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勾股定理规律)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的内容勾股定理,又称勾股定理,是古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其数学表达形式为:a^2 + b^2 = c^2其中a、b、c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

起源与发展勾股定理虽然现在被称为勾股定理,但最早是在《周髀算经》中发现的,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何著作之一。

据传,勾股定理是周公提出的,故得名“周公定理”。

后来被《算经》作者张丘建列入《增衍之术》中,并首次用文字表达了这一定理。

在中国古代,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用于地测和农业,还被运用在建筑和军事领域。

随着数学的发展,勾股定理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成为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数学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

毕达哥拉斯定理利用几何形状和平行移动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一证明方法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个经典证明。

应用场景勾股定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在工程设计中,可以测量距离和角度;在电子领域中,可以应用于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不仅对几何学有重要意义,还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语通过对勾股定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了解勾股定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层含义,还可以帮助我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勾股定理有更多的了解和探索,进一步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勾股定理的定义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它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

具体表达方式是:设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有a²+b²=c²。

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是勾股定理的核心概念。

二、勾股定理的证明1. 几何证明勾股定理有多种证明方法,其中有几何证明是最常见的。

几何证明主要通过图形的构造和变换,利用几何形状的属性,从而证明勾股定理。

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包括利用正方形、相似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圆的性质等,通过构造等辅助图形,最终得到a²+b²=c²的结论。

2. 代数证明另外,勾股定理也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进行证明。

代数证明主要通过变换方程、化简运算,利用数学公式和规律,从而得到a²+b²=c²的结论。

通过几何和代数两种证明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勾股定理的性质1. 勾股三元数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满足a²+b²=c²的整数解组,这样的整数解组叫做勾股三元数。

例如:3²+4²=5²、5²+12²=13²、9²+40²=41²等。

勾股三元数的性质是研究勾股定理的重要方面,它们具有很多有趣的特性和规律,对于数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于一个三元数组(a, b, c),如果它满足a²+b²=c²,则称它是勾股三元数。

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表明,每个整数对(a, b),都可以构成一个勾股三元数。

这个逆定理的证明非常复杂,它涉及到模运算、费马大定理、椭圆曲线等高深的数学知识,是数论和代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 勾股定理的推广在直角三角形外,勾股定理也有很多推广成立的情况。

勾股定理口诀顺口溜

勾股定理口诀顺口溜

勾股定理口诀顺口溜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勾股定理,可以编写一些口诀或顺口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勾股定理口诀:
1.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平方等于两直角边长之和。

2. 勾股定理真神奇,三边关系要记牢。

a²+b²=c²,这是公式要牢记。

3. 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勾股定理来帮忙。

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这是公式要牢记。

4. 勾股定理不难记,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5. 勾股定理好记性,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些口诀都比较简单易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和意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9篇)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9篇)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9篇)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1)确定最大边;(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2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1)确定最大边;(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我国,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或勾股弦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Pythagoras Theorem)。

古埃及人利用打结作RT三角形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X,X=5。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源毕达哥拉斯树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传统上认为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证明。

据说毕达哥拉斯证明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

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作为一个证明。

法国和比利时称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得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

有关勾股定理书籍《数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探究勾股定理》同济大学出版社《优因培教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勾股模型》新世纪出版社《九章算术一书》《优因培揭秘勾股定理》江西教育出版社最早的勾股定理从很多泥板记载表明,巴比伦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这里只举一例。

例如公元前1700年的一块泥板(编号为BM85196)上第九题,大意为“有一根长为5米的木梁(AB)竖直靠在墙上,上端(A)下滑一米至D。

问下端(C)离墙根(B)多远?”他们解此题就是用了勾股定理,如图:设AB=CD=l=5米,BC=a,AD=h=1米,则BD=l-h=5-1米=4米∴a=√[l-(l-h)]=√[5-(5-1)]=3米,∴三角形BDC正是以3、4、5为边的勾股形。

《周髀算经》简介青朱出入图《周髀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勾股定理知识点

勾股定理知识点

勾股定理知识点归纳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cb aHG F EDCB A bacbac cabcab a bc c baE D CBA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常见图形:ABC30°D C BA ADB C10、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初中数学专题讲解:勾股定理(三)

初中数学专题讲解:勾股定理(三)

规律归纳一:根据勾股定理得到:1214411211224)1()12(22222222222++=+++⇒+⋅⋅+=++⋅⋅+⇒+=++x x x n n x x x n n x x nx n n x nn x n n x n n =+⇒=+⇒=+⇒=+⇒2224242442442222。

