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牌名和格律
常见词牌名及其格律平仄韵律

常见词牌名及其格律平仄韵律一、平韵格1、十六字令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
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
单调(只一阙),四句,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
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定格: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粗体“平”为韵脚)例词: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蔡伸《十六字令(天)》)2、捣练子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制作中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的工序,一般由妇女操作。
宋人黄舆所编《梅苑》中收入无名氏词八首,其一首起句为“捣练子”,即以此为词名。
又名《咏捣练》、《捣练子令》、《夜如年》、《杵声齐》、《夜捣衣》、《剪征袍》、《望夫妇》、《深院月》。
单调(只一阙),二十七字,三平韵。
也有双调(二阙)者: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①定格:平仄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例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②双调:平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仄平平,中仄平。
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中,中中平。
例词:心自小,玉钗头。
月娥飞下白苹洲。
水中仙,月下游。
江汉佩,洞庭舟。
香名薄幸寄青楼。
问何如,打拍浮。
——(李石《捣练子(心自小)》)3、忆江南又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①定格:平中仄,中仄ˇ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平。
例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②双调例词: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56个常见的词牌名及格式

56个常见的词牌名及格式1.江南-宋词,七绝2. 渔家傲 - 宋词,七绝3. 满江红 - 宋词,七绝4. 望海潮 - 宋词,七绝5. 蝶恋花 - 宋词,七绝6. 长恨歌 - 唐诗,长调7. 浪淘沙 - 唐诗,长调8. 清平乐 - 唐诗,长调9. 离骚 - 屈原,长调10. 天净沙 - 南曲,小令11. 长相思 - 元曲,小令12. 青玉案 - 元曲,小令13. 水调歌头 - 宋词,小令14. 水龙吟 - 宋词,小令15. 采桑子 - 宋词,小令16. 点绛唇 - 宋词,小令17. 鹧鸪天 - 宋词,小令18. 青山一道同 - 宋词,小令19. 金缕衣 - 宋词,小令20. 菩萨蛮 - 宋词,双调21. 临江仙 - 宋词,双调22. 沁园春 - 清词,双调23. 如梦令 - 清词,双调24. 一剪梅 - 清词,双调25. 汉宫秋 - 元曲,双调26. 紫芝眉 - 元曲,双调27. 塞上曲 - 元曲,双调28. 忆江南 - 元曲,双调29. 渔樵问答 - 宋词,对联体30. 定风波 - 宋词,对联体31. 鹿柴 - 唐诗,绝句体32. 小池 - 唐诗,绝句体33. 春夜喜雨 - 唐诗,绝句体34. 静夜思 - 唐诗,绝句体35. 夜泊牛渚怀古 - 唐诗,绝句体36. 乡村四月 - 鲁迅,律诗体37. 江雪 - 柳宗元,律诗体38. 登高 - 杜甫,律诗体39. 客中行 - 李白,律诗体40. 古朗月行 - 李白,律诗体41.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律诗体4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律诗体43. 春晓 - 孟浩然,五言绝句体44. 玉楼春 - 白居易,五言绝句体4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五言绝句体46. 静夜思 - 李白,五言绝句体4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五言绝句体48.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五言绝句体4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五言古诗体50. 前出塞 - 王之涣,五言古诗体51. 望岳 - 杜甫,七言绝句体52. 石灰吟 - 白居易,七言绝句体5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七言绝句体54. 敕勒歌 - 高崇文,七言绝句体55. 无题 - 李商隐,七言绝句体56.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七言绝句体。
常见词牌名格律平仄韵律

符号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韵▲押仄韵1【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毛泽东]2【忆江南】也叫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改此名。
但玄宗时教坊已有此曲。
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词》,始名《忆江南》。
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
南唐冯延巳所作,双调五十九字,平仄换叶,为变体。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五代·白居易]3【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
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4【忆王孙】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
单调三十一字,平韵。
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
◎●○○◎●△。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闺[秦观]5【调笑令】出于唐人酒筵小曲。
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
单调。
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
起句二字重叠,如韦应物"胡马,胡马"一首;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
○▲,○▲,●◎◎○○▲。
◎○◎●○△,◎●○○●△。
○▲,○▲,◎●◎○◎▲。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常见词牌名格律平仄韵律

