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高考化学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高考化学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必修1)

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8全国卷Ⅰ-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 N A

【答案】B

【解析】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时,只有部分水解,且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 N A,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氩原子中有18个质子,故.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B正确;

C.丙三醇是三元醇,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有四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考点】水解平衡;胶体、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羟基的概念;丙三醇的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

2.[2018全国卷Ⅱ-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答案】C

【解析】A.由于白磷(P4)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6个P-P键。因此,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P—P键数目为6N A,A错误; B. Fe3+在溶液中水解,导致溶液中Fe3+数目减少。因此,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 A,B错误;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C正确;

D. 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 mol O2不会完全转化为SO3。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 A,D错误。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白磷的结构;铁盐的水解;甲烷和乙烯的分子结构;气体摩尔体积;可逆反应。

3.[2018浙江卷-20]设N 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10g 2H216O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 A

B.32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6N A

C.26gC2H2与C6H6混合气体中含C—H键的数目为2N A

D.120g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 A

【答案】B

【解析】2H216O分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10,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故10g 2H2-16O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

,A正确;32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

A

氧化硫,转移电子数为4N A,B错误;C2H2与C6H 6有相同的最简式CH,故26gC2H2与C6H6混合气体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26g /3g/mol=2 mol,故C—H键的数目为2N A,C 正确。NaHSO4和KH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20,故120g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 A,D正确。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化学键

Ⅱ—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4.[2018全国卷Ⅰ-28] (15分)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⑴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⑵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0C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①已知:2N25242

2NO2(g)= N2O4(g) △H=-55.3KJ/mol

则N2O5(g)=2NO2(g)+0.5O2(g)的△H= KJ/mol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速率v=2×10-3×P N2O5(kPa/min)。t=62min时,测得体系P O2=2.9kPa,则此时P N2O5=kPa,v= kPa/min)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0C,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0C) 大于63.1 kP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O4(g) 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

④250C时,N

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⑶对于反应2N2O5(g) → 4NO2(g)+ 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O5NO2 + NO3快速平衡

第一步N

第二步NO2 + NO3→ NO +NO2 + O2 慢反应

第三步:NO+ NO3→ 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v(第一步反应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第二步中的NO2与NO 3的碰撞只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高

【答案】(1) O2(2) ① 53.1 ②30.0;6.0×10-2③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④13.4 (3) AC

【解析】(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Ag元素、N元素都是最高价,不会被氧化,故只有-2价的氧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氧化产物是O2;

(2)①已知:ⅰ.2N2O5(g)=2N2O4(g)+O2(g) △H1=-4.4kJ/mol

ⅱ.2NO2(g)=N2O4(g) △H2=-55.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N2O5(g)=2NO2(g)+1/2O2(g) △H1=+53.1kJ/mol;

②根据方程式:N2O5(g)=2NO2(g)+0.5O2(g)可知,生成的氧气与消耗的五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又依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消耗五氧化二氮减少的压强是是氧气压强的二倍,即:2.9kPa×2=5.8kPa,则此时五氧化二氮的压强是35.8kPa-5.8kPa=30.0kPa,因此此时反应速率v=2.0×10-3×30=6.0×10-2(kPa·min-1);

也可依:N2O5(g) = 2NO2(g) + 0.5O2

始(kPa) 35.8 0 0

变(kPa) 5.8 5.8 2.9

62min (kPa) 30 2.9

解得,P N2O5=30kPa,v=2.0×10-3×30=6.0×10-2(kPa·min-1)

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大于63.1 kPa。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压强是35.8kPa×2=71.6 kPa,氧气是35.8kPa÷2=17.9 kPa,总压强应该是71.6 kPa+17.9 kPa=89.5 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 kPa-63.1kPa=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2NO2(g)N2O4(g)可知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26.4kPa,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71.6 kPa-26.4kPa×2=18.8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p=18.82/26.4(kPa)。

也可依:N2O5(g) = 2NO2(g) + 0.5O2

始(kPa) 35.8 0 0

变(kPa) 35.8 17.9 17.9

∞(kPa) 0 71.6 17.9

O4(g) 2NO2(g)

