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物理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答案】B【详解】A.在长度测量中,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等原因引起的,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减小由于估读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刻度线之间的间距变大,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答案】D【详解】A.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B.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仪器不够精密会导致误差较大,故B错误;C.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C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B【详解】A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除的。

故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 错误;B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故B 正确;C .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 错误;D .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故D 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8)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3.5dm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长度()A.暖瓶高B.橡皮长C.小学生身高D.汽车轮胎直径2.班级课桌的高度大约是()A.0.75m B.0.75dm C.0.75cm D.0.75k3.我国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4.你所使用的三角尺,其分度值是()A.1dm B.1cm C.1mm D.1μm5.用最小分度值是0.1mm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A.0.52mm B.0.53mm C.0.518mm D.0.052cm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A.1.25 cm B.3.25 cm C.0.225 mm D.2.25 cm7.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76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C.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D.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8.用刻度尺测量人的身高,测量的结果为1.62 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m B.dm C.cm D.mm9.在测篮球场时,用力拉紧皮尺,这样会使测量的结果()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0.下面哪一项不是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A.正确放置刻度尺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要减小测量的误差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测量单位11.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C.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的物体D.记录时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不需要进行估读12.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和错误时,以下几个结论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C.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D.用精密仪器就不会出现误差14.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15.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A.0.5s B.2s C.3s D.5s二.填空题(共11小题)16.填上合适的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军乐队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6。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1、物理量的测量一切物理量的测量,从测量的方式来讲,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测量结果可用实验数据直接表示的测量称为“直接测量”,如用米尺测量长度、停表记时间、压力表测气压、电桥测电阻、天平称质量等;若测量的结果不能直接得到,而是利用某些公式对直接测量量进行运算后才能得到所需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测量结果称为“间接测量量”,例如某温度范围内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热是通过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再利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求得;又如,用粘度法测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先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出纯溶剂和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然后利用作图法和公式计算求得分子量,这些都是间接测量。

物理化学实验大多数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不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都必须使用一定的物理仪器和实验手段,间接测量还必须运用某些理论公式进行数学处理,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实验者使用的仪器,实验手段、理论及公式不可能百分百的完善,因此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往往有一定的差值,这一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为此必须研究误差的来源,使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

2、测量中的误差(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往往出现被测结果总是朝一个方向偏,即所测的数据不是全部偏大就是全部偏小。

而当条件改变时,这种误差又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有:①实验所根据的理论或采用的方法不够完善,或采用了近似的计算方式。

②所使用的仪器构造有缺点,如天平两臂不等,仪器示数刻度不够准确。

③所使用的样品纯度不够高,例如在“难溶盐溶解度测定”实验中,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而使侧得的难溶盐的溶解度数值偏高。

④实验时所控制的条件不合格,如控制恒温时,恒温槽的温度一直偏高或一直偏低等。

⑤实验者感官不够灵敏或者某些固有的习惯使读数有误差,如眼睛对颜色变化觉察不够灵敏、记录某一信号时总是滞后等。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8秋•丰台区期末)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错误B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而造成的C .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消除D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2.(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关于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消灭误差C .无论测量仪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D .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3.(2018秋•丰台区校级期中)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 .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D .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误差可以消除4.(2016秋•西城区校级期末)关于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C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D .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5.(2017秋•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6.(2017•东城区一模)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7.(2017秋•朝阳区校级期中)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得出准确结果B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误差C .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D .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8.(2017秋•通州区期中)下列关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 .即使认真测量也会存在误差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操作规范引起的C .换更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二.多选题(共5小题)9.(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D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10.(2018秋•平谷区期末)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少误差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1.(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 .集中注意力我们就可以听到超声波D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12.(2018秋•顺义区期末)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进行测量,对于测量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 .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3.(2018秋•房山区期中)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造成测量误差的是 A .尺子未沿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 .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一样C .对分度值下一位的估计时不一样D .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三.填空题(共3小题)14.(2010秋•昌平区校级月考)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误差(写出一种即可)15.(2017秋•西城区校级期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 叫做误差。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发现读数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液体中(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甩一甩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结果比实际温度高了5℃,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B. 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直接读数(答案)C. 温度计在测量前示数已调零D. 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深度不够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5℃,测得沸水的温度为95℃,若用它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3℃,则实际温度为?A. 16℃B. 20℃(答案)C. 23℃D. 25℃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如果示数一直不变,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损坏,无法感应温度变化(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上的液体未擦干C.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垂直D. 温度计未紧贴被测物体表面一支温度计示数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98℃。

