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以莫高窟和敦煌古城著名。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上,因此在古代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以下是对敦煌的考察报告。
1. 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一些洞窟,欣赏到了众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这些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 敦煌古城:敦煌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们游览了敦煌古城的城墙和玉门关,感受到了古代边塞城市的特殊氛围。
在古城内还有一些古建筑群,采取了独特的敦煌建筑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敦煌文献:敦煌文献是中国古代珍贵文化遗产之一,以藏经洞中出土的文献最为著名。
我们了解了敦煌文献的历史和价值,还参观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献保护和研究工作。
这些文献的研究对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 沙漠风光:敦煌地处戈壁沙漠边缘,周围的沙漠风光十分壮观。
我们参加了一次沙漠穿越活动,体验了沙漠中的风沙和极端气候。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敦煌周边的月牙泉和鸣沙山,这些自然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敦煌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莫高窟、敦煌古城、敦煌文献和沙漠风光都展示了敦煌独特的魅力。
通过这
次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敦煌论文-考察报告

敦煌论文-考察报告一、考察主题千年莫高窟,敦煌古城等感受历史文化魅力,汉长城遗址,鬼斧神工下的雅丹地貌,鸣沙山和月牙泉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考察内容(一)考察目的通过去敦煌等地的实地考察,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古迹的独特魅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考察时间:20XX.4.21-20XX.4.26考察地点:敦煌,嘉峪关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
三.正文在我校每级大三学生都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在没有确定考察地点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担心学校决定的考察地点不是自己想去的,而当老师通知我们是敦煌的时候,大家非常高兴,毕竟既然要出去就应该去更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提到敦煌我们首先就会联想到莫高窟,莫高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价值不是一般文化古迹可以相媲美。
学习历史专业的我们更是无法抵挡它的魅力。
到达敦煌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莫高窟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一进入莫高窟,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洞窟里的最高建筑。
也是莫高窟的第96窟,人们习惯上称“大佛殿”。
依山而建,高耸飞檐,这座艺术殿堂的标志,走进九层楼,与莫高窟亲密接触。
这座大佛记载的修建年代为唐朝年间,所以弥勒菩萨的造像非常丰盈圆润,典型的唐代风格。
据说当时武则天当政,为了让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当时的造像我们如今看起来还能发现有很多女性特征。
除此之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曹氏家族所修建的第55洞窟,规模巨大是曹氏家族统治时期修建洞窟的一大特点,确实与其他洞窟相比较曹氏洞窟的确是宏大的。
五代、宋时期,敦煌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相继兴起,曹氏家族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便与少数民族国家联姻,加强贸易往来,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便组织众多工匠开凿洞窑。
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在西北地区,有一个闻名世界的文化宝库——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汉唐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它的壁画、石窟、经卷等文化遗产闻名于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带来了以下发现。
一、壁画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教故事、绘画、音乐、生产、交通运输等。
这些题材所展示的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其中大量的佛教故事描绘了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宗教和生活的态度。
而绘画、音乐等题材,则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艺术技艺的高超。
二、经卷的重要性敦煌石窟中发现的经卷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经卷不仅仅记录了宗教信仰,更为重要的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特征。
可以说,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社会文化,敦煌的经卷给人们留下了极具价值的遗产。
三、敦煌石窟的保存和修复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敦煌石窟的保存与修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些被风化、污染和天灾破坏的石窟,已经得到了及时的修复和保护,让它们继续为后代留下珍贵参考资料。
四、继承和发扬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把它融入到现代文化建设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当在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发掘这种文化的内在价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敦煌壁画、经卷和石窟等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着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们的文化心态。
在保护、修复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珍惜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
同时,在探索和发掘古代文物的内在价值和思想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及时反馈,以推动敦煌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敦煌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敦煌,这座位于甘肃省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为了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一行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敦煌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敦煌莫高窟、敦煌壁画、敦煌文献等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敦煌文化。
