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筛选

合集下载

抗体筛选理论及方法(杨君青)

抗体筛选理论及方法(杨君青)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原理和意义
抗筛细胞的要求 试管法抗球蛋白试验 凝胶法抗球蛋白试验 聚凝胺试验 常见疑难问题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内 套 管壁
反应 室 反 应 室 底 孔 外管壁 亲和凝 胶
特殊粘液
试剂或 盐水 凝胶或 玻璃珠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凝胶技术的原理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溶血性抗体:抗体在体外激活补体,导致溶血。 可用5%的EDTA按1:10比例加入血清中,螯合钙离子 ,抑制补体激活。 冷抗体:先离心,37℃孵育2-3分钟,在水浴箱中直 接看结果。 自身抗体:直抗试验。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常用的质控方法: 1. 聚凝胺法:用阳性对照试剂与待检血清按同样步骤进 行质控试验,结果应为“1+”的弱凝集。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 杨君青


如果红细胞表面结合了抗体/补体,加入抗球蛋白分子后,可 在这些抗体/补体之间“搭桥”,产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wikipedia/commons/1/1c/Coombs_test_schematic.

反应室下端底孔很小,液体在孵育过程中不会流入下方微 柱中。 离心时,反应室中的红细胞和血清混合液穿过反应室底孔 ,与微柱中液体汇合。由于该液体的比重在红细胞与血清 之间,血清比重低,因此不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向柱 底运动,红细胞的比重略重,能继续向下脱离血清穿过液 体层,直达凝胶上部。 在这一过程中,被IgG致敏的红细胞将与液体层中的抗球 蛋白试剂反应,形成凝集,因而无法穿过凝胶层达到柱底 ,红细胞滞留在凝胶层的顶部。 未被IgG致敏的红细胞不会形成凝集,在离心力作用下会 直达柱底。血清因停留在液体层的上部,不会中和液体层 中的抗球蛋白试剂。柱的形状也很重要,很细或呈扁平状 ,柱内液体不易受离心力作用旋转混合

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维普资讯
浙江预 防医学 2O O7年第 1 卷第 8 9 期
Ze agPe I ,Jl O ,V l 9 o 8 hin r l d u 2 7 o 1 ,N . i v ̄ e yO

1 ・ 5
抗体筛选试 验在 临床输血 中的意义
屠 明敏 姚金梅
红细胞不规则 抗体 常引 起新生儿 溶血病 、免疫 溶血 性 输血反应 ,或使输 入的 红细胞存 活期 缩短 。检 测红 细胞抗 体对于确保输血安 全 ,减少 或杜 绝溶血性 输血 反应 的发生
及免疫溶血性疾病 的诊 断具有 重要 的临床意 义。笔者 对本
聚凝胺试剂 ( o bee 滴 ,混匀 ,l0 rm n离心 l i, Pl rn )1 y O0/ i mn
T UMi - l A i- 1 n mn,Y OJnme.(Te it g h r Fs
3 0 0 ,Od a ) 10 3 n.
Hsi lfZ eagUi r Sh o o dc e t,=o ,Z eag, o t h l nes colyMein ,I , h. h. n pao jn t i ae i l
【 要】目的 摘
探讨红细胞抗体筛查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 中的意义 。方法
对住 院患者做抗体筛 选试
验 ,筛查红细胞抗体 ,对抗 体阳性 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类型及 抗体效价检测 。同时观察筛选 的阳 性率 ,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 。结果 4 1 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 的住 院患者 中,共 筛选抗体 阳性 3 ( 17 例 阳 性率为 O3 : .%) 通过抗体鉴定 ,检 出抗. 例 ,抗. 例 ,抗.e 例 ,抗 . 4 ,抗 一 /1 V l Dl C 3 c 例 E5例。结论 患者进行常规抗体筛 选试验 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 的发生 。 对住 院