符号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韵▲押仄韵1【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毛泽东]2【忆江南】也叫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改此名。
但玄宗时教坊已有此曲。
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词》,始名《忆江南》。
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
南唐冯延巳所作,双调五十九字,平仄换叶,为变体。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五代·白居易]3【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
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4【忆王孙】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
单调三十一字,平韵。
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
◎●○○◎●△。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闺[秦观]5【调笑令】出于唐人酒筵小曲。
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
单调。
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
起句二字重叠,如韦应物"胡马,胡马"一首;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
○▲,○▲,●◎◎○○▲。
◎○◎●○△,◎●○○●△。
○▲,○▲,◎●◎○◎▲。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词牌格律大全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中)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张孝祥古屋丛祠,孤舟野渡。
长年与客分携处。
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
天涯客里多歧路。
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词牌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56个常见词牌

56个常见词牌写词必备——56个常见词牌1.虞美⼈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宠姬虞美⼈,因以为名。
⼜名《⼀江春⽔》、《⽟壶⽔》、《巫⼭⼗⼆峰》等。
双调,五⼗六字,上下⽚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2.苏幕遮唐⽞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西域龟兹国。
幕,⼀作“莫”或“摩”。
“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双调,六⼗⼆字,上下⽚各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映斜阳天接⽔,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好梦留⼈睡。
明⽉楼⾼休独倚,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3.醉花阴⼜名《九⽇》,双调,五⼗⼆字。
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
佳节⼜重阳,⽟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4.南乡⼦唐教坊曲名。
⼜名《好离乡》、《蕉叶怨》。
原为单调,始⾃后蜀欧阳炯。
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
双调五⼗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韵到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曹刘,⽣⼦当如孙仲谋。
5.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绝妙,后⼈⽤其名为词调。
⼜名《⼤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杏花天》、《⾚壁谣》、《壶中天》、《⼤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多个名称。
⼀百字。
前⽚四⼗九字;后⽚五⼗⼀字,各⼗旬四仄韵。
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如画,⼀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如梦,⼀尊还酹江⽉6.天仙⼦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改名。
词牌格式大全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五、词牌格式的拓展1. 词牌的变体: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变体创作,如增加句子、改变平仄等。
2. 词牌的创新: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创作,如将词牌与现代诗歌、散文等相结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词牌格律大全