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对敦煌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2. 实践目的(1)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2)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怀;(3)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4)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1)参观敦煌莫高窟: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以及壁画、雕塑等内容;(2)参观敦煌博物馆:了解敦煌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底蕴以及各类文物;(3)参观敦煌研究院:了解敦煌文献、考古成果以及敦煌文化的研究现状;(4)参观敦煌古城:感受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5)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敦煌文化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以及传承现状。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旅游路线等;(2)实地考察:7月15日至7月25日,我们一行10人前往敦煌进行实地考察;(3)实践总结:7月26日至7月30日,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践报告。
四、实践成果与体会1. 实践成果(1)深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对莫高窟、敦煌壁画、敦煌文献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2)提高了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3)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拓宽了视野;(4)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实践体会(1)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2)实地考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3)实践过程中,我们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困难,锻炼了意志;(4)此次实践使我们更加珍惜所学,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热爱。
大学生敦煌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敦煌,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敦煌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学术研讨和文化体验,增强我们对敦煌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了解敦煌文化: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敦煌莫高窟、敦煌壁画、敦煌文献等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2. 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参与敦煌文化体验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深入了解敦煌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4. 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 莫高窟:我们参观了莫高窟的多个洞窟,了解了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宗教文化内涵。
- 敦煌博物馆: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观看了敦煌壁画、雕塑等文物,对敦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 敦煌古城:游览了敦煌古城,感受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2. 学术研讨:- 邀请敦煌研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敦煌文化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3. 文化体验:- 参与敦煌壁画临摹活动,亲身体验敦煌壁画的绘制技巧和艺术魅力。
- 参观敦煌夜市,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敦煌民俗文化。
四、实践成果1. 知识收获:通过实践,我们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敦煌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能力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体验:在参观莫高窟、敦煌博物馆等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五、实践总结1. 认识敦煌文化的重要性: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2. 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要不断学习、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doc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篇一:敦煌考察报告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业森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
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
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XX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
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
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
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
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
城楼居中,上有鼓楼。
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
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
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
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
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敦煌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
经过两天的考察,我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敦煌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唐朝时期,它是西域诸国与中原地区交流的要塞城市,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敦煌壁画是敦煌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为世人所称道。
壁画中的佛教题材是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它们展现了佛陀的教义和佛教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和西域文化的融合。
除了壁画,敦煌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和石刻,这些古迹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文历史的辉煌。
除了历史文化,敦煌的自然风光也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是敦煌最重要的自然景点之一,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峡谷之中,洞窟里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艺术价值上都令人惊叹。
此外,鸣沙山和月牙泉也是敦煌的自然奇观,鸣沙山以其沙丘和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而月牙泉则以其如弯月形的湖泊景色而著称。
在敦煌的自然风光中,我们不仅体验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也感受到了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保护。
在考察中,我们还参观了敦煌研究院和敦煌艺术学院。