又:N

始(kPa) 0 71.6

变(kPa) x 2x

∞(kPa) x71.6-2x

t=∞时,N2O5(g)完全分解,气体总压强为63.1,即:P(N2O4)+ P(NO2)+ P(O2)= x +(71.6-2x )+ 17.9=63.1,x =26.4,71.6-2x=71.6-2×26.4=18.8,K p= c2(NO2)/ c(N2O4)= 18.82/26.4=13.4kPa (3)A、第一步反应快,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逆反应速率,A正确;

B、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除有NO3外还有NO,B错误;

C、根据第二步反应生成物中有NO2可知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正确;

D、第三步反应快,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错误。答案选AC。

【考点】元素化合价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盖斯定律的运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的有关分析与计算。但本题需用分压代替浓度进行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导到题目陌生感强、难度增大。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变化的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活应用。也可以利用变化的压强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运用化学平衡利用三段式计算。

5. [2018全国卷Ⅰ-26] (14分)醋酸亚铬[ (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水,易

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

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

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仪器a的名称是。

⑵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惭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⑶打开K3,关闭K1、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中,其原因是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洗涤、干燥。

⑷指出d装置可能存在的缺点。

【答案】【答案】(1) 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滴液)漏斗(2) ①Zn+2Cr3+=Zn2++2Cr2+②排除c中空气(3) 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4) 敞开体系中醋酸亚铬能接触到空气。

【解析】在盐酸溶液中Zn把Cr3+还原为Cr2+,同时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r2+被氧化,并使c中压强增大,把生成的CrCl2压入d装置中。

(1)由于醋酸亚铬易被氧化,所以需要尽可能避免与氧气接触,因此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去除水中溶解氧;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是分液(或滴液)漏斗;(2)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说明Cr3+被锌还原为C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Cr3+=Zn2++2Cr2+;②锌还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氧化Cr2+,所以氢气的作用是排除c中空气;(3)打开K3,关闭K1和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醋酸亚铬可能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考点】醋酸亚铬的制备;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氧化还原、离子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6.[2018全国卷Ⅲ-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12Mg、13Al知,12Mg与13Al原子中分别有12、13个质子,24g镁和27g 铝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B.氧气和臭氧的质量(设为Xg)相同时,n(O)= Xg/16g·mol-1= X/16 mol,

n(电子)=8× X/16 mol=0.5 X mol,B正确。C.重水为21H2168O,水为11H2168O, 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1mol 水含有8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错误。

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D错误。

【考点】镁和铝的原子结构;化学计量关系式:n=m/M;同位素原子D、H的结构;乙烷和乙烯的分子结构。

高考化学专题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B .18 g 的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C .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 D .1 L 1mol·Lˉ1的NH 4Cl 溶液中NH 4+和Cl ?的数目均为1N A 7.[2017浙江11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含0.2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 N A B .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L ,溶液中含H +的数目小于0.001 N A C .任意条件下,1 mol 苯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一定为6 N A D .a mol 的R 2+(R 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的核外电子数为a (A-N-2)N A 8.[2017浙江4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 A B .1 L 0.1 mol·L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 C .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 A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专题练习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化学(安徽专用)考前专题复习学案: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学案2常用化学计量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5.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基础回扣 1.有关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有3.36 L NH3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_mol,质量为2.55_g,所含氨气分子数为0.15N A。 (2)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密度为0.9 g·cm-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67%,物质的量浓度为3_mol·L-1。 (3)若将上述所得溶液取出10 mL,其质量分数为5.67%,再加水稀释到5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_mol·L-1。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将15.6 g Na2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制成200 mL溶液 (1)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_L。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2N A或1.204×1023。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_mol·L-1。 题型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1.(2014·广东理综,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 B.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 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 答案 B 解析解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宏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将质量和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第二步为微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判断1分子该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第三步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对应,即一定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含有的微粒数。A项,第一步,题目中直接给出物质的量,所以不用转换;第二步,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因此1分子甲苯中含有8个C—H键;第三步,1 mol甲苯中含有8n A个C—H键,错误。B项,第一步,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第二步,1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第三步,1 mol水分子中含有10n A个质子,正确。C项,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精)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 【考纲要求】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过程方法】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要注意晶体的结构、要注意微粒的种类、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价态的变化、要注意可逆过程或化学平衡等等。【重点知识整合】【考点1】关于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 “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及其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上海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 5V 11.2n B .11.2n 5V C .5n 22.4V D .5V 22.4n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2、(广东卷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 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C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 D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3—

