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化学常用计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版)
三年高考(2021 2021)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

三年高考(2021 2021)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三年高考(2021-2021)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主题03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1.【2021新课标1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d、 1.0mol CH4和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答案]B[分析]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判断与计算【试题点评】选项D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点,主要是因为不清楚甲烷的取代反应是否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可能被取代。
它的产物比较复杂,与乙烯和氢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2、《新课程标准2022》第2卷代表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在常温常压下,124gp4中的P-P键数为4nab。
100毫升?FeCl 3溶液中Fe3的数量为0.1 Na+c、在标准条件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d。
在封闭容器中,2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的总分子数为2Na[答案]C[分析]精准分析:a.常温常压下,124g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一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ml1moll?fecl3溶液3L甲烷中的铁离子数小于0.1na,B误差;c、甲烷和乙烯分子都含有四个氢原子。
在标准条件下,11.2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d.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在封闭容器中2molso 2和1molo 2催化反应后的总分子数大于2Na,D误差。
答案是C。
考点定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分别涉及了分子结构、盐类水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可逆反应概念【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一、引言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化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而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与物质的量密切相关的常数,在化学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并解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和应用。
二、物质的量2.1 定义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一个摩尔的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中包含的基本粒子数目,这个数目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2 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是摩尔(mol),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摩尔的定义是:摩尔是包含有正好6.02214076 × 10^23个元素、化学实体(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数量。
2.3 物质的量和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n = m / 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比值,单位是g/mol。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3.1 定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与物质的量密切相关的常数,用符号NA表示,其数值为6.02214076 × 10^23/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是:一个摩尔的物质的量中包含有6.02214076 × 10^23个基本粒子。
3.2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非常大,它的意义在于将微观世界中极小的粒子数目转换为宏观世界中可观测的物质的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引入,使得化学中的计算变得简单而直观。
3.3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在化学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3.3.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中,可以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平衡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得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
高中化学常考考点专题之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及题型

高中化学常考考点专题之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及题型1.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的认识1、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符号:V m .(3)单位:L/mol(L•mol﹣1).(4)计算公式:气体摩尔体积(Vm)=气体体积(V)/物质的量(n).(5)标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在25℃和101kPa 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物质粒子数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2)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因此,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粒子数)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3)影响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的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几乎是一个定值,故粒子数一定时,其体积是一定值.总结规律:①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固体<液体<气体[水除外].②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3、物理量之间的关系:n=m/M=N/N A=V/V m.本考点主要考察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前提条件,需要重点掌握.题型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单位例1: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 m=22.4L/mol;D、根据V=nV m来回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故A正确;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只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 m=22.4L/mol,故C错误;D、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气体的存在条件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题型二:“22.4L/mol”的适用条件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在标准状况下,N A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1mol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分析:A、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判断;B、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判断;C、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判断;D、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判断.解:A、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是气体,水是液体,故A错误.B、在标况下,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前提条件,故B错误.C、未注明该物质的状态,不能确定其体积,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纯净物又指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题型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3: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分析: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解:根据其组分及其含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设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x个,质量与分子数的比列式为:mg:b=ng:x,x==; 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物质的量为:n===mol,其体积为:V=n×V m =mol×V m =mol×22.4l/mol=L,故选A.对“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1)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2)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故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3)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L,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20℃,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4)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准状况);④2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5)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2.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的认识1、阿伏伽德罗常数:(1)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符号为N A.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
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1. 物质的量概念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是描述物质中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它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物质的量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实际物体有着密切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决定了反应所需的物质数量、生成物的产生量以及反应过程中各种粒子之间发生的相互转化关系。
2. 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用符号NA表示,是描述物质中单位物质包含粒子数量的常数。
根据国际单位制规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于一个摩尔里有多少个粒子。
根据最新国际计量学界确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6.02214076×1023 mol-1。
这意味着在一个摩尔物质中包含6.02214076×1023个粒子。
3.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量关系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知道了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量,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物质的量:n = N/NA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粒子数量。
