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资料
可靠性试验报告

可靠性试验报告一、引言公司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需要经过可靠性试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次试验报告针对公司生产的XX型电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旨在提供单品可靠性参数的合理的客观依据,同时也是针对日后产品改进和研发方案的重要参考。
二、试验对象本次试验对象为公司生产的XX型电器,该电器被设计为适用于各种家庭和工业场所,主要用于控制家庭电器的开关、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和超载保护。
该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方式在市场上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三、试验环境本次试验进行于公司的试验室,在该试验室中具有与实际使用条件相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参数。
四、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主要包括可靠性试验、故障分析和结果总结:1、可靠性试验本次可靠性试验共经历了长时间的不间断运行,并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的方式,测试了电器在各种使用情况下的可靠性。
主要测试了以下参数:(1)电路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
(2)机械参数:包括机器震动、机器运行时的磨损程度等。
(3)壳体参数:包括电器外壳的防护性等。
2、故障分析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观察,发现了以下故障:(1)电路方面:出现电流过载、电压过低等故障。
(2)机械方面:出现摩擦损耗,引起噪音过大等问题。
(3)壳体方面:防护壳体材料强度不足,存在易破碎问题。
3、结果总结在可靠性试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XX型电器的运行效率和能耗较为稳定,并且在大多数运行条件下,电器的性能完好,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但由于在某些使用情况下,如电流过载等,设备会出现故障。
通过对故障的分析,我们发现该电器的设计和制造方案还有一定的缺陷。
五、改进建议在对电器的故障分析中,我们发现XX型电器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主要建议包括:(1)电路方面:重新设计电路,稳定电器工作电流和电压,以提高电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2)机械方面:重新设计电机结构和机器外壳,降低设备噪音,减少机器磨损程度。
可靠性实验报告

可靠性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评估一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并通过实验数据与分析结果来判断该设备的工作状态、寿命和维修需求。
通过在设备特定工作条件下的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推断。
实验表明,这台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保持其性能和功能。
引言:可靠性是指系统、产品或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可靠性对于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以及减少维修成本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一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测试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可靠性实验,评估一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并基于实验数据来判断其工作状态和维修需求。
实验方法:1. 设备选取:选择一台具有代表性的电子设备作为实验对象。
确保该设备能够代表一般情况下的电子设备,从而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2. 实验条件设定:根据设备规格和要求,确定实验的工作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电压、频率等。
3. 实验数据采集:在设定的工作条件下,对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温度变化、电压变化、故障情况等。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对时间、温度、电压等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对故障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5.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修需求进行判断。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设备在所设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该设备保持了稳定的工作状态,没有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
设备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显示出其良好的稳定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或短暂的故障。
温度和电压的监测数据也表明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了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电压值。
基于以上数据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推断:1. 该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长期的稳定运行。
2. 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衰退或故障。
可靠性试验报告

可靠性试验报告1. 引言可靠性试验旨在评估产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无故障运行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汇总并分析可靠性试验的结果,并提供有关产品可靠性的全面评估。
2. 试验背景本次可靠性试验针对的是某电子产品,目的是评估其在负荷运行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
试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运行时间、负荷范围、温度变化、振动和冲击等。
3. 试验计划3.1 试验目标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产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并收集数据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3.2 试验设计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案例,包括运行时间长短、温度变化范围、负荷变化、振动和冲击等方面。