2015年人教版高三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2012·高考山东卷)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2012·高考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C.1 L 0.1 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 4.(2012·高考江苏卷)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5.(2012·高考福建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6.(2012·高考四川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解析】选D.A项:NO2和CO2中都含相同数目的氧原子,故N A个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项: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为CH2,所以28 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28 g 14 g/mol=2 mol,碳原子数目为2N A. C项:等质量的NO2与N2O4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则92 g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92 g 46 g/mol×3=6 mol,数目为6N A. D项:当应用V m=22.4 L/mol时,应指明气体所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而题目所给状况为常温常压,故不能应用V m=22.4 L/mol. 2.【解析】选B.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加热可促进Fe3+的水解,所以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电解氯化钠溶液时,H+在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生成1 mol氢气转移2N A个电子,D项错误. 3.【解析】选A.A项,1 mol CH4中含4 mol C—H键,4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含C—H 键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4=1 mol,共n A个,故A正确.B项,HNO3过量时,铁被氧化为+3价,1 mol Fe转移3n A个电子,B项错误;C项,HCO-3在水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以水解为主,故c(HCO-3)<0.1 mol/L,HCO-3的个数小于0.1n A,C项错误;D项,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是标准状况,故D错误. 4.【解析】选B.A项,由于Cl2溶于水存在平衡体系Cl2+H2O HCl+HClO,0.1 mol Cl2不可能全部与H2O反应,因此转移的电子数目无法计算.B项,18 g水为1 mol,含有3N A个原子,B项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D项气体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故C、D两选项均错误. 5.【解析】选C.A项中没有标明标准状况,11.2 L O2不一定是0.5 mol O2,故错误;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水中c(H+)不同,pH不同,B项错;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消耗的n(NaOH)相等,C项正确;D项Δ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项错误. 6.【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33.6 L不是1.5 mol,故A项错误.乙烯、丙烯的混合物分子通式为(CH2)n, 7.0 g烯烃混合物中CH2原子团为0.5 mol,故氢原子数目为N A,B项正确.C 项中只有浓H2SO4才与Cu加热反应,当反应一段时间浓H2SO4变稀后与Cu的反应停止,SO2的分子数目一定小于0.46N A,故C项错误.0.1 mol N2与0.3 mol H2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故转移电子数目一定小于0.6N A,D项错误.

河南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常用的化学计量

河南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常用的化学计量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9分) 1. (3分) (2015高一上·三台月考)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500 mL1 mol/L 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5NA B . 标准状况下,33.6L SO3与48gO2所占的体积相等 C . 17 gNH3含有的电子个数为l0NA D . 1 mol O2与2 mol SO2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可生成2 mol SO3 2. (2分) (2016高一上·江西期中)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 在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3. (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月考)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含有2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 . 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NA C . 在常温常压下,1mol 氯气的体积大于22.4 L D . 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4. (2分)(2018·虹口模拟)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46g 与混合气体共含3 个原子 B . 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0 C . 100℃时,1L pH=6的纯水中,含有的数目为

2019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强化练之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专题强化训练(1)化学计量计算(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1)化学计量计算 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Cl2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14N18O和3.1g 13C18O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5N A C.将1.4mol Na和5.4g Al同时投入到足量水中,产生的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 D.在1L 0.5mol/L H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8g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甲基数一定为2N A B.N A个CH4和N A个Cl2光照下充分反应,被取代的氢原子数为2N A C.密闭容器中1mol PCl3与1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D.4.6g Na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2N A 3、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Fe与高温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 A B.标准状况下,4.48L HF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27N A C.25℃时,1L 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的数目为0.01N A D.1L 0.1mol/L的Na2S的溶液中HS-、S2-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1N A 4、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0g的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 A B.28g N2、CO和C2H4的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原子数为2N A D.25℃时,pH=1的H2SO4溶液中的H+数目为0.2N A 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一、选择题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移0.2N A个电子使Na完全转化为Na2O2,需要氧气的体积为2.24 L B.生成6N A个N—H键同时消耗3N A个H—H键,即标志着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 C.常温常压下,1.42 g Na 2SO 4 中含有的Na+数为0.02N A D.1 mol苯理论上可以与3 mol H 2 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苯分子中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 答案 C A项,Na完全转化为Na 2O 2 ,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0→-1,转移0.2N A个电子,需要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 L,但题中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无法确定体积,错误;B项,生成6N A个N—H键(即2 mol NH3)的同时消耗3N A个H—H键(即3 mol H2),体现的都是正反应 速率,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错误;C项,Na 2SO 4 为离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固体,1.42 g(即0.01 mol)Na 2SO 4 中含有的Na+数为0.02N A,正确;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错误。 2.(2019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含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其中c(H+)=0.1mol·L-1, c(Al3+)=0.4 mol·L-1,c(S O42-)=0.8 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答案 C 因溶液呈电中性,故存在:3c(Al3+)+c(K+)+c(H+)=2c(S O42-)+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2c(S O42-),所以c(K+)=2c(S O42-)-3c(Al3+)- c(H+)=2×0.8 mol·L-1-3×0.4 mol·L-1-0.1 mol·L-1=0.3 mol·L-1。 3.(2019河南开封调研)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 C.产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精编

