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滨海湿地
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7.14•【文号】国发〔2018〕24号•【施行日期】2018.07.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滨海湿地(含沿海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珊瑚礁等)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是珍贵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为切实提高滨海湿地保护水平,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
进一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有利于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陆海统筹与综合管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有利于树立保护优先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转变“向海索地”的工作思路,统筹陆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现海洋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集约利用,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二、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三)严控新增项目。
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新增围填海项目要同步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边施工边修复,最大程度避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与价值
提供生物栖息地
滨海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和繁殖场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 了重要保障。
调节气候
滨海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通过 储存和释放水分,可以缓解旱涝灾害 ,稳定气候环境。
净化水质
滨海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特性,可以 吸收和降解污染物,保护水源和水质 。
维持生态平衡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未来将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纳入 更多关键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准确。
强化跨学科合作
未来将加强跨学科合作,集合多学科优势,共同推进滨海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工作。
目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仍存在缺陷,部分关键指标 尚未纳入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技术手段落后
在监测、评估和治理等方面,仍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需要加 强技术创新和引进。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强化数据采集和处理
未来将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采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 ,提高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为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提 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概述 •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践 •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保护对策与建议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全球滨海湿地退化严重,生态安 全问题突
滨海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 然资产,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具
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海珠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

海珠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
海珠湿地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建于2000年,是一座湿地公园,全长10公里,总面积约4700 平方公里,主要由海珠河、东河、西河、南河、水井塘河以及周围的湿地组成。
海珠湿地公园是一处保护性湿地公园,集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休闲娱乐于一体,是全国最大的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滨河公园”和“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系统”。
海珠湿地公园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
“河畔景区”位于海珠湿地公园的东河畔,是全国第一个河流景观区。
这里有许多湿地植物,沿着河道延伸的绿色犹如千里长路,有不少特殊的植物,如弯树、棕榈树和杨柳等。
“燕塘湿地”位于海珠湿地公园的燕塘,是海珠湿地公园的重要景点。
这里有许多湿地生物和水生植物。
游客可以乘坐船或步行游览,观赏陆地和水上的各种动植物。
此外,这里还有欣赏湖光山色、享受自然风光的地方。
另外,海珠湿地公园还有很多其他吸引人的景点,如“前河景区”、“市中心湿地公园”、“长湖旅游区”等。
这些景点都有独特的风景,让游客们享受到不同的感受。
海珠湿地公园是一个热闹而有趣的地方,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休闲活动。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往游览,享受这里的美景。
- 1 -。
2023广州海边旅游景点排行榜

2023广州海边旅游景点排行榜广州海边旅游景点排行榜20231、大角山海滨公园拥有广州市唯一的滨海沙滩,也是广州目前唯一一座亲水海滨公园。
海滨公园是开放式的,一条长长的路被大海包围,靠着海岸线还有一大片棕榈林,适合玩沙、听海、骑行、散步、野餐、放风筝。
2、南沙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最南端,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约10000亩,是广州市更大的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观赏荷花荷叶的好去处。
南沙湿地景区内给游客提供多种休闲游憩设施,其中乘坐游览船可观赏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鸟巢和鸟类觅食区等水上景区,乘观光车、自行车或步行游览榕荫绿道、海景长廊、原野步行区等景区。
在这里游览,可享受“曲水芦苇荡,鸟息红树林,万顷荷色美,人鸟乐游悠”的意境。
3、长洲岛位于广州东缘,是黄埔地区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
