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单位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单位健康管理水平,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包括在职员工、退休员工及临时工等。

第三条健康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确保健康档案内容的全面、真实、准确;2. 安全性:加强健康档案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3. 可持续性:建立健康档案的长期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的持续更新;4. 便捷性:简化健康档案查询、使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健康档案内容第四条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2. 身体状况档案:包括员工体检报告、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3. 健康教育档案:包括健康知识培训记录、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健康知识竞赛成绩等;4. 健康促进活动档案:包括员工参与体育锻炼、健康体检、健康讲座等活动记录;5. 健康干预档案:包括针对员工健康状况制定的健康干预措施、实施效果等。

第三章健康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健康档案管理责任人为单位人力资源部(或指定部门),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健康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归档、查询、使用等工作;2. 确保健康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3. 加强健康档案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4.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维护;5. 为员工提供健康档案查询服务。

第六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2. 熟悉健康档案管理相关知识;3.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第四章健康档案使用与查询第七条健康档案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员工健康管理;2. 健康教育;3. 健康促进活动;4. 健康干预;5.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用途。

第八条员工有权查询、使用本人的健康档案,并对其内容进行更正。

查询、使用健康档案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 依法查询、使用健康档案;2. 不得泄露他人隐私;3. 不得滥用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能力而实施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居民的健康档案,将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整理和归集在一起,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康档案:各级卫生部门通过对居民的健康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整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等内容。

2. 健康档案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档案的整理、建立、更新和保存。

同时,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3. 信息共享与保护:各级卫生部门之间可以实现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居民健康管理的连续性。

同时,要加强健康档案的保密措施,确保居民个人健康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4. 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和筛查,提前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可通过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用药管理,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实现健康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提高健康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二)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我国采取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措施。

以下是一份关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居民健康档案是指记录居民个体健康信息的一种档案系统。

第三条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是提供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支持。

第四条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应当遵循保密原则,确保居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第五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由居民所在的社区(或医疗机构)负责,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指导。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健康档案是个人的重要信息记录和管理工具,它包含了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史、医疗服务使用情况等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提供以及公共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健康档案的质量和管理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一、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由医务人员负责,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建立健康档案时,应采集个人的基本信息、疾病史、过敏史等必要信息,并与个人进行确认。

二、健康档案的保密健康档案涉及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健康档案信息。

对于需要使用健康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经过个人的书面同意,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

三、健康档案的更新健康档案应当根据个人的健康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医务人员在为个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当及时记录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信息,并及时更新至健康档案中。

四、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档案应当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的存储、传输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五、健康档案的使用健康档案的使用应当以个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为目的,并提供个人的合法需求。

在使用健康档案时,应当严格遵守个人的意愿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六、健康档案的共享健康档案的共享应当以个人的授权和医疗服务为基础,并严格遵守个人健康信息的保密要求。

健康档案的共享可以为个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同时也需要注重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七、健康档案的评估健康档案应当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档案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

评估应当由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对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健康档案的维护健康档案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数据备份、存储介质的更换、信息更新等。

维护工作应当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确保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九、健康档案的销毁健康档案在不再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及时销毁,确保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医院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院的合法权益,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部门、全部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2.全部涉及患者健康档案的管理活动必需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定义1. 健康档案:是指医院为每位患者建立并管理的记录患者个人健康情形、病历等相关信息的电子或纸质档案。

2. 健康档案管理:是指对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归档、保管、查询和使用等活动的管理工作。

3. 患者:是指接受医院医疗服务并被医院建立健康档案的个人。

第二章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归档第四条健康档案的建立1.医院接诊患者后,必需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应包含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疾病诊断信息、治疗方案、手术记录等。

3.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等信息,并在健康档案中进行归档。

第五条健康档案的归档1.健康档案归档负责人应及时将患者的健康档案整理归类,并交由专人进行归档管理。

2.健康档案应采用密封、防潮、防火等措施妥当保管,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归档管理人员应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档案分发和借阅,并做好相应记录和监督。

第三章健康档案的保管和查询第六条健康档案的保管1.健康档案的保管时间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规定,并确保符合规定时间内的保管要求。

2.健康档案应储存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阔别火灾、水漏等不安全因素。

3.医院应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备份,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备份机制,以防止档案丢失。

第七条健康档案的查询和使用1.患者可以依据需要向医院申请查询和使用本身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

2.医务人员可以依据工作需要查询和使用与患者健康档案相关的信息,但必需经过授权和合理使用。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档案内容应全面反映居民的身心健康状况。

(二)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三)连续性原则:档案内容应连续记录,确保居民健康信息的连续性。

(四)保密性原则:严格保护居民隐私,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五)便捷性原则:档案管理应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民族、婚姻状况、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健康体检信息: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视力、听力、肺功能等。

