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讲义石蜡切片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
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它有很多优点,例如,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等。
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制片时间太长。
一、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取材→水洗→固定→水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
(一)取材及水洗根据实验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取要求部位的小块组织成为组织块,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0.5立方厘米为宜。
切去组织块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牵引或挟持,以免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小时,因此一般情况下,将动物处死后立即取需要的材料。
组织块取下后,先用相应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污渍以及粘液等。
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二)固定材料由动物体取下后应当迅速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尽快使固定液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固定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
不同的组织应选用适当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
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固定的时间长短依据材料大小而定。
固定液有许多种,在固定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固定液,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而失去固定作用。
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三)水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必须用流水洗去固定液。
,主要目的是洗去固定液的颜色以便后续的染色。
石蜡切片的详细制作过程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透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透明,封藏等步骤。
1.取材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切片的质量,无论取哪一种动植物材料,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植物材料选择时须尽可能不损伤植物体或所需要的部分;动物材料取用时常对动物施以麻醉,常用的麻醉剂有氯仿和乙醚,或将动物杀死后迅速取出所需要的组织。
(2)取材必须新鲜,这一点对于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尤为重要,应该尽可能割取生活着的组织块,并随即投入固定液。
(3)切取材料时刀要锐利,避免因挤压细胞使其受到损伤。
(4)切取的材料应该小而薄,便于固定剂迅速渗入内部。
一般厚度不超过2mm,大小不超过5×5mm2。
2.固定组织和细胞离开机体后,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延续着生命活动,会引起病理变化直至归于死亡。
为了使标本能反映它生前的正常状态,必须尽早地用某些化学药品迅速地杀死组织和细胞,阻抑上述变化,并将结构成分转化为不溶性物质,防止某些结构的溶化和消失。
这种处理就是固定。
除了上述作用外,固定剂会使组织适当硬化以便于随后的处理,还会改变细胞内部的折射系数并使某些部分易于染色。
固定剂的作用对象主要是蛋白质,至于其他成分如脂肪和糖,在一般制作时不加考虑,如要观察这些物质,可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固定下来。
固定剂的作用表现在对材料体积的改变、硬化的程度、穿透的速度以及对染色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作用的好坏、大小,都依所固定的材料性质而定,同样一种固定液对某一材料来说是良好的,但对另外一些组织可能就不很适用。
良好的固定剂必须具备的特征是:穿透组织的速度快。
,能将细胞中的内含物凝固成不溶解物质,不使组织膨胀或收缩以保持原形,硬化组织的程度适中,增加细胞内含物的折光度,增加媒染和染色能力,具有保存剂作用。
固定剂有简单固定剂和混合固定剂的划分。
简单固定剂即单一的固定剂,常用的有乙醇、甲醛、冰醋酸、升汞、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和锇酸。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三、包埋
是把被石蜡浸透的材料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 倒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内,并立即投入冷水中, 使它凝固成含材料的蜡块,以备切片。
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包埋 用的纸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蜡杯,用温镊 子夹取材料平放于纸盒底部,使之排列整齐。 将纸盒两侧的把手提起,慢慢地平放在面盆 的水面,待石蜡的表面凝固,将 纸盒慢慢 浸入水中,待石蜡完全凝固(约30分钟) 后即可取出备用。
包埋前应先把必需的用具(恒温箱、温台、纸盒) 准备好。 包埋用的镊子要先放在温箱中预热。
第五节 切片、展片和贴片
一、切 片 是把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 实验程序 1. 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1)整修:用单面刀片将蜡块四周修整平行。 (2 )石蜡块的固着:先将蜡块用刀片切成方形或长
四、注意事项
1 透明的注意事项
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水 分进入; 更换透明剂,动作要迅速; 材料周围 出现白色雾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
2 透蜡的注意事项
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 为54-60ºC。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
3 包埋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动物的选择、杀死和取材
一、动物的选择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和组织 如:健康状况的选择 观察不同组织、器官选择不同的动物(如:
肥大细胞、肝小叶、环层小体等)
二、动物致死法 根据动物的大小、种类和观察目的不同,进
行适当的选择。 1、麻醉法 2、空气栓塞法 3、断头法 4、击头法 5、股动脉放血法 要求动作迅速、及时取材、迅速固定
第二讲 石蜡切片技术1:动物麻醉与取材

(16)神经 )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17)大脑 )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方法:垂直切入。 方法:垂直切入。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20)内耳 )
动物:豚鼠等较小的动物。 动物:豚鼠等较小的动物。 方法:整体取材。 方法:整体取材。 注意: 先用注射法固定 , 然后将内耳整体取下 并投 注意 : 先用注射法固定, 然后将内耳整体取下并投 入固定液中继续固定。 此外, 需用火棉胶包埋切片。 入固定液中继续固定 。 此外 , 需用火棉胶包埋切片 。
3.取材注意事项 .
