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法抽提
dna提取的各种方法介绍

1、二苯胺试剂:使用前称取 0.8g 二苯胺(需在70% 乙醇试 剂中重结晶 2 次 ) ,溶于 180 ml 冰乙酸中,再加入 8ml 过氯酸 (60%以上),混匀待用,临用前加入0.8ml 1.6%乙醛溶液,所 配试剂应为无色。 每组需56ml 共需2800ml 2、DNA标准溶液:(须经定磷法确定其浓度)取标准DNA 以0.01N NAOH配成200微克/毫升的标准液。 每组需12ml 共需600ml 3、1.6% 乙醛:取 47% 乙醛 3.4ml,加重蒸水定容至 100ml (放于冰箱中,一周之内可以使用)。 共需70ml 4、 ( 测样品液:准确称取猪脾 DNA 或用紫外分光法中剩下 的DNA液配成10微克/毫升的溶液。 每组需4ml 共需200ml
DNA的提取方法简介
为了研究DNA分子在生命代谢中的作用,常常 需要从不同的生物材料中提取DNA.由于DNA 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含量不同,要选择适 当的材料提取DNA。 动植物中,小牛胸腺۰动物肝脏۰鱼类精子,植 物种子的胚中都含有丰富的DNA。 微生物中,谷氨酸菌体含7%~10%,面包酵母 含4%,啤酒酵母含6%,大肠肝菌含9%~10%。
也可用0.15 MNaCL液反复洗涤细胞破碎液除去RNP,再以 1MNaCL提取脱氧核糖蛋白,再按氯仿---异醇法除去蛋白.
两种方法比较,后种方法使核酸降解可能少一些.
以稀盐酸溶液提取DNA 时,加入适量去污剂,如SDS可有助于 蛋白质与DNA 的分离。在提取过程中为抑制组织中的DNase对 DNA 的降解作用,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作为金属离子 的烙合剂.通常用.15MNaCL,0.015M柠檬钠,并称SSC溶液,提取 DNA.
1、核酸的理化性质
RNA和核苷酸的纯品都呈白色粉末或结晶,DNA则 为白色类似石棉样的纤维状物。除肌苷酸、鸟苷酸具有 鲜味外,核酸和核苷酸大都呈酸味。 DNA、RNA和核苷酸都是极性化合物,一般都溶于 水,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们的钠盐比游离 酸易溶于水,RNA钠盐在水中溶解度可达40g/L。DNA 在水中为10g/L,呈黏性胶体溶液。在酸性溶液中, DNA、RNA易水解,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沉淀与离心

温度
pH
操作方式
有机溶剂法——利用酶蛋白在有机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目的酶
蛋白和其他杂蛋白分开,并浓缩,故此法可以使酶分级提纯。
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
温度
影响有机溶剂
提取酶的因素
pH
中性盐浓度
时间
二、 离心
作用:液-液、固-液、液-液-固分离的常用手段
离心沉降
离心分离
离心过滤
(一)离心沉降原理
球形粒子沉降:
盐析法
(1)定义
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随着中性盐的浓度增加,
欲分离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会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
(2)盐析法机理
(1)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降低了用于溶解蛋白质的
有效水量,减弱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
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2)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静电斥力降低,使蛋白质的溶解度
2
式中: ω——旋转角速度,rad/s
r——粒子离转轴中心的距离
ω2 2 2
=
=
≈
900
f——离心分离因数
f<3000
常速离心机
f=30000-50000
中速离心机
f>50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速离心
f>2×105
超高速离心机
(二) 离心沉降设备
① 瓶式离心机
② 管式离心机
③ 多室式离心机
下降。
(3)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极化,
使水活度降低。
(3)影响因素
无机盐的加入量
蛋白质的浓度
影响盐析的各种因素
各种DNA提取方法

各种DNA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方法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制备基因组DNA是进行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重要步骤,通常要求得到的片段的长度不小于100-200kb。
在DNA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DNA断裂和降解的各种因素,以保证DNA的完整性,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
主要是CTAB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1物理方式: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
2化学方式: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3生物方式:酶法。
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硅质材料、阴离子交换树脂等试验步骤:1、贴壁细胞用胰酶消化,离心收集。
2、细胞重悬于冰冷的PBS漂洗一次,离心收集。
试验步骤2再重新作一边。
3、加入5mlDNA提取缓冲液,(10mmol/%SDS)混匀。
4、加入25ul 蛋白酶K使终浓度达到100ug/ml 混匀,50℃水浴3h 5、用等体积的酚抽提一次,2500rpm离心收集水相,用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混合物抽提一次,2500r/min离心收集水相6、用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抽提一次。
加入等体积的5mol/L的LiCL混匀,冰浴,10min.。
7、2500rpm离心10min.转上清于一离心管中。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
室温10min。
2500rpm离心10min。
弃上清。
8、加入倍体积3mol/L乙酸钠与2倍体积-20℃预冷无水乙醇。
-20℃20min。
9、12000r/min室温离心5min。
弃上清。
将DNA 溶于适量TE中。
二,外周血DNA提取技术分离外周血白细胞提取方法:试验步骤:1、取人肘静脉血5ml,EDTA抗凝,2500rpm 离心10min。
2、小心吸取上层血浆,分装到3个离心管中。
3、在血细胞中加入3倍体积的溶血液,摇匀,冰浴15min。
4、25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5、加入10ml 溶血液,摇匀,冰浴15min。
6、3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7、倒置离心管,去掉残液。
8、得白细胞,-80℃冻存。
实验一、血液标本提取DNA(蛋白酶K-酚抽提法)

