互相)2.还必相迎娶(亲自) 3.及时相遣归(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我”。

)4.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他”。

)5.儿已薄禄相(相貌)6.管仲相齐(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恨:7.此恨绵绵无绝期(遗憾;后悔)8.恨恨那可论(气忿的样子)9.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遗憾;后悔)10.不知戒,后必有恨(遗憾)11.商女不知亡国恨(怀恨在心,怨恨)谢:12.阿母谢媒人(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13.秦王恐其破璧,乃致谢(认错,道歉)14.谢家来贵门(告辞;告别)15.使君谢罗敷(告诉)16.多谢后世人(告诉,告诫)17.及花之既谢(衰败,衰落)适:1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到)19.始适还家门(回(被休的委婉说法))20.处分适兄意(顺从,适合)21.少无适俗韵(符合,适合)22.向晚意不适(舒适,满足)23.适得府书君(刚刚;方才)2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好,恰好)道:2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26.道相似也( 知识学问)2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28.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29.怀其璧,从径道亡(路)30.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师3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3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职业)3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34.吾师道也(学习)3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36.吾从而师之(以……为师)37.不耻相师(学习)爱38.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3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40.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使41.使北营(出使)42.会使辙交驰( 使者)43.奉使往来(命令)44.竟使遇哨(假如)45.使来者读之(让)46.使臣奉璧(让,叫)47.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间48.得间奔真州( 机会)49.出没于长淮间(之间)50.间以诗记所遭( )发51.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5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53.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54.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55.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徒56.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一类人)57.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白白地)5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卒59.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60.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后) 61.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最后)62.五万兵难卒合(“猝”,突然)。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判断下列句中词语使用的是哪种意义。
1、今天的教室扫得真干净。 本义
2、打理好班级事物。
3、当天的作业当天要做完, 不能留下尾巴。
引申义 比喻义
假 借用作另一个 借 同音词的意义

爪 喻武臣
牙 叛,背叛

今阁下为王爪牙, 为国藩垣
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1、掌握什么是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 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例如: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的 这些引申义:
1、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2、深厚。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 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但因为它 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 明,所以把它独立出来和引申义并列,成为 转义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 产生的新义。如: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3、掌握一词多义词词性不同,词义也就不 同的特点。
例如: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恢复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双层(红罗做的双
层斗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副词,又,再。 以上例子说明,必须根据上下文去选择
多义词在句中的正确义项。其次要养成平时 多积累的习惯,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 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例:所之既倦。

(2)代词,例:以之兴怀。

(3)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1)例:若合一契(2)例:其致一也(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三、词类活用少长咸集:映带左右: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四、通假虽趣舍万殊亦由今之视昔或悟言一室之内五、古今异义【其次】古义:今义:【斯文】古义:这篇文章。

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当其欣于所遇虽无管弦之盛【本课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

高考语文一词多义精准复习一、知识回顾1.一词多义的概念一个词有多个意思,这些意思又是互相联系的,叫作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文言文中单音词占优势,易于引申。

例如:“兵”本义是武器,《出师表》“兵甲已足”中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陈涉世家》“上使外将兵”中的“兵”指军队,“行收兵”中的“兵”指士兵。

2.一词多义的形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例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

“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当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

例如:“走”的基本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义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

这种基本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义项。

(2)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例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

“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3)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

例如:“手足”本义是“手和脚”,“兄弟”是其比喻义;“干城”本义是“盾牌和城墙”,后来喻指“捍卫者”。

(4)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它同词的本义是不相干的。

如“然”,本义是燃烧。

后来假借为:①代词,如此,这样。

如“鞣使之然也”。

②形容词词尾,相当……的样子”。

如“屋舍俨然”。

3.词义的引申方式(1)连锁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多义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多义词》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学设计一、导入“一天晚上,某富翁正在遛狗,一个杀手从草丛里蹿出来,啪啪两枪把狗打死了。

富翁大怒:你杀我的狗干什么?杀手冷笑一声:有人花500万,让我取了你的狗命!”这则笑话折射出了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多义词。

词在产生之初多为一个意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他们新的意思,一词多义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

而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词、新义井喷式涌现的时代。

认真研究多义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我来做编辑,我为词典选“新秀”,请同学们选择:下面哪些词的新义可以入选《现代汉语词典》。

山寨白领稀饭草根宅男超生(在此处引出学生对多义词发展规律的质疑,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二:引领学生构建多义词的语义系统。

1、探究“工具箱”。

本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相联系的新义。

2、“引”的语义系统3、“朝”的语义系统朝不虑夕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于是入朝见威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早上上朝朝廷朝代(本义)(引申义)小结:积累文言实词的方法总结本义本义,牵着引义,记住本义,“一本万利”。

活动三:小试身手列举“老”的引申义活动四:为下列引申方式冠名。

()引申()引申江山坎坷丝竹果实笔墨包裹活动五:链接高考“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

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掌握了多义词相关知识,在运用方面我们更要注意避免产生歧义,巧用多义,用好多义词。

