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过程()资料

合集下载

自然循环资料

自然循环资料

自然循环
自然循环是指自然界中各种元素和能量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
规律和路径流动和转化的过程。

这种自然循环包括了各种物质和能量在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大气圈的自然循环
大气圈中的氧气和其他气体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不断的循环,氧气被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吸入,然后再释放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释放出氧气。

这种循环过程使得大气中的气体保持相对平衡。

水圈的自然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也不断地循环流动,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过程。

太阳能的作用使得水被加热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再通过降水的方式返回地表或地下水体。

这种水的自然循环维持了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平衡。

岩石圈的自然循环
岩石圈中的岩石通过风化、侵蚀和沉积等过程不断地循环转化。

风化和侵蚀作
用使得固体岩石溶解或破碎,形成颗粒和泥沙,在水流的作用下沉积到新的地方形成新的岩层。

这种岩石的自然循环过程是地质变迁的重要机制。

生物圈的自然循环
生物圈中的生命体通过生长、繁殖和死亡等过程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动植物通过取食和呼吸作用获取营养和能量,最终生物的死亡会释放出营养物质,被其他生物或微生物分解利用,形成新的生命循环。

这种生物圈的自然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

自然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复杂的过程和调节
机制,维持着地球上各种生命的生存和繁衍,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只有在人类和其他生物遵循自然循环规律,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生共存。

小学科学水循环过程

小学科学水循环过程

小学科学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循环转换的过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水循环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水是如何从地表蒸发,上升到大气层中形成云,最后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面的。

水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首先是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地表的水体上时,水分会受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中。

接下来是凝结。

当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中,遇到冷空气时会迅速冷却,并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结合,形成水滴。

这些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然后是降水。

云内的水滴随着云的移动不断增大,当水滴足够大时,重力作用会使其从云中下落,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和冰雹等。

降水是水从大气中返回地表的一种形式。

最后是地表径流。

当降下的水达到地表时,有一部分水会被地面吸收,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另一部分水则会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形成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会不断地往下游流动,并最终回到海洋。

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界中不断重复的过程,保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

水循环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再利用,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学生学习水循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蒸发和凝结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雨水的形成和流动,帮助学生理解降水和地表径流的概念。

此外,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循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比如,家庭用水过程中的水蒸发和水的储存与运输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循环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水循环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变化过程,培养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态度,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生活实际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水循环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资料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资料

b-c绝热膨胀,降温 d-a绝热压缩,升温
三、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
12过程,等温膨胀,吸热
V2 Q1 ν RT1 ln V1
T1
Q1
23过程,绝热膨胀,温度下降,
T2
Q2
T1V2 1 T2V3 1
34过程,等温压缩,放热
V3 Q2 ν RT2 ln V4
V3 V4
例7.有一卡诺循环,当热源温度为 100℃,冷却器温度为 0℃ 时,一循环作净功 8000J,今维持冷却器温度不变, 提高热源温度,使净功增为 10000 J。若此两循环都工作 于相同的二绝热线之间,工作物质为同质量的理想气体, 则热源温度增为多少?前后效率分别为多少?
Q2 T2 解: Q1 T1
循环过程一周:E = 0
Q1 - Q2 = A
0 V1
A
d
Q2
c
V2
V
二、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 一次循环工质对外做的净功 A 一次循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Q1
Q2 A Q1 - Q2 = = = 1Q1 Q1 Q1
三、典型的热循环:蒸汽机的循环
1. 一定量的水从蒸发器(锅炉)中吸热 Q1 变成高温水 蒸汽; 2. 水蒸汽在蒸汽涡轮机中膨胀,推动叶轮对外做功 A1, 同时降温,变成废汽; 3. 废气进入冷凝器,向 低温热库放热 Q2,同时 自身凝结为水; 4. 最后水泵对冷凝水做 功 A2,将水压回到锅 炉中去,完成循环。
解: b - c ,等容吸热 Q1 = CV(T3-T2) ,
d - a ,等容放热 |Q2 |= CV(T4-T1) ,
Q2 T4 T1 效率 η 1 Q 1 T T 1 3 2
a – b,绝热过程

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的过程。

在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循环的过程。

首先,水循环的起点是太阳的能量驱动水蒸气从地表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地表时,地面上的水被加热并蒸发成水蒸气。

蒸发是指水分子从液态状态转化为气态状态,脱离地表进入大气层。

在大气层中,水蒸气上升并冷却,形成云。

冷却的过程中,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微小的水滴或冰晶,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云。

云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大气中运动、聚集和形成降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降水是指在云中形成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表。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将水从大气层回到地表,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水源。

在地表,降水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地面的植被和土壤吸收。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地下的水分,然后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后,通过叶子上的气孔释放水蒸气到大气层。

土壤中的水分也会通过蒸发作用进入大气层。

当地表温度升高时,地表水分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是水循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影响着土壤湿度和植物的生长。

另外,部分降水会流入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体,在地表水中进行径流。

径流是指地表水体流入海洋或其他水体的过程。

径流过程中,水流会带走地表的溶解物、悬浮物和有机物等,对水体的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地下水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分降水渗入土壤,形成土壤中的地下水。

