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常州市二〇二〇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的相反数是()A.﹣2 B.﹣C.D.2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4.8的立方根为()A.B.C.2 D.±2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 D.x+1>y+1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 B.4 C.5 D.6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 C.3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分解因式:x3﹣x=.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的相反数是()A.﹣2 B.﹣C.D.2【知识考点】相反数.【思路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知识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思路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m6÷m2=m6﹣2=m4.故选:B.【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知识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思路分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方形,易得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题过程】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则可得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故选:C.【总结归纳】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解得此题时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4.8的立方根为()A.B.C.2 D.±2【知识考点】立方根.【思路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8的立方根是==2,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的定义的理解和运用,注意:a的立方根是.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 D.x+1>y+1【知识考点】不等式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A、∵x<y,∴2x<2y,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x<y,∴﹣2x>﹣2y,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知识考点】平行线的性质.【思路分析】先根据邻补角互补求得∠3,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解题过程】解:∵∠1+∠3=180°,∠1=140°,∴∠3=180°﹣∠1=180°﹣140°=40°∵a∥b,∴∠2=∠3=40°.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 B.4 C.5 D.6【知识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思路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即可求得MH的最大值是3.【解题过程】解:∵CH⊥AB,垂足为H,∴∠CHB=90°,∵点M是BC的中点.∴MH=BC,∵BC的最大值是直径的长,⊙O的半径是3,∴MH的最大值为3,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明确BC的最大值为⊙O的直径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 C.3D.6【知识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E=2,易证得△AOM≌△CBD(AAS),得出OM =BD=,根据题意得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DE=AE=2,设A(m,),则D(m﹣2,3),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3,进一步求得k=6.【解题过程】解:作AM⊥y轴于M,延长BD,交AM于E,设BC与y轴的交点为N,∵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M=∠CNM,∵BD∥y轴,∴∠CBD=∠CNM,∴∠AOM=∠CBD,∵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CDB=90°,BE⊥AM,∴∠CDB=∠AMO,∴△AOM≌△CBD(AAS),∴OM=BD=,∵S△ABD==2,BD=,∴AE=2,∵∠ADB=135°,∴∠ADE=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E=2,∴D的纵坐标为3,设A(m,),则D(m﹣2,3),∵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k=m=(m﹣2)×3,解得m=3,∴k=m=6.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表示出A、D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知识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思路分析】首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计算加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题过程】解:|﹣2|+(π﹣1)0=2+1=3,故答案为:3.【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知识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思路分析】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1≠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依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知识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思路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题过程】解: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3.故答案为:6.4×103.【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分解因式:x3﹣x=.【知识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思路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题过程】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知识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思路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据此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一次函数y=kx+2,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k>0.故答案为:k>0.【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在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知识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思路分析】把x=1代入方程得出1+a﹣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题过程】解:∵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把x=1代入方程得:1+a﹣2=0,解得:a=1,故答案为: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知识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60°,从而可得∠B的度数.【解题过程】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答案为:30.【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知识考点】数学常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和OD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可得答案.【解题过程】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2,∴CD=AD=AB=2,∵∠DAB=120°,∴∠OAD=60°,Rt△AOD中,∠ADO=30°,∴OA=AD==1,OD==,∴C(2,),故答案为:(2,).【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OD的长.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题过程】解:连接CG,在正方形ACDE、BCFG中,∠ECA=∠GCB=45°,∴∠ECG=90°,∵AC=2BC,∴设AC=2a,BC=a,∴CE=2a,CG=a,∴tan∠CEG==,故答案为:.【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正方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知识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证明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H,TH即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DG⊥BF,BT⊥BF,∴DG∥BT,∵AD=DB,AE=EC,∴DE∥BC,∴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BG=DT,DG=BT,∠BDH=∠ABC=45°,∵AD=DB=3,∴BH=DH=3,∵∠TBF=∠BHF=90°,∴∠TBH+∠FBH=90°,∠FBH+∠F=90°,∴∠TBH=∠F,∴tan∠F=tan∠TBH===,∴=,∴TH=1,∴DT=TH+DH=1+3=4,∴BG=4.当点F在ED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得DT=BG=3﹣1=2.故答案为4或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知识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思路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题过程】解:(x+1)2﹣x(x+1)=x2+2x+1﹣x2﹣x=x+1,当x=2时,原式=2+1=3.【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知识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思路分析】(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出方程x﹣2=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题过程】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x﹣2=2(x﹣1),解得:x=0,检验:把x=0代入x﹣1得:x﹣1≠0,所以x=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0;(2),∵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知识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思路分析】(1)根据打排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样本容量;(2)用总人数乘以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目的人数求出踢足球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题过程】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总人数是:25÷25%=100(人),则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2)打乒乓球的人数有: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有:100﹣25﹣35﹣15=2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0×=30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有300人.【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知识考点】概率公式;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思路分析】(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和为奇数”的情况,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解题过程】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因此“抽到1号”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共有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和为奇数”的有4种,∴P(和为奇数)==.【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列表法和树状图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思路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BD,根据AB=CD即可得出AC=BD,进而得出△EAC≌△FBD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题过程】证明:(1)∵EA∥FB,∴∠A=∠FBD,∵AB=C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的度数为60°.【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注意: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已知得出△EAC≌△FBD是解题关键.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知识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思路分析】(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根据“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8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6元.(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依题意,得:8m+6(15﹣m)≤100,解得:m≤5.答:最多购买5千克苹果.【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知识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思路分析】(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可求出a的值,确定点A的坐标,进而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BD=10,求出点B的横坐标,求出OB,代入求出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y=(x>0)得,a==2,∴点A(2,4),代入y=kx得,k=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2)当BD=10=y时,代入y=2x得,x=5,∴OB=5,当x=5代入y=得,y=,即BC=,∴CD=BD﹣BC=10﹣=,∴S△ACD=××(5﹣2)=12.6,【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是常用方法.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作图﹣旋转变换.【思路分析】(1)如图1中,作FD⊥AC于D.证明△ABC≌△CDF(AAS)可得结论.(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根据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计算即可.(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OH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如图1中,作FD⊥AC于D,∵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ACB=60°,∠FCE=∠BAC=30°,AC=CF,∴∠ACF=30°,∴∠BAC=∠FCD,在△ABC和△CDF中,,∴△ABC≌△CDF(AAS),∴FD=BC=1,故答案为1;(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S扇形ECH=﹣=.故答案为.(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CF中,∵EF=1,∠ECF=30°,EH⊥CF,∴EC=EF=,EH=,CH=EH=,在Rt△BOC中,OC==,∴OH=CH﹣OC=﹣,在Rt△EOH中,则有x2=()2+(﹣)2,解得x=或﹣(不合题意舍弃),∴OC==,∵CF=2EF=2,∴OF=CF﹣OC=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知识考点】圆的综合题.【思路分析】(1)①根据远点,特征数的定义判断即可.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H,PQ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分两种情形k>0或k<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1)①由题意,点D是⊙O关于直线m的“远点”,⊙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DB•DE=2×5=10,故答案为:D,10.