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C2.B3.D4.B5.C6.C7.C8.A9.B 10.C 11.A三、多选题1.ABCD(题目中的“五个”应去掉)2.ABE3.BDE4.BE5.AC6.AC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2. ×3. ×4. ×5. √6.×7. ×8. ×9. ×10. √ 11. ×12. × 13. ×14. √ 15.√二、单选题1.B2.C3.C4.C5.C6.D7.D8.C9.D 10.D 11.D 12.C 13.A 14.C15.A 16.B 17.A 18.B 19.A 20.D三、多选题1.ABCDE2.ABE3.BDE4.ABCD5.ABCDE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2.×3.×4. √5.√6.√7.×8.×9.×10.× 11.√12.√二、单选题1.B2.B3.B4.A5.A6.C7.D8.C9.B 10.C 11.D 12.B 13.B三、多选题1.ADE2.CDE3.ABCD4.CD5.ACD6.ABCD7.CDE8.BC9.BCE四、计算题1.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频数分配表考试成绩学生人数(人)频率( %)60 分以下(不及格)37.5060— 70(及格)615.0070— 80(中)1537.5080— 90(良)1230.0090— 100(优)410.00合计40100.002.某生产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频数分配表零件数(件)工人人数(人)频率(%)组距组中值25—30717.50527.530—35615.00532.535—401127.50537.540—45717.50542.545—50922.50547.5合计40100.00——第 4 章综合指标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单选题1. B2. D3. C4. D5. C6. D7. C8. D9. B10. A11. D12. B1. ACE 5. BCD2. ABC6. ABD3.BD7. BCDE4. BCD8. ACE五、计算题1. ⑴企业2008 年2007 年实2008 年销售计划实际完成计划际销售额额为 2007 年销售额比重销售额比重( %)的百分比( %)( %)(%)甲120030122430.911021100111.27乙100025102625.91102.6900114丙180045171043.189********.27合计40001003960100993640108.79⑵ 略2.⑴ 计划完成程度26272728108 % =100100 %⑵ 设在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天X完成,则:23752791X100X9191X 45 . 5(天)即提前两个季度( 6 个月)又 45天半完成 5 年计划。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变量数列的两大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从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3.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____________、调查项目、___________、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工作等。
4.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
5.平均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几何平均数。
6.加权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
7.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成__________比,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4,则样本容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
8.判断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 估计样本统计量B. 计算抽样误差C. 估计总体指标的数值D. 计算样本量2.P氏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权数)应固定在()。
A. 报告期B. 基期C. 特定时期D. 基期+报告期/ 2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股票购买量B. 商品销售额C. 股票收盘价格D. 股票成交金额4.是非标志的标准差等于()。
A. √PB. √p(1-p)C. √P+(1-p)D. √P (1-p) 5.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职工工资总额D、生猪存栏头数6.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若某组数据呈现出右偏分布,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1. 样本与总体。
1.1 什么是样本?什么是总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或观测值,而总体则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或观测值的集合。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1.2 为什么要使用样本?使用样本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小调查的难度。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总体的推断,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统计研究。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1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有什么区别?描述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总结,来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而推断统计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2.2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各自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描述统计主要用于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而推断统计则主要用于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的特征,以便对总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3. 概率分布。
3.1 什么是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概率规律的数学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等。
3.2 为什么要研究概率分布?研究概率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随机变量的性质和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统计推断和分析提供基础。
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4.1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参数估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从而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在已知总体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样本数据来检验总体参数的假设。
4.2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
5. 方差分析。
5.1 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常用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
5.2 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方差分析的原理是通过比较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的大小,来判断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统计学原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数量性 B 同质性 C 综合性 D 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 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 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这四个数字是()A标志 B 指标 C 标志值 D 变量(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所研究的量是()A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体现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量D 与事物的质紧密相联的量E 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量2、总体的特征包括()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抽象性E差异性3、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社会阶层D汽车产量E行业代码4、下列指标中,属质量指标的是()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利润率D总产值E劳动生产率5、在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国籍是变异B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C每个人是总体单位D人的年龄是变量E全国男性人数是品质标志6、下列几对关系中哪些有对应关系()A标志与总体B总体与指标C指标与总体单位D总体单位与标志E指标与品质标志(四)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和三种含义。
统计学原理 课后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威廉·配第是(B )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2.以下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范围的是(D)。
A.数据调查与收集B.数据的计算C.数据汇总D.抽样估计3.调查某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单位是(D )。
A.这个企业B.所有的职工C.每个职工D.每个职工的健康状况4.数量指标表现为(C)。
A.相对数В.平均数C.绝对数D.变异数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A )。
A.分类B.比较大小C.加减运算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
A.比较是否相等B.比较大小C.进行加减运算D.进行乘除运算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
A.2个变量B. 2 个标志C.2个指标D. 2个数据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A)。
A.与研究目的有关B.与研究目的无关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D.与研究方法有关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统计方法属于(A)。
A. f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数学D.逻辑学10.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C)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B.引入了大数法则C.提出了“统计学"一词D.证明了小样本理论1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C )。
A.威廉·配第B.阿亭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13.统计学研究的特点是(B)A.大量性、总体性、变异性B.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C.大量性、总体性、同质性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14.通过测量或计算取得其值的是(B)A.品质变量B.连续变量C.离散变量D.以上都不对15.统计学的创始人是(A)。
A.威廉·配第B.阿享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即(BD)。