地下水中的水分会在一定程度上补给河流、湖泊等水体,并慢慢流向海洋。

地下水的循环速度较慢,有时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才能从陆地回到海洋。

总结起来,生态系统中水循环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表水的吸收和蒸发、径流以及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

水循环的不断进行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了水源,并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4 循环过程

8.4 循环过程
§8.4 循环过程
位置
热力学基础
第一定律
定律 在等值、绝热过程
定律的应用 循环过程
第二定律
§8.4 循环过程
8.4.1 循环过程 1.概念 循环过程: 工作物质(工质): p
2.特征 ①在p-V图中为一闭合曲线
(若是准静态过程)
② E 0
3.正循环与逆循环
O
(1)正循环
A净
V
①概念 ——沿顺时针 ②特点 ⅰ系统对外做的净功 A 0
M M mol CV,m (Tc Tb )
M M mol
5 2 R(Tc Tb )
5 2
V1
(
pc
pa
)
Abc 0
0 吸热

以双原子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过程如图
求:η
P(Pa)
c
解:
Qab
7 2
pa (V1
V2 )放热
Qbc
5 2 V1( pc
pa )吸热
Aab pa (V1 V2 ) Abc 0
(2)逆循环
ⅱA净=闭合曲线所围面积
①概念 ——沿逆时针 ②特点 ⅰ系统对外做的净功 A 0 (即外对系统做的净功>0)
4.为什么要研究循环 ●需求:如:不断地Q→A
ⅱA净值=闭合曲线所围面积
●可:正循环
§8.4 循环过程(一循环)
8.4.2 热机和热机循环
1.热机 持续地→Q吸收→A对外的机器 (如:蒸汽机)
Q放1 :对1循环 abcda
1
1 T2 T1
1 27 273 127 273
25%
2
T2
又1
A净1 Q吸1
Q吸1
8000 25%

什么是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什么是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什么是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也称为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水从地球表面的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土壤、植被和动物体内蒸发成水蒸气,随后通过大气中的凝结形成云层,并最终以降水形式返回地面。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
1. 蒸发:太阳能使水体表面的水转化为水蒸气,例如海洋、湖泊、河流和土壤中的水。

2. 蒸发输送:水蒸气随着风被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3. 凝结:水蒸气在冷却时凝结成云、雨雪等形式。

4. 降水:云中的水颗粒在形成足够大的水滴或冰晶之后,会以降水(雨、雪、露、霜等)的形式返回地面。

5. 表面径流:从降水中形成的水通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流向海洋。

6. 渗透和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透至土壤和岩石层,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可以通过泉水、井水等形式重新进入地表水循环。

7. 植被蒸腾:植被通过叶片释放水蒸气,贡献到大气中的水分。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和再利用的重要机制,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影响着气候和降水分布等自然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完整版资料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完整版资料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在四大圈层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根据发生领域的不同,可分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个主要过程。海上内循环主要在海洋中进行,以蒸发开始,水汽升空后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参与循环的水量极为丰富。海陆间循环则涵盖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环节众多,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以及地下径流等,这一循环过程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最为显著。陆地内循环则主要发生在陆地内部,涉及蒸发、蒸腾和降水等环节,尽管参与循环的水量相对较少,但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还促进了海陆之间的物质交换,塑造了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也在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的工作顺序(PDCA循环)

质量管理的工作顺序(PDCA循环)

精心整理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此方法系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总结出来的,所以也称戴明循环。

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样四个阶段的顺序未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的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

一、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

就是对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技师、全面、准确地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第二步:找出问题。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把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都摆出来,加以研究,找出薄弱环节。

第三步:找出主要问题。

在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是有主次之分的。

只有抓住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解剖分析,才会更加有利于改进质量。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措施(计划)。

制定措施要重点明确以下六个问题:1、要达到的目的;2、制定哪些措施;3、措施有哪个部门来执行或在什么地方执行;4、由谁来执行措施;5、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6、怎样执行。

以上四个步骤是“P”阶段,即计划阶段的内容。

第五步:执行措施。

措施制定后,就要按既定措施下达任务,并按措施要求去执行。

这是“D”阶段,即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六步:检查效果。

计划措施下发并认真执行后,还要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进行比较,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

这是“C”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七步:巩固措施,形成制度。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之后,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巩固,形成制度。