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考点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表示,符号为N,即N 6.02×10。 3、粒子数 粒子数符号为N,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之 间的计算公式为n= 注释: (1)粒子指微观粒子,一般包括分子、原子、原子团、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得N=n×N。 (2)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指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于宏观粒子。 4、摩尔质量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是g/mol(或g·mol)。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计算关系为M=。(2)数值: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注释: (1)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当以g·mol (2)质量的符号是m,单位是kg或g;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单位是g·mol 考点二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常用的单位有L/mol(或L·mol)、m/mol(或m·mol)。 2、数值 在标准状况下(0°C、101kPa)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或L·mol )。 3、计算关系 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n=。 4、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在非标准状况的条件下,其数值可能不等于22.4。 考点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人们将这一结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必修1) 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答案】D 【解析】A.铵根易水解,所含NH4+数小于0.1N A,故A错误; B.n(Mg)=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 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故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mol,即0.1N A,故C错误; D.H2+I22HI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0.2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为22.4L. 2.(2017?新课标Ⅲ-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中子数=11﹣5=6,0.1 mol 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 A 个中子,故A正确;B.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 ﹣Cl键小于2N A,故D错误;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量;物质结构。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B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 3.(2017?浙江-2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 A B.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0.1 mol KI与0.1 mo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常用的化学计量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常用的化学计量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9分) 1. (3分) (2016高二上·淮阳开学考) 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2g C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 . 通常状况下,11.2 L氮气中含有NA个氮原子 C . 2mol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3NA个氢气分子 D .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NA个水分子 2. (2分) (2016高一上·大连期中)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B . 由1L 1 mol?L﹣1的 FeCl3溶液制成的胶体中胶粒总数小于NA个 C . 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失去0.1NA电子 D . 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0.1×6.02×1023 3. (2分) (2017高二上·孝感期末)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0.1 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1NA B . 25℃时,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2 NA C . 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2 NA D . 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6 NA 4. (2分) (2015高三上·怀化期末)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33.6 LSO3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为1.5NA B .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 . 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考点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2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1、重要概念辨析: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是“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定义为:0.012Kg12C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确值。在现有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注意:6.02×1023只是 其近似值。 (3)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是L/mol,符号为V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Vm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况下 (0℃,101千帕):Vm=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PV=nRT(R为常数) ①压强之比:P1/P2=n1/n2=N1/ N2;(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 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②体积之比:V1/V2=n1/n2=N1/N2(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③质量之比:m1/m2=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 之比) ④密度之比:ρ1/ρ2 =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 之比,其比值叫相对密度(用D表示))。 二、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 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C B=n B/V(单位:mol/L) 注意:(1)V规定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的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但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实验原理:C=n/V , (2)实验仪器: a、溶质为固体: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b、溶质为液体:量筒(量取溶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 〖无忧资源〗

课时作业2 化学常用计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双选)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C.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E.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 F.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 A 解析:18g 18O2正好是0.5mol,1mol 18O2含有2mol氧原子,所以18g18O2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即为1N A,A项正确;1mol Cl2与金属、与氢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是2mol,与水、与碱反应时转移电子是1mol ,B项错;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 HCl,故C 项错;1mol 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 A,D项正确;E项,1mol羟基中有9N A个电子;F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5N A个电子;本题选A、D。 答案:AD 2.(2010·上海,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 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 A 解析:“等物质的量”并不一定是1mol,故A错误;B中所含电子数为1.7g 34g/mol ×18=0.9mol,故B正确;1mol Na2O2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3N A,其中包括2mol Na+和1mol O2-2,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故D错误。 答案:B 3.(2011·泉州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 ②当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 ⑤28g CO的体积为22.4L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B.②③⑥ C.⑤⑥ D.④⑥