敦煌研究院是对敦煌艺术进行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机构,通过参观和专家讲解,我们了解到敦煌壁画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
敦煌艺术学院是培养和传承敦煌艺术的学校,学院内的学生们正在学习和掌握敦煌艺术的技巧和知识。
参观这些机构,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敦煌艺术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认识到对敦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责任。
通过这次敦煌的考察,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敦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敦煌的壁画和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大自然的奇妙,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
敦煌的人文历史、艺术和自然风光与西部大开放相结合,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同时也要努力传承和保护它们。
艺术作文之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敦煌艺术考察报告【篇一: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业森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
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
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2014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
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
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
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
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
城楼居中,上有鼓楼。
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
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
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
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
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一进校就了解到大三下期会去敦煌考察,日子一天天临近,心情是越来越激动到了六月二十八号这天都是分分钟数着过的,同学们也都是如此,终于到了下午出发去火车站当天的阳光,温度也是很给力,那个热的,到了火车站分发车票,后车上车,火车开动,我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卧铺,一个班的同学都在一节车厢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从重庆出发途径四川西安天水西宁兰州一直到嘉峪关一路上领略到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大草原牧场只能说太美了,一天一夜晚八点终于到达第一站嘉峪关,接待我们的是“飞天”导游,第二天旅途正式开始。
第一天到达嘉峪关,我们也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去感受一千多年前的繁华,来到嘉峪关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城市好安静马路好宽,人好少。
后面才从导游哪里了解到他是1965年一城墙名命名修建起来的城市,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大多数市民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工人,我自己挺喜欢这座城市的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这边要十点左右才天黑,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嘉峪关城墙,爬上城墙踏着几百年前城墙上的地砖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疆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再看着高高的城墙,明长城遗址感受“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下午两点集合前往下一站瓜州,素有瓜果之乡的瓜州自然是以瓜出名,西瓜,甜瓜,哈密瓜甜到心里去了,下午到达酒店就迫不及待的去卖瓜,五毛钱一斤,也是醉了,想想已经好多年没有买过一块钱一下的水果了,价格虽然便宜但瓜还是很不错的,吃了这边的驴肉黄面也很好吃,因为行程安排我们只在瓜州短暂的停留一个晚上,
吃完饭出发去榆林石窟,他是莫高窟的姐妹窟,始建于北魏以后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处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很多经典的洞窟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一路上认真的听专业的讲解员耐心的简介石窟的来源,石窟艺术,画面内容,塑像造型,包括(弥勒净土变),(西方净土变)中丰富多彩的笔画,面貌各异的佛和菩萨画像,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花卉珍禽,涵盖人物,花鸟,山水对我们学习勾线填色以及画面的处理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盛唐的二十五窟,由南北壁的巨幅经变画,人物丰腴,充分体现了盛唐艺术的丰腴健康,绚烂至极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从画面结构,线条功力,还是石青石碌的运用,敷彩着色,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是美轮美奂,简直了,还有就是在来的路上祁连山脉的延续太壮观了,终于理解了北方山水中狂野,雄伟。
接下来就是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地,甘肃敦煌莫高窟,下午达到酒店一进市区导游就向我们介绍敦煌市区的布局,以及他的市标——飞天,在后面最后一天的参观中也见到了飞天的出处61窟。
一路上自己心里想像着莫高窟的样子,从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中去想象,然而等自己真正到那里四级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差太远了,进入景区要先去看大概二十分钟的电影,介绍敦煌壁画开凿的背景,还有三百六十度的数字电影,对洞窟的全方位了解,光看,真心觉得做得不错,高科技时代啊,我们能更直观的了解,赏析到那些不开放的洞窟,同是也保护了壁画,还为后世留下了高清资料。
没来敦煌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只是肤浅的从电视媒体,图片中,以及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以及老师的讲课中了解的,也只是皮毛,根本没有深入去了解研究过,这次真的是来对了,这次差不多看了三十个左右的洞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盛唐的146中菩萨手的画法,线条太精致了,还有237窟中的三兔莲花藻井,颜色艳而不俗,这三十多个洞窟中包括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的典型窟还有专业窟其中61窟中供养人曹元忠修建的,里面的人物的梅花妆,到今天日本人都还一直保持着你,还有就是洞窟过道中十二星座的起源,以前一直以为是西方的,没想到早在五代时期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是微笑菩萨,真的是塑像功力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在61窟中讲解员讲解了45分钟,其中有(五台山图)最大的壁画,描绘了山西五台山的山川地貌,城池,亭台楼阁,场面之壮观,地理位置之精确,真的是令我五体投地。
其中还有个插曲就是遇到了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讲解员所以大家才会挺的这么认真吧,如果说榆林石窟打开了我对石窟艺术的崇拜,那么莫高窟才是石窟艺术中的灵魂,只有亲身气场才会触及灵魂,终于能想明白当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前辈愿意花一辈子时间在这里潜心研究,作为一名中国画的学习者来说敦煌壁画的造型,绘画手法,用色以及石青石绿的用法,构图以及时代背景绝对是这方面的绝佳文本,真的是太震撼心灵,都想着能不能留下来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