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检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1.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
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响,可以鉴定ABQB 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响,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米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
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
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标本运送与储存:米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
标本米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C环境下。
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 〔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操作步骤: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 D三个区域;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5.3再各加1滴10咐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活中的红细胞〕;5.4用十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勺面积;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结果判定: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6.3对结果有疑心,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1.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
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响,可以鉴定ABQa型正定型。
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
用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活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
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Q血型。
ABO血型检测(玻片法)

3. ABO 红细胞血型检测波片法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 抗原或/和 B 抗原,将血型 分为 A 型 、B 型 、 AB 型、及 O 型四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即用已知抗 A 或抗 B 分型血清来 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或/和 B 抗原。
ABO 抗体有天然和免疫两种。
天然抗体是指未经 可察觉的抗原刺激 而产生的抗体。
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抗体, 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才开始形成自己 的抗体;到 5-6 岁时,具有较高的效价。
样本:在操作前应先看说明书,有的厂商推荐用全血,有的厂商指定用盐水、血清 或血浆悬浮的浓度较低的红细胞悬浮液。
试剂:有卫生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的厂家生产的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批批检定合格,并贴有防伪标签的试剂。
试剂盒组成:有生产许可证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 A 抗原抗体。
有生产许可证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 B 抗原抗体。
有生产许可证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 A 、B 抗原抗体。
玻璃载波片或划分成小格的检测板。
蘸试剂棒。
操作步骤:1. 取清洁玻片,标明抗 A 、抗 B 、抗 A 、B,2. 在标记好的洁净波片上滴一滴抗 -A3. 在另一标记好的洁净波片上滴一滴抗 -B 。
4. 在每一波片的试剂上滴一滴已混匀的要检测的红细胞悬浮液(在盐水、 血清或血浆) 。
5. 每一块波片用一个洁净的试剂棒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 使混合物的 面积大约为 20mm x 40mm 。
6. 轻微倾斜波片 2 分钟。
不要把波片放于发热的表面上。
7. 判断,解释并记录所有的反应结果。
结果判读 :见表: 红细胞的 ABO 定型正向定型 抗 A 抗 B 抗 A,B 结果判读 +++ + + + + O A B AB有明显的凝集块为阳性结果, 2 分钟后仍为均匀的红细胞悬液则为阴 性结果。
注意:1. 2.3.4. 5.1.波片法较试管法更易使操作者接触样本,工作人员必须阅读厂商说明书上的安全措施2.波片法不适用于患者和供者血清中的抗体。
血型鉴定操作步骤

血型鉴定操作步骤
血型鉴定,主要是通过红细胞凝集试验来进行,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包括清洁玻片、抗A和抗B血清、待测红细胞样本等。
2、划线分组:在玻片上用蜡笔划成几个区域,分别标明抗A、抗B等。
3、滴血清:在相应的区域滴上抗A、抗B血清。
4、加红细胞:在血清上滴上待测红细胞样本。
5、混合:用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红细胞充分混合。
6、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现象。
7、判断结果:根据红细胞凝集情况,判断血型。
此外还有试管法血型鉴定,其操作步骤类似,只是在观察凝集现象时使用试管代替玻片。
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程序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查适用于下列情况:1.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ABO血型以外的抗体时;2.供血者血清抗体筛检;3.输血前受血者血清抗体检查;4.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疑为由同种抗体引起时;5.孕妇血清的抗体检查;6.新生儿溶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检查。
筛查方法一、盐水介质法:【方法原理】有些抗体能凝集盐水混悬的红细胞。
这些抗体通常是IgM类抗体,其中许多在22℃下反应最好。
在室温下有活性而在37℃无活性的抗体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