岛长约4.2公里,宽约2.1公里,陆地面积7.23平方公里,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
因形状狭长,故名长洲岛。
原是珠江口内的岛屿,再由珠江的泥沙冲积而成,其主峰大石岗为花岗岩的山岗,海拔89.4米。
东、南、西部地势较低,已开垦为农地,而北部山岗较多,为工业和居民区。
和旅游胜地。
4、海鸥岛海鸥岛位于广州番禺区东郊,岛北端的海鸥大桥飞架莲花山水道与岛外连接相通,岛内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香蕉、花卉等;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特色养殖有稻田养鱼、虾及养殖禾虫等。
5、桔钓沙滩桔钓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三面青山相拥,是深圳市最美的沙滩之一。
海滩弥漫的温馨和浪漫是别的海滩难以企及的。
海滩面积不是非常宽阔,但有洁白如银的细沙,蔚蓝眩目的海水,海滩旁是一丛高高大大、郁郁葱葱的树林,名字也特别怪,叫木麻黄。
温馨浪漫的源头就来自在桔钓沙海滩上飞舞的对对情侣。
漫步海边,窃窃私语;林中烧烤,涛声拍岸。
这里的水澄澈而温柔,像个高明的魔术师随着视线的改变逐渐地改变自己的颜色。
浅谈我国滨海湿地保护

浅谈我国滨海湿地保护摘要:滨海湿地作为海陆两大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不仅起到涵养水源、控制侵蚀、分解污染物的作用,为水生和沼泽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繁殖区,为候鸟提供迁徙越冬地,还可以作为后备土地资源加以利用。
滨海湿地作为最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沿海工业、旅游业、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严重恶化。
人类行为对滨海湿地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的现状、保护进展以及修复技术等方面。
关键词:滨海湿地;湿地保护;修复技术1、我国滨海湿地现状我国拥有长达1.8万千米的海岸线,滨海湿地面积广阔、类型丰富,可分为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盐沼湿地、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海草床、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滩涂围填,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滨海湿地生态功能迅速恶化甚至完全丧失。
人们开始意识到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保护已初见成效,但总体趋势仍不容乐观。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40年来仅红树林湿地就从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减少了大约2/3。
目前我国已经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建立了6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加大了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但红树林湿地的面积仍在逐渐减少。
滨海地区的严重污染也是造成我国滨海湿地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风暴潮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导致资源需求增加等也威胁到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平衡。
滨海湿地的严峻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滨海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滨海湿地保护的意识,提供湿地保护的技术手段。
2、我国滨海湿地保护进展我国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并将黑龙江扎龙等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至2008年1月,我国列入该名录的湿地已增加至36处,总面积达到380万公顷;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等要求;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要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广东滨海湿地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广东滨海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指导老师:范小平老师学生姓名:钟杰生学号:20042601030院系: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毕业时间:2008年6月摘要文章对广东滨海湿地的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
分析了广东滨海湿地的环境现状及滨海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等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倡导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体系,使退化的湿地得以恢复和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保证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广东,滨海湿地,退化,保护对策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Guangdong. It emphasizes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coastal wetlands,analyze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Guangdong and th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t points out that land reclamation, city and port development and pollution are thought a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actors to the degrada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We should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etlands, which enables the restoration of regressive wetlands, furthest exerts the functions and benefits of wetlands ecological system, and guarante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wetlands resource.Key Words:Guangdong,coastal wetlands,degradation,protection strategy1.引言滨海湿地(也称海岸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是指位于海岸线附近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海湾、河口、盐田、红树林等多种形态。
它们是地球上最为珍贵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环境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海湿地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首先,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工业与居住区的扩张,大量的滨海湿地被填海造地。