2017高考化学分类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NH +的数量为0.1N A.1L0.1mol?L 4CL 溶液中,N H4 A B.2.4gMg 与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 2.24LN2 和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 D.0.1mol H 2 和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2017?新课标Ⅲ-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B 中,含有0.6N + A.0.1 mol 的 A 个中子 B .pH=1的H3PO4 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L (标准状况)苯在O2 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 O2 分子 D.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1 mol Cl 2 反应制备P Cl 5(g) ,增加 2 N A个P﹣C l 键 3.(2017?浙江-2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 A B.1 L 0.1 mol?L ﹣1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D.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 N A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1. (15 分)(2017?新课标Ⅰ-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已知:NH3 H3BO3 NH3 H3BO3 ;NH3 H3BO3 HCl 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f 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k,关闭k、k ,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 1 2 3 关闭k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打开k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 ~ 3 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 BO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e,随后注入氢 3 3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 ,关闭k,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3 气进入 e 。k,加热b,使水蒸1 ①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采用中空 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5)取某甘氨酸(C2 H5 NO 2 )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L 1 的盐酸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的纯度≤% 。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 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 -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L ﹣1 4 4 + 0.1N A NHCL 溶液中, NH 的数量为 B . 2.4g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 A 0.2N C .标准状况下, 2.24LN 2 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A 2 D . 0.1mol H 2 和 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 2017?新课标Ⅲ -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1 mol 的 11 B 中,含有 0.6N A 个中子 B . pH=1 的 H 3PO 4 溶液中,含有 0.1N A 个 H + C .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O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 A 个 CO 分子 2 2 D .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 2N A 个 P ﹣ Cl 键 3.(2017?浙江 -22 )设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 0.5 N A B .1 L 0.1 mol?L ﹣ 1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 D .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 0.3 N A A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1. (15 分)(2017?新课标Ⅰ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已知: NH 3 H 3BO 3 NH 3 H 3BO 3 ; NH 3 H 3BO 3 HCl NH 4Cl H 3BO 3 回答下列问题: ( 1)a 的作用是 。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 f 的名称是 。 ( 3)清洗仪器: 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 、k 3 ,加热 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 关闭 k 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打开 k 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 ~ 3 次。 ( 4)仪器清洗后, g 中加入硼酸( H 3 BO 3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 ,随后注入氢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 ,关闭 k 3 ,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 1 ,加热 b ,使水蒸 气进入 e 。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②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 采用中空 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 5)取某甘氨酸( C 2 H 5 NO 2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L 1 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样品的纯度 ≤ % 。 2.( 14 分)(2017?新课标Ⅱ -26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 、 SiO 2,

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二)

第03讲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 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 6.02×1023 C.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D.相同条件下,N2和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O3气体 所含分子数相等 【解析】H O、CHCl3在标准状况下均不是气体,A、B不正 2 所处的温度、压强不明确,2.24L气体不一定为确;C中CO 2 0.1mol,C不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D正确。

2.在273 K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2.0 g氦气、7.0 g氮气 和1.60 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 6.72 L B. 13.44 L C.12.32 L D. 17.92L 【解析】n(混合气体)=2.0g/4g·mol?1+7.0g/28g·mol?1+1.60 g/32g·mol?1=0.8mol,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V=0.8 mol×22.4L/mol=17.92L。

3.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苯完全燃烧生成6mol CO 2 B.在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 C.常温常压下,28g CO 与22.4L O 2所含分子数相等 D.273K 和101kPa 的条件下,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 的分子数为【解析】标准状况是指0℃,101kPa 或273K ,101kPa 时的状况。A 中苯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A 不正确;B 中22.4L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是1mol ,含有2N A 个氢原子,B 不正确;C 中28gCO 是1mol ,而在常温常压下22.4L O 2不是1mol ,所以分子数不相等,C 不正确;D 中a 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为a /22.4mol ,故分子数为,D 正确。231002.64 .22??a 231002.64 .2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