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设直线y=x+4交x轴于F(﹣,0),交y轴于E(0,4),∴OE=4,OF=∴tan∠FEO==,∴∠FEO=30°,∴OH=OE=2,∴PH=OH+OP=3,∴⊙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PQ•PH=2×3=6.(2)如图2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当k>0时,过点F作FH⊥直线l于H,交⊙F于E,N.由题意,EN=2,EN•NH=4,∴NH=,∵N(﹣1,0),M(1,4),∴MN==2,∴HM===,∴△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的中点K(0,2),∴KN=HK=KM=,∴H(﹣2,3),把H(﹣2,3),M(1,4)代入y=kx+b,则有,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当k<0时,同法可知直线l′经过H′(2,1),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x+或y=﹣3x+7.【总结归纳】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远点,特征数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知识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分析】(1)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可得点E(1,3),CE=BE=3,AE=1,可得∠EBC=∠ECB=45°,tan∠ACE=,∠BCF=4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CD=90°,可求∠ACE=∠DBC,可得∠ACB=∠CFD,可得点F与点Q重合,即可求点P坐标;当点Q在点D下方时,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 交抛物线于点P,先求直线BD解析式,点F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可求点Q坐标,求出CQ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坐标;(3)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先求出∠CNH=45°,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N=NF,∠ENB=∠FNB=45°,由“AAS”可证△EMN≌△NKF,可得EM=NK=,MN=KF,可求CF=6,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G坐标,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1)∵抛物线y=x2+bx+3的图象过点C(1,0),∴0=1+b+3,∴b=﹣4,故答案为:﹣4;。

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江苏常州卷)(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020年江苏常州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2B .3.14C .12- D .3【答案】D 。

2.(2020年江苏常州2分)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A .B .C .D .【答案】C 。

3.(2020年江苏常州2分)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 .1y x =- B .1y x = C .2y x = D .2y x=- 【答案】A 。

4.(2020年江苏常州2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a 3b )2=a 6b 2B .a•a 4=a 4C .a 6÷a 2=a 3D .3a+2b=5ab 【答案】A 。

5.(2020年江苏常州2分)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21S 12=甲,乙组数据的方差21S 10=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答案】B 。

6.(2020年江苏常州2分)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无法判断 【答案】C 。

7.(2020年江苏常州2分)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a≠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3﹣2﹣112345y 12 5 0 ﹣3 ﹣4 ﹣3 0 5 12给出了结论:(1)二次函数2y ax bx c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2)当1<x<22-时,y <0;(3)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 轴两侧. 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3B .2C .1D .0 【答案】B 。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分)2的相反数是()A.﹣2B.﹣C.D.22.(2分)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3.(2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4.(2分)8的立方根为()A.B.C.2D.±25.(2分)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D.x+1>y+16.(2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7.(2分)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B.4C.5D.68.(2分)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C.3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2分)计算:|﹣2|+(π﹣1)0=.10.(2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2分)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2分)分解因式:x3﹣x=.13.(2分)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2分)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5.(2分)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16.(2分)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17.(2分)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18.(2分)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 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 =∠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分)2的相反数是()A.﹣2B.﹣C.D.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2.(2分)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m6÷m2=m6﹣2=m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2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分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方形,易得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答】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则可得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解得此题时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4.(2分)8的立方根为()A.B.C.2D.±2【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8的立方根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的定义的理解和运用,注意:a的立方根是.5.(2分)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D.x+1>y+1【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x<y,∴2x<2y,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x<y,∴﹣2x>﹣2y,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2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分析】先根据邻补角互补求得∠3,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解答】解:∵∠1+∠3=180°,∠1=40°,∴∠3=180°﹣∠1=180°﹣140°=40°∵a∥b,∴∠2=∠3=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B.4C.5D.6【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即可求得MH的最大值是3.【解答】解:∵CH⊥AB,垂足为H,∴∠CHB=90°,∵点M是BC的中点.∴MH=BC,∵BC的最大值是直径的长,⊙O的半径是3,∴MH的最大值为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明确BC的最大值为⊙O的直径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2分)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C.3D.6【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E=2,易证得△AOM≌△CBD(AAS),得出OM =BD=,根据题意得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DE=AE=2,设A(m,),则D(m﹣2,3),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3,进一步求得k=6.【解答】解:作AM⊥y轴于M,延长BD,交AM于E,设BC与y轴的交点为N,∵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M=∠CNM,∵BD∥y轴,∴∠CBD=∠CNM,∴∠AOM=∠CBD,∵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CDB=90°,BE⊥AM,∴∠CDB=∠AMO,∴△AOM≌△CBD(AAS),∴OM=BD=,∵S△ABD==2,BD=,∴AE=2,∵∠ADB=135°,∴∠ADE=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E=2,∴D的纵坐标为3,设A(m,),则D(m﹣2,3),∵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k=m=(m﹣2)×3,解得m=3,∴k=m=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表示出A、D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2分)计算:|﹣2|+(π﹣1)0=3.【分析】首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计算加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π﹣1)0=2+1=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0.(2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1.【分析】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1≠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11.(2分)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4×10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3.故答案为:6.4×103.【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2分)分解因式:x3﹣x=x(x+1)(x﹣1).【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13.(2分)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据此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一次函数y=kx+2,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k>0.故答案为:k>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在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4.(2分)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分析】把x=1代入方程得出1+a﹣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把x=1代入方程得:1+a﹣2=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5.(2分)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30°.【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 =60°,从而可得∠B的度数.【解答】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16.(2分)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2,).【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和OD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2,∴CD=AD=AB=2,∵∠DAB=120°,∴∠OAD=60°,Rt△AOD中,∠ADO=30°,∴OA=AD==1,OD==,∴C(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OD的长.17.(2分)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连接CG,在正方形ACDE、BCFG中,∠ECA=∠GCB=45°,∴∠ECG=90°,设AC=2,BC=1,∴CE=2,CG=,∴tan∠GE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8.(2分)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4或2.【分析】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证明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H,TH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DG⊥BF,BT⊥BF,∴DG∥BT,∵AD=DB,AE=EC,∴DE∥BC,∴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BG=DT,DG=BT,∠BDH=∠ABC=45°,∵AD=DB=3,∴BH=DH=3,∵∠TBF=∠BHF=90°,∴∠TBH+∠FBH=90°,∠FBH+∠F=90°,∴∠TBH=∠F,∴tan∠F=tan∠TBH===,∴=,∴TH=1,∴DT=TH+DH=1+3=4,∴BG=4.当点F在ED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得DT=BG=3﹣1=2.故答案为4或2.【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x+1)2﹣x(x+1)=x2+2x+1﹣x2﹣x=x+1,当x=2时,原式=2+1=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分析】(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出方程x﹣2=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x﹣2=2(x﹣1),解得:x=0,检验:把x=0代入x﹣1得:x﹣1≠0,所以x=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0;(2),∵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100;(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分析】(1)根据打排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样本容量;(2)用总人数乘以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目的人数求出踢足球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总人数是:25÷25%=100(人),则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2)打乒乓球的人数有: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有:100﹣25﹣35﹣15=2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0×=30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有3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分析】(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和为奇数”的情况,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解答】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因此“抽到1号”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共有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和为奇数”的有4种,∴P(和为奇数)==.