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第二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棱面顶点要素立体图形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数量特征长方体12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6相对的面完全相同8特殊长方体12垂直于正方形面的棱长度相等6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8正方体12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6所有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8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一个长方体至少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6各面是正方形,但不会存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练习:(1)判断并改正: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 1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 1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16、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长+宽+高=棱长和÷4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个长方体至少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6各面是正方形,但不会存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练习:(1)判断并改正: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1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14、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15、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和右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上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面是正方形!练习:(1)判断并改正: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1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14、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15、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和右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上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宽×2+打结部分长度20×4+30×2+10=150cm练习:(1)有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需要在用铝合金包裹玻璃连接处,需要( )米的铝合金。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一、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4
用字母表示:(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12
用字母表示:12a
二、知识点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6
7、1m2 =100dm2 1dm2 =100cm2
三、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 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a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 0000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大乘小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小除大
四、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的计算
L和ml)
1L=1000ml 1L= 1dm3 1ml= 1cm3
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及类型题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及类型题总结

一,概念和定义:1,长方体: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1,棱长: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2,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3,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3,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4,正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2,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6,表面积 1,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字母表示S=2(ab+ah+bh)3,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任意一个面积×6),字母表示 S=a×a×64,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 长×宽5,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 (长×宽)×26,没盖的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57,体积 1,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3,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每两个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字母表示V=abh 或 V=S h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字母表示 V=a×a×a =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6,特殊体积:在一个有水的容器里放入一个物体(如:石头等),水面会上升,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体面顶点棱关系长方体6个至少4个面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8个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个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8个12条12条棱长度都相等考点1: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它的()、()、(),一共分成()组。

3.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的面,其余()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练】1.至少需要()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大正方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条棱,()个面。

考点2: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相对面形状、大小、面积完全一样。

前→后,左→右,上→下【练】你能在展开图上找出其它的3个面吗?哪些面的面积相等?2.求各个面的面积。

前后面是由()和()组成的;上下面是由()和()组成的;左右面是由()和()组成的。

【练】:(1)上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前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右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找相对面的方法:找“Z”和“日”【练】如图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与⑥相对的面是③。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相对两个面上数字之和为0,则a+c=()。

4.判断是否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方法:无凸也无凹,没有大直角,没有田字格。

【练】:如图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5.哪几个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二、棱长总和公式:1.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2.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练】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c厘米,长、宽、高的和是()厘米,棱长的和是()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厘米,棱长的和是()厘米。

如果a=6,那么它的棱长的和是()厘米。

3.一种长方体的广告灯箱,框架由铝合金条制成,长70厘米,宽15厘米,高120厘米,制作一个这样的广告灯箱,至少需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4.一个长方体纸箱,长和宽都是0.4米,高是1.2米,做这个纸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定义: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面: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 4 条棱。

顶点: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2、正方体定义:正方体是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面: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 6 个面完全相同。

棱:正方体有 12 条棱,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顶点:正方体有 8 个顶点。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表面积的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 5 厘米,宽为 4 厘米,高为 3 厘米,其表面积为:(5×4 + 5×3 + 4×3)× 2 = 94(平方厘米)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例如: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6 厘米,其表面积为:6×6×6 = 216(平方厘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 立方厘米: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

3、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 6 厘米,宽为 5 厘米,高为 4 厘米,其体积为:6×5×4 = 120(立方厘米)4、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例如: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5 厘米,其体积为:5×5×5 = 125(立方厘米)5、体积单位的换算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1、容积的定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梳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梳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梳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正方体的展开图(1)141型:(2)231型:(3)222型:(4)33型: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转化:高=棱长总和÷4-长-宽(2)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转化:棱长=棱长总和÷12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3)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2×高+长×宽×2(4)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²×6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棱长³(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单位: 1m³=1000dm³ 1dm³=1000cm³ 1m³=1000000cm ³1L=1dm³ 1mL=1cm³六、物体浸没问题(1)完全浸没①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②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③容器底面积=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④水面现在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水面上升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水面下降的高度(2)不完全浸没①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原来的高度②水面现在的高度=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③水面上升的高度=水面现在的高度-水面原来的高度④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水面现在的高度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棱长被平均分成n份,变成了若干个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的个数:n³3面涂色的个数:82面涂色的个数:12(n-2)1面涂色的个数:6(n-2)²没有涂色的个数:(n-2)³八、表面涂色的长方体一个表面涂色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被平均分成a、b、h份,变成了若干个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的个数:a×b×h3面涂色的个数:82面涂色的个数:4(a-2)+4(b-2)+4(h-2)1面涂色的个数:2(a-2)(b-2)+2(a-2)(h-2)+2(b-2)(h-2)没有涂色的个数:(a-2)(b-2)(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迷信的皇后。

关于我们的广阔小先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上下,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
学习,特别为大家整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1、经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看法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经过入手实验和对详细实物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践大小的观念,会停止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在详细情境中,阅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结等数学活动进程,探求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处置与外表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复杂实践效果。

【练习题】
1、两块大小相反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那么,每块正方体的木块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它的外表积是190平方厘米,假设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将它截成两个长方体,那么两个长方体的外表积的和为240平方厘米,
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3、一集体积是57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正面面积是96平方厘米,正面面积是48平方厘米,底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