对患者或供血者的血样不需要用这种方法。
在37℃下也有活性的样本(如抗Kell,抗D)是有临床意义的,而这些抗体通常可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酶技术来检查。
【试剂】1.试剂红细胞:由血型参比实验室或血液中心提供,或由各血库从供血者或工作人员中进行普查得到。
筛查红细胞以2个或3个人抗原互补的不同的红细胞为1套,单独分开分装,因为单一的筛查红细胞较混红细胞提供较高的敏感性。
因为许多抗体同双倍量抗原(纯合子)的红细胞反应比同单倍量抗原(杂合子)的红细胞反应要强得多,而不可能得到的都是纯合子红细胞,因此,筛查红细胞的抗原组成必须是互补,经提供尽可能多的必要的抗原。
筛查红细胞大多不包括低频率抗原,所以不可能检出低频率抗体。
这种抗体只有在抗体鉴定时被测到,或在交叉配血时被发现,或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疽时被发现。
每一组筛查红细胞中至少有常见的抗原,而且是互补的。
如果某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特定抗原的纯合子细胞起反应,而筛查红细胞上这种特定抗原是杂合子,则该抗体可能被漏检。
合适的纯合子表现型的供血者是很少的,为了提供有重要抗原的纯合子细胞,需要使用来自3个供血者的红细胞。
2.血清标本:虽然血清和血浆中存在相同的红细胞抗体,但一般都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
因为:①如果血浆中的凝血系统发生部分激活,就可产生纤维蛋白,干扰对凝集的解释;②只有通过激活补体的作用才能证实的抗体,不能在血浆中检出;③常用的抗凝剂是结合Ca2+来防止凝固,而Ca2+对于补体的激活是必不可少的。
S006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鉴定标准化操作规程

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鉴定标准化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保证血液及血液成分的红细胞ABO血型在临床上同型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五条特制定本标准化操作规程。
二、方法采用试管法检测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
三、原理用已知的A1、B、O标准红细胞测定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结合正定型结果判断ABO血型。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患者与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确认。
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六、试剂1、试剂名称: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2、试剂生产厂家: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4、包装规格:A1、B、O试剂各1支, 10ml /支;5、贮藏条件;2-8℃保存,不能冰冻。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2个月;7、试剂性能:外观、溶血率%、特异性、抗原性均符合检定规程要求。
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1、取10mmx60mm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1型细胞、B型细胞、O型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于试管,再分别用滴管加入A1、B、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2、,摇动试管,立即以1000rpm离心1min或3400rpm离心15s。
3.先观察是否有溶血,溶血可能是阳性结果,或者是细菌污染;将试管轻轻摇晃,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观察细胞扣情况,并判断凝集强度(见下表)。
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结果凝集强度判断对照表4、ABO血型(反定型)表现型反应格局表九、质量控制1、对新进批号的试剂应作亲和力与效价验定。
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本文介绍了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的技术操作,并适用于评估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程度及产前检查等其他临床需要。
在材料和设备方面,需要3%~5%的A、B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0.2 mol/L二巯基乙醇(2-Me)应用液、抗球蛋白试剂、待检者血标本、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等。
在检测环境方面,室温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控制在30%-70%。
在检测原理方面,对于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将受检血清经连续倍比稀释后与表达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完成对IgM类红细胞抗体效价的测定。
对于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则先用巯基试剂2-Me裂解其中的IgM型抗体,经巯基试剂2-Me处理后再测定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
在操作步骤方面,盐水介质法测定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
具体操作为将受检血清加入一系列稀释盐水中,分别加入A、B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静置30分钟后观察凝集情况,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完成对IgM类红细胞抗体效价的测定。
7.1.1.对12支试管进行排列编号,第2至第12管每管加入0.1ml生理盐水,第1管及第2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0.1ml,混匀后吸出0.1ml移至第3管内,以此类推,连续倍比稀释至第12管(2048倍)。
7.1.2.在1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50μl,轻摇试管架。
7.1.3.使用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120g,离心时间为1min,观察并记录有无溶血及凝集情况。
7.1.4.结果判读: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即为检查目标抗体的效价,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红细胞血型检测(完整)

同种抗体:不只针对自身抗原,也会同种异型抗原发生反 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第十九页,共73页。