通过对多组样本进行试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试验过程4.1 样本选择选择了一定数量的产品样本用于试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4.2 试验环境试验过程中,将产品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其中包括恶劣条件环境。
4.3 数据收集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和收集了各项指标的数据,包括运行时间、负荷变化、温度变化、振动和冲击等。
数据以数字和图表形式保存。
5. 数据分析与结果5.1 运行时间经过试验,产品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时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平均运行时间超过预期指标。
5.2 温度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产品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运行表现良好,并且温度变化对产品的可靠性没有明显影响。
5.3 负荷变化产品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出色,负荷变化对产品的正常运行基本没有影响。
5.4 振动和冲击试验结果显示,产品在各种振动和冲击条件下均保持良好的可靠性表现,能够适应各种实际工作环境。
6.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该电子产品在负荷运行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 温度变化对产品的可靠性没有明显影响;- 负荷变化对产品的正常运行基本没有影响;- 产品在振动和冲击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可靠性表现。
7. 建议根据本次试验结果,针对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基于试验结果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可靠性指标;- 关注产品在极端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表现,并进行相应改进。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对产品进行长时间运行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在不出现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持续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常见试验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对产品或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和监测,以确定其在给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按照规定性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其主要由产品的可靠度和可用度来衡量。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可用度则是指产品在给定条件下可供使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
二、常见试验方法1. 退化试验法退化试验法是一种常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前对产品施加特定的负荷,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故障或失效,从而加速其退化过程。
根据退化曲线和退化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水平。
2. 加速寿命试验法加速寿命试验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施加较高的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以加速其老化和疲劳过程的试验方法。
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对产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测试,可以评估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3. 应力分析法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的详细分析,确定其主要应力因素,并进行量化评估的试验方法。
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应力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三、应用领域可靠性鉴定试验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对产品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产品对于电子产品而言,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鉴定试验,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和失效问题。
2. 汽车行业汽车是一种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产品,对其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行驶条件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试验

简介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
试验结果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要求提供依据。
根据可靠性统计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和目的,可靠性统计试验可以分为可靠性验证试验和可靠性测定试验。
可靠性测定试验是为测定可靠性特性或其量值而做的试验,通常用来提供可靠性数据。
可靠性验证试验是用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特征值是否符合其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的试验,一般将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统称为可靠性验证试验。
编辑本段试验目的为了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
试验目的通常有如下几方面:1. 在研制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2. 生产阶段为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3. 对定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鉴定或验收;4. 暴露和分析产品在不同环境和应力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有关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5. 为改进产品可靠性,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试验方案,为用户选用产品提供依据。