不规则抗体筛选

不规则抗体筛选
1、目前已知红细胞有26个抗原系统 目前已知红细胞有26个抗原系统(确认21 目前已知红细胞有26个抗原系统 个,如ABO、Rh、MN、LW、MNS、JK等),500 多种抗原(确认200多种)。红细胞抗原的多 样性决定了抗体的多样性,检测抗A、抗B、抗 D(ABO血型、Rh血型)可确保绝大多数病人的 输血安全,但仍不能避免因血型不合(ABO、 Rh血型以外)而引发的溶血。
抗体筛选检查
2006-10-17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明确规定部分病人应做“抗体筛选” 检测,第四章第17条:“凡遇以下情况 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 必须 规定做抗体筛选试验:1、交叉配血不 合的; 2、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 内需接受多次输血者。
为什么要开展输血前的“抗体筛 选”检查
实验步骤
取4支小试管,按表标记及加入相应试剂。
受检者血清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1#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2# 1滴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3# 1滴 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 1滴 LIM液 (12滴) 0.6ml 0.6ml 0.6ml 0.6ml 混匀后室温静置1分钟。然后各加入Polybrene试剂1滴,混匀 后3400rpm 离心 15秒,轻扣观察有无凝集。 向试管中各加入重悬液 1滴,轻摇观察凝集是否散开。
抗球蛋白试验
原理: 原理:抗体分子和补体成分都是球蛋白, 用这些球蛋白免疫动物使之产生抗体即 抗人球蛋白,抗球蛋白试剂可以和致敏 在红细胞上的人球蛋白(抗体分子和补 体分子)反应,通过架桥作用使致敏红 细胞出现凝集。见图
抗球蛋白试验
抗球蛋 白
实验步骤
1# 2滴 受检者血清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1# 1滴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2#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3# 筛选用红细胞悬液 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 受检者 2# 2滴 1滴 1滴 1滴 3# 2滴 自身 2滴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的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可在交叉配合之前进⾏或⼀起进⾏,这样有利于患者抗体的早期确认及鉴定,发现临床上有意义的抗体,避免⼀些可能的情况⽽造成病情的延误。

2.检验⽅法分盐⽔介质法、抗球蛋⽩法和微柱凝胶法。

3.检验原理让待检者的⾎清与已知⾎型的试剂红细胞即筛选红细胞(Ⅰ、Ⅱ、Ⅲ套)起反应,以发现在37℃中有反应活性的抗体。

这种抗体可引起新⽣⼉溶⾎病、溶⾎性输⾎反应、或使输⼊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等。

当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后,再进⾏不规则抗体鉴定,即利⽤谱红细胞(11套鉴定细胞)与待检者的⾎清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机体所产⽣的同种抗体类别。

4.标本要求受检者不抗凝静脉⾎4.0ml,分离⾎清,48⼩时内使⽤5.试剂5.1.筛选红细胞:由2或3⼈份的O型红细胞组成为⼀套试剂,每套试剂筛选红细胞中⾄少有以下常见的抗原:D、C、E、c、e、M、N、S、s、P、Le a、Le b、K、k、Fy a、Fy b、Jk a、Jk b等。

每次⽤3套试剂(Ⅰ、Ⅱ、Ⅲ)进⾏抗体筛选,见表1005-1。

5.2.鉴定谱细胞:除包括常见的抗原以外还有:C w、Kp a、Kp b、Js a、Js b、Lu a、Lu b、Xr/min a等。

每次⽤11套试剂进⾏抗体鉴定,见表1005-2。

5.3.抗球蛋⽩试剂:多特异性抗球蛋⽩⾎清(IgG、C3d)。

5.4.致敏红细胞(质控细胞)。

5.5.0.9%⽣理盐⽔。

5.6.Coombs微柱凝胶卡。

6.器材试管、吸管、37℃⽔浴箱、台式离⼼机、滤纸、微量加样器等。

7.操作程序7.1.盐⽔介质法7.1.1.取受检者⾎清2滴于标记有Ⅰ、Ⅱ、Ⅲ的3⽀⼩试管中。

7.1.2.对应加⼊Ⅰ、Ⅱ、Ⅲ套2%~5%筛选红细胞⽣理盐⽔悬液1滴,37℃孵育30分钟。

7.1.3.以3000r/min离⼼10秒,观察凝集和溶⾎情况,并记录反应情况于表1005-1中。

抗体筛选方法

抗体筛选方法

抗体筛选方法抗体筛选方法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分子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抗体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治疗和预防疾病。

然而,抗体的制备和筛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体筛选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抗体筛选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来检测抗体的存在。

在ELISA中,将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待测抗体,经过洗涤后,加入与待测抗体结合的二抗,再加入酶标记的底物,通过测定底物的反应产物的光学密度来判断抗体的存在。

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选抗体。

2. 流式细胞术(FACS)FACS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分析和筛选的方法。

在抗体筛选中,将抗原标记在细胞表面,加入待测抗体,经过洗涤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筛选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

FACS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适用于筛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

3. 质粒显示技术(Phage Display)质粒显示技术是一种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抗体库的方法。

在质粒显示技术中,将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使噬菌体表面展示抗体库,加入待测抗原,经过洗涤后,筛选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

质粒显示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等优点,适用于筛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

4. 蛋白芯片技术(Protein Microarray)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阵列技术展示蛋白质的方法。