《统计学原理》册及标准答案

第1讲统计学原理导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学、统计资料等二种含义。
(×)2、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研究使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决定的。
(∨)4、统计研究对象具有大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的特点。
(×)5、统计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活动。
(∨)6、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工作完成时,以图表等形式提供的结果。
(∨)7、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8、统计学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9、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统计的研究对象社会性、总体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A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A、统计的研究对象B、统计的特点C、统计资料D、统计学2、统计工作就是各种(B )。
A、统计资料B、统计活动C、统计学D、理论和实践3、(A )就是对统计活动所做的事先的全面计划和安排。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4、(B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5、统计整理能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 C )。
A、完整B、准确C、系统化、条理化D、及时三、多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环节包括(ABCD )A、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C、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2、统计整理可以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AC )。
A、分组、汇总B、完整C、系统化、条理化D、准确3、统计分析是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处理,产生(BD )。
A、分组B、综合指标C、汇总D、统计活动的最终结果4、统计调查是(C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二、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三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6.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的(×)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1.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12.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分别用于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各百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1)全国人口(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员工工资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1)全部设备(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1)普查(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5.某市规定2015年工业企业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前,则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为()。
(1)一个月、一年(2)一年、一个月(3)一年、一天(4)一年零一个月、一天6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2)确定调查的范围查的单位(3)确定调查的单位(4)登记的方便7 .某企业的员工人数构成表如下: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1)性别(2)男、女(3)文化程度(4)性别和文化程度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 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中值为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9.次数密度是()。
(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2)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1)小于1 (2)等于1 (3)大于1 (4)不等于111.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 三组为60-70 ,第四组为70-80 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1)50 在第一组,70 在第四组(2)60在第二组,80 在第五组(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4)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2.对员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1)员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2)员工人均月收人额的多少(3)员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人额的多少(4)员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种形(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4)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1)企业设备调查(2)人口普查(3)农村耕地调查(4)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5.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限定。
(1)表的总标题(2)表的横行标题(3)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4)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二、判断题1.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2.对某市下岗员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1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时间是调查期限。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4.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7.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上限的那一组。
(×)8.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种统计指标的。
(×)9.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10.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1.较小制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变量值下限的次数合计有多少。
(×)12.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但普查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第三章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某县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1)平均指标(2)强度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2.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 (1)变形(2)倒数(3)平均数(4)开平方3.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
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牛,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
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1)201815=17.673++(元)(2)(元) (3)20750181000151500=17.0875010001500⨯+⨯+⨯++(元) (4)75010001500=16.8375010001500201815++++(元)4.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1)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2)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3)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4)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 5.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1)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2)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4)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6.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1)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2)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4)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几何平均数 8.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
(1)不变 (2)增大 (3)减小 (4)无法预期其变化9.今有两组大学生按年龄分配的资料如下:哪一组大学生平均年龄高?(甲)第一组;(乙)第二组。
哪一组年龄众数高?(丙)第一组;(丁)第二组。
()(1)甲、丙(2)甲、丁(3)乙、丙(4)乙、丁10.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
则平均废品率(%)为()。
(1)1.5% (2)1.45% (3)4.5% (4)0.94%11.某商店在制订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众数12.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1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
这个指标属于()(1)平均指标(2)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14.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 )。
(1)0e M M >(2)e 0M M >(3)030M >(4)e 30M >15.某企业2013年员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6年员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1)增大(2)减小(3)不变(4)不能比较16.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名员工。
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1)计划产值(2)实际产值(3)员工人数(4)企业数 17.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 (1)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2)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3)等于2倍的平均数(4)等于2倍的标准差18.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