(三)疾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四)健康评估:健康状况评估、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评估等。

(五)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史、免疫规划等。

(六)医疗服务:就诊记录、住院记录、手术记录、康复记录等。

(七)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记录、健康知识普及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卫生行政部门职责:(一)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监督指导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单位和人员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三)组织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培训。

(四)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医疗机构职责:(一)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二)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

(三)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保密性。

(四)定期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审查、更新和补充。

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职责:(一)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二)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

国家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国家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第三条国家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覆盖、分类管理:对全民健康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归档,实现分类管理,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安全保密、规范使用:严格保护居民个人隐私,确保健康档案信息安全,规范使用健康档案信息。

(三)动态更新、持续改进: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内容,不断提高健康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推动健康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第二章健康档案内容第四条国家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健康检查信息: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视力、听力等生理指标。

(三)疾病诊疗信息:病史、家族史、过敏史、手术史、用药史、住院史、就诊记录等。

(四)健康评估信息: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

(五)公共卫生服务信息: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章健康档案管理第五条健康档案管理实行属地管理,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使用等工作。

第七条健康档案的收集:(一)个人基本信息:通过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证明材料获取。

(二)健康检查信息:通过健康体检、疾病筛查等方式获取。

(三)疾病诊疗信息:通过就诊记录、病历、检查报告等获取。

(四)健康评估信息:通过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方式获取。

(五)公共卫生服务信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记录、传染病防控记录、慢性病管理记录等获取。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范本(3篇)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范本(3篇)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范本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提高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如下:一、健康档案的建档和归档管理制度1. 建档:(1)新患者建档时,要完整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并填写建档申请表。

(2)对于已有档案的患者,要及时更新个人信息,确保档案的信息准确性。

2. 归档:(1)根据档案编号、患者姓名等信息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2)归档后,要及时记录归档日期和归档人员,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管理。

二、健康档案的查阅和借阅管理制度1. 查阅:(1)患者及其合法代理人有权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但需提前预约,并在查阅时进行身份验证。

(2)医务人员有权查阅患者的健康档案,但需提前申请,并在查阅时进行记录和审查。

2. 借阅:(1)健康档案只能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借阅,不得外借。

(2)借阅者要填写借阅登记表,并在归还时进行登记。

(3)借阅期限不得超过7天,过期未归还的要进行追踪,并进行相应的惩处。

三、健康档案的保存和销毁管理制度1. 保存:(1)健康档案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保存,如成人档案保存20年,儿童档案保存至18岁。

(2)保存期满后,要进行整理和归类,并将相关信息备份存档,以防意外丢失。

2. 销毁:(1)健康档案保存期满后,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严禁私自销毁档案。

(2)销毁过程要进行登记和审批,并在销毁后进行记录,确保档案的安全和隐私。

以上为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的范文,只供参考。

具体制度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与相关法规法规定相结合,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健康档案各项管理制度范本(2)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人的健康情况进行记录、收集、整理和管理的文件。

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为个人提供全面的健康信息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准确的健康档案信息,促进全民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下面是一个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统一规范档案的建立、使用和保管,完善健康档案信息服务,提高个人健康管理的效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范文(4篇)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范文(4篇)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制,确保居民的健康数据得到科学、安全、有效地管理和应用,提供全面、精细、定制化的健康服务。

第三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市或全区(县)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健康机构。

第四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保护居民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益。

第五条健康机构应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保障居民健康档案的安全和可靠。

第六条健康机构应设置健康档案管理员,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持续性。

第二章健康档案管理机构第七条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承担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应用和保密工作。

第八条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有专门的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设置相应的岗位和人员,确保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九条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条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保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准确。

第三章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第十一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熟悉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第十二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健康档案管理的知识。

第十三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遵守医疗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居民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益,严守职业道德。

第十四条健康档案管理员应具备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确保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和安全。

第四章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第十五条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应以居民为中心,按照居民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全面、定制化的健康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911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Health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了搞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柞水县国宝公司所有从事职业病管理的相关人员。

三、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四、管理范围
1、由综合办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职工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袋,分类管理,专柜保存。

2、妥善保存职工上岗时,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并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本人。

3、对职工健康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建立登记、积累编目及时更新等,便于随时查阅。

4、职工健康档案由综合办负责保管并永久保存。

5、对每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等资料由综合办负责收集并送保存。

6、每年由安环生技科负责做好职工职业病健康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统计工作,并装入档案保存。

7、实行档案查阅审批判,凡需要查阅档案者,本人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

8、凡在院或手术治疗的职业病患者,在治疗康复出院之后应将其入院诊断证明、出院康复后证明合同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经卫生院审核后,送综合办归档保存。

9、档案管理人员应以严谨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方式管理好健康档案,做好防火、防潮、防霉变、防涂改、防丢失工作。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