对于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有编辑本段分类方法1. 如以环境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包括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2. 以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3. 若按试验目的来划分,则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4. 若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大类。
5. 但通常惯用的分类法,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A. 环境试验B. 寿命试验C. 筛选试验D. 现场使用试验E. 鉴定试验编辑本段具体内容评价和分析产品寿命特征的试验称为寿命试验。
对于大部分电子产品,寿命是最主要的一个可靠性特征量。
因此,可靠性试验往往指的就是寿命试验。
寿命试验可分为非工作状态的存储寿命试验和工作状态的工作寿命试验两类。
为了缩短试验周期、减少样品数量和试验费用,常常采用加速寿命试验。
在不改变产品的失效机理和增添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应力(相对于工作状态的实际应力或产品的额定承受应力),以加速产品的失效过程。
可靠性试验报告

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背景介绍可靠性试验是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能。
本报告将对xxx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二、试验目标本次可靠性试验的目标是验证xxx产品在设计寿命内的可靠性,并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试验内容包括:1. 长时间运行试验:通过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长时间运行情况,测量产品在连续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
2. 环境适应性试验: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震动等环境条件下,观察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变化情况。
3. 耐久性试验:通过多次反复操作和负荷测试,检验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 长时间运行试验:a) 将xxx产品放置在恒定的工作状态下,持续运行至少1000小时。
b)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产品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c) 通过监测产品的故障率和运行稳定性,评估其可靠性表现。
2. 环境适应性试验:a) 在指定的温度、湿度和震动条件下,将产品暴露一段时间。
b) 在暴露后,对产品进行详细检查,记录任何性能变化或故障情况。
c) 基于试验结果,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3. 耐久性试验:a) 设定一系列的负荷和操作条件,模拟产品长时间使用的情况。
b) 进行多次循环操作,记录产品的性能变化和故障情况。
c) 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长时间运行试验,xxx产品在1000小时的连续工作下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未发生任何故障。
故障率为零,表明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性能。
在环境适应性试验中,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震动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在极端条件下,产品的性能仍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或故障。
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过多次循环操作,xxx产品的性能基本稳定。
虽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微小的性能变化,但并未对产品的整体可靠性产生明显影响。
可靠性试验报告

可靠性试验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试验与评估,以验证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试验背景、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分析以及结论。
二、试验背景本次可靠性试验是针对产品进行的,旨在评估其在预定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性能。
可靠性试验旨在暴露可能存在的故障点,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验证,从而为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
三、试验目的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目标:1. 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2. 分析并验证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 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故障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试验方法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和步骤:1. 设定试验条件: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预期使用环境,确定试验所需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参数。
2. 选择样本:根据产品的批次情况,选择代表性样本进行试验。
3. 进行试验操作:按照产品的正常使用方法,对样本进行试验操作,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
4. 收集数据:根据试验操作和观察记录,收集各项指标的数据。
5. 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计算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如故障率、失效模式等。
6. 结果验证:将试验结果与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产品的可靠性表现。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方法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1. 可靠性指标:经过数据分析,我们计算得出产品的故障率为X%,在预定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为X%。
2. 失效模式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对产品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XX领域,其中最常见的失效模式为XX。
3. 故障点检测:通过试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产品在X方面存在故障点,可能导致失效。