四:作业绘制“深”的本义、引申义系统图。

多义词

多义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②“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③“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④“能谤讥于市朝” 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能谤讥于市朝” 王以为有礼 能谤讥于市朝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列二
同义词
词义与义项
词是形、 义的结合体。 ①词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词所表示的意义就是词义。 词所表示的意义就是词义。 ②词义的单位是义项。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词义的单位是义项。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有多个义项的词称为多义词。 有多个义项的词称为多义词。 词义的多义性发展是有原因的。 ③词义的多义性发展是有原因的。
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基本义、 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与比喻义 “口” 口 本义 借代 引申义
(1)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 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 指口味; (2)指口味; 指人口; (3)指人口; 指马、 骡的年龄; (4)指马、驴、骡的年龄; (5)量词 (6)容器通向外面的地方 (7)出入通过的地方 (8)长城的关口 人体、物体表层)破裂的地方; (9) (人体、物体表层)破裂的地方; (10)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 10)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 11) (11)刀、剑、剪刀等的刃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列一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列一
多义词
猜猜下列句子中“ 猜猜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思
近代名士章式之给学生作文写的批语相当幽默。 近代名士章式之给学生作文写的批语相当幽默。有个学生 在作文中一连用了十几个“ 都不恰当,章式之看了, 在作文中一连用了十几个“而”字,都不恰当,章式之看了,啼 笑皆非。于是在该学生作文本上写上了一段批语: 笑皆非。于是在该学生作文本上写上了一段批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打开五岳的地图,就以为了解了山 脉,还不如樵夫走上一趟;高谈沧海的广 阔,就以为了解了海洋,还不如出海的商 人看上一眼;精通八珍的食谱,就以为知 道了食物的味道,还不如厨师品尝到一口。
四、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 义。
解释下面各句中“信”字的意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楚王贪而信张仪。 3、信义著于四海。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梳理归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凡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与五行 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与兵器 有关;
“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 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厂”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方位有关;
“辛”与刑具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译文:有人牵着他家的牛来责备他们, 说牛践踏了田地,他的父亲非常生气, 就鞭打他。
练习:翻译下面划线的词语或句子。
1、金就砺则利
2、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4、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 召之,使他人代将。
5、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 “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於 齐君,将出奔。”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 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词 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 个词的活用情况与正确 意义。
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变姓名,诡踪迹。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练习: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 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 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 丁之一啜。
1、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 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
三、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 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 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根据已知 词义,求得另一词语的正确解释。
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 其直,则佞化为忠。
一、学习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 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2、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 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 于子。 (《晏子治东阿》) “诛”的形旁为“言”,本义应与语言 有关,为“责问、谴责”之意,如成 语“口诛笔伐”; “杀、戮”是后起
⑦ 通“提”(。假借义)
《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 “题”
是形声字,它的本义与“页”有关,读音为 “是”。“页”(xié)是个象形字,含义为“头”; “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义 项②至⑥,都是由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头额” 是人体最上最前的部位,由此引申表示一篇文章 最前面的文字,即“标题”、“篇题”;“标题” 表示文章要阐述、说明的具体对象,由此引申表 示“题目”、“问题”;出了“题目”、提出了 “问题”人们才能做文章,由此引申出“题字”、 “题诗”之义;写的字、题的诗,是供人们鉴赏 的,由此引申出“品评”之义;就某一问题向皇 帝禀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便引申出“章 奏”之义。义项⑦“提”在意义上与“题”无关,
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比”是由两个并排在一起的“人”字组成 的会意字,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本 义为“并列;并排”,在此指郡与交阯县 “邻近、挨近”。
“籴”字是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 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
练习: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 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 蹊田者,父怒,挞之。
1、君径造袁(注:指袁世凯)所寓 之法华寺。(《谭嗣同》)
2、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 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 上。(《左忠毅公轶事》)
“造”的义符为“辶”,与距离、走路 等义相关,第一句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 “袁所寓之法华寺”,“往来桐城,必 躬造”等可推测其词义应是“到、去” 之意。
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 也。
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 “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可以判断 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 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 以传承(传述)。
练习:推断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1、通五经,贯六艺。 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3、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4、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 弟徐言之可也。 5、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尸”与身体有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 关;
“攴(pū) ”与敲击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二、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 战》)
“禽”字本是名词,但从句子的结构 分析可知,在此是作谓语动词使用, 再结合上下文,可知在此应是“擒” 字的通假字,“擒拿”“捉拿”之意。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假借义
1、逃亡、逃跑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丢失、失掉、丧失 亡羊补牢
3、灭亡、消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4、死亡 今刘表新亡/逸豫可以亡身
① 头额;(本义)
② 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 ; ③ 题目、问题;④ 书写、署,如 “题字”、“题诗”;⑤ 品评; ⑥ 章奏(;引申义)
练习: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 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 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 为“人手中拿着一根棍杖”,合为 “放牧牲畜”之意;引申下来,如 果对象是人,就是“统治,治理” 之意了。
练习:推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
练习: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指北宋名臣韩琦)帅定武时,
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 烛然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 故。(宋·刘斧《青琐高议》)
译文:士兵回头看其他地方,蜡烛把 韩魏公的胡须烧着了。
注:“然”同“燃”,“烧”之意, 为“然”之本义。
练习: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