实验一、血液标本提取DNA(蛋白酶K-酚抽提法)一、实验原理离心分离到外周血的白细胞层;用细胞裂解液溶解细胞膜、核膜,使组蛋白与DNA分离,再用酚、三氯甲烷/异戊醇抽提去除蛋白质,最后经乙醇沉淀即可得到基因组DNA片段。
二、实验步骤:1、血液标本处理 1.0ml抗凝全血(ACD、EDTA抗凝均可)2000rpm离心10min(1.5mlEP管)。
轻轻去上清液(血浆),吸出淡黄色悬浮液(白细胞层)置于另一2.0mlEP管中。
(约50μl)2、细胞裂解加入10倍体积组织细胞裂解液,37℃1h,3、加入蛋白酶K消化加入蛋白酶K至终浓度100μg/ml(约4μl),充分混匀,37℃震荡12-24h或37℃1h后,56℃水浴3h。
保温过程中不时摇动,混匀反应液。
液体逐渐变粘稠,表明已有DNA释放出来,操作应轻柔。
4、酚抽提:将上述溶液冷却至室温,加等体积的Tris饱和酚(pH8.0)溶液,温和缓慢颠倒离心管10min,混匀两相成乳液。
12000rpm 5分钟,两相分层。
用宽口径移液管小心吸出上层粘稠的水相,移至一新的2.0mlEP管中。
(小心一点,不要吸入蛋白层。
如交界处有白色沉淀,需重新抽提有机相,用酚重新抽提两次,合并水相)5、三氯甲烷/异戊醇抽提上清液加等体积三氯甲烷:异戊醇(24:1),倒转混匀10分钟,12000rpm5分钟,取上层水相0.5ml入另一新的2.0mlEP管;6、DNA沉淀上清液中加0.2倍体积3.0mol/L 醋酸钠,再加2倍体积的4℃冰箱冷却后的无水乙醇,轻柔振摇,充分混匀;应可看到白色絮状物(DNA)。
12000rpm 5分钟,弃上清液;7、纯化:加1ml 70%乙醇洗涤,12000rpm 离心5分钟,去上清夜,重复1次;(此过程不得振荡摇动)8、溶解:弃上清液后,自然干燥(挥发痕量乙醇)后,用30μl pH8.0TE完全溶解,保存在-20℃备用。
三、注意事项1、加样准确,操作轻柔;微量加样器绝对不能超过最大量程;2、加酚试剂时,不要接触到皮肤上,有腐蚀性;如不小心弄到,立即用清水冲洗;3、取上清液时,不可吸到下层溶液;4、加TE液后轻摇10min溶解DNA或-4˚C保存待用。
基因组DNA抽提操作流程

基因组DNA抽提操作流程1.样本选择:选择适合抽提基因组DNA的样本类型,如细胞、组织或血液。
确保样本保存在合适的条件下,以保持DNA的完整性。
2.细胞破碎:对于细胞样本,首先需要将细胞破碎以释放DNA。
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机械剪切或超声波处理,或者使用化学方法,如洗涤溶解和细胞裂解酶处理。
3.DNA溶解:将细胞裂解提取物加入DNA溶解缓冲液中,以彻底溶解DNA。
通常,添加蛋白酶K来去除蛋白质的干扰,增加DNA产量。
4.蛋白质去除:使用蛋白酶K等酶来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
酶处理后,样品经过酚/氯仿萃取,即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合物混合,离心分离水相和有机相。
DNA会在水相中,而蛋白质会在有机相中。
5.DNA沉淀:将水相中的DNA通过加入盐和冷乙醇来沉淀下来。
经过高速离心后,形成DNA沉淀,此时可以看到白色的DNA沉淀,即可将上清去掉。
6.DNA洗涤:将DNA沉淀用70%乙醇洗涤,去除盐、蛋白质和杂质。
洗涤过程中,可以使用离心将DNA沉淀到底,倒掉上清,重复洗涤2-3次。
7. DNA溶解:将洗涤后的DNA沉淀用TE缓冲液(含EDTA和Tris-HCl)等来溶解,使其在后续的分析和储存中稳定。
此时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
8.DNA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光光度计或荧光检测等方法对提取的DNA进行质量检测。
目的是确定DNA的完整性、浓度和纯度。
注意事项:-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止DNA污染。
-样本处理前最好进行冰浴,以保持DNA稳定。
-减少DNA的损伤和降解,所有的操作和试剂都必须在冷冻或低温环境下进行。
- 防止RNase的污染,因为RNase会降解RNA,进而影响DNA的测定。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步骤,以确保DNA提取的高纯度和高质量。
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的常用方法