三、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
抗体筛选试验的原则是让受检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 细胞即筛选红细胞起反应,以发现在37℃中有反应的抗体 1. 盐水介质法:主要用于IgM类抗体的筛查。 优点是:方法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是:灵敏度低 2. 聚凝胺法 优点:与水盐介质法比灵敏度有所提高。 3. 抗球蛋白试验:缺点: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耗时等。 4. 酶法:能暴露隐蔽抗原,增强一些稀有抗原检测。但可能 会破坏有些抗原,影响检测。目前临床是已不用。
*
20
第二十页,共73页。
三、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5. 微柱凝胶卡式检测法
三、不规则抗体的鉴定
抗体筛选试验用的试剂筛选红细胞,通常是2或3个人份的O 型红细胞成为一套试剂,每套试剂筛选红细胞中至少有以下 常见的抗原:D、C、E、c、e、M、N,条件不足的实验室 不一定具备Lua、V、Cw、Kpa、Jsa 类的抗原。 一旦抗体被检出,应作抗体鉴定试验,以确定其特异性。抗 体鉴定实验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自身细胞检查:观察患者(受者)的血清与患者(受者)自身 细胞的反应情况,确定血清内是否有自身抗体或自身抗体和 同种抗体二者同时存在。 (2)普红细胞:使用试剂细胞中的谱细胞,应用各种抗体检 查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清,确定其抗体的特异性。
• 若D人群作为献血者按照RhD阳性对待,其血液只能给Rh阳 性受血者输注;作为受血者按照RhD阴性对待,只能接受 RhD阴性血液。
*
18
第十八页,共73页。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

红细胞血型系统
主要内容: 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学基础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 多凝集红细胞
一、免疫学基础原理
(一) 抗原(antigen)
免疫原(immuno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它可以 在体内和体外与其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两个反应阶段:致敏和凝集阶段
影响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的比例 反应温度 溶液的pH值 孵育时间 离子强度 红细胞间距离
常用红细胞抗原和抗体鉴定试验
生理盐水法
saline agglutination test
抗球蛋白试验 antiglobulin test , Coombs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抗原的功能
抗原能够刺激缺乏此物质的机体发生体液 免疫(humoral response)或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response) 反应。
前者通过浆细胞合成抗体输送到血液或体液 中;后者由淋巴细胞介导,出现延迟性超过敏反 应或排斥移植物的生物效应。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红细胞 红细胞
自然状态下的红细胞
黄色表示红细胞 表面的负电荷层
红细胞之间保持 24nm的距离
蓝色表示红细胞 周围的正电荷层
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适温度,分为两种 冷型抗体 cold antibody 温型抗体 warm antibody
按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依存关系
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意外抗体)
输血前检查的要求
▪ 输入的红细胞 ▪ 输入的血浆成份
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一)、 概念:不规则抗体是指血清中抗-A、抗-B以外 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 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ABO血型中的亚型 也称为不规则抗体。 自身抗体: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针对自己 本身的红细 胞抗原。 同种抗体:不只针对自身抗原,也与同种异型 抗原发生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7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膜表面上有无A 抗原或B抗原,将血 型分为 A型、B型、AB型、O型4种。A型人血清 中含有抗-B抗体,B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O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AB型 人血清中不含ABO抗体。 正定型:用抗-A及抗-B试剂与被检红细胞反应, 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或B抗原。 反定型:用标准A细胞及B细胞与被检血清反应, 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 由于ABO血型系统抗体多数为IgM类,在室温盐水 介质中就能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19
(三) 弱D型(Du型)血型及其鉴定: Du型抗原是RhD的弱抗原,这种抗原通常与IgM 类抗D试剂不产生直接凝集反应,而与部分的 IgG抗D血型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反应阳性。因 此当我们初次得到Rh阴性结果时,必须进行Rh 阴性确认试验,即用三种不同批号的IgG抗D定 型,如果全部阴性方可认为该被检者为Rh阴性, 否则,只要有一批为阳性,则可认为是Du型。 弱D人群作为献血者按照RhD阳性对待,其血液只 能给Rh阳性受血者输注;作为受血者按照RhD 阴性对待,只能接受RhD阴性血液。
红细胞血型检测
15
(二)Rh(D)定型和定型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IgG抗D和IgM抗D)。 Rh系统是最为复杂得多一个系统,涉及临床的 主要有D、C、c、E、e五个抗原,其中D抗原的 免疫原性最强,仅次于A或B抗原。 Rh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微量板 法、微柱凝胶法等,试管法最为经典。目前大 部分医院都使用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方法 简便快捷,准确度较高。
红细胞血型检测
1
1.输血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受血标本接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抗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
6.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哪些?