4. 性能验证:我们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发现产品在X方面的性能优于设计要求,但在X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可靠性试验大纲》课件

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将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推动可靠性试验的创新 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可靠性试验大纲》 ppt课件
目录
• 可靠性试验概述 • 可靠性试验的流程 • 可靠性试验的方法 • 可靠性试验的应用领域 • 可靠性试验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可靠性试验的发展趋势
01
可靠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在各种环境 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试验,以评 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常见的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包括 环境适应性试验、寿命试验、耐
久性试验等。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是可靠性试验的重要 应用领域之一,包括汽车、航 空器、船舶、工业机械等各类 机械设备。
可靠性试验可以帮助机械设备 厂商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 寿命。
常见的机械设备可靠性试验包 括振动试验、疲劳试验、负载 试验等。
02
可靠性试验的流程
试验前准备
01
02
03
04
明确试验目的
在开始试验前,需要明确试验 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以便为试
验过程提供清晰的方向。
选择试验设备
根据试验需求,选择适合的设 备和工具,确保其性能稳定、
准确度高。
制定试验计划
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包括试 验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
等,确保试验有序进行。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可靠性试验的重要应用领 域之一,包括医用设备、诊断试剂等 各类医疗器械。
常见的医疗器械可靠性试验包括生物 相容性试验、稳定性试验、性能测试 等。
可靠性试验可以帮助医疗器械厂商评 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产品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 能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可靠性概念:1,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1、规定条件?通常是指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和操作条件。
1.2、规定时间?可靠性的核心。
规定时间的长短随着产品对象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异。
1.3、规定功能?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
用来判断产品故障或失效1.4、能力?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通常指可靠性指标,如:平均寿命,失效率等二可靠性分类:1 寿命试验某一器件中活动部件的活动次数;某一配件(如电视的摇控器、灯泡)的使用寿命;两个器件拨插联结的拨插次数;2 环境适应性试验一.高温,低温,恒温恒湿1.温度的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 湿度的定义?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气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气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绝对湿度: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最高湿度之间的比,它的值显示水蒸气的饱和度有多高。
我们通常所指的湿度(90%RH, 温湿度计上面显示的湿度等)都是相对湿度。
3.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与交变湿热及其它湿热测试的主要区别?其主要区别有:温度湿度组合循环测试在给定的时间内,存在着较多次的温度变化或“呼吸”作用;较大的循环温度范围;较大的温度变化速率;包括多次零度以下的温度变化。
4. 高温或低温测试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主要应用于考核电工,电子产品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贮存器和(或)使用的适应性。
a) 恒温恒湿测试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主要应用于考核电工电子产品、元件、材料等在恒定湿热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适应性。
b) 交变湿热测试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主要应用于考核电工电子产品或材料在温度循环变化、产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湿热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适应性。
c) 温度变化测试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第一,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变化,主要应用于确定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经受环境温度迅变化的能力;第二,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主要应用于确定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在环境温度变化的工作能力;第三,两液槽法温度变化,主要应用于确定元件、设备或其他产品经受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主要适用于玻璃-金属组成的密封件及类似的试验样品。
d) 高温或低温测试,需确认哪些主要测试条件?温度,升降温速率或时间,测试时间。
e) 恒温恒湿测试,需确认哪些主要测试条件?温度,湿度,升降温速率或时间,测试时间。
f) 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变化测试,需确认哪些主要测试条件?温度(低温,高温),保持时间,转换时间。
g) 规定温变速率的温度变化测试,需确认哪些主要测试条件?温度(低温,高温),保持时间,温度变化速率。
h) 一般温湿度相关测试中,除了主要测试参数,还有哪些因素需要确认?第一、测试前后的功能测试;第二、测试中是否需通电工作及其它中间测试;第三、测试时样品的摆放位置或方向;第四、样品通电工作,其发热功率有多大;第五、样品外形尺寸及质量;第六、与样品接触时,是否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
第七、其他5. 目前实验室试验箱所能达到的温湿度范围及尺寸?温度:+150~-40℃,湿度:30%~98%尺寸:1000*1000*1000mm(2台)500*500*500mm(1台)线性温度变化率为1~1.5℃/min二,冷热冲击,快速温变1. 什么是温度变化速率?温度变化速率表示温度变化快慢的一个量。