词牌格律⼤全1、⼗六字令⼜名《苍梧谣》、《归字谣》。
⼗六字,三平韵。
【定格】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2、南歌⼦⼜名《南柯⼦》、《风蝶令》。
唐教坊曲,《⾦奁集》⼊“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
例⽤对句起。
宋⼈多⽤同⼀格式重填⼀⽚,谓之“双调”。
【定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3、渔歌⼦⼜名《渔⽗》。
唐教坊曲,⼊“黄钟宫”。
廿七字,四平韵。
近似七⾔绝句,只是中间第三句七⾔改为三⾔两句,例⽤对偶,并增加⼀韵。
【定格】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另有仄韵双调渔歌⼦,每⽚廿五字,⾸句也为三⾔两句,以对偶为宜,末句减少⼀字。
【定格】『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中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
4、忆江南⼜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奁集》⼊“南吕宫”。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为亡妓谢秋娘所撰。
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廿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句亦有添⼀衬字者。
宋⼈多⽤双调。
【定格】平中仄,中仄ˇ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5、潇湘神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集》卷⼋。
廿七字,三平韵,叠⼀韵。
【定格】〖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6、捣练⼦⼜名《深院⽉》。
例作征妇怀念征⼈之词。
《太和正⾳谱》⼊“双调”。
⼆⼗七字,三平韵。
【定格】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7、浪淘沙唐教坊曲。
刘禹锡、⽩居易并作七⾔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长短句双调⼩令,⼜名《卖花声》。
五⼗四字,前后⽚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上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例词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沁园春格律对照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
”: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
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虞美人《虞美人》李煜[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菩萨蛮菩萨蛮霜无痕碧罗圆帐鸳鸯绣,芙蓉裙带垂红豆。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鸾镜理妆慵,金炉沉水浓。
中仄中平平韵中平平仄平韵中庭花似雪,帘外纤纤月。
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无事度佳辰,粉香和泪匀。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蝶恋花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
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例词:【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浣溪沙格式一双调,四十二字。
上片三句,三平韵;上片三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唐末)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中仄中平中仄平(韵),宿醉离愁慢髻鬟,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六铢衣薄惹轻寒,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罗袜况兼金菡萏,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雪肌仍是玉琅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
[1-2]格式二双调,四十二字。
上下片各三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唐末五代)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平仄仄平平仄仄(句),红蓼渡头秋正雨,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印沙鸥迹自成行,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整鬟飘袖野风香。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不语含颦深浦里,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几回愁煞棹船郎,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燕归帆尽水茫茫。
[4]格式三双调,四十四字。
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宋初)孙光宪《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平仄平平仄仄平(韵),风撼芳菲满院香,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四帘慵卷日初长,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鬓云垂枕响微锽。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春梦未成愁寂寂,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佳期难会信茫茫。
仄平平(句),万般心,平仄仄(句),千点泪,仄平平(韵)。
泣兰堂。
[4]格式四双调,四十六字。
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西蜀)顾敻《浣溪沙·红藕香寒翠渚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红藕香寒翠渚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月笼虚阁夜蛩清。
仄仄仄(句),天际鸿,平仄平(句),枕上梦,仄平平(韵)。
两牵情。
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宝帐玉炉残麝冷,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罗衣金缕暗尘生。
仄平平(句),小窗凉,平仄仄(句),孤烛背,仄平平(韵)。
泪纵横。
[4]格式五双调,四十二字。
上下片各三句,三仄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南唐)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平仄仄平平仄仄(韵),红日已高三丈透,平平仄仄平平仄(韵),金炉次第添香兽,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红锦地衣随步皱。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佳人舞点金钗溜,仄仄平平平仄仄(韵),酒恶时拈花蕊嗅,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别殿遥闻箫鼓奏。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表示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
”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1][4]如梦令李清照作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念奴娇定格(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变格一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中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韵)。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韵)。
中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
【注】前片第二句九字,有作“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者,后片二三句有作“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者,第七、八句有作“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者。
变格二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ao),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一樽(尊)(zūn)还(huán)酹(lèi)江月。
西江月格一双调,五十字。
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¼●●○½●(句)¼○½●○○(韵)¼○½●●○○(韵)½●½○½●(叶)¼●¼○½●(句)½○½●○○(韵)¼○¼●●○○(韵)¼●½○¼●(叶)西江月--柳永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格二双调,五十字。
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叶)○○○●○○(韵)○○●●●○○(韵)○●○○○●(叶)●●○○●●(叶)●○○●○○(韵)●○●●●○○(韵)●●○○○●(叶)西江月--苏轼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格三双调,五十字。
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句)●○●●○○(韵)●○●●●○○(韵)○●○○○●(叶)○●○○○●(句)●○○●○○(换韵)●○○●●○○(韵)○●○○○●(换叶)西江月--吴文英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格四双调,五十一字。
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仄韵)○○●●○○(平韵)●○○●●○○(韵)●●●○○●(仄韵)○○●●○○●(仄韵)○○●●○○(平韵)●○○●●○○(韵)●●○○●●(仄韵)西江月--欧阳炯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苹香暗起。
格五双调,五十六字。
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句)●○○●○○(韵)●○○●●○○(韵)●●○○(豆)○●●○○(韵)●●○○●●(句)●○●●○○(韵)●○○●●○○(韵)●●●○(豆)○●●○○(韵)西江月--赵以仁夜半沙痕依约,雨馀天气溟濛。
起行微月遍地东,水影浮起、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相见欢格律对照例词:【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中仄(韵),中平仄(韵),仄平平(韵)。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说明: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
”: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1]鹊桥仙格律对照例词:【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平中仄(增韵),中平中仄(增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中平中仄(增韵),中平中仄(增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