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的常用方法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过滤法、沉淀法、结晶法、蒸馏法、蒸发法、离心法、萃取法、电泳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等。
1.过滤法:过滤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通入过滤纸或过滤器中,液体通过纸或过滤器留下固体,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过滤方式,如重力过滤、压力过滤、真空过滤等。
2.沉淀法:沉淀法是指利用物质的沉淀性质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在混合物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使固体物质在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式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开来。
3.结晶法:结晶法是利用溶液中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溶解,然后缓慢冷却,使溶质逐渐析出形成晶体,最后将晶体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来。
4.蒸馏法:蒸馏法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液体挥发成气体,然后将气体冷凝后收集,最后得到纯净的液体。
5.蒸发法:蒸发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液体部分快速蒸发,然后将残留物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来,得到固体物质。
6.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物质的密度差异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离心机的离心作用,使密度较大的固体沉淀到管底,然后将上清液与固体分离开来。
7.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溶剂对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进行抽提分离的方法。
通过将固体与液体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混合,使固体物质溶解到溶剂中,然后通过分液漏斗等工具将溶剂层与固体层分离开来。
8.电泳法:电泳法是利用固体与液体中带电粒子的迁移性差异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通过在电场中施加电压,使带电的粒子迁移,从而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9.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是利用凝胶材料将溶液中的固体物质捕获分离的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通入凝胶过滤装置中,凝胶材料的网状结构可以捕获固体颗粒,清洗凝胶即可分离固体与液体。
DNA抽提原理解析

分子生物学实验用到的DNA主要是质粒DNA和基因组DNA其提取的主要原理有:1,碱裂解法制备质粒DNA质粒是细胞内的一种环状的小分子DNA是进行DNA重组的常用载体。
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复制起点的复制单位独立于细胞的主染色体之外,质粒DNA上携带了部分的基因信息,经过基因表达后使其宿主细胞表现相应的性状。
在DNA重组中,质粒或经过改造后的质粒载体可通过连接外源基因构成重组体。
从宿主细胞中提取质粒DNA是DNA重组技术中最基础的实验技能。
分离质粒DNA 有三个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溶液I , 50 mM葡萄糖/ 25 mM Tris-CI / 10 mM EDTA ,pH 8.0 溶液II ,0.2 N NaOH / 1% SDS 溶液III ,3 M醋酸钾/ 2 M醋酸让我们先来看看溶液I的作用。
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值,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Cl溶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那么50 mM 葡萄糖是干什么的呢?说起来不可思议,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
因此,如果溶液I 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说溶液I 中葡萄糖是可缺的。
那么EDTA 呢?大家知道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在溶液I 中加入高达10 mM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
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 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实话告诉你,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
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给排水系统中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

给排水系统中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水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油水混合物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这些油水混合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研发和应用高效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重力分离法重力分离法是一种利用油和水密度差异的物理方法来实现油水分离的技术。
根据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可以利用沉降速度快的原理,通过沉降槽或沉降槽组合等设备,实现油水分离。
重力分离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油水分离过程。
二、旋流分离法旋流分离法是利用液体在转速较高的旋转装置中形成旋涡,通过离心力将油和水分离的方法。
旋流分离法的原理是利用离心力使重度油颗粒迅速沉降,轻度水颗粒向中心移动,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
旋流分离法具有结构紧凑、处理效果好、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空间有限的情况。
三、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特殊材质的膜过滤油水混合物的技术。
通过使用具有特殊孔径大小的膜,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成油和水两部分。
膜分离法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四、化学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油与水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化学分离法包括溶剂抽提法、气浮法等。
化学分离法通常通过改变油和水之间的化学性质来实现分离效果。
化学分离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可以处理高浓度油水混合物等优点,但是由于需要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操作比较复杂。
综上所述,给排水系统中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重力分离法、旋流分离法、膜分离法和化学分离法都是常见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和操作管理,以确保排水系统中的油水分离处理达到预期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