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教程文件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教程文件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4、连通器(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三)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3)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Pa 10013.15⨯。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 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 ×0、76m=1、013×105Pa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Pa ,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初中物理压强部分知识点总结6篇

初中物理压强部分知识点总结6篇

初中物理压强部分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压强概念引入在物理学中,压强是描述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物理量。

它是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体现,其大小直接影响到物体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

二、压强公式及单位1.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代表受力面积。

2.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²,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三、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此外,压强还受到物体形状、材料、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四、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压强具有如下特点:1.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液体压强还受到液体的密度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五、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地球表面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或其中物体的压力。

其特点包括:1.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 大气压强受温度、湿度、季节等因素影响。

3. 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大气压强有关,如吸盘、吸管喝水等。

六、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1. 压力锅:通过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水的沸点,从而更快煮熟食物。

2. 吸尘器:通过产生负压将灰尘吸入。

3. 抽水机:通过大气压强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

4. 轮胎设计: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提高行驶舒适度。

七、压强问题解决方法解决压强问题,首先要明确压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八、实验与探究1. 实验探究液体和固体的压强特点。

2. 通过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3. 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设计等。

九、总结与展望压强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掌握压强知识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压强和大气压强在生活在十分常用。

初中物理有关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读作牛每平方米,物理学中将压强的单位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m2(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大气压强1、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强的测量: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依据是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

托里拆利实验也证明了自然界中真空的存在。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Pa,即P0=1.01105Pa。

它大约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在海拔2000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强大约下降133Pa。

3、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就减小。

4、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_压力和压强_知识点和习题

_压力和压强_知识点和习题

八下压力和压强知识点一、压力1、压力定义:通常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F)。

2、压力是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的。

压力作用点: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3、压力方向:垂直于表面指向受力物体。

【例如】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表面相垂直。

单位:牛顿,符号: N 。

【例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4、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放在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在竖直墙面上,压力无关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无关),所以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并不都是重力产生的。

只有水平放置的物体对支撑物产生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二、压强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1、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来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月明显;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F —压力;单位:牛(N)S —受力面积;单位:米2(m2)P —压强;单位:牛/米2(N/m2)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

1Pa=1N/m2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

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1MPa=310kPa,3110kPa Pa=,2110hPa Pa=。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是物体与物体接触的力学效应。

下面是关于压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大小,A表示单位面积。

2.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3. 压强的计算:要计算压强,需要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物体所在的面积。

按照定义公式P = F/A进行计算即可。

4. 压强对物体的影响:压强越大,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压强越小,物体受到的力越小。

5. 压强与力的关系:在相同的面积上,压强与力成正比。

即力增大,压强也增大;力减小,压强也减小。

6. 压力的转移:当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受到的压力会传递到相邻的物体上。

当我们站在地上时,地面会受到我们体重的压力,我们的脚也会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

7.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也有关系。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所在的深度有关,可以使用公式P = ρgh进行计算。

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所在的深度。

8. 浮力: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强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被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乘积。

浮力使物体看起来轻了一些,有时候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9. 张力:张力是指绳、线等被拉伸物体上的力。

张力的大小等于绳子两端的拉力大小。

在垂直方向上,张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在水平方向上,张力与物体的正压强大小相等。

10. 空气压强:空气也会对物体产生压强,称为大气压。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仪器可以测量到的空气压强是相对于大气压的。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关于高三数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外表。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那么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局部容在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容,该局部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容结合考察,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局部考察,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力结合考察。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1、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压力压强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意义物体表面所承受的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力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公式F=pSP=F/S单位牛顿(牛)1帕斯卡(Pa)=1牛顿/米2(N/m2)大小有的情况下与物重有关,一般情况下与物重无关不但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液体对容器底部F=pSP=ρ液gh (h:容器中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2、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3、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力与压强1、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2、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而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而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量单位的对应。

【典型例题】例析: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A.铁轨铺在枕木上B.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C.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解析: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都是为了增大受力而积,减小压强。

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从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为D。

答案:D中考物理问答题答题四大要素问答题反映不太会回答,有话不会说,说了又说不清楚,说不准确,是容易丢分的题目。

对问答题的应对办法是:一个完整的问答题应该包括四部分内容:1.物理现象2.物理过程3.理论依据4.正确结论,有上述几部分基本就可以得到。

以北京市题52题为例:有不少考生答案是没有做功,因为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最多可得一半分,因为他没有把理论依据说出来。

正确答案是:(1)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结论)(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理论依据)(3)小磊对石头用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小磊没有对石头做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再举一个中考问答题为例:用久的灯泡壁发黑,在相同电压下时,亮度比原来的要暗一些,为什么?有的考生就一句话,先升华后凝华。

这只能给1分,正确的答案是:通电的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钩升华为气态的餌灯丝会变细,气态的餌遇到冷的灯泡壁,产生凝华现象,形成固态的餌,所以灯泡壁变黑了。

变细的灯丝电阻会增大,根据电功率的公式,电压一定时,电阻增大,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减小,所以亮度会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
一、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测量液体压强用压强计。

简易压强计主要由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等组成,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3、计算装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用F=G容+G液求压力,后用P= F/S求压强。

4、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其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举例: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其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指从液面开始,到指定的“研究位置”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公式中各量的单位:P:Pa;g:N/kg;h:m ;
6、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
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7、如右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粗细均匀的容
器F=G;底小口大的容器F<G;底大口小的容器F>G。

8、计算液体对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是先用P=ρ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

二、大气压
1、通常把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一标准大气压,其大小P0=1.013×105Pa
2、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约降低100 Pa。

大气压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如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

大气压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锅内部分气体的压强称为气压,高压锅锅外大气的压强称大气压。

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一般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两类。

若水银气压计挂斜了,则测量结果会变大。

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无液气压计可以改制成登山用的高度计。

5、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6、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7、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8、测定大气压的实验是指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食指将管口堵住,然
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就是当时当地的大气压。

说明:A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的目的: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
灌满,水银上方有空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
管的长度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
度不变,但长度会变长。

9、估测大气压的方法:①取一个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将活塞推到底,封闭注射器的出液空;
②将注射器竖直方向放置且活塞向下,用细线在活塞上不断加挂钩码;
③记下活塞刚好被拉动时钩码的总质量为m;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带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并读出注射器的体积为v;
⑤则大气压P0=mg/s=mgL/v。

(提示用P=F/ S计算,其中F=mg,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v/L)
三、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
变压力,实验中可以用海绵或细沙的凹陷程度间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中既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又用到了转换法。

2、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3、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注意受力面积S是指两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③由公式可知,压强的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同时决定,在探讨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时,一定要有受力面积不变的条件。

在探讨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一定要有压力不变的条件,所以“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或者“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④对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用公式P=ρgh计算。

⑤压强单位Pa的认识:1Pa表示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脚下1m2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⑥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如钢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汽车严禁超载是防止因增大压力而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4、压力和重力的关系:重为G的物体在支持面上静止不动。

可见压力有时小于重力,有时大于重力。

因此,不要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