例如,如果一个物质中包含1.204×1024个粒子,那么它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如下:n = 1.204×1024/6.02214076×1023 ≈ 2 mol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这个物质中包含约2摩尔的粒子。
4.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物质的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各种化学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的量来进行各种实验和计算。
4.1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一个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通过方程式中各个化学式前面所写的系数来表示。
例如,对于以下的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后可以生成两个水分子。
化学常用计量(带解析配答案)

化学常用计量 2.18阿伏伽德罗常数专练1.(2019·菏泽模拟)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 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B.4.6 g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C.25 ℃,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N A解析:选B A项,总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小于N A;C项,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D项,溶液中还含有氯气,因此微粒总数小于0.2N A。
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B.5.8 g熟石膏(2CaSO4 ·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C.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D.标准状况下,1 L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解析:选A浓硫酸与锌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n(H2SO4)=c·V=16 mol·L-1×0.012 5 L=0.2 mol,若完全发生第一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若完全发生第二个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4N A,因此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大于0.2N A,小于0.4N A,A错误;熟石膏(2CaSO4 · H2O)相对分子质量是290,则5.8 g熟石膏的物质的量n= 5.8 g290 g·mol-1=0.02 mol,由于每个熟石膏中含有1个结晶水,所以0.02 mol该物质中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B正确;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92,所以92.0 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这两种物质每种分子中都含有8个H 原子,所以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 ,C 正确;甲醛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1 L 的物质的量n (甲醛)= 1 L 22.4 L·mol-1=122.4 mol,1 mol 甲醛完全燃烧消耗1 mol O 2,则1 L 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 2的物质的量是 122.4 mol ,消耗氧气的分子个数约为N A 22.4,D 正确。
高考化学 专题03 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专题03 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热点题型和提分秘【高频考点解读】1.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微粒数目、摩尔质量、气体体积等之间的相互换算。
2.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概念辨析与简单计算。
3.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4.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误差分析。
【热点题型】题型一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例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 A个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 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17.6 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个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 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 g【提分秘籍】在解答该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留心有无“陷阱”。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细微的知识点:1.注意外界条件和物质状态(1)若题目给出的是物质的体积,则要注意外界条件和物质的状态,如: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标准状况下,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为液态或固态。
(2)若题目给出的是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微粒数与外界条件无关。
2.明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特殊物质的原子个数、电子个数,如Ne、O3等。
(2)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等。
(3)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CH4、CO2等。
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微粒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如Na2O2与H2O的反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电解AgNO3溶液等。
4.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的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及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盐类的水解平衡。
高中化学专题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A)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精准突破1. 阿佛加德罗常数与化学核心素养阿佛加德罗常数核心素养体现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生成——结合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组成或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及电离、水解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常用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从而逐步提高化学核心素养。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预测在2020年高考中,仍会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个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知识,涉及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以及由于反应、浓度等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变化等。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N A与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使用条件的考查☆N A与电子转移数目的考查☆N A与溶液中粒子数目的考查☆N A与隐含反应的考查☆N A与化学键数目的考查2. 阿佛加德罗常数“陷阱”的多维性☆阿佛加德罗常数所涉及的粒子数目的相互转换☆阿佛加德罗常数题常见“陷阱”维度⑴标准状况物质聚集状态难辨别性(标况下非气态如H2O、SO3、HF、CHCl3等)⑵物质组成的特殊性(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等)⑶化学反应的隐蔽性(如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⑷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如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 A等)⑸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如标准状况下1 mol苯中约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P4分子中P原子和P—P键数目的比为1∶1等)⑹电化学基本知识的模糊性(如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2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等于N A;1mol 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时,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 A个)⑺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如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为N A)⑻化学键数目的难计算性(如在含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的石英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等)3.“类推法”的多维判断突破阿佛加德罗常数题类推法是指通过对已掌握的物质结构、转移电子、气体摩尔体积等常见“设陷方向”形成的解题模型,通过对给出选项的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在较广的范围内把两个(或两类)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化学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精讲+精练高考题+解析)

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类试题是高考化学的常考点,它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作为基础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互转化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体积关系等;同时还涉及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相关知识。
结合今年高考考查情况,对2017年高考做如下预测:①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考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互转化关系;②气体的体积的影响因素及关系;③阿伏加德罗定律;④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⑤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等以物质的量为基础有如下考点: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为中心的相互转化关系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等的结合3、气体的体积影响因素,气体状态方程4、阿伏伽德罗定律5、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计算以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6、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及其他相关计算☆★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1、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
如SO3: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
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
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
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