【点评】本题考查列表法和树状图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BD,根据AB=CD即可得出AC=BD,进而得出△EAC≌△FBD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EA∥FB,∴∠A=∠FBD,∵AB=C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的度数为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注意: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已知得出△EAC≌△FBD是解题关键.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分析】(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根据“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8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6元.(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依题意,得:8m+6(15﹣m)≤100,解得:m≤5.答:最多购买5千克苹果.【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分析】(1)把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可求出a的值,确定点A的坐标,进而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BD=10,求出点B的横坐标,求出OB,代入求出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y=(x>0)得,a==2,∴点A(2,4),代入y=kx得,k=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答:a=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2)当BD=10=y时,代入y=2x得,x=5,∴OB=5,当x=5代入y=得,y=,即BC=,∴CD=BD﹣BC=10﹣=,∴S△ACD=××(5﹣2)=12.6,【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是常用方法.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1;(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分析】(1)如图1中,作FD⊥AC于D.证明△ABC≌△CDF(AAS)可得结论.(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根据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计算即可.(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OH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作FD⊥AC于D,∵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ACB=60°,∠FCE=∠BAC=30°,AC=CF,∴∠ACF=30°,∴∠BAC=∠FCD,在△ABC和△CDF中,,∴△ABC≌△CDF(AAS),∴FD=BC=1,故答案为1;(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S扇形ECH=﹣=.故答案为.(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CF中,∵EF=1,∠ECF=30°,EH⊥CF,∴EC=EF=,EH=,CH=EH=,在Rt△BOC中,OC==,∴OH=CH﹣OC=﹣,在Rt△EOH中,则有x2=()2+(﹣)2,解得x=或﹣(不合题意舍弃),∴OC==,∵CF=2EF=2,∴OF=CF﹣OC=2﹣=.【点评】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 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D(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6;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①根据远点,特征数的定义判断即可.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H,PQ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分两种情形k>0或k<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①由题意,点D是⊙O关于直线m的“远点”,⊙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DB•DE=2×5=20,故答案为D,20.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设直线y=x+4交x轴于F(﹣,0),交y轴于E(0,4),∴OE=4,OF=∴tan∠FEO==,∴∠FEO=30°,∴OH=OE=2,∴PH=OH+OP=3,∴⊙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PQ•PH=2×3=6.(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当k>0时,过点F作FH⊥直线l于H,交⊙F于E,N.由题意,EN=2,EN•NH=4,∴NH=,∵N(﹣1,0),M(1,4),∴MN==2,∴HM===,∴△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的中点K(0,2),∴KN=HK=KM=,∴H(﹣2,3),把H(﹣2,3),M(1,4)代入y=kx+b,则有,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当k<0时,同法可知直线i经过H′(2,1),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x+或y=﹣3x+7.【点评】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远点,特征数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4;(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 =∠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分析】(1)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可得点E(1,3),CE=BE=3,AE=1,可得∠EBC=∠ECB=45°,tan∠ACE =,∠BCF=4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CD=90°,可求∠ACE=∠DBC,可得∠ACB=∠CFD,可得点F与点Q重合,即可求点P坐标;当点Q在点D下方上,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交抛物线于点P,先求直线BD解析式,点F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可求点Q 坐标,求出CQ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坐标;(3)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先求出∠CNH=45°,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N=NF,∠ENB =∠FNB=45°,由“AAS”可证△EMN≌△NKF,可得EM=NK=,MN=KF,可求CF=6,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G坐标,即可求解.【解答】解:(1)∵抛物线y=x2+bx+3的图象过点C(1,0),∴0=1+b+3,∴b=﹣4,故答案为:﹣4;(2)∵b=4,∴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3∵抛物线y=x2﹣4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点A(0,3),3=x2﹣4x,∴x1=0(舍去),x2=4,∴点B(4,3),∵y=x2﹣4x+3=(x﹣2)2﹣1,∴顶点D坐标(2,﹣1),如图1,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点A(0,3),点B(4,3),点C(1,0),CE⊥AB,∴点E(1,3),CE=BE=3,AE=1,∴∠EBC=∠ECB=45°,tan∠ACE=,∴∠BCF=45°,∵点B(4,3),点C(1,0),点D(2,﹣1),∴BC==3,CD==,BD==2,∵BC2+CD2=20=BD2,∴∠BCD=90°,∴tan∠DBC====tan∠ACE,∴∠ACE=∠DBC,∴∠ACE+∠ECB=∠DBC+∠BCF,∴∠ACB=∠CFD,又∵∠CQD=∠ACB,∴点F与点Q重合,∴点P是直线CF与抛物线的交点,∴0=x2﹣4x+3,∴x1=1,x2=3,∴点P(3,0);当点Q在点D下方上,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交抛物线于点P,∵CH⊥DB,HF=QH,∴CF=CQ,∴∠CFD=∠CQD,∴∠CQD=∠ACB,∵CH⊥BD,∵点B(4,3),点D(2,﹣1),∴直线BD解析式为:y=2x﹣5,∴点F(,0),∴直线CH解析式为:y=﹣x+,∴,解得,∴点H坐标为(,﹣),∵FH=QH,∴点Q(,﹣),∴直线CQ解析式为:y=﹣x+,联立方程组,解得:或,∴点P(,﹣);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0)或(,﹣);(3)如图,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

中考数学专题《探究与表达规律》专题讲练原卷

中考数学专题《探究与表达规律》专题讲练原卷

专题04 探究与表达规律(八个考点)专题讲练1、知识储备考点1. 数列的规律考点2. 数表的规律考点3..算式的规律考点4. 图形的规律(一次类)考点5 图形的规律(二次类)考点6. 图形的规律(指数类)考点7. 程序框图考点8. 新定义运算2、经典基础题3、优选提升题1. 解题思维过程:从简单、局部或特殊情况入手,经过提炼、归纳和猜想,探索规律,获得结论.有时候还需要通过类比联想才能找到隐含条件.一般有下列几个类型:1)数列的规律:把握常见几类数的排列规律及每个数与排列序号n之间的关系.2)等式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总结规律,注意此代数式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3)图形(图表)规律:观察前几个图形,确定每个图形中图形的个数或图形总数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 4)图形变换的规律:找准循环周期内图形变换的特点,然后用图形变换总次数除以一个循环变换周期,进而观察商和余数.5)数形结合的规律:观察前n项(一般前3项)及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2. 常见的数列规律:n-(n为正整数).1)1,3,5,7,9,… ,212)2,4,6,8,10,…,2n(n为正整数).3)2,4,8,16,32,…,2n(n为正整数).n n+(n为正整数).4)2,6,12,20,…,(1)5)x-,x+,x-,x+,x-,x+,…,(1)n x-(n为正整数).6)特殊数列: ①三角形数:1,3,6,10,15,21,…,(1)2n n +.②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等于与它相邻的前两个数的和.考点1. 数列的规律【解题技巧】①符号规律:通常是正负间或出现的规律,常表示为(1)n -或1(1)n --或1(1)n +-;②数字规律:数字规律需要视题目而确定;○3字母规律:通常字母规律是呈指数变换,常表示为:na 等形式。

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按顺序观察下列五个数-1,5,-7,17,-31……,找出以上数据依次出现的规律,则第n 个数是_____________.变式1.(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单项式3a 、5a 2、7a 3、9a 4……,依这个规律用含字母n (n 为正整数,且n ≥1)的式子表示第n 个单项式为_______变式2.(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3x ,5x -,7x ,9x -,11x ,……,第n 个单项式是( )A .()211nn x --B .()1211n n x -+-C .()1211n n x ---D .()211nn x +-考点2. 数表的规律【解题技巧】例1. (2022•绵阳市七年级期中)将正奇数按下表排成5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行1357第2行1513119第3行17192123………2725若2021在第m 行第n 列,则m +n =( )A .256B .257C .510D .511变式1.(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若用有序数对(a ,b )表示第a 行,从左至右第b 个数,例如(4,3)表示的数是9,则(15,10)表示的数是( )A .115B .114C .113D .112变式2.(2022·广东湛江·七年级期末)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 ,b 的值分别为( )0325476c413631857abA .9,10B .9,91C .10,91D .10,110考点3..算式的规律【解题技巧】算式规律这一类没有固定的套路,主要依靠学生对已知算式的观察、总结、逻辑推理,发现期中的规律。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2的相反数是()A. −2B. −12C. 12D. 22.计算m6÷m2的结果是()A. m3B. m4C. m8D. m12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 圆柱B. 三棱柱C. 四棱柱D. 四棱锥4.8的立方根为()A. 2√2B. ±2√2C. 2D. ±2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 2x<2yB. −2x<−2yC. x−1>y−1D. x+1>y+1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 30°B. 40°C. 50°D. 60°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 3B. 4C. 5D. 6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2,∠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 2√2B. 4C. 3√2D. 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9.计算:|−2|+(π−1)0=______.10.若代数式1x−1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12.分解因式:x3−x=_________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______.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______°.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______.18.如图,在△ABC中,∠B=45°,AB=6√2,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xx−1+21−x=2;(2){2x−6<0−3x≤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6.0分)20.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21.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22.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______;(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23.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24.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2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8(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x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26.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______;(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27.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______(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______;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3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2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5,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8.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______;(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 .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2.【答案】B【解析】解:m 6÷m 2=m 6−2=m 4.故选:B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答案】C【解析】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 则可得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故选:C .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三角形,易得出该几何体的形状. 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解得此题时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4.【答案】C【解析】解:8的立方根是√83=√233=2,故选:C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83的值,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的定义的理解和运用,注意:a 的立方根是√a 3.5.