这种填海造地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导致滨海湿地的栖息物种丧失了栖息、繁殖和迁徙的场所。
而一旦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到威胁。
其次,滨海湿地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城市化带来的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使得湿地中的水质严重恶化。
污染物的积累和富集不仅会使湿地内的生物群落遭受毒害,还会破坏湿地的水文系统,导致水位变化不稳定,进一步加剧滨海湿地的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同时,加强对滨海湿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威胁。
其次,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与意识提高,增强对滨海湿地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生态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公众爱护滨海湿地,并形成合力。
此外,为了修复受损的滨海湿地,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构建的湿地,可以模拟和替代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恢复滨海湿地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同时,还可以通过岸线的恢复与疏浚工程来减少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侵蚀。
恢复岸线和疏浚河流,能够增加滨海湿地的固体物质输入,为湿地植被的生长和栖息物种的繁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栖息空间。
另外,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也是保护滨海湿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湿地植被的修复和引种,可以恢复湿地的植物群落,增加湿地的自净能力。
同时,对受污染的湿地进行生物修复,通过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湿地的水质。
总之,滨海湿地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阳江旅游景点大全

阳江旅游景点大全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下面是阳江旅游景点的大全:
1. 阳江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阳江市东海岸线,拥有绵延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是游泳、沙滩运动和度假的理想之地。
2. 阳江温泉度假区:这里有多个温泉度假村,提供各种温泉浴场和温泉SPA服务,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3. 阳江三角洲湿地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湿地公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是观赏候鸟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好地方。
4. 美人岩景区:位于阳江市东部的长湖镇,以奇形怪状的岩石和湖水美景而闻名,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5. 合山风景区:位于阳江市城北,有许多古代寺庙和宏伟的佛塔,景色壮丽,是朝拜和观光的热门景点。
6. 合江九曲漂流:位于阳江市东乡镇,是广东省著名的漂流景点,沿途有青山、瀑布和急流,刺激有趣。
7. 石窟寺景区:位于阳江市江城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许多唐代石窟和古代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8. 石门水库风景区:位于阳江市西部的阳春市,有湖泊、山脉
和瀑布等风景,可以进行钓鱼、划船和徒步等活动。
9. 陂洋生态园:位于阳江市阳春市,是一个以湿地生态为主题的公园,拥有广阔的湿地草场和各种野生动物。
10. 东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阳江市阳东县,有茂密的森林和许多登山步道,是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以上是阳江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广东滨海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指导老师:范小平老师学生姓名:钟杰生学号:20042601030院系: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毕业时间:2008年6月摘要文章对广东滨海湿地的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
分析了广东滨海湿地的环境现状及滨海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等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倡导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体系,使退化的湿地得以恢复和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保证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广东,滨海湿地,退化,保护对策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Guangdong. It emphasizes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coastal wetlands,analyze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Guangdong and th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t points out that land reclamation, city and port development and pollution are thought a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actors to the degrada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We should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etlands, which enables the restoration of regressive wetlands, furthest exerts the functions and benefits of wetlands ecological system, and guarante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wetlands resource.Key Words:Guangdong,coastal wetlands,degradation,protection strategy1.引言滨海湿地(也称海岸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1971年Ramsar《湿地公约》中湿地定义范围,滨海湿地是指沿海岸线,在波浪和潮流为主要动力作用下改造的原地基岩或泥沙堆积的倾斜平地,其在潮汐周期内被海水周期性淹没,或在风暴潮时暂时淹没,或经常处于浅层海水之下[1]。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作为处于大气系统,陆地系统与海洋系统界面的滨海湿地,在水分、养分、有机物、沉积物、污染物的运移中处于重要地位。