单位为度/分钟。
2. 什么是冷热冲击测试?样品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则认为冷热冲击。
3. 冷热冲击通常有三种方式:3.1 三箱式冷热冲击(气态):试验设备有三个箱体(高温区,常温区,低温区),测试过程中样品处于常温区不动,只是通过高温区与常温区的风门,低温区与常温区的风门的开关来达到冷热冲击的效果。
(我们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即为三箱式)3.2 两箱式冷热冲击(气态):试验设备有两个箱体(高温区,低温区),样品放在一个吊篮中,通过吊篮的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移动达到冷热冲击的效果。
(两箱式温度冲击的转换时间比三箱式的要快一些)。
3.3 两箱式冷热冲击(液态):试验设备有两个箱体(高温区,低温区),高温区与低温区分别盛入硅油,样品放在一个吊篮中,通过吊篮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移动达到冷热冲击的效果。
(两箱式液态冲击比两箱式气态冲击的转换速率要快)。
4. 什么是快速温变?平常所讲的冷热冲击测试,是GB、ICE 等温度变化测试标准中,规定温变速率的温度温变化测试(Nb),一般大于2℃/min 需要用快速温变箱测试。
目前实验室线性温度变化率最高能达到15℃/min。
5.目前实验室高低温冲击实验箱温度范围和转换时间是多少?温度范围为:低温区间:-65℃~0℃,高温区间:+60℃~200℃转换时间为小于等于5 分钟。
试验箱尺寸:400*400*400mm三盐雾试验1. 盐雾的分类:分为中性盐雾(NSS)、醋酸盐雾(ASS)、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三种。
2. 做盐雾的目的:中性盐雾试验适用于金属及其合金、金属覆盖层、有机覆盖层、阳极氧化膜,乙酸盐雾试验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适用于铜+镍+铬或镍+铬装饰性镀层,也适用于铝的阳极氧化膜。
3. 盐雾测试后能否判定测试结果是否合格:不能,除非客户另有依据或要求。
依据哪个标准哪个等级判定或客户规定几个小时内不能出现腐蚀等即为合格才能进行判定。
4 中性盐雾、醋酸盐雾、铜加速乙酸盐雾测试条件的差异:中性盐雾测试:试验箱温度35℃,溶液浓度5%NaCl(质量百分比),PH 值6.5~7.2(35℃时) 醋酸盐雾测试试验箱温度35℃,溶液浓度5%NaCl(质量百分比),PH 值3.1~3.3(35℃时) 铜加速乙酸盐雾测试试验箱温度50℃,溶液浓度5%NaCl(质量百分比),PH 值3.1~3.3 (35℃时),加0.26g/L 氯化铜.5. 盐雾等级判定有哪几个标准:主要有GB-T 6461、ISO10289,共分为11 个等级(0~10)。
6. 盐雾测试需要哪些条件:确定是哪种盐雾测试,中性盐雾、醋酸盐雾、铜加速乙酸盐雾。
试验箱温度,溶液浓度,测试时间,样品大小,测试中摆放状态是否有特殊要求。
7 . 交变盐雾试验:Ⅰ:每一循环执行2小時盐水喷雾(中性盐雾)及7天之湿度储存(40℃90%RH),共执行4个循环。
Ⅱ:每一循环执行2小時盐水喷雾(中性盐雾)及20~22小時之湿度储存(40℃90%RH),共执行3循环。
8. 盐雾测试相关参数:9. 盐雾测试标准主要有哪些:GB/T2423.17;IEC60068-2-11;GB/T2423.18;IEC60068-2-52; ASTMB117;GB/T10125 ;ISO9227 四太阳辐射,UV 辐射1 氙灯、荧光紫外灯(UV 灯)的区别?●氙灯:填充氙气的光电管或闪光电灯。
其光谱能量分布与阳光中紫外、可见光部分相似。
(300~800nm)荧光紫外灯(UV 灯):发射 400nm 以下紫外光的能量至少占总输出光能80%的荧光灯。
(300~400nm)2. 不同类型的UV 灯管用途有何不同?UV A-340 模拟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用于户外产品的光老化试验UV A-351 模拟穿过窗玻璃的阳光的紫外线部分,主要用于室内产品的光老化试验UVB-313EL:广泛应用于耐久性材料的快速、节省的测试,会加速材料的老化,有时会导致异常结果。
在使用时必须征得客户的同意3. QUV 紫外线老化机相关测试参数是多少?黑板温度: 光照:45~80℃黑暗:40~60℃辐照强度:0.25~1.55W/m2/nm样品板尺寸:75*150*5mm(共48 个样品板)五振动试验1.什么是振动?振动的目的?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
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2.振动分几类?振动分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3.什么是正弦振动?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4. 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由什么确定?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5. 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
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5Hz,表示由5Hz 到50Hz 再到5Hz进行往复扫频。
6. 什么是频率?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7. 什么是振动量?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和位移来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
加速度单位:g (gn) 或m/s2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
位移单位:mm8. 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次数)?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9. 什么是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10. 扫描方式(sweep mode)分几种?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 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例:5-500Hz,扫描速度:1 分钟/sweep,表示从5Hz 到500Hz 需1 分钟。
Hz/s:多少Hz 每秒.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 到6Hz 需1 秒,6Hz 到7Hz 需1 秒。
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例:1oct/min,5Hz 到10Hz 需1 分钟,10Hz 到20Hz 需1 分钟。
11. 振动试验中试验几个方向?怎么区分方向?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
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 轴向,短边为Y 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 轴向。
12. 什么是随机振动?对未来任何一个给定的时刻,其瞬时值不能预先确定的振动。
在一般的运输环境中,对于运送中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振动环境是属于随机振动,既使在同一时间内,每个不同的频率下均有不同的振动量,在执行随机波振动测试时,由于同时间不同频率皆有振动量值.13. 什么是加速度谱密度(Acce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表示随机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所包的加速度方均值在频域上是怎样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