【答案】A【解析】解:∵x <y ,∴2x <2y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x <y ,∴−2x >−2y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x <y ,∴x −1<y −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x <y ,∴x +1<y +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1+∠3=180°,∠1=40°,∴∠3=180°−∠1=180°−140°=40°∵a//b ,∴∠2=∠3=40°.故选:B.先根据邻补角相等求得∠3,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CH⊥AB,垂足为H,∴∠CHB=90°,∵点M是BC的中点.BC,∴MH=12∵BC的最大值是直径的长,⊙O的半径是3,∴MH的最大值为3,故选:A.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即可求得MH的最大值是3.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直线的性质,明确BC的最大值为⊙O的直径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解:作AM⊥y轴于M,延长BD,交AM于E,设BC与y轴的交点为N,∵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M=∠CNM,∵BD//y轴,∴∠CBD=∠CNM,∴∠AOM=∠CBD,∵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CDB=90°,BE⊥AM,∴∠CDB=∠AMO,∴△AOM≌△CBD(AAS),∴OM=BD=√2,BD⋅AE=2,BD=√2,∵S△ABD=12∴AE=2√2,∵∠ADB=135°,∴∠ADE=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E=2√2,∴D的纵坐标为3√2,设A(m,√2),则D(m−2√2,3√2),(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反比例函数y=kx∴k=√2m=(m−2√2)×3√2,解得m=3√2,∴k=√2m=6.故选:D.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E=2√2,易证得△AOM≌△CBD(AAS),得出OM=BD=√2,根据题意得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DE=AE=2√2,设A(m,√2),则D(m−2√2,3√2),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3√2,进一步求得k=6.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表示出A、D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3【解析】解:|−2|+(π−1)0=2+1=3,故答案为:3.首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计算加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0.【答案】x≠1【解析】解:依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1≠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11.【答案】6.4×103【解析】解: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3.故答案为:6.4×103.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答案】x(x+1)(x−1)【解析】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13.【答案】k>0【解析】解:∵一次函数y=kx+2,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k>0.故答案为:k>0.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据此求出k 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在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4.【答案】1【解析】解:∵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把x=1代入方程得:1+a−2=0,解得:a=1,故答案为:1.把x=1代入方程得出1+a−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5.【答案】30【解析】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答案为:30.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60°,从而可得∠B.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16.【答案】(2,√3)【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2,∴CD=AD=AB=2,∵∠DAB=120°,∴∠OAD=60°,Rt△AOD中,∠ADO=30°,∴OA=12AD=12×2=1,OD=√22−12=√3,∴C(2,√3),故答案为:(2,√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和OD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OD的长.17.【答案】12【解析】解:连接CG,在正方形ACDE、BCFG中,∠ECA=∠GCB=45°,∴∠ECG=90°,设AC=2,BC=1,∴CE=2√2,CG=√2,∴tan∠GEC=CGEC =12,故答案为:1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正方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8.【答案】4【解析】解: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DG⊥BF,BT⊥BF,∴DG//BT,∵AD=DB,AE=EC,∴DE//BC,∴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BG=DT,DG=BT,∠BDH=∠ABC=45°,∵AD=DB=3√2,∴BH=DH=3,∵∠TBF=∠BHF=90°,∴∠TBH+∠FBH=90°,∠FBH+∠F=90°,∴∠TBH=∠F,∴tan∠F=tan∠TBH=BTBF =DGBF=13,∴THBH =13,∴TH=1,∴DT=TH+DH=1+3=4,∴BG=4.故答案为4.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证明四边形DGBT 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H,TH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19.【答案】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 −1得:x −2=2(x −1),解得:x =0,检验:把x =0代入x −1得:x −1≠0,所以x =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 =0;(2){2x −6<0 ①−3x ≤6 ②, ∵解不等式①得:x <3,解不等式②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 <3.【解析】(1)方程两边都乘以x −1得出方程x −2=2(x −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20.【答案】解:(x +1)2−x(x +1)=x 2+2x +1−x 2−x=x +1,当x =2时,原式=2+1=3.【解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1.【答案】100【解析】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总人数是:25÷25%=100(人),则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2)打乒乓球的人数有: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有:100−25−35−15=2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0×15100=30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有300人.(1)根据打排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样本容量;(2)用总人数乘以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目的人数求出踢足球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答案】13【解析】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因此“抽到1号”的概率为13,故答案为:13;(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共有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和为奇数”的有4种,∴P(和为奇数)=46=23.(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和为奇数”的情况,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本题考查列表法和树状图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3.【答案】证明:(1)∵EA//FB,∴∠A=∠FBD,∵AB=C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FB∠A=∠FBD AC=BD,∴△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 的度数为60°.【解析】(1)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FBD ,根据AB =CD 即可得出AC =BD ,进而得出△EAC≌△FBD 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注意: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已知得出△EAC≌△FBD 是解题关键.24.【答案】解:(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 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 元,依题意,得:{x +3y =262x +y =22, 解得:{x =8y =6. 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8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6元.(2)设购买m 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依题意,得:8m +6(15−m)≤100,解得:m ≤5.答:最多购买5千克苹果.【解析】(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 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 元,根据“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m 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答案】解:(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y =8x (x >0)得,a =84=2,∴点A(2,4),代入y =kx 得,k =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2x ,答:a =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2x ;(2)当BD =10=y 时,代入y =2x 得,x =5,∴OB =5,当x =5代入y =8x 得,y =85,即BC =85,∴CD =BD −BC =10−85=425, ∴S △ACD =12×425×(5−2)=12.6,【解析】(1)把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可求出a 的值,确定点A 的坐标,进而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BD =10,求出点B 的横坐标,求出OB ,代入求出BC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是常用方法.26.【答案】1 π12【解析】解:(1)如图1中,作FD⊥AC于D,∵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ACB=60°,∠FCE=∠BAC=30°,AC=CF,∴∠ACF=30°,∴∠BAC=∠FCD,在△ABC和△CDF中,{∠BAC=∠FCD ∠ABC=∠CDF AC=CF,∴△ABC≌△CDF(AAS),∴FD=BC=1,故答案为1;(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S 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S扇形ECH=30⋅π⋅22360−30⋅π⋅(√3)2360=π12.故答案为π12.(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 △ECF 中,∵EF =1,∠ECF =30°,EH ⊥CF ,∴EC =√3EF =√3,EH =√32,CH =√3EH =32, 在Rt △BOC 中,OC =√OB 2+BC 2=√1+x 2,∴OH =CH =OC =32−√1+x 2, 在Rt △EOH 中,则有x 2=(√32)2+(32−√1+x 2)2, 解得x =√73或−√73(不合题意舍弃), ∴OC =(√73)=43, ∵CF =2EF =2, ∴OF =CF −OC =2−43=23.(1)如图1中,作FD ⊥AC 于D.证明△ABC≌△CDF(AAS)可得结论.(2)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 落在CF 上的点H 处.根据S 阴=S △EFC +S 扇形ACF −S 扇形CEH −S △AHC =S 扇形ACF 计算即可.(3)如图2中,过点E 作EH ⊥CF 于H.设OB =OE =x.在Rt △EOH 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答案】D 20【解析】解:(1)①由题意,点D 是⊙O 关于直线m 的“远点”,⊙O 关于直线m 的特征数=DB ⋅DE =2×5=20,故答案为D ,20.②如图1−1中,过点O 作OH ⊥直线n 于H ,交⊙O 于Q ,P .设直线y =√3x +4交x 轴于F(−4√33,0),交y 轴于E(0,4), ∴OE =4,OF =4√33 ∴tan∠FEO =OFOE =√33, ∴∠FEO =30°,∴OH =12OE =2,∴PH =OH +OP =3, ∴⊙O 关于直线n 的“特征数”=PQ ⋅PH =2×3=6.(2)如图2−1中,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b .当k >0时,过点F 作FH ⊥直线l 于H ,交⊙F 于E ,N .由题意,EN =2√2,EN ⋅NH =4√5,∴NH =√10,∵N(−1,0),M(1,4),∴MN =√22+42=2√5,∴HM =√MN 2−NH 2=√20−10=√10,∴△MN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 的中点K(0,2),∴KN =HK =KM =√5,∴H(−2,3),把H(−2,3),M(1,4)代入y =kx +b ,则有{k +b =4−2k +b =3,解得{k =13b =113,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113,当k <0时,同法可知直线i 经过H′(2,1),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 +7.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113或y =−3x +7.(1)①根据远点,特征数的定义判断即可.②如图1−1中,过点O 作OH ⊥直线n 于H ,交⊙O 于Q ,P.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H ,PQ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1中,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b.分两种情形k >0或k <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远点,特征数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8.【答案】−4【解析】解:(1)∵抛物线y =x 2+bx +3的图象过点C(1,0),∴0=1+b +3,∴b =−4,故答案为:−4;(2)∵b =4,∴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4x +3∵抛物线y =x 2−4x +3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点A(0,3),3=x 2−4x ,∴x 1=0(舍去),x 2=4,∴点B(4,3),∵y =x 2−4x +3=(x −2)2−1,∴顶点D 坐标(2,−1),如图1,当点Q 在点D 上方时,过点C 作CE ⊥AB 于E ,设BD 与x 轴交于点F ,∵点A(0,3),点B(4,3),点C(1,0),CE ⊥AB ,∴点E(1,3),CE =BE =3,AE =1,∴∠EBC =∠ECB =45°,tan∠ACE =AE EC =13,∴∠BCF =45°,∵点B(4,3),点C(1,0),点D(2,−1),∴BC =√9+9=3√2,CD =√1+1=√2,BD =√(4−2)2+(3+1)2=2√5, ∵BC 2+CD 2=20=BD 2,∴∠BCD =90°,∴tan∠DBC =CD BC =√23√2=13=tan∠ACE , ∴∠ACE =∠DBC ,∴∠ACE +∠ECB =∠DBC +∠BCF ,∴∠ACB =∠CFD ,又∵∠CQD =∠ACB ,∴点F 与点Q 重合,∴点P 是直线CF 与抛物线的交点, ∴0=x 2−4x +3,∴x 1=1,x 2=3,∴点P(3,0);当点Q 在点D 下方上,过点C 作CH ⊥DB 于H ,在线段BH 的延长线上截取HF =QH ,连接CQ 交抛物线于点P ,∵CH ⊥DB ,HF =QH ,∴CF =CQ ,∴∠CFD =∠CQD ,∴∠CQD =∠ACB , ∵CH ⊥BD ,∵点B(4,3),点D(2,−1),∴直线BD 解析式为:y =2x −5,∴点F(52,0),∴直线CH 解析式为:y =−12x +12,∴{y =−12x +12y =2x −5, 解得{x =115y =−35, ∴点H 坐标为(115,−35),∵FH =QH ,∴点Q(1910,−65),∴直线CQ 解析式为:y =−43x +43,联立方程组{y =−43x +43y =x 2−4x +3, 解得:{x 1=1y 1=0或{x 2=53y 2=−89, ∴点P(53,−89);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3,0)或(53,−89);(3)如图,设直线AC 与BD 的交点为N ,作CH ⊥BD 于H ,过点N 作MN ⊥x 轴,过点E 作EM ⊥MN ,连接CG ,GF ,∵点A(0,3),点C(1,0),∴直线AC 解析式为:y =−3x +3,∴{y =−3x +3y =2x −5, ∴{x =85y =−95, ∴点N 坐标为(85,−95),∵点H 坐标为(115,−35),∴CH 2=(115−1)2+(35)2=95,HN 2=(115−85)2+(−35+95)2=95, ∴CH =HN ,∴∠CNH =45°,∵点E 关于直线BD 对称的点为F ,∴EN =NF ,∠ENB =∠FNB =45°,∴∠ENF =90°,∴∠ENM +∠FNM =90°,又∵∠ENM +∠MEN =90°,∴∠MEN =∠FNM ,∴△EMN≌△NKF(AAS)∴EM =NK =95,MN =KF ,∴点E的横坐标为−15,∴点E(−15,185),∴MN=275=KF,∴CF=85+275−1=6,∵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FC=CG=6,∠BCF=∠GCB=45°,∴∠GCF=90°,∴点G(1,6),∴AG=√12+(6−3)2=√10.