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合集下载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五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五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有感五篇在《赏识你的孩子》这个小故事里,要点描绘介绍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如何用她广博的爱不见经传地鼓舞与支持自己的儿子,而儿子是如何用自己无言的努力,扭转理所应当的事,到故事的结尾更是令人感人与预料之外。

故事里的小男孩在老师的眼中认定是一个多动症,智力低下,没什么发展前程的学生。

母亲也静静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但在与独生子谈话中,母亲的慈祥在奇妙的语言中显露出来,并艺术地把老师对小男孩的评论委婉地告诉了儿子。

这样使到原来一句定终生,男孩听后也许此后放弃自我的话,演变为激励人心、激励学习的漂亮语言,成为暗涌的动力推进着小男孩在学习的大海中不停进步,不测的结果的产生是令读者预计不到但也盼望获得的最完满结局。

作品中的几位老师与母亲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照。

老师的结论一听就让人感觉这个小男孩什么也没希望了。

其实母亲听后也把话留在内心,但她用伟大的母爱珍爱这幼小的心灵,决不让儿子放弃自己。

儿子从母亲的话语中也理解母亲的爱与宽容的心,这成了一股动力不停推进着儿子在生活中战胜自己存在的不足,把否定变一定,把老师眼中的不可以能变为可能,最后考上清华大学。

世上无难事,只怕居心人,只需向着一个目标行进,成功的路正等候着你。

小男孩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到最后一段才洋溢出来。

这就是感情的升华,也是对母亲付出的爱最好回报。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看法很感兴趣看了以后感触万千这不单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迪的家庭教育著作同时也是对我们此刻倡导素质教育的此刻学校教育的一部好的教育参照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如何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类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

作者经过 18 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高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奇特而又一般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导读:本文是关于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帮助到您!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篇一:《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最近一直在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赏识可以创造出这么大的奇迹,因为赏识他的女儿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赏识教育用在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也能否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呢?一直以来,由于怀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好像对我班的孩子夸奖得并不多。

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不如其他班,你们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不爱班集体,不爱别人。

最终他们真的好像就是我说的那样了。

他们越表现不好,我越说他们,他们就越来越不好。

其实,我内心并不觉得他们不优秀,只是习惯了高要求,习惯了批评。

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怎么改进了呢?周弘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变越好。

我就从赏识入手吧,先把孩子们的优点找出来,无限放大优点。

有一次,我外出教研,中午回到学校,准备去食堂吃饭。

刚走进门口,就有一孩子跑来跟我说王老师,吴明宇已经帮你打了饭,放在你办公桌上。

我感到很惊奇,以前也有过外出,但孩子们从来没想过我会不会还没吃饭,能不用说给我打一份饭了。

吃饭时又了解到原来只有我们班的吴明宇才为我打了饭,其他外出的老师的班上的学生都没为他们打饭。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午管时,我走进教室,大肆表扬了吴明宇,说他表现得非常好,懂得关心老师了,还把只有他一人为我打饭说出来。

他好像从没接受过这样的表扬,反倒不好意思了,从此以后,只要我外出,回来时办公桌上总有我的饭。

我知道我说他关心我,他就真的关心我了。

原来真的是优点越说就越大。

那一次,正在上语文课,银贵平突然肚子痛,我就叫他去办公室打电话给家长接他去看病。

谁知,他刚走进办公室就吐了。

当时,我正在上课,跑去办公室找他时,看见地上一堆呕吐物,我感到又脏又臭,眼泪都要流出来,我也有想吐的感觉。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1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感触颇深。

其中有一段,使我印象深刻:记得周老师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

”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

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

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

”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早就雷霆大怒,也许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

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绝不可饶恕。

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了。

孩子对数学的反感会与日俱增。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

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

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

成为一种定势后,赏识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

这是不能含糊的。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2有幸拜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让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慨万分。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篇一:《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最近一直在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赏识可以创造出这么大的奇迹,因为赏识他的女儿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赏识教育用在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也能否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呢?一直以来,由于怀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好像对我班的孩子夸奖得并不多。