(1)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少用 )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 或不用剪刀,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或不用剪刀 ,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 不要来回拉锯式 拖动。 拖动。 内完成。 (2)及时取材。动物死后 )及时取材。动物死后30min内完成。若制作电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10min内完成。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 内完成 ( 3) 组织块大小适中 , 一般为 ×1×0.3~0.5cm, ) 组织块大小适中, 一般为1× × , 并有代表性。 并有代表性。 (4)取材后及时固定。 )取材后及时固定。
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
肠绒毛
大肠:肠腺、淋巴组织
(7)肾 )
动物:较小者为好。 动物:较小者为好。 方法: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而后取材, 方法 :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 而后取材 , 即从肾动 脉注入固定液, 同时切开肾静脉, 当血液流尽后, 脉注入固定液 , 同时切开肾静脉 , 当血液流尽后 ,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2~4h后,再沿正中矢面剖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后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开 ,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 从皮质向髓质的方向切一 扇形组织块, 以确保皮质、 髓质完全, 扇形组织块 , 以确保皮质 、 髓质完全 , 再投入固定 液继续固定。 液继续固定。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浸蜡最佳时间和方法的探讨

脱水
脱水是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旨在去除组织内的水分,为后 续的透明和浸蜡步骤创造条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脱水方法及其原理和注意事 项:
1、真空干燥:将组织置于密封的容器内,在一定的负压下进行干燥。此方法 可有效去除组织内的水分,但需要严格控制负压大小和干燥时间,以避免组织 过度干燥或受到损伤。
准备工作
在制作石蜡切片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包埋剂、切片 刀、染色剂等材料,同时准备好烘箱、水浴锅、注射器等设备。
2、实验前的准备: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处死、解剖等操作,获取所需的组 织器官,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实验方案的制定:根据实验目的和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以便 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
在制作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和事项。例如,在涂布石蜡时, 需保证石蜡的均匀性和厚度;在制作切片时,应根据组织类型和观察需求选择 合适的切片厚度;在盖印时,应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无气泡。此外,为了获得 更好的观察效果,还需注意显微镜的调整和光源的选择。
四、注意事项
在制作石蜡切片标本时,需注意以下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石蜡的纯度:选用纯度较高的石蜡,避免影响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效果。
鼠组织采集主要采用处死法,常用的有颈椎脱臼法和吸入麻醉法。采集的组织 应尽可能保持完整,避免机械性损伤。采集后,将组织块置于预冷的0.9%生理 盐水中清洗,去除血渍和杂质,再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以保持组织 形态和结构。
二、切片方法
石蜡切片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方法,其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 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另外,冷冻切片也是一种常用的切片方法,主要适用于新 鲜组织的观察和研究。
石蜡切片制作超详细步骤

石蜡切片制作超详细步骤1.取材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剪取肝组织(或其他组织)。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5mm×5mm×2mm或10 mm×10 mm×2 mm为宜。
取下所需要的肝组织,切成一小块2-3mm厚。
注意事项:(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拖太久,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将切好的肝组织用生理盐水洗一下,立即投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30-50min。