(1)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可得点E(1,3),CE=BE=3,AE=1,可得∠EBC=∠ECB=45°,tan∠ACE=AE EC =13,∠BCF=4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CD=90°,可求∠ACE=∠DBC,可得∠ACB=∠CFD,可得点F与点Q重合,即可求点P坐标;当点Q在点D下方上,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交抛物线于点P,先求直线BD解析式,点F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可求点Q 坐标,求出CQ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坐标;(3)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先求出∠CNH=45°,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N=NF,∠ENB=∠FNB=45°,由“AAS”可证△EMN≌△NKF,可得EM=NK=95,MN=KF,可求CF=6,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G坐标,即可求解.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性强,求出∠CNH=45°是本题的关键.第21页,共21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第1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2022的相反数是( )A. 2022B. −2022C. 12022D. −120222. 若二次根式√x −1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0D. x >03. 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B.C.D.4.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DE =2,则BC 的长是( )A. 3B. 4C. 5第2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D. 65. 某城市市区人口x 万人,市区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平均每人拥有绿地y 平方米,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 =x +50B. y =50xC. y =50xD. y =x506. 如图,斑马线的作用是为了引导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路.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 )A. 垂线段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与点A 1关于x 轴对称,点A 与点A 2关于y 轴对称.已知点A 1(1,2),则点A 2的坐标是( )A. (−2,1)B. (−2,−1)C. (−1,2)D. (−1,−2)8. 某汽车评测机构对市面上多款新能源汽车的0~100km/ℎ的加速时间和满电续航里程进行了性能评测,评测结果绘制如下,每个点都对应一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已知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是m s ,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是n km ,相应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了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直线不属于任何区域).欲将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以上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均保持不变,则这两个点可能分别落在( )第3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A. 区域①、②B. 区域①、③C. 区域①、④D. 区域③、④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9. 化简:√83═ ______ . 10. 计算:m 4÷m 2=______. 11. 分解因式:x 2y +xy 2=______.12. 2022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约138000个.数据1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3. 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1a ______1b (填“>”、“=”或“<”).14. 如图,在△ABC 中,E 是中线AD 的中点.若△AEC 的面积是1,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15. 如图,将一个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活动框架(边框粗细忽略不计)扭动成四边形ABCD ,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其拉伸长度达到36cm 时才会断裂.若∠BAD =60°,则橡皮筋AC ______断裂(填“会”或“不会”,参考数据:√3≈1.732).第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6. 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若∠ABC =45°,AC =√2,则⊙O 的半径是______.17.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ABC =90°,DB 平分∠ADC.若AD =1,CD =3,则sin∠ABD =______.18.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在Rt △DEF 中,∠F =90°,DF =3,EF =4.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CF ,Rt △DEF 从起始位置(点D 与点B 重合)平移至终止位置(点E 与点A 重合),且斜边DE 始终在线段AB 上,则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0分)第5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9. 计算:(1)(√2)2−(π−3)0+3−1; (2)(x +1)2−(x −1)(x +1).20. 解不等式组{5x −10≤0,x +3>−2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 为减少传统塑料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提倡使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下(特定微生物、温度、湿度)较快完成降解的环保塑料袋.调查小组就某小区每户家庭1周内环保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使用情况为A(不使用)、B(1~3个)、C(4~6个)、D(7个及以上),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已知该小区有1500户家庭,调查小组估计: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调查小组的估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2. 在5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写有语句:①函数表达式为y =x ;②函数表达式为y =x 2;③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④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⑤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增大.将这5张小纸条做成5支签,①、②放在不透明的盒子A 中搅匀,③、④、⑤放在不透明的盒子B 中搅匀.(1)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抽到①的概率是______;(2)先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再从盒子B 中任意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概率.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像交于点C ,连接OC.已知点B(0,4),△BOC第6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的面积是2. (1)求b 、k 的值; (2)求△AOC 的面积.24. 如图,点A 在射线OX 上,OA =a.如果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n°(0<n ≤360)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a,n°)表示.(1)按上述表示方法,若a =3,n =37,则点A′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 (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 的位置用(3,74°)表示,连接A′A 、A′B.求证:A′A =A′B .25.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14)会徽的主题图案有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文化魅力,其右下方的“卦”是用我国古代的计数符号写出的八进制数3745.八进制是以8作为进位基数的数字系统,有0~7共8个基本数字.八进制数3745换算成十进制数是3×83+7×82+4×81+5×80=2021,表示ICME −14的举办年份.(1)八进制数3746换算成十进制数是______;(2)小华设计了一个n 进制数143,换算成十进制数是120,求n 的值.第7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6. 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边BC 上的一点.若△OAB≌△OCD ,则点O 叫做该四边形的“等形点”.(1)正方形______“等形点”(填“存在”或“不存在”);(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边BC 上的点O 是四边形ABCD 的“等形点”.已知CD =4√2,OA =5,BC =12,连接AC ,求AC 的长;(3)在四边形EFGH 中,EH//FG.若边FG 上的点O 是四边形EFGH 的“等形点”,求OFOG 的值.27.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自变量x 的部分取值和对应函数值y 如下表:x … −1 0 1 2 3 … y…43−5−12…(1)求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表达式;(2)将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图像,使得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表达式y =______,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A 、B 、C 是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像上互不重合的三点.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是m 、m +1,点C 与点A 关于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对称,求∠ACB 的度数.28. 现有若干张相同的半圆形纸片,点O 是圆心,直径AB 的长是12cm ,C 是半圆弧上的一点(点C 与点A 、B 不重合),连接AC 、BC .(1)沿AC 、BC 剪下△ABC ,则△ABC 是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2)分别取半圆弧上的点E 、F 和直径AB 上的点G 、H.已知剪下的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6cm 的菱形.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菱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经过数次探索,小明猜想,对于半圆弧上的任意一点C ,一定存在线段AC 上的第8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点M 、线段BC 上的点N 和直径AB 上的点P 、Q ,使得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4cm 的菱形.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第9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2022的相反数是−2022, 故选:B .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二次根式√x −1有意义, ∴x −1≥0, 解得:x ≥1. 故选:A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 −1≥0,据此求出实数x 的取值范围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展在一个平面上, 得到其侧面展开图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又有母线垂直于上下底面,故可得是长方形. 故选:D .从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可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长方形.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4.【答案】B【解析】解:∵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DE 是△ABC 的中位线, ∴BC =2DE , ∵DE =2, ∴BC =4, 故选:B .第10页,共25页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由城市市区人口x 万人,市区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 则平均每人拥有绿地y =50x.故选:C .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故选:A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原理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练掌握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点A 与点A 1关于x 轴对称,已知点A 1(1,2), ∴点A 的坐标为(1,−2), ∵点A 与点A 2关于y 轴对称, ∴点A 2的坐标为(−1,−2), 故选: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熟练掌握点的变化规律,不要混淆.8.【答案】B【解析】解: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②,则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将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③,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均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④,则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将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③,④,则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将变大,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中位数定义,逐项判断.本题考查数据的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正中间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种数据的中位数..9.【答案】2【解析】解:∵23=83=2.∴√8故填2.直接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10.【答案】m2【解析】解:m4÷m2=m4−2=m2.故答案为:m2.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1.【答案】xy(x+y)【解析】解:x2y+xy2=xy(x+y).故答案为:xy(x+y).第12页,共25页直接提取公因式xy ,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2.【答案】1.38×105【解析】解:138000=1.38×105. 故答案为:1.38×1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且n 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据此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确定a 与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解析】解:令a =65,b =64. 则:1a =56,1b =46; ∵56>46; ∴1a >1b. 故答案是:>.比较两个正有理数,数大的绝对值反而小.也可以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求解. 