规律一:例题:根据勾股弦中勾的值计算股和弦的值。

(Ⅰ)勾为9 (Ⅱ)勾为11 解答:(Ⅰ)假设:482912=⇒=⇒=+n n n 。

股的值:40832816242422222=+=+⨯=⨯+⨯=+n n ;弦的值:股的值加上411401=+⇒。

(Ⅱ)假设:51021112=⇒=⇒=+n n n 。

股的值:6010501025252522222=+=+⨯=⨯+⨯=+n n ;弦的值:股的值加上611601=+⇒。

训练:根据勾股弦中勾的值计算股和弦的值。

(Ⅰ)勾为17 (Ⅱ)勾为23 (Ⅲ)勾为33 规律归纳二:根据勾股定理得到:4444442224)2()2(22222222222+=⇒++=+⇒+⋅⋅+=+⇒+=+x n x x x n x x x n x x n111222-=⇒=-⇒+=⇒n x x n x n 。

规律二:例题:根据勾股弦中勾的值计算股和弦的值。

(Ⅰ)勾为12 (Ⅱ)勾为14 解答:(Ⅰ)假设:6122=⇒=n n 。

股的值:3516122=-=-n ;弦的值:股的值加上372352=+⇒。

(Ⅱ)假设:7142=⇒=n n 。

股的值:4814912=-=-n ;弦的值:股的值加上502482=+⇒。

训练:根据勾股弦中勾的值计算股和弦的值。

(Ⅰ)勾为20 (Ⅱ)勾为26 (Ⅲ)勾为32例题一:如下图所示:ABC Rt ∆和正方形ACDE ,090=∠B ,3=AB ,4=BC 。

计算:正方形ACDE 的面积。

解答:在ABC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222222216943AC AC AC BC AB =+⇒=+⇒=+5252=⇒=⇒AC AC 。

探索勾股数的规律

探索勾股数的规律

勾股数的规律初中数学讲到直角三角形就离不开它的三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定理: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 、b 、c (a ﹤b ﹤c ),由勾股定理可知:222a b c +=,其中a 为勾,b 为股,c 为弦。

一、当勾为奇数时,探求勾股数的规律 1、 列表,观察表中每组勾股数2、归纳规律:(1)每组中a 都是奇数;(2)2a b c =+,212a b -=;(3)c = b+1,212a c +=.由此可得第n 组当a=2n+1时2221(21)12222a n b n n-+-===+,2221(21)122122a n c n n +++===++于是有第n 组勾股数为2n+1、2n 2+2n 、2n 2+2n+1(n 为正整数)。

3、证明:∵22222(21)(22)ab n n n +=+++4232441844n n n n n =+++++ 4232441844n n n n n =+++++22(221)n n =++∴222ab c +=∴2n+1、222n n +、2221n n ++(n为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

4、此种形式勾股数的另一种规律表现形式: (1)列表观察(2)归纳规律:略。

当n 为正整数时,勾股数为:22(1)a n n =+-2(1)b n n =+22(1)c n n =++化简后即为:a 、b 、c 分别为2n+1、222nn +、2221n n ++。

(3)证明过程:同前面的证明。

二、当勾为偶数是,探求勾股数的规律 1、列表观察表中每组勾股数 2、 归纳规律:(1)、每组中a (勾)是偶数(第一组较特殊:勾比股大);(2)、2214,22a abc b -=+=⨯(3)、2c b =+242a +=由此可得第n 组中的2(1)a n =+时,则:2224[2(1)]4224a n b n n -+-===+2224[2(1)]42224a n c n n +++===++[或22c=b+2=(n2n)+2=n 2n+2++],于是有第n 组勾股数为2(1)n +、22n n +、222n n ++(n为正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探究报告
为什么勾股数中一定会有偶数?
假设三边a、b、c(a<b<c)都为奇数,则a2 为奇数b2和c2都为奇数,奇数与奇数相加会得偶数,这不符合a2+b2=c2.我们再设a和b为奇数,c为偶数,则a2 为奇数,b2为奇数,c2为偶数,奇数与奇数相加等于偶数,这符合a2+b2=c2.以此类推再设a、b、c都为偶数,则a2b2c2都为偶数,两个偶数相加一定会等于偶数,也符合a2+b2=c2。

所以勾股数中一定会有偶数。

三个勾股数的规律
设a、b、c为一组勾股数
当a为偶数时,如6、8、10;8、15、17;12、35、37;20、99、101... ...我们发现,除a外的b、c为两个连续的偶数或奇数。

我们知道a为偶数,我们就可以用2m(m>1)来表示它,则b=m2-1,c=m2+1.我们将b和c相加等于2m2,这是发现a2/2也等于2m2,所以我们得出a2/2=b+c且b和c是两个连续的奇数或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