在蛋白芯片技术中,将抗原固定在芯片上,加入待测抗体,经过洗涤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通过检测荧光信号来筛选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

蛋白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等优点,适用于筛选多种抗体。

综上所述,抗体筛选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选择抗体筛选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一.试剂和仪器1.抗人球蛋白(IgG,C3b/C3d)多特异检测试剂卡或抗人球蛋白(IgG)单特异检测试剂卡。

2.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抗筛试剂红细胞悬液3.离心机和孵育器二.标本收集与处理1.血清或血浆都可以使用。

2.如果在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中加入了血浆标本,因为钙离子的失活,补体依赖的抗体可能无法检测出来,所以建议使用血清标本。

三.操作步骤1.取出试剂卡,平衡至室温;使用前离心确保无气泡和断层。

2.观察卡的反应液面高度,确保试剂液面高于凝胶平面3mm左右,否则请勿使用;撕开试剂卡上的锡纸,撕开后的微柱请于1小时内进行下面操作。

3. 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50 ul患者血清或血浆。

注意,加样时,吸头请勿触及微柱管壁。

4.再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10ul 3%红细胞悬液Ⅰ、Ⅱ、Ⅲ(抗筛红细胞)。

5.观察柱中的反应物各组分是否混匀,必要时轻弹几下微柱充分,使反应物混匀。

6.在孵育仓中37℃孵育15分钟。

7.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离心必须在加样后30分钟内进行。

8. 从微柱正反两面判读并记录结果。

四.结果判读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无溶血及红细胞未凝集为阴性结果。

溶血会导致玻璃珠上方呈粉红色或红色。

如果发现溶血现象,则应先将血清或血浆置于56℃水浴30min以灭活补体,然后再重复试验,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4 + 反应:红细胞在柱中玻璃珠上面凝集,并形成一个环形带。

3 + 反应:发生凝集的大部分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的上半部分。

2 + 反应:发生凝集的红细胞分布于整个玻璃珠床,柱的底部有少量细胞。

1 + 反应:大部分凝集的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床的下半部分,柱的底部有少量红细胞。

阴性反应:所有红细胞均穿过玻璃珠床,在柱的底部形成一个平整的红细胞聚集带。

五.注意事项1. 试剂卡应保存在2~25℃,请勿冷冻保存;请勿将试剂卡放入自动除霜的冰柜中,也不要放在离热源很近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不规则抗体筛选》课件

《不规则抗体筛选》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不规 则抗体筛选技术,以适应 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应用场 景。
希望本课件能够为不规则 抗体筛选领域的研究者提 供参考和思路,推动该领 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引用的文献列表
当前的研究现状
不规则抗体筛选技术在科学研究 和工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方向
加强对不规则抗体筛选技术的研 究,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法,推动 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结论
1 不规则抗体筛选的重 2 筛选技术的进一步完 3 期望对不规则抗体筛
要性
善和创新的必要性
选研究的贡献
不规则抗体筛选在生物医 学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 应用价值。
《不规则抗体筛选》PPT 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不规则抗体筛选的重要性和筛选技术的发展。通过丰富的内容 和精美的布局,旨在提供易于理解和引人入胜的知识。
不规则抗体筛选介绍
不规则抗体是指形态、结构、性质上与普通抗体不完全一致的抗体,有着独特的特征和优势。了解不规则抗体 及筛选意义。
不规则抗体筛选的基本原理
不规则抗体筛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方法,从混合溶液或反应体系中筛 选出目标抗体,以获得纯化和高亲和力的抗体。
直接筛选法
1 亲和层析法
利用不规则抗体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层析分离。
2 免疫法
通过不规则抗体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和筛选抗体。
间接筛选法
吸附剂法
通过将目标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上,间接筛选出与抗原特异结合的不规则抗体。
非吸附剂法
利用可溶性载体或晶体结合剂介导的间接筛选方法,实现不规则抗体的高效筛选。
应用举例
1

纳米抗体筛选实验步骤

纳米抗体筛选实验步骤

纳米抗体筛选一、纳米抗体简介1.纳米抗体发现及结构1993年,Hamers-Casterman教授以及他的同事们在骆驼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与传统抗体结构不同的新型抗体,这种抗体仅仅由两条重链构成,被称为重链抗体(heavy-chain antibody, HCAb)。

重链抗体的重链的可变区称为VHH(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通过体外重组表达制备的VHH 分子质量仅仅为15kDa,是传统抗体的十分之一左右,是抗原结合片段(scFV,VH-VL)的二分之一左右,因此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 Nb)。