如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4、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限时20分钟)1.(2019·山西五市高三期末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 g聚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 AB.23 g Na缓慢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均为N AC.11.2 L(标准状况)H2含有的中子数为N A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答案】B【解析】聚丙烯最简式为CH2,14 g聚丙烯中C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故A错误;Na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23 g Na的物质的量是1 mol,无论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Na完全反应均生成Na+,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始终是1 mol,转移电子数均为N A,故B正确;H2分子中不含有中子,故C错误;没有明确pH=13的NaOH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D错误。
2.(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高三联考)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L 1.5 mol·L-1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为3N AB.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C.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与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3N AD.17 g NH3和20 g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答案】D【解析】乙酸为弱酸,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CH3COO-能发生水解,故2 L 1.5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小于3N A,A错误;氮气和氢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故转移电子数小于2N A,B错误;NO2可转化为N2O4,故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小于3N A,C错误;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20 g D2O的物质的量也是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D正确。
3.(2019·南充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8 g 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4N AB.t℃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为10-7N AC.22.4 L乙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D.S2和S8的混合物共6.4 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 A【答案】D【解析】过氧化钠由Na+和O2-2构成,7.8 g(0.1 mol)过氧化钠中含有0.2 mol Na+和0.1 mol O2-2,阴阳离子共有0.3 mol,A错误。
任何纯水中都有c(H+)=c(OH-),所以1 L pH=6的纯水中含H+和OH-数均为10-6N A,B错误。
C项未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无法计算所含分子数,C错误。
6.4 g S2和S8的混合物中,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D正确。
4.(2019·洛阳市高三联考)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羟基(—OH)和1 mol OH -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N AB .1 mol 分子式为C n H 2n 的烃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一定为3nN AC .56 g Fe 与一定量的HNO 3恰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 AD .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 2通入到2 L 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答案】B【解析】1 mol —OH 和1 mol OH -所含的质子数均为9N A ,但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N A 、10N A ,A 错误;分子式为C n H 2n 的烃可以为烯烃或环烷烃,根据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知1mol C n H 2n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4n +2n 2×N A =3nN A ,B 正确;56 g Fe 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Fe 可被氧化为Fe 2+或Fe 3+,因此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3N A ,C 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为0.1 mol ,溶于水发生可逆反应Cl 2+H 2O HCl +HClO ,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1N A ,D 错误。
5.(2019·宁夏吴忠市高三期末)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g H 182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 .常温下,pH =13的NaOH 溶液中含OH -的数目为0.1N AC .含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Cu 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22.4 L SO 2(标准状况下)D .常温下,22.4 L H 2O 中所含氢氧键的数目约为2N A【答案】A【解析】H 182O 与D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中子数均为10,2.0 g 该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 mol ,中子数为N A ,故A 正确;常温下,pH =13的NaOH 溶液中c (OH -)=0.1 mol·L -1,题中体积未知,无法求出OH -的数目,故B 错误;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浓硫酸变为稀溶液,而稀H 2SO 4与Cu 不反应,所以无法计算生成SO 2的含量,故C 错误;常温下H 2O 为液态,22.4 L H 2O 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 ,则所含氢氧键的数目大于2N A ,故D 错误。
6. (2019·河北九校高三联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1 g Cl 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 -、HClO 和ClO -三种微粒总数为2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2中含有3N A 个共价键C .常温下,将5.6 g 铁块投入足量稀硝酸中,转移0.3N A 个电子D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电路中转移2 mol 电子,阳极质量减轻64 g【答案】C【解析】71 g Cl 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氯元素的存在形式有Cl 2、Cl -、HClO 和ClO -四种,故Cl -、HClO 和ClO -三种微粒的总数小于2N A ,A 错误;标准状况下,H 2O 2为液体,22.4 L H 2O 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 ,所含共价键数不是3N A ,B 错误;常温下,将5.6 g 铁块投入足量稀硝酸中,Fe 完全转化为Fe 3+,转移电子数为0.3N A ,C 正确;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因粗铜中含有铁、锌、银等杂质,故电路中转移2 mol 电子,阳极质量不一定减轻64 g ,D 错误。
7.(2019·四川成都高三一诊)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2N AB.46 g CH3CH2OH含C—H键数目为6N AC.4.6 g Na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2.24 L CH4和0.5 mol Cl2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氯原子数为N A【答案】D【解析】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 L=0.1 mol,数目为0.1N A,故A错误;46 g CH3CH2OH的物质的量为46 g46 g/mol=1 mol,CH3CH2OH的结构式为,含C—H键数目为5N A,故B错误;4.6 g Na为0.2 mol,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后继续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故C错误;根据氯原子守恒,无论反应如何进行,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 mol氯原子,个数为N A,故D正确。
8.(2019·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期中)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B.常温下,14 g 146C含中子数目为6N AC.用铂电极电解100 mL 1 mol·L-1的CuSO4溶液足够长时间,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 AD.将含3N A个离子的Na2O2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2 mol/L【答案】D【解析】在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A错误;14 g 146C的物质的量是1 mol,1个146C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所以1 mol 146C中含有中子数目为8N A,B错误;100 mL 1 mol· L-1的CuSO4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CuSO4)=1 mol/L×0.1 L=0.1 mol。
用铂电极电解100 mL 1 mol· L-1的CuSO4溶液,开始时,溶液中Cu2+放电,产生Cu单质,当Cu2+放电完全后,溶液中的H+放电,产生H2,因此电解足够长时间,转移电子数大于0.2N A,C错误;含3N A个离子的Na2O2固体中,Na2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溶于水反应产生2 mol NaOH,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 L,所以Na+的物质的量浓度c(Na +)=2 mol÷1 L=2 mol/L,D正确。
9.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g Fe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中,反应过程中转移的总电子数一定为0.3N A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 A个电子C.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有1.5N 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答案】D【解析】A.铁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反应后的最终价态可能是+3价,还可能是+2价,故0.1mol铁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3N A个,还可能是0.2N A个,故A错误;B.Na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则1 mol Na 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1N A个电子,故B错误;C.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参加反应的N2为0.5mol,而N2分子含有氮氮叁键,则有1.5N 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故D正确;答案为D。
10.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2-4)=6.5 mol·L-1。
若将200 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忽略溶液中的H+和OH-)()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答案】D【解析】若忽略溶液中的H+和OH-,根据电荷守恒得2c(Mg2+)+3c(Al3+)=2c(SO2-4),即2×2 mol·L-1+3c(Al3+)=2×6.5 mol·L-1,则c(Al3+)=3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