本题考查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特殊值代入法是解填空题不错的选择.14.【答案】2【解析】解:∵E 是AD 的中点, ∴CE 是△ACD 的中线, ∴S △ACD =2S △AEC , ∵△AEC 的面积是1, ∴S △ACD =2S △AEC =2, ∵AD 是△ABC 的中线, ∴S △ABD =S △ACD =2. 故答案为:2.由题意可得CE 是△ACD 的中线,则有S △ACD =2S △AEC =2,再由AD 是△ABC 的中线,则有S △ABD =S △ACD ,即得解.……○…………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5.【答案】不会【解析】解:设AC 与BD 相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AC =2AO ,OD =12BD ,AD =AB =20cm , ∵∠BAD =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 ∴BD =AB =20cm , ∴DO =12BD =10(cm),在Rt △ADO 中,AO =√AD 2−DO 2=√202−102=10√3(cm), ∴AC =2AO =20√3≈34.64(cm), ∵34.64cm <36cm , ∴橡皮筋AC 不会断裂, 故答案为:不会.设AC 与BD 相交于点O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AC =2AO ,OD =12BD ,AD =AB =20cm ,从而可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BD =20cm ,然后在在Rt △ADO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 ,从而求出AC 的长,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第1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析】解: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CD ,∵AD 是⊙O 的直径, ∴∠ACD =90°, ∵∠ABC =45°, ∴∠ADC =∠ABC =45°, ∴AD =AC sin45∘=√2√22=2,∴⊙O 的半径是1, 故答案为:1.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CD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ACD =90°,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DC =45°,然后在Rt △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D 的长,从而求出⊙O 的半径,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66【解析】解: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E ,如图, ∵∠A =∠ABC =90°, ∴AD//BC , ∴∠ADB =∠CBD , ∵DB 平分∠ADC , ∴∠ADB =∠CDB , ∴∠CDB =∠CBD =3, ∵AD =BE =1,∴CE =BC −BE =3−1=2, 在Rt △CDE 中,……○…………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DE =√CD 2−CE 2=√32−22=√5, ∵DE =AB , 在Rt △ADB 中,BD =√AD 2+AB 2=√12+(√5)2=√6, ∴sin∠ABD =AD BD=1√6=√66. 故答案为:√66.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E ,如图,由已知∠A =∠ABC =90°,可得AD//B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 =∠CB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B =∠CDB ,则可得∠CDB =∠CBD =3,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 =BE ,即可得CE =BC −BE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DE =√CD 2−CE 2,在Rt △ADB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 =√AD 2+AB 2,根据正弦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答案】21【解析】解:如图,连接CF 交AB 于点M ,连接CF′交AB 于点N ,过点F 作FG ⊥AB 于点H ,过点F′作F′H ⊥AB 于点H ,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 .在Rt △DEF 中,DF =3,EF =4, ∴DE =√DF 2+EF 2=√32+42=5, 在Rt △ABC 中,AC =9,BC =12, ∴AB =√AC 2+BC 2=√92+122=15, ∵12⋅DF ⋅EF =12⋅EF ⋅GF , ∴FG =125,第16页,共25页∴BG =√BF 2−FG 2=√32−(125)2=95, ∴GE =BE −BG =165,AH =GE =165,∴F′H =FG =125,∴FF′=GH =AB −BG −AH =15−5=10, ∵BF//AC , ∴BMAM =BFAC =13, ∴BM =14AB =154,同法可证AN =14AB =154, ∴MN =15−154−154=152,∴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的面积=12×(10+152)×125=21,故答案为:21.如图,连接CF 交AB 于点M ,连接CF′交AB 于点N ,过点F 作FG ⊥AB 于点H ,过点F′作F′H ⊥AB 于点H ,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以及高,可得结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梯形的面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在的压轴题.19.【答案】解:(1)原式=2−1+13=43;(2)原式=(x 2+2x +1)−(x 2−1) =x 2+2x +1−x 2+1 =2x +2.【解析】(1)利用实数的运算法则、零指数幂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实数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解:由5x −10≤0,得:x ≤2,由x +3>−2x ,得:x >−1,……○…………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2, 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解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答案】100【解析】解:(1)20÷20%=100, 所以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100; C 类户数为100×25%=25(户), B 类户数为100−20−25−15=40(户),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故答案为:100; (2)调查小组的估计合理. 理由如下:因为1500×15100=225(户),所以根据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1)用A 类户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样本容量,然后计算出C 类和B 类户数后补全条形统计图;(2)利用样本估计作图,由于1500×15100=225(户),则可估计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第18页,共25页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从而可判断调查小组的估计合理.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样本估计总体.22.【答案】12【解析】解:(1)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抽到①的概率是12, 故答案为:12; (2)列表如下:由表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到的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①③、①⑤、②④这3个,所以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概率为36=12. (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答案】解:(1)∵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过点B(0,4),∴b =4,∴一次函数为y =2x +4, ∵OB =4,△BOC 的面积是2. ∴12OB ⋅x C =2,即12×4⋅x C =2, ∴x C =1,把x =1代入y =2x +4得,y =6,……○…………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C(1,6),∵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 ∴k =1×6=6;(2)把y =0代入y =2x +4得,2x +4=0,解得x =−2, ∴A(−2,0), ∴OA =2,∴S △AOC =12×2×6=6.【解析】(1)由点B(0,4)在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上,代入求得b =4,由△BOC 的面积是2得出C 的横坐标为1,代入直线关系式即可求出C 的坐标,从而求出k 的值; (2)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A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3,37°)【解析】(1)解:由题意,得A′(a,n°), ∵a =3,n =37, ∴A′(3,37°), 故答案为:(3,37°); (2)证明:如图:∵A′(3,74°),B(3,74°),∴∠AOA′=37°,∠AOB =74°,OA =OB =3, ∴∠A′OB =∠AOB −∠AOA′=74°−37°=37°, ∵OA′=OA′,∴△AOA′≌△BOA′(SAS), ∴A′A =A′B .(1)根据点的位置定义,即可得出答案;第20页,共25页(2)画出图形,证明△AOA′≌△BOA′(SAS),即可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新定义题目,旋转的性质,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2022【解析】解:(1)3746=3×83+7×82+4×81+6×80 =1536+448+32+6 =2022.故八进制数字3746换算成十进制是2022. 故答案为:2022;(2)依题意有:n 2+4×n 1+3×n 0=120, 解得n 1=9,n 2=−13(舍去). 故n 的值是9.(1)根据已知,从个位数字起,将二进制的每一位数分别乘以80,81,82,83,再把所得结果相加即可得解;(2)根据n 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计算方法得到关于n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个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的计算方法.26.【答案】不存在【解析】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C =90°, ∵△OAB≌△OCD , ∴∠OAB =∠C =90°, ∵O 是边BC 上的一点. ∴正方形不存在“等形点”, 故答案为:不存在; (2)作AH ⊥BO 于H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边BC 上的点O 是四边形ABCD 的“等形点”, ∴△OAB≌△OCD ,∴AB =CD =4√2,OA =OC =5, ∵BC =12, ∴BO =7,设OH =x ,则BH =7−x ,由勾股定理得,(4√2)2−(7−x)2=52−x 2, 解得,x =3, ∴OH =3, ∴AH =4, ∴CO =8,在Rt △CHA 中,AC =√AH 2+CH 2=√42+82=4√5; (3)如图,∵边FG 上的点O 是四边形EFGH 的“等形点”,∴△OEF≌△OGH ,∴∠EOF =∠HOG ,OE =OG ,∠OGH =∠OEF , ∵EH//FG ,∴∠HEO =∠EOF ,∠EHO =∠HOG , ∴∠HEO =∠EHO , ∴OE =OH , ∴OH =OG , ∴OE =OF , ∴OFOG =1.第22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根据“等形点”的定义可知△OAB≌△OCD ,则∠OAB =∠C =90°,而O 是边BC 上的一点.从而得出正方形不存在“等形点”;(2)作AH ⊥BO 于H ,由△OAB≌△OCD ,得AB =CD =4√2,OA =OC =5,设OH =x ,则BH =7−x ,由勾股定理得,(4√2)2−(7−x)2=52−x 2,求出x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即可;(3)根据“等形点”的定义可得△OEF≌△OGH ,则∠EOF =∠HOG ,OE =OG ,∠OGH =∠OEF ,再由平行线性质得OE =OH ,从而推出OE =OH =OG ,从而解决问题. 本题是新定义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理解新定义,并能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答案】y =−x 2+6x −5(答案不唯一) 4≤k ≤5【解析】解:(1)将(−1,4),(1,0)代入y =ax 2+bx +3得: {a −b +3=4a +b +3=0, 解得{a =−1b =−2,∴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2)如图:∵y =−x 2−2x +3=−(x +1)2+4,∴将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y =−(x −k +1)2+4的图象,∴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k −1,∵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3≤k −1≤4, 解得4≤k ≤5,∴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表达式可以是y =−(x −3)2+4=−x 2+6x −5,……○…………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故答案为:y =−x 2+6x −5(答案不唯一),4≤k ≤5; (3)如图:∵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是m 、m +1,∴y A =−m 2−2m +3,yB =−(m +1)2−2(m +1)+3=−m 2−4m , ∴A(m,−m 2−2m +3),B(m +1,m 2−m),∵点C 与点A 关于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对称,而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 ∴x A +x C2=−1,AC//x 轴,∴x C =−2−m ,∴C(−2−m,−m 2−2m +3), 过B 作BH ⊥AC 于H ,∴BH =|−m 2−4m −(−m 2−2m +3)|=|−2m −3|,CH =|(−2−m)−(m +1)|=|−2m3|, ∴BH =CH ,∴△B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HCB =45°,即∠ACB =45°.(1)用待定系数法可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3;(2)将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y =−(x −k +1)2+4的图象,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k −1,根据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知3≤k −1≤4,得4≤k ≤5,即可得到答案;(3)求出A(m,−m 2−2m +3),B(m +1,m 2−m),C(−2−m,−m 2−2m +3),过B 作BH ⊥AC 于H ,可得BH =|−m 2−4m −(−m 2−2m +3)|=|−2m −3|,CH =|(−2−m)−(m +1)|=|−2m3|,故△B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45°.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抛物线的平移变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2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8.【答案】直角【解析】解:(1)∵AB 是直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ABC 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2)如图,四边形EFHG 或四边形EFG′H 即为所求.(3)小明的猜想正确.理由:如图2中,当点C 靠近点A 时,设CM =13CA ,AN =13CB ,∴CM CA=CNCB ,∴MN//AB , ∴NM AB=CM CA=13, ∵AB =12cm , ∴MN =4cm ,分别以M ,N 为圆心,MN 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P ,Q ,则四边形MNQP 是边长为4cm 的菱形.如图3中,当点C 靠近点B 时,同法可得四边形MNQP 是菱形.……○…………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综上所述,小明的猜想正确.(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判断即可;(2)分别以A ,B 为圆心,6cm 长为半径作弧交半圆于点E ,F ,连接EF ,AE ,OF ,OE ,FB ,四边形EFHG 或四边形EFG′H 即为所求.(3)小明的猜想正确.如图2中,当点C 靠近点A 时,设CM =13CA ,AN =13CB ,作出边长为4cm 的菱形,可得结论.如图3中,当点C 靠近点B 时,同法可得四边形MNQP 是菱形.延长可得结论.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原题卷)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原题卷)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二模试题(原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四个数中,2023的倒数是( )A .2023B .2023−C .12023 D .12023−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火星具有和地球相近的环境,地球最近时候的距离约55000000km .将数字5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55×108B .5.5×107C .5.5×106D .55×106.3.