第八步: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阶段。

以上是PDCA循环工作方法的具体化,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关系。

二、PDCA循环的几个特点。

第一、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计划不去实施,等于没有计划。

计划有了,也按计划做了,但不检查,也就不知道做得怎么样。

,计划、实施、检查都有了,不去处理更不行,这样工作水平无法巩固提高。

因此,四个阶段完成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第二、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56 J
RTc ln 2
b
2v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理想化的汽油内燃机循环过程
1. 吸气过程(A--B) 2. 压缩冲程(B--C绝热压缩) 3. 点燃过程(C--D等体过程),做功过程 (D--E绝热膨胀过程) 1. 排气过程(E--B--A) 理想的柴油内燃机循环过程
奥托循环
(1)吸气过程(A-->B) (2)压缩过程(B-->C;绝热压缩) (3)柴油燃烧等压加热(C-->D) 绝热膨胀(D-->E)对外做功 (4)等容放热排气(E-->B-->A).
狄塞尔循环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和 C→D是等压过程,B→C和D→A是绝热过程.已知:TC = 300 K,TB= 400 K. 试求:此循环的效率.
解:
Q1 = Cp,m(TB-TA)
Q2 = Cp,m(TC-TD)
Q2 TC TD Q1 TB TA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 TA / TB = TD / TC
Q2 D
Q1
B
(现已不用,用无氟制冷剂)
A
O
冰 箱
致冷机是在外界作功的条件下从低温热源吸收
§5--4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Cycling process .CANOT cycle)
循环过程----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又回到初始状态的周而复 始的过程。 循环过程的提出是18世纪研究如何将热转换为功 P 的问题上提出来的. 气缸长度是有限的,膨胀不可能无限制地 V 进行下去。
一.热机 通过循环过程不断把热 转换为功的机器
Q2
低温热源T1 效率:
Q2 C(P3V3T2) D(P4V4T2) V
A Q1 Q2 1 Q2 Q1 Q1 Q1
Q2 效率: 1 Q1
a--b:等温膨胀吸热
P
a(P1V1T1) Q1
b(P2V2T1) c(P3V3T2)
V2 Q1 RT1 ln V1 c--d:等温压缩放热
d(P4V4T2)
2)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
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降低低温的温度
V
3)卡诺定理:工作于同样的高温热源T1与同样的低温热 源T2之间的一切循环的效率都不会超过卡诺循环的效率
Ta Tb Tb 300 K i ( 2 1) R(Tb Ta ) Qab C p ,m (Tb Ta ) 6232.5J (3 2 1) 8.31 (300 600) 0 Qbc CV ,m (Tc Tb ) 3 2 R(Tc Tb ) p c 3739.5J
d(P4V4T2)
Q2
V3 Q2 | Q放 | RT2 ln V3 V4 V3 T2 ln RT2 ln V4 V4 1 Q2 ------(1) V 1 1 2 T ln V 1 2 Q1 V1 RT1 ln V1 1 1 V2 V3 V V 1 2 3
Va Qca RTc ln Vc
例: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T-V图所示,其中 C点的温度为Tc=600K,试求:(1)各个过程系统吸收的 热量;(2)经一循环系统所做的净功;(3)循环的效率 Va Vb 解: a T c
Tc Ta
b
V V1
2v1
a
A净 (Qbc Qca ) | Qab | 963J 0 A V1 963 =13.4% Q1 3739.5 3456
V
TV
T1V2
T1V1
1
c'
1
T2V4
T2V3
1
V 1
V 4
V1
V4
……(2)
1
……(3)
T2 1 T1
T2 1 T1
P
a(P1V1T1) Q1 Q2
b(P2V2T1) c(P3V3T2)
结论:1) 循环的效率 < 1;
恒 温 体
Q
A
P 1
热机: B
O
构造: O:锅炉,B:气缸 D:水泵 C:冷凝器, 工作过程:
Q1
D
C
Q2
A 热机必须有:工作物质、
高温热源(锅炉)、 低温热源(冷凝器)
高温热源 Q1 A 热机
Q2
低温热源 P
Q1 Q2
V
高温热源 Q1 A 热机
P
Q1 Q2
V
Q2
低温热源
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通过系统对外作功其另一部 分放入低温热源的循环称为正循环。 热机在循环过程中作净功 A 0 A Q吸 | Q放 |
A A 1 B B
Q2 1 Q1
p A
Q1
B
D O
C V
Q2
p T
1
p T
p T
p T
D D 1 C C
1
TC Q2 1 1 25% Q1 TB
一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由1经绝热压缩到2,再等体加热 到3然后绝热膨胀到4,再等体放热到1.设V1,V2,为已知,且循 环的效率=A/Q(式中W为循环过程气体对外作的净功,Q为循环中 气体吸收的热量),求证:此循环的效率
用Q1表示Q吸
用Q2表示 | Q放 |
A Q Q Q 1 2 热机的效率: 1 2 Q1 Q1 Q1 大量事实证明 Q2 0 1
二.卡诺循环
提出:1828年法国青年工程师为研究如何提高热 机效率而提出的 一种理想热机。
P
高温热源T1 Q1 A cornot
A(P1V1T1) Q1 B(P2V2T1)
证:
Q1 =CV,m (T3-T2)
Q2 =CV,m (T4-T1)
Q2 T4 T1 Q1 T3 T2
p
Q1
O
3 2 4 1 V2 V1
Q2
V
再由绝热过程方程得到
T3V3 1 T4V4 1 T2V2 1 T1V1 1
T4 T1 (V1 / V2 )1 T3 T2
(T3 T2 )V2 1 (T4 T1 )V1 1
T4 T1 1 1 (V1 / V2 )1 T3 T2
三.致冷机--在外界作功的条件下,工作物质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传到高温热源去,使低温物体更低温的机器。
C
O;电动压缩泵 B:冷凝器 C毛细管D蒸发器 E工作物质:R--12(CCl2F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