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7℃,则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 25℃B. 26℃C. 27℃D. 29℃(答案)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重新放入(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液体中C.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甩一甩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7℃,则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 23℃B. 25℃(答案)C. 27℃D. 30℃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如果读数比实际温度低,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玻璃泡上沾有水珠且未擦干(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C.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进行校准一支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通过对误差的分析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物理实验误差分析与减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物理实验技能。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而产生的?()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过失误差D 以上都不是2、在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A 增加测量次数B 改进测量仪器C 校准测量仪器D 以上都可以3、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来减小B 系统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通常是固定的C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或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的D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消除4、在长度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为1023cm,而真实值为1020cm,该测量的绝对误差为()A 003cmB -003cmC 003D -0035、某实验中,对同一物理量进行了5 次测量,测量值分别为125、128、126、127、129,则该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A 01B 015C 02D 025二、填空题1、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

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3、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和_____。

4、偶然误差服从_____分布。

5、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由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

三、简答题1、简述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主要区别。

2、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未经校准的天平,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如何减小这种误差?3、为什么在物理实验中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给出一个具体的物理实验例子,说明如何分析实验中的误差,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四、计算题1、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 8 次测量,测量值分别为:251、253、250、252、254、253、251、252,已知测量仪器的精度为 01,求该物理量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标准偏差。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

实验一长度测量【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使用前,应该先将游标卡尺的卡口合拢,检查游标尺的0线和主刻度尺的0线是否对齐。

若对不齐说明卡口有零误差,应记下零点读数,用以修正测量值;2.推动游标刻度尺时,不要用力过猛,卡住被测物体时松紧应适当,更不能卡住物体后再移动物体,以防卡口受损;3.用完后两卡口要留有间隙,然后将游标卡尺放入包装盒内,不能随便放在桌上,更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4.螺旋测微计通常有零点误差,测量前应先记录零点读数,以便对测量值作零点校正。

方法是:使测微计的测量钳口接触,检查主尺基线与副尺零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这个差数,我们称之为零点读数,测量值应加以修正,即待测量=读数值一零点读数零点读数可正可负,若副尺零线在主尺基线的下方,则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5.螺旋测微计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螺旋将待测物压紧程度不同引起。

因此,测量时,当钳口接近待测物时不要直接拧转螺杆,应轻轻转动棘轮旋柄(微调螺旋)推进螺杆,只要听到“喀”“喀”声,就可以读数了。

6.测量完毕,应在测砧间留下间隙,避免因热膨胀而损坏螺纹。

【思考题】1.何谓仪器的分度数值?米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分度数值各为多少?2.游标刻度尺上30个分格与主刻度尺29个分格等长,问这种游标尺的分度数值为多少?实验二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思考题】1.使用物理天平应注意哪几点?怎样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造成的系统误差?2.分析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如何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来测定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密度?实验三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思考题】1、公式224T L g π=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保证这一条的实现? 2、从g 的相对误差公式分析,影响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若摆长改为10cm (甚至5cm ),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验四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思考题】1.本实验对每个量的测定,怎样才能使误差更小些?2.实验中如果导轨未调平,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影响?3. 你能否提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其他方案?实验五 碰撞实验 【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保证,在滑块上安装碰撞弹簧时,应注意对称和牢固,以保证对心碰撞,尽量避免碰撞时滑块的晃动。

2021年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有答案)

2021年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有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的阻值。

1、某同学釆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x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31 0.40电阻R/Ω 4.8 5.0x的平均值/ΩRx(1)按图甲连接电路时,应先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后,发现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

在第x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

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4)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Rx小数)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中,所测小灯泡的电(5)将电阻Rx阻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

2、如图所示,图甲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1)请你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3)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动到某一个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V,则待测电阻R=xΩ。

的电阻、一个单刀双(5)若实验中电流表不慎损坏,现给你一个已知阻值为R掷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用上述器材和原有器材完成图丁的电路图,要求能测量R的阻值。

x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亮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正准备实验时,同组的小明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错误.(1)若在错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指针将____________(选填“正向偏转”“反向偏转”或“不动”).(2)请你将接错的那根导线打“×”,画出正确连线.(3)电路连接正确后,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______侧调整.(4)选用规格为“5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U/V 1 2 3 1 2 3I/A 0.2 0.4 0.6 0.1 0.2 0.3R/Ω 5 10若换用规格为“2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不能完成表格中第________次实验.(5)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4、如图是李明同学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灯泡上标有“2.5 V”的字样.(1)李明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暗).(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他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4)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完成实验后,李明发现同桌小强的电压表坏了,他就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图丙①连接好实验电路,将开关S拨到触点________(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拨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5、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物理题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器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构、阿贝误差等。

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值误差的产生。

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差、量块制造与检定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差、齿轮分度误差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尺和量块的误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2、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中因采用近似的函数关系原理而产生的误差或多个数据经过计算后的误差累积。

3、测量环境:测量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气压、湿度、振动、空气质量等因素。

在一般测量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测量温度对标准温度(+20℃)的偏离、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测量器具与被测件的温差等都将产生测量误差。

4、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引起的误差主要有视差、估读误差、调整误差等引起,它的大小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其它主观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