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不如其他班,你们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不爱班集体,不爱别人。

最终他们真的好像就是我说的那样了。

他们越表现不好,我越说他们,他们就越来越不好。

其实,我内心并不觉得他们不优秀,只是习惯了高要求,习惯了批评。

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怎么改进了呢?周弘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变越好。

我就从赏识入手吧,先把孩子们的优点找出来,无限放大优点。

有一次,我外出教研,中午回到学校,准备去食堂吃饭。

刚走进门口,就有一孩子跑来跟我说王老师,吴明宇已经帮你打了饭,放在你办公桌上。

我感到很惊奇,以前也有过外出,但孩子们从来没想过我会不会还没吃饭,能不用说给我打一份饭了。

吃饭时又了解到原来只有我们班的吴明宇才为我打了饭,其他外出的老师的班上的学生都没为他们打饭。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午管时,我走进教室,大肆表扬了吴明宇,说他表现得非常好,懂得关心老师了,还把只有他一人为我打饭说出来。

他好像从没接受过这样的表扬,反倒不好意思了,从此以后,只要我外出,回来时办公桌上总有我的饭。

我知道我说他关心我,他就真的关心我了。

原来真的是优点越说就越大。

那一次,正在上语文课,银贵平突然肚子痛,我就叫他去办公室打电话给家长接他去看病。

谁知,他刚走进办公室就吐了。

当时,我正在上课,跑去办公室找他时,看见地上一堆呕吐物,我感到又脏又臭,眼泪都要流出来,我也有想吐的感觉。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三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三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三篇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一)有幸拜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深深的振憾。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更是一个饱受磨难的父亲。

他的女儿周婷婷天生耳聋。

就是这个双耳全聋,被幼儿园老师称为哑巴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在周弘老师的赏识鼓励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六岁时,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入了普通小学,并连跳两级;八岁时,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育理念加以推广。

他从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也成了一名着名的教育专家。

在这本书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

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把赏识教育归结为看得起,并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书中,周弘老师特别强调:教育孩子同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原理是一个样。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

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本能的拥有两个宝藏,即正确心态: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保持像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要相信孩子,时刻给孩子鼓励,孩子才能竖立自信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我特别欣赏周弘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赏识你的孩子》是一部家庭教育名着,更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宝典。

《赏识你的孩子》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会赏识其实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教三年级学生时,往往怀着教孩子说话、教孩子走路时一样的心态。

心得体会-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精品

心得体会-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精品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篇一《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最近一直在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赏识可以创造出这么大的奇迹,因为赏识他的女儿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赏识教育用在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也能否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呢?一直以来,由于怀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好像对我班的孩子夸奖得并不多。

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不如其他班,你们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不爱班集体,不爱别人。

最终他们真的好像就是我说的那样了。

他们越表现不好,我越说他们,他们就越来越不好。

其实,我内心并不觉得他们不优秀,只是习惯了高要求,习惯了批评。

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怎么改进了呢?周弘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变越好。

我就从赏识入手吧,先把孩子们的优点找出来,无限放大优点。

有一次,我外出教研,中午回到学校,准备去食堂吃饭。

刚走进门口,就有一孩子跑来跟我说王老师,吴明宇已经帮你打了饭,放在你办公桌上。

我感到很惊奇,以前也有过外出,但孩子们从来没想过我会不会还没吃饭,能不用说给我打一份饭了。

吃饭时又了解到原来只有我们班的吴明宇才为我打了饭,其他外出的老师的班上的学生都没为他们打饭。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午管时,我走进教室,大肆表扬了吴明宇,说他表现得非常好,懂得关心老师了,还把只有他一人为我打饭说出来。

他好像从没接受过这样的表扬,反倒不好意思了,从此以后,只要我外出,回来时办公桌上总有我的饭。

我知道我说他关心我,他就真的关心我了。

原来真的是优点越说就越大。

那一次,正在上语文课,银贵平突然肚子痛,我就叫他去办公室打电话给家长接他去看病。

谁知,他刚走进办公室就吐了。

当时,我正在上课,跑去办公室找他时,看见地上一堆呕吐物,我感到又脏又臭,眼泪都要流出来,我也有想吐的感觉。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6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6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很重视,那你知道我们该怎么做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