传统抗体(左)、重链抗体(中)和纳米抗体(右)的结构由于没有轻链,纳米抗体仅有3个属于重链的抗原识别区域(CDRs 区)。

为了弥补缺少的轻链CDRs的生物学活性,纳米抗体在CDR3部分增加了氨基酸长度(16~18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传统抗体的CDR3有8-15个氨基酸),以增加CDR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另外,纳米抗体的CDR3 区域可形成一个大的暴露的凸环,像“手指”一样延伸到抗原的缝隙或者裂口中,可以接触到传统抗体不能接触的抗原表位。

CDR3凸环中的一个半胱氨酸还可以与CDR1 或FR2 的45 位点的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可使纳米抗体的生物结构相对稳定,大大降低纳米抗体与抗原结合所需能量,使得高亲和力的纳米抗体的获得较容易。

纳米抗体和VH结构示意图2.纳米抗体优势(1)纳米抗体理化特性较稳定(2)纳米抗体的大规模生产较容易实现(3)纳米抗体免疫原性低(4)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组织渗透能力强,血液清除较快(5)纳米抗体可以识别传统抗体不能识别的位点(6)纳米抗体具备形成多聚体的能力3.纳米抗体筛选纳米抗体筛选和制备纳米抗体的获得现在普遍通过免疫羊驼,从羊驼体内自身的抗体成熟阶段来得到抗体基因,然后通过噬菌体展示筛选技术来从羊驼抗体库中筛选得到高亲和力的抗体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红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 溶血性输血反应 • ABO/Kidd Rh Duffy Kell Ss (PP1Pk Vel) • 胎儿和新生儿的溶血性疾病 • ABO溶血 Rh溶血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温型自身抗体在37℃时活性最强,通常是IgG类的抗体。
多数是直接针对Rh抗原,也有针对Wrb, Kell, Kidd, 和U • 冷反应性自身抗体具有抗-I活性。冷自身抗体与I,H,Pr,P的
反应相对较弱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抗体筛选
• 用已知的,带有不同抗原组合的O型试剂红细胞来检测血 清中的“不规则”或“意外”抗体的试验称抗体筛选。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抗体筛选
• 抗体筛选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需保证可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 通常,血清或血浆与筛选细胞在37℃条件下共同孵育,以
增加抗原抗体的反应,然后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 任何步骤中的血凝和溶血皆是阳性反应,提示有天然抗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经典试管法
• 准确性高 • 操作难度高,时间长 • 灵敏度较低 • 成本较低(国内劳动力成本低)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微量板法
• 适用于大样本筛选 • 灵敏度太高 • 试剂不宜长期保存 • 成本较高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柱凝集
• 灵敏度高 • 操作简便,时间较少 • 准确性较高 • 成本较高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M
• IgM 5聚体,占所有血清Ig的4%。 • 胎儿首先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IgM,而在初次免疫应答中
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也是IgM,但IgM无法穿越胎盘屏障。 • 由于其具有5聚体的结构,因此哪怕是亲和力较低的IgM
抗体也能凝集RBC和激活补体。 • 还原性试剂(如2-ME,DTT)破坏IgM分子的溶血和凝集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由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免疫性抗体
• 初次免疫应答早期产生IgM,随后辅助性T细胞诱导B细胞 进行IgM到IgG的型别转换
• 回忆性应答,IgG可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刺激后十年还可 在体内测出。迟缓型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抗体(特别是Kidd 血型系抗体)在数月后消失
• 在多次输血的患者中发现免疫性抗体的机率比多次妊娠妇 女中发现免疫性抗体的机率要高
能力。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M
• 虽然低亲和性的IgM抗体只有在37℃以下才会凝集RBC, 但在体内的末梢循环低温区,它们仍会将补体固定到 RBC上,然后再体内的中心区激活补体瀑布。由于这种 IgM抗体在温度高时会从RBC上解离,因此在测定这些反 应时用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比用只含补体成分的试剂检 测留在RBC上的补体跟好
1+0++0++0 / / / 0
2++++++00+0++
3++00+0+0 / +++