红细胞血型检测
2
学习要求:
了解: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 熟悉: 交叉配血实验技术的分类及各自的操作步骤及原理。 掌握: 1.输血前检查内容。 2.受血者标本接收时的注意事项。 3.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 4.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5.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6.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 的检查、核对及处理;ABO血型和RhD血型定型; 红细胞同种抗体筛查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
红细胞血型检测
5
(一) 标本的采集 输血除了需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外,必须确保输血安 全。 血样由临床护士完成,严格遵守一次只能为一位受血 者抽取标本,标本不得从输液管或输液侧静脉中抽取。 (二)标本的接收 输血科技师接收血样标本时,应认真核对受血者的相关 信息,尽可能了解受血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 等情况。如果有输血史,这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最后一次 输血的日期,若3个月内输过血,那么供血者的红细胞 没有完全代谢消失,可能依然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导致 血型定型试验中出现混合凝集的结果。
红细胞血型检测
22
5. 微柱凝胶卡式检测法:凝胶过滤技术+免疫学 抗原技术
(三)、不规则抗体的鉴定
抗体筛选试验用的试剂筛选红细胞,通常是2 或3人份的非混合O型红细胞。 一旦抗体被检出,应作抗体鉴定试验,以确定 其特异性。抗体鉴定实验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自身细胞检查:观察患者(受者)的血清与患 者(受者)自身细胞的反应情况,确定血清内是 否有自身抗体或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二者同时 存在。 (2)谱红细胞:使用试剂细胞中的谱细胞,应用 各种抗体检查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清,确定其 抗体的特异性。
红细胞血型检测
12
5)近期输血:试验前曾输入过其它ABO血型不一致的 血液,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 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6)嵌合体血型: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两类血型红细胞群 体,定型时可以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等受血者,ABO血型抗原在红细胞表面表 达受到抑制,导致正、反定型不符。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 异常,如细菌酶作用,几乎与所有人的血清发生凝 集。 9)获得性B: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 得“类B”的活性,常见于患肠道疾病的A1血型受血 者。
红细胞血型检测
13
10)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 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A和抗B定型试剂,要得 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 11)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量 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标本血清中含有所输 供体提供的抗A或抗B抗体,造成反定型错误。 12)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者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 球蛋白比例和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导致红细胞缗 钱状形成,造成假凝集现象。 13)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受检者血浆中,含有ABO血 型抗体以外的不规则抗体,与试剂红细胞上其他血 型抗原系统的抗原起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8
1.ABO定型
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但在室温
反应良好,所以常规的ABO定型试验仅在室温
进行。
(1)定型方法:正、反定型的试管离心方法目前仍
被认为是最可信赖的ABO定型方法。
红细胞血型检测
9
红细胞血型检测
10
2)ABO亚型的鉴定: ABO亚型的鉴定通常使用下列试剂:抗A、抗B、 抗A1、抗H、抗AB、A1红细胞、A2红细胞、B型
红细胞血型检测
16
红细胞血型检测
17