注意事项:(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分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贴上标签,并随同材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混淆。
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标签上的文字,用黑色铅笔写。
3.洗涤材料经固定后,流水冲洗,数小时或过夜。
4.脱水材料依次经70%、80%、9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30min,再放入95%、100%各2次,每次20min。
注意事项:(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瓶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可用吸管吸出器皿中的脱水剂,再用吸水吸尽器皿内剩余液,然后于皿中加入高一级脱水剂。
(3)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4)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5)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6)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剂内出现白色混浊现象5.透明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Ⅰ15min、Ⅱ15min (至透明为止)。
【大学实验】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PPT课件

docin/sundae_meng
(二)石蜡切片制作
• 用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块(蜡块)制成适宜厚度的切 片,是目前在病理学科中最常用的一种制片方法。切片厚 度为一般4~6μ m。 【切片前的准备】 1、修切蜡块 切片前应先修块,即切去组织周围过多的石 蜡,一般留下约2mm宽度的蜡边为宜。注意蜡块不能留 得太窄,在切片时易损坏组织;蜡边不能留得太多,否则 影响展片。室温过高时,可将修好的蜡块放到冰箱中冷却 一定时间。 2、切片用品准备 (1)切片刀:预先磨好切片刀备用或切片前更换新的一 次性切片。 (2)载物片:载物片经清洁液、95%乙醇处理后备用。 (3)展片仪:加入温水,接通电源,调整温度。 (4)其他用品:准备好毛笔、记号笔、镊子、冰块等。
docin/sundae_meng
方案一:病理石蜡切片的制作
(一)石蜡组织块制作 1.取材。 2.固定。 3.脱水、透明及浸蜡(具体步骤见表)。 4.包埋
docin/sundae_meng
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操作项目 60%乙醇 70%乙醇 80%乙醇 90%乙醇 95%乙醇Ⅰ 95%乙醇Ⅱ 无水乙醇Ⅰ 无水乙醇Ⅱ 二甲苯Ⅰ 二甲苯Ⅱ 石蜡Ⅰ 石蜡Ⅱ
小鼠 15min 15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20min 5min 3min 10min 20min
大鼠 20min 20min 30min 30min 30min 20min 30min 30min 8min 5min 15min 25min
家兔 30min 30min 40min 40min 40min 30min 40min 40min 10min 5min 20min 30min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一、实验原理:利用脱水剂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再用透明剂二甲苯可以去除脱水剂酒精,而二甲苯可以溶解石蜡并将其导入到已脱水的组织细胞中,然后用熔化的石蜡对组织进行包埋,冷却后即可将柔软的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硬度,且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
用旋转切片机可将其切为极薄的薄片,经染色、脱水、装片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其组织结构。
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小鼠肝脏、脾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小鼠,采用拉颈处死或麻醉处死法将其杀死,取其脾脏和肝脏,切为边长约为0.5cm的组织块。
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 hr。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取下的材料马上进行固定,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固定时间2 hr以上,超过24hr时可继续浸泡或转入70%酒精中保存。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用70%酒精洗去固定液。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因为酒精与水有很大的亲和力,酒精浓度可以逐渐升高,置换出组织中的水。
脱水必须充分,脱水不充分会影响透明和浸蜡。
脱水过程要逐级上升,不能操之过急,跳级脱水会引起组织块强烈的收缩变形。
脱水所用的酒精浓度及过程如下:30%—→50%—→70%—→80%—→90%—→95%—→100%(Ⅰ)—→100%(Ⅱ)组织块在各级较低浓酒精(小于70%)中脱水的时间应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大小不超过0.5立方厘米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为6~12 hr,在高浓度酒精中(大于70%)脱水时间为3 hr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