MNSs
Duffy Lewis
号 M N S s Mur Fya Fyb Lea Leb
1+0++00++0
2++0+++0++
3++0+0+00+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抗体筛选的方法
• 经典试管法 • 改良试管法 • 微量板法 • 凝集柱法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A
• IgA是机体分泌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基本以二聚体的 形式存在。
• IgA不能通过胎盘和固定补体,但聚集的IgA可激活补体 旁路途径,IgA也可触发细胞介导的反应。
• 血清中多聚体的IgA具有溶血性,而血库中的这种多聚 IgA一般是抗A 和抗B
• 巨噬细胞通过其受体将循环中致敏有IgG的红细胞去除。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G
• IgG能固定补体,但不同IgG亚类固定补体的效率有差异: IgG3>IgG1>IgG2>IgG4。
• IgG是否能绑定补体,取决于其所结合的抗原在红细胞上 的密度和位置。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天然产生的抗体
与血型相关的天然抗体
• 天然产生的同种抗体一般与糖基抗原相关,如 ABO,Lewis和P血型系统的抗原。抗A和抗B一般出现在 缺乏相应抗原的个体血液中,同样的还有H,PP1Pk和P抗 原,这些抗原缺失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 糖基抗原特别是那些具有重复表位的糖基抗原,可在无辅 助性T细胞的情况下刺激B细胞而产生特异性抗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与血型相关的天然抗体
• 在正常人群中,约有2%的人带有抗-Sda,抗-Vw和抗-Wra。 • 其它不太常见的抗体按其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抗-M,-
S,-N,-Ge,-K,-Lua,-Dia和-Xga。 • 用较为灵敏的酶技术检测时,在0.15%的Rh阴性献血个
体中可测到抗-D抗体, • 在Rh阳性献血者中可发现有大于0.1%的人有抗-E。 • 此外还有关于天然产生抗-C,抗-Cw和抗-Cx的报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天然产生的抗体
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天然抗体 • 如果一个个体未曾暴露于输血的外来抗原或妊娠便发现
其血清中存在抗体,这种抗体称为天然抗体。 • 天然抗体最有可能是对环境中异种凝集素所产生的应答,
而这种异种凝集素与RBC抗原有类似结构。 1. 鸡的抗B形成研究 2. 益生菌刺激抗B上升的实验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G
• 多数IgG类血型抗体无法在盐水介质中凝集红细胞,这是 因为在红细胞上IgG分子太小,无法跨越两个相邻红细胞 之间的距离,例外(如:IgG的抗A,抗B,抗M和抗K)。
• 有些IgG抗D可直接凝集D—表型RBC。而大多数IgG抗体 在37℃时致敏RBC,并需有抗球蛋白试剂检出
• 有些抗A或抗B有IgA成份。 • 当RBC膜上抗原密度高时(像ABO或MN抗原),IgG类的
抗原也可在盐水中直接凝集RBC。 • 除抗-A和抗-B以外,大多数天然抗体在正常体温条件下并
不具反应能力,因此认为这些抗体并不具有临床意义。 • 当发现它们在37℃有反应时,为了输血的谨慎,需提供交
叉配血相容的血液。
或免疫性抗体,或自身抗体存在。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筛选用的试剂红细胞
• 一般2-3个为一组 • 需考虑剂量效应 • 需考虑人群中抗体的出现频率 • 注意试剂的有效期 • 检测抗原活性的方法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某公司国产抗体筛选细胞
序 号D
Rh-Hr CE c
Kidd
Kell
Diego P
e Jka Jkb K k Dia Dib P1
抗体筛选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红细胞抗体的免疫学
• 同种抗体 天然抗体(无明确的免疫过程)和免疫产生(免疫刺激)
• 自身抗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与血型抗体的活性
IgG
• IgG是免疫应答所产生的主要抗体,它占血清中免疫球蛋 白总量的80%。
• 当是针对红细胞抗原时,可结合或溶解所输入的抗原阳性 红细胞。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免疫性抗体的特性
• 免疫性抗体通常是IgG类的抗体,但有时也有IgA。 • 多数免疫性抗体在正常体温条件下有反应性,因此一般认
为免疫性抗体都具有临床意义 • 直接针对Bg,Kna,McCa,Sla,Yka,Csa,JMH抗原的抗体不
具临床意义 • 有些抗Yta和抗Lutheran抗原的也不具临床意义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 抗体筛选是无法检测出血清中的所有抗体,比如抗体是针 对低频抗原的,而筛选细胞中并不含低频抗原
• 如果抗体在37℃或抗球蛋白介质中不反应,单用间接抗球 蛋白方法的抗体筛选也会漏检这些抗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与血型相关的天然抗体
• 有些天然抗体是以自身抗体的形式存在的(抗-H和抗-I)。 患有自身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无特殊刺激时,便可产生针 对低频抗原的许多抗体,其中有许多也是自身抗体
上海市血液中心 朱自严
天然产生的抗体
天然同种抗体的特性
• 多数天然抗体是IgM,但有一些其中含有IgG成份,很少 有IgG为主的天然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