(1)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标本采自因血型不合造 成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或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 2)受检红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 的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 3)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小的纤维 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 4)定型血清中含有事先未被检测的其它特异性抗体, 造成假阳性定型结果。 5)多凝集细胞造成定型的假阳性。 6)鉴定用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造成假阳性。
红细胞血型检测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强阳性:婴儿患 有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被Rh抗体(常为抗-D) 附着。 2)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 3)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 4)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 弱的凝集。 5)弱D抗原或D变异型与某些抗-D不发生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3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术
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酶处理试验技术 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 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吸收放散技术 凝集试验技术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
红细胞血型检测
4
目的:输入的血液成分在受血者的体内发挥其 有效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体内不 溶血,输入的血浆成分不破坏受血者的红细胞。
红细胞血型检测
23
抗体鉴定试验结果的解释及处理:
1.与谱细胞反应明显,确定为单一抗体或无法确定为单 一抗体,应加以鉴别。 2.与谱细胞呈弱反应,结果不明确 (1)分析结果: ① 是否符合剂量效应 ② 谱细胞是否新鲜 (2)改变试验方法: ①使用高灵敏度的方法重复试验 ②添加试剂后重复实验 ③待抗体增强后重复试验
红细胞血型检测
6
(三)标本的要求
1. 对输血前检查的血液标本应严格要求能代表受血者 当前的免疫学状况,标本还需经鉴定和标记,保证 其准确无误地来自受血者和供血者,应和血液申请 单上的内容一致。 2. 防止受血者血液标本稀释和(或)溶血,若采集过 程中发生溶血则不能使用。 3.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采集的。 4. 若受血者使用右旋糖酐、PVP等治疗,应注意洗涤被 检红细胞。 5. 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保存于 2~8℃至少7天。
红细胞血型检测
14
1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 球蛋白量减低)病例,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 平下降而使血清定型时不凝集或弱凝集反应。 15)药物等因素:药物、右旋糖酐及静脉注射某 些造影剂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或类似凝集。 16)年龄因素: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的婴儿、由母 亲被动获得抗体的婴儿,或抗体水平下降的老 人,试验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 17)防腐剂因素:患者体内可能含有对防腐剂中 的成分或对混悬介质的抗体,导致ABO定型差 错。
红细胞血型检测
25
(4)假凝剂:在干扰因子的作用下可造成红细 胞假凝集 (5)酶引起的多凝集 (6)补体的影响 5.与谱细胞不反应,自身细胞阳性 可能是自身抗体或C₃阳性
红细胞血型检测
26
(四)、抗体筛查和鉴定的影响因素 1.抗体筛查和鉴定细胞的质量 筛查细胞不包括低频率抗原,不能检出低频率抗原。 谱细胞:用于抗体鉴定的试剂红细胞。 在选择不规则抗体筛查或鉴定细胞时,应符合本地 区不规则抗体分布的特点。 2.试验方法 IgM抗体在4℃,凝集强度明显大于室温,37℃会有减弱 3.抗体的特异性 抗体筛查试验为阴性,并不意味着被检血清中一定没有抗体 筛查细胞漏检ABO亚型抗体(如抗-A₁) ③有些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可溶解抗原不配合的红细胞,出现溶 血现象。 ④应在标本采集48小时内完成实验,放置时间过久,可能造成 抗体减弱导致漏检。
红细胞血型检测
24
3.与所有谱细胞反应,自身细胞阴性 (1)强度不一致:可能存在混合抗体 (2)强度一致:抗体可能为专于O细胞反应的抗体 (如:抗-I、抗-H、抗-HI) 可能针对高频抗原的抗体 可能针对谱细胞的抗体 4.与所有谱细胞反应,自身细胞阳性 (1)存在自身抗体 (2)同种和自身抗体同时存在 (3)冷凝集:在冷凝集素的作用下存在凝集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