如果反比例函数my x =的图象经过(﹣1,﹣2),则m 的值为( )A .﹣3B .﹣2C .3D .24.对于有序数对(a ,b )定义如下的运算”⊗”:(a ,b )⊗(c ,d )=(ac+bd ,ad ﹣bc ),那么(a ,b )⊗(0,1)等于( )A .(b ,a )B .(﹣b ,﹣a )C .(a ,﹣b )D .(﹣a ,b )5.如图,在O 中,弦AB ,CD P ,若40A ∠=°,70∠=°APD ,则B ∠的度数是()A .25°B .30°C .35°D .40°6.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放置,∠ACB =∠CBD =90°,∠A =30°,∠D =45°,边AB 、CD 交于O ,若OB =1,则OA 的长度是( )A B .2 C .1 D7.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上的部分点的横坐标x 与纵坐标y 的对应值如表: x… -1 0 1 2 3 … y … 3 0 -1 m 3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开口向下B .当3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C .方程20ax bx c ++=的根为0和2D .当0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02x <8.如图,等腰Rt ABC △中,90C ∠=°,点F 是AB 边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上运动,且90DFE ∠=°,连接DE CF ,,在此运动变化过程中,下列结论: ①图形全等的三角形只有两对;②ABC 的面积是四边形CDFE 面积的2倍;③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星座部署完成,其中一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大约是21500000米.将数字21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10.如图,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九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_.11.分解因式:3x 2y ﹣3y =_______.12.化简4x 2-4+1x +2_______ 13.解组 2x +1≤7 ①3+2x ≥1+x ②解集是____________ 14.关于x 的方程3x ﹣2m =1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E ,F ,作直线EF ,D 为BC 的中点,EF 上任意一点.若BC =4,△ABC 面积为10,则BM +MD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6.如图,把三角板中30°角的顶点A 放在半径为3的⊙O 上移动,三角板的长直角边和斜边与⊙O 始终相交,且交点分别为P ,Q ,则 PQ长为________.17.如图,一游人由山脚A 沿坡角为30°的山坡AB 行走600m ,到达一个景点B ,再由B 沿山坡BC 行走200m 到达山顶C ,若在山顶C 处观测到景点B 的俯角为45°,则山高CD=____(结果用根号表示).18.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10,AB =8,将AB 沿AE 翻折,使点B 落在B '处,AE 为折痕; 再将EC 沿EF 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线段EB '上的点C '处,EF 为折痕,连接AC '.若CF =3, 则tan ∠B 'AC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8分)计算:(1()()2012π32−−−+−−. (2)解方程组236x y x y −= +=20.(6分)解不等式组()142151x x +> −−>21(8分)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团委开展四项活动:A 项参观学习,B 项团史宣讲,C 项经典诵读,D 项文学创作,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且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他们参加活动的意向,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B 项活动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其中意向参加“参观学习”活动的人数.22.(8分)如图,一艘渔船位于小岛B 的北偏东30 方向,距离小岛40nmile 的点A 处,它沿着点A 的南偏东15 的方向航行.(1)渔船航行多远距离小岛B 最近(结果保留根号)?(2)渔船到达距离小岛B 最近点后,按原航向继续航行到点C 处时突然发生事故,渔船马上向小岛B 上的救援队求救,问救援队从B 处出发沿着哪个方向航行到达事故地点航程最短,最短航程是多少(结果保留根号)?23.(8分)如图,四边形ACB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B 为O 的直径,点B 是弧CD 的中点,在线段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CAB DBE ∠=∠.(1)求证:BE 为O 的切线;(2)若3BC =,5AC =,求线段DE 的长.24.(8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某超市节前购进了甲、乙两种畅销口味的粽子.已知购进甲种粽子的金额是1200元,购进乙种粽子的金额是800元,购进甲种粽子的数量比乙种粽子的数量少50个,甲种粽子的单价是乙种粽子单价的2倍.(1)求甲、乙两种粽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该超市准备再次购进甲、乙两种粽子共200个,若总金额不超过1150元,问最多购进多少个甲种粽子?25.(10分)一直线上有A 、B 、C 不同三地,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同向出发前往距离B 地150米的C 地,甲、乙两人距离B 地的距离y (米)与行走试卷x (分)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甲的速度一直保持不变,乙出发2分钟后加速行走,且乙在加速后的速度是甲速度的4倍.(1)乙加速之后的速度为 米/分;(2)求当乙追上甲时两人与B 地的距离;(3)当甲出发多少分钟时,两人相距10米?26. (10分)如图1,点A (0,8)、点B (2,a )在直线y =﹣2x +b 上,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a 和k 的值;(2)将线段AB 向右平移m 个单位长度(m >0),得到对应线段CD ,连接AC 、BD .①如图2,当m =3时,过D 作DF ⊥x 轴于点F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E ,求E 点的坐标; ②在线段AB 运动过程中,连接BC ,若△BCD 是等腰三角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m 的值.27.(10分)如图,二次函数24y x bx =+−的图像经过点()3,4A −,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B ,BC(1)填空:b =______;(2)点P 是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PT x ⊥轴,垂足为T ,PT 交AB 于点Q , 线段PQ 的最大值;(3)点D 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若∠=∠BDC ABC ,求点D 的坐标. 28.(10分)在△ABC 中,∠BAC =90°,∠ABC =30°,点D 在斜边BC 上,且满足BD =BC , 将线段DB 绕点D 顺时针旋转至DE ,记旋转角为α,连接CE ,BE ,以CE 为斜边在其右侧作直角三角形CEF ,且∠CFE =90°,∠ECF =60°,连接AF .(1)如图1,当α=18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E 与线段AF 的数量关系 BE =2AF ;(2)当0°<α<180°时,①如图2,(1)中线段BE 与线段A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当B ,E ,F 三点共线时,如图3,连接AE ,若AE =3,请直接写出cos ∠EF A 的值及线段BC 的值.。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2的相反数是()A.﹣2B.﹣C.D.2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4.8的立方根为()A.B.C.2D.±2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D.x+1>y+1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B.4C.5D.6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C.3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分解因式:x3﹣x=.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20.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21.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22.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23.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24.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2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26.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 =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27.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8.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 =∠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的相反数是()A.﹣2B.﹣C.D.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m6÷m2=m6﹣2=m4.故选:B.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分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三角形,易得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则可得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故选:C.4.8的立方根为()A.B.C.2D.±2【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8的立方根是==2,故选:C.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D.x+1>y+1【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解:∵x<y,∴2x<2y,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x<y,∴﹣2x>﹣2y,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分析】先根据邻补角相等求得∠3,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解:∵∠1+∠3=180°,∠1=40°,∴∠3=180°﹣∠1=180°﹣140°=40°∵a∥b,∴∠2=∠3=40°.故选:B.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B.4C.5D.6【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即可求得MH的最大值是3.解:∵CH⊥AB,垂足为H,∴∠CHB=90°,∵点M是BC的中点.∴MH=BC,∵BC的最大值是直径的长,⊙O的半径是3,∴MH的最大值为3,故选:A.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C.3D.6【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E=2,易证得△AOM≌△CBD(AAS),得出OM=BD=,根据题意得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DE=AE=2,设A (m,),则D(m﹣2,3),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3,进一步求得k=6.解:作AM⊥y轴于M,延长BD,交AM于E,设BC与y轴的交点为N,∵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M=∠CNM,∵BD∥y轴,∴∠CBD=∠CNM,∴∠AOM=∠CBD,∵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CDB=90°,BE⊥AM,∴∠CDB=∠AMO,∴△AOM≌△CBD(AAS),∴OM=BD=,∵S△ABD==2,BD=,∴AE=2,∵∠ADB=135°,∴∠ADE=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E=2,∴D的纵坐标为3,设A(m,),则D(m﹣2,3),∵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k=m=(m﹣2)×3,解得m=3,∴k=m=6.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3.【分析】首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计算加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2|+(π﹣1)0=2+1=3,故答案为:3.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1.【分析】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1≠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4×10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3.故答案为:6.4×103.12.分解因式:x3﹣x=x(x+1)(x﹣1).【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据此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一次函数y=kx+2,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k>0.故答案为:k>0.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分析】把x=1代入方程得出1+a﹣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把x=1代入方程得:1+a﹣2=0,解得:a=1,故答案为:1.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30°.【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 =60°,从而可得∠B.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答案为:30.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2,).【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和OD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可得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2,∴CD=AD=AB=2,∵∠DAB=120°,∴∠OAD=60°,Rt△AOD中,∠ADO=30°,∴OA=AD==1,OD==,∴C(2,),故答案为:(2,).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连接CG,在正方形ACDE、BCFG中,∠ECA=∠GCB=45°,∴∠ECG=90°,设AC=2,BC=1,∴CE=2,CG=,∴tan∠GEC==,故答案为:.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4.【分析】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证明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H,TH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DG⊥BF,BT⊥BF,∴DG∥BT,∵AD=DB,AE=EC,∴DE∥BC,∴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BG=DT,DG=BT,∠BDH=∠ABC=45°,∵AD=DB=3,∴BH=DH=3,∵∠TBF=∠BHF=90°,∴∠TBH+∠FBH=90°,∠FBH+∠F=90°,∴∠TBH=∠F,∴tan∠F=tan∠TBH===,∴=,∴TH=1,∴DT=TH+DH=1+3=4,∴BG=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x+1)2﹣x(x+1)=x2+2x+1﹣x2﹣x=x+1,当x=2时,原式=2+1=3.20.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分析】(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出方程x﹣2=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x﹣2=2(x﹣1),解得:x=0,检验:把x=0代入x﹣1得:x﹣1≠0,所以x=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0;(2),∵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21.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100;(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分析】(1)根据打排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样本容量;(2)用总人数乘以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目的人数求出踢足球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总人数是:25÷25%=100(人),则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2)打乒乓球的人数有: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有:100﹣25﹣35﹣15=2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0×=30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有300人.22.