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通用16篇)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通用16篇)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通用16篇)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一、《赏识你的孩子》推荐理由1.教会父母怎样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一个赏识型的家长;2.在父母困惑的时候有一个“老邻居”给您解答;3.从个案的角度透析潜藏在父母心中左右父母教育行为的传统惯性;4.把赏识教育落到实处,全家人共同记录亲子日记;5.引导父母每天总结整理自己的家教心得;6.激励孩子重新燃起自信之火,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因而,这是一套唤醒人性、人人该读的丛书;这是一套塑造合格父母、创建和谐家庭的教科书;这是一套让父母和孩子快乐、舒展、简单而动人的丛书。

二、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通用16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1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

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14岁就读硕士。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没有长不住庄稼的地,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

”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要想找到成功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也就是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家长。

虽然周弘老师讲述是自己女儿在家庭中中的教育,但对我们教育工作都也同样适用,特别是教师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周弘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国内外近千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

他被誉为“赏识老爸”、“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他创立的赏识教育被称赞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

在全世界最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

读完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我为周弘的父爱所感动,为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读《赏识你的孩子》,我深刻地到:
第一,素质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课堂上,而且也发生在孩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是父母长辈的责任。

如果素质教育没有父母长辈的理解与参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只能是孤鸿哀鸣,甚至事与愿违。

因为,教育最忌讳不系统,不协调,没有什么比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更有害的教育了。

第二,赏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都是立足于对人的发展和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

尊重孩子,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需要,而获得认可与欣赏,是具有健康心灵的人都具有的心理需要。

书中说:你不见得会喜欢你所欣赏的人,但你一定会喜欢赏识你的人。

更多的欣赏肯定别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秘诀,也是教育的秘诀。

当然,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识,不是简单的认可欣赏孩子的行为。

它包含对孩子被认可和欣赏需要的尊重、提升和满足;也包括对孩子探究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等个多方面需要的尊重、提升和满足。

第三,赏识教育强调承认差异,走进孩子的心灵,必须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灵和个性差异,才可能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知之深,爱之切。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是建立在对孩子“识”的基础上。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点燃孩子生命火焰的火种,只能操在被孩子真正认可的知心朋友手上。

第四,赏识教育确认儿童发展的内在性。

人的发展,靠人自我的觉醒和努力。

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鼓舞、激励和唤醒。

所以我们说,在素质教育的课堂,学习不仅是求知活动,而且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要进行有生命体验的教学。

这种有生命体验的教学,不仅包括认知活动,还包括体验活动和感悟活动。

因此,赏识教育倡导的让孩子自己领悟人生的智慧,体验成长的欢乐,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理念和方法。

读《赏识你的孩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只要我们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一定会有巨大的奇迹在等待我们。

人们通常认为,成功是从失败走向胜利,其实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尤其对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中增强了信心,在愉快的情绪中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童年时,自信像一棵幼苗,需要家长精心培养和呵护。

自信是由一个一个成功的甜头积累起来的,家长要千方百计帮助孩子积累成功。

我是职业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品尝更多的是失败的痛苦。

当他们满怀信心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如何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是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考虑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美国电影《师生情》离那位优秀的白人老师。

他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只手指头?”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5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3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只少数了2只。

”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对待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耐心和细心,还怕我们的学生不进步不成长吗?
孩子的人生好比足球赛,家长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盯着犯规不放,而要做热情的拉拉队员,高喊“加油,加油!”为孩子鼓掌欢呼,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很多人认为,努力了,才会成功;其实,孩子们往往是成功了,才会努力。

所以,当我们抱怨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的时候,不妨先让他们品尝一下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激励下,也许我们的学生会改变学习的态度。

读完《赏识你的孩子》,我想如果我们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首先转变了,何愁学生学习的态度不转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