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分析】(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和为奇数”的情况,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因此“抽到1号”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共有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和为奇数”的有4种,∴P(和为奇数)==.23.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BD,根据AB=CD即可得出AC =BD,进而得出△EAC≌△FBD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EA∥FB,∴∠A=∠FBD,∵AB=C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的度数为60°.24.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分析】(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根据“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解:(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8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6元.(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依题意,得:8m+6(15﹣m)≤100,解得:m≤5.答:最多购买5千克苹果.2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分析】(1)把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可求出a的值,确定点A的坐标,进而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BD=10,求出点B的横坐标,求出OB,代入求出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y=(x>0)得,a==2,∴点A(2,4),代入y=kx得,k=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答:a=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2)当BD=10=y时,代入y=2x得,x=5,∴OB=5,当x=5代入y=得,y=,即BC=,∴CD=BD﹣BC=10﹣=,∴S△ACD=××(5﹣2)=12.6,26.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 =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1;(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分析】(1)如图1中,作FD⊥AC于D.证明△ABC≌△CDF(AAS)可得结论.(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根据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计算即可.(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OH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1)如图1中,作FD⊥AC于D,∵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ACB=60°,∠FCE=∠BAC=30°,AC=CF,∴∠ACF=30°,∴∠BAC=∠FCD,在△ABC和△CDF中,,∴△ABC≌△CDF(AAS),∴FD=BC=1,故答案为1;(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S扇形ECH=﹣=.故答案为.(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CF中,∵EF=1,∠ECF=30°,EH⊥CF,∴EC=EF=,EH=,CH=EH=,在Rt△BOC中,OC==,∴OH=CH=OC=﹣,在Rt△EOH中,则有x2=()2+(﹣)2,解得x=或﹣(不合题意舍弃),∴OC==,∵CF=2EF=2,∴OF=CF﹣OC=2﹣=.27.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D(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20;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①根据远点,特征数的定义判断即可.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H,PQ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分两种情形k>0或k<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1)①由题意,点D是⊙O关于直线m的“远点”,⊙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DB•DE=2×5=20,故答案为D,20.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设直线y=x+4交x轴于F(﹣,0),交y轴于E(0,4),∴OE=4,OF=∴tan∠FEO==,∴∠FEO=30°,∴OH=OE=2,∴PH=OH+OP=3,∴⊙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PQ•PH=2×3=6.(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当k>0时,过点F作FH⊥直线l于H,交⊙F于E,N.由题意,EN=2,EN•NH=4,∴NH=,∵N(﹣1,0),M(1,4),∴MN==2,∴HM===,∴△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的中点K(0,2),∴KN=HK=KM=,∴H(﹣2,3),把H(﹣2,3),M(1,4)代入y=kx+b,则有,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当k<0时,同法可知直线i经过H′(2,1),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x+或y=﹣3x+7.28.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4;(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 =∠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分析】(1)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可得点E(1,3),CE=BE=3,AE=1,可得∠EBC=∠ECB=45°,tan ∠ACE=,∠BCF=4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CD=90°,可求∠ACE=∠DBC,可得∠ACB=∠CFD,可得点F与点Q重合,即可求点P坐标;当点Q在点D下方上,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交抛物线于点P,先求直线BD解析式,点F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可求点Q 坐标,求出CQ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坐标;(3)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先求出∠CNH=45°,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N=NF,∠ENB =∠FNB=45°,由“AAS”可证△EMN≌△NKF,可得EM=NK=,MN=KF,可求CF=6,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G坐标,即可求解.解:(1)∵抛物线y=x2+bx+3的图象过点C(1,0),∴0=1+b+3,∴b=﹣4,故答案为:﹣4;(2)∵b=4,∴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3∵抛物线y=x2﹣4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点A(0,3),3=x2﹣4x,∴x1=0(舍去),x2=4,∴点B(4,3),∵y=x2﹣4x+3=(x﹣2)2﹣1,∴顶点D坐标(2,﹣1),如图1,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点A(0,3),点B(4,3),点C(1,0),CE⊥AB,∴点E(1,3),CE=BE=3,AE=1,∴∠EBC=∠ECB=45°,tan∠ACE=,∴∠BCF=45°,∵点B(4,3),点C(1,0),点D(2,﹣1),∴BC==3,CD==,BD==2,∵BC2+CD2=20=BD2,∴∠BCD=90°,∴tan∠DBC====tan∠ACE,∴∠ACE=∠DBC,∴∠ACE+∠ECB=∠DBC+∠BCF,∴∠ACB=∠CFD,又∵∠CQD=∠ACB,∴点F与点Q重合,∴点P是直线CF与抛物线的交点,∴0=x2﹣4x+3,∴x1=1,x2=3,∴点P(3,0);当点Q在点D下方上,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交抛物线于点P,∵CH⊥DB,HF=QH,∴CF=CQ,∴∠CFD=∠CQD,∴∠CQD=∠ACB,∵CH⊥BD,∵点B(4,3),点D(2,﹣1),∴直线BD解析式为:y=2x﹣5,∴点F(,0),∴直线CH解析式为:y=﹣x+,∴,解得,∴点H坐标为(,﹣),∵FH=QH,∴点Q(,﹣),∴直线CQ解析式为:y=﹣x+,联立方程组,解得:或,∴点P(,﹣);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0)或(,﹣);(3)如图,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点A(0,3),点C(1,0),∴直线AC解析式为:y=﹣3x+3,∴,∴,∴点N坐标为(,﹣),∵点H坐标为(,﹣),∴CH2=(﹣1)2+()2=,HN2=(﹣)2+(﹣+)2=,∴CH=HN,∴∠CNH=45°,∵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EN=NF,∠ENB=∠FNB=45°,∴∠ENF=90°,∴∠ENM+∠FNM=90°,又∵∠ENM+∠MEN=90°,∴∠MEN=∠FNM,∴△EMN≌△NKF(AAS)∴EM=NK=,MN=KF,∴点E的横坐标为﹣,∴点E(﹣,),∴MN==KF,∴CF=+﹣1=6,∵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FC=CG=6,∠BCF=∠GCB=45°,∴∠GCF=90°,∴点G(1,6),∴A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2的相反数是( ) A. 1
2
-
B.
12
C. 2
D. 2-
2.计算62m m ÷的结果是( ) A. 3m
B. 4m
C. 8m
D. 12m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三棱柱
C. 四棱柱
D. 四棱锥
4.8的立方根是( ) A .
22
B. ±2
C. ±2
D. 2
5.如果x y <,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22x y <
B. 22x y -<-
C. 11x y ->-
D. 11x y +>+
6.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140∠=︒,则2∠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7.如图,AB 是
O 的弦,点C 是优弧AB 上的动点(C 不与A 、B 重合),CH AB ⊥,垂足为H ,点M 是BC 的中点.若
O 的半径是3,则MH 长的最大值是( )
A. 3
B. 4
C. 5
D. 6
8.如图,点D 是OABC 内一点,CD 与x 轴平行,BD 与y 轴平行,
2,135,2ABD
BD ADB S =∠=︒=.
若反比例函数()0k
y x x
=
>的图像经过A 、D 两点,则k 的值是( )
A. 22
B. 4
C. 32
D. 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计算:|-2|+(π-1)0=____. 10.若代数式
1
1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地球半径大约是6400km ,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2.分解因式:3x -x=__________.
13.若一次函数2y kx =+的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有一个根是1,则a =_________.
15.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E 、F .若AFC △是等边三角形,则B ∠=_________°

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
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 中,2,120AB DAB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使得边A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D 在y 轴正半轴上,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
17.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且2AC BC =,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 、
BCFG ,连接EC 、EG ,则tan CEG ∠=_________.
18.如图,在ABC 中,45,62B AB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接DE ,在直线DE 和直线BC 上分别取点F 、G ,连接BF 、DG .若3BF DG =,且直线BF 与直线DG 互相垂直,则BG 的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9.先化简,再求值:2(1)(1)x x x +-+,其中2x =. 20.解方程和不等式组: (1)
2211x x x
+=--; (2)260,
3 6.
x x -<⎧⎨
-⎩
21.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
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
22.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 (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_________;
(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
23.已知:如图,点A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EA FB EA FB AB CD ==.
(1)求证:E F ∠=∠;
(2)若40,80A D ∠=︒∠=︒,求E ∠的度数.
24.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 (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
(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 25.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8
0y x x
=
>的图像交于点(),4A a .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 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C ,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D .
(1)求a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 =的表达式; (2)若10BD =,求ACD
△的
面积.
26.如图1,点B 在线段CE 上,Rt △ABC ≌Rt △CEF ,90ABC CEF ∠=∠=︒,30BAC ∠=︒,1BC =.
(1)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是_________;
(2)固定△ABC ,将△CEF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 与CA 重合,并停止旋转.
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 与AB 交于点O ,当OE OB =时,求OF 的长.
27.如图1,⊙I 与直线a 相离,过圆心I 作直线a 的垂线,垂足为H ,且交⊙I 于P 、Q 两点(Q 在P 、H 之间).我们把点P 称为⊙I 关于直线a 的“远点”,把PQ PH ⋅的值称为⊙I 关于直线a 的“特征数”.
(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E 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 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 、B 、C 、D .
①过点E 画垂直于y 轴的直线m ,则⊙O 关于直线m 的“远点”是点_________(填“A ”、“B ”、“C ”或“D ”),⊙O 关于直线m 的“特征数”为_________; ②若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为34y x =
+,求O 关于直线n 的“特征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经过点()1,4M ,点F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 2为半径作⊙F .若⊙F 与直线l 相离,点()1,0N -是⊙F 关于直线l 的“远点”,且⊙F 关于直线l 的“特征数”是5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
28.如图,二次函数23y x b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抛物线过点()1,0C ,且顶点为D ,连接AC 、BC 、BD 、CD .
(1)填空:b =________;
(2)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 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 交直线BD 于点Q .若CQD ACB ∠=∠,求点P 的坐标;
(3)点E 在直线AC 上,点E 关于直线BD 对称的点为F ,点F 关于直线BC 对称的点为G ,连接AG .当点F 在x 轴上时,直接写出AG 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