滨海湿地能够平衡水分供应,净化污水,保护海岸,是一个抑制大气CO2升高的碳汇和全球尺度上气候的“稳定器”,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东海岸湿地类型多、分布广,其面积占整个广东省湿地资源的60%。
广东滨海湿地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带,可恢复原状机会少,加上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滨海湿地的过度开发,湿地生境受到严重破坏。
本文对广东湿地资源的特点、现状及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保护的对策。
2.广东滨海湿地概况2.1广东滨海湿地的类型我国海岸线漫长,从辽宁鸭绿江口起至广西北仑河口止,长约16134.9km(香港和澳门两特区未统计),此外,众多的岛屿星罗棋布,还有长约11673.9km的岛屿海岸线(台港澳未统计) [2]。
我国的海岸线穿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暖热,湿润多雨,沿海岸线广布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高,且类型丰富,参照Ramsar湿地名录,把我国滨海湿地分为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砂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低积平原等湿地类型,且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图1,表1),其中又以广东省的滨海湿地最为典型。
广东省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
全省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为1802mm,年平均蒸发量1580mm,属湿润地区。
年平均气温22.3℃,年日照时数1746h。
大陆海岸线长达3368.1km,沿海滩涂、浅海资源丰富,形成了大面积的滨海湿地,湿地公约中的所有滨海湿地类型在广东省都有分布。
图1 我国主要湿地类型的分布图(资料来源:谷东起,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海洋学报,2003/01,图1)表格 1广东滨海湿地分类系列表(资料来源:谷东起,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海洋学报,2003/01,表1)滨海湿地类型 主要特征浅海水域 低潮是-6m 以上近岸浅海,包括潮下水生层,湿地基底长期被海水淹没滨岸沼泽 基底周期性被潮水淹没或过湿,湿地植被盖度不小于30%岩石性海岸海岸主要有岩石海滩及其上分布的石块、砾石、粗沙等物质组成,岸滩狭窄,经常北海水淹没或过湿。
植物盖度小于30%砂质海岸 海岸主要由沙和贝壳等物质组成,岸线较平直,植物盖度小于30%粉砂淤泥质海岸 海岸由粒级比较细小的粉砂和淤泥组成,岸线较平直,植物盖度小于30% 海湾湿地 包括河口海湾湿地和基岩海湾湿地,是海岸线上明显向陆地凹入的区域,生物资源较丰富三角洲湿地 由河流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沉积而成的三角形地貌体,一般生物资源丰富海岸泻湖 由沿岸沙坝、沙嘴或滨外沙坝将湿地水体与毗邻海域分开而成,水深很浅,盐度低,可分为活泻湖和死泻湖,主要发育在中等或偏小的潮差地区,生物资源丰富 红树林沼泽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河口或港湾,发育了淤泥潮滩,植物主要由红树林科和一些非红树林科的喜湿、耐盐植物组成珊瑚礁由珊瑚礁的骨骼和少量的石灰质藻类及贝壳等物质胶结形成的有空隙的钙质 岩体2.2广东滨海湿地的分布及面积广东沿海分布了大面积的湿地,包括浅海滩涂、河口湾、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岛等类型的生态系统。
其中滨海湿地类型最多,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60%。
按照80年代的数据,全省面积较大的海滨湿地有福田自然保护区(304hm 2);珠江三角洲地区(475000hm 2);粤西的北津港地区(1500hm 2);粤东的陆丰海滩地区(2000hm 2);汕头自然保护区等(图2)[3]。
对比2002年的数据(表2),可以看出广东海滨湿地的面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本项目中按各种海岸湿地类型的地理相似性将其分为5种类型,即河口水域(河口盐水舌至河流上游零潮界);潮间带(包括高高潮至低低潮界的潮间淤泥滩、潮间沼泽、潮间红树林等森林湿地);湖(包括一个或多个狭窄水道与海相通的海湾、湖泊);浅海水域(低低潮界至-6m 水深的水域,包括海草与珊瑚礁);基岩海岸(包括基岩海岸及岸下狭窄的砂石滩)。
表格2 广东省滨海湿地类型及面积汇总表(数据来源:邓培雁,广东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及保护对策,热带地理,2004/6)类型 粤东 粤西 珠江三角洲 合计/km 2 河口水域212.16 406.10 3266.93 3885.19 潮间带 297.52 798.10 293.97 1389.59 泻湖 68.89 24.91 34.8 128.6 浅海水域 353.31 1632.95 1691.15 3677.41 基岩海岸 17.36 205.53 316.12 539.01 合计949.243067.595602.979619.80图2 广东主要滨海湿地分布图3.广东滨海湿地生态价值(以红树林为例)滨海湿地平行于海岸分布,宽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为一道天然屏障,在阻挡海浪、防风减灾、加速淤积、扩展海涂、改善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而保护湿地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其中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效益最为显著,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改善生态环境、抵御风浪袭击、防止海岸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和“天然牧场”之称。
3.1抗风消浪护堤减灾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在广东省沿海均有广泛分布,现有红树林25种,其中半红树林11种,仅次于海南岛,面积共21424hm2。
其独特的支柱根、气生根、发达的通气组织和致密的林冠等形态外貌特征,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消浪性能,被誉为“海岸防御工事”,具有巨大的减灾作用。
同时,红树林生态系密集交错的根系减缓水体流速,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促进土壤形成,起到保护土壤和造陆护堤作用[4]。
1996年9月,雷州半岛遭受历史罕见的强台风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没有红树林保护的团结堤和安圹堤,被冲破100多米,损失严重,而有红树林带保护的斗伦、金帮等4个堤,仅损失了少量的土方,岸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未受影响。
2004年底,在印度洋地区海啸灾难中,广袤的红树林以自己的身躯阻挡了海潮的冲击,拯救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
红树林,这些忠诚的“海岸卫士”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在这场灾难中,东南亚有8块地区的损失较小,无一例外都是海岸植被和自然湿地保护比较好的地方。
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虽是重灾区,但其中瑟纳尔索普等四个村子,在红树林保护之下,400多个家庭安然无恙,而邻近无红树林保护的村落多被海潮荡平。
红树林的巨大防护效能由此可见一斑。
3.2生产有机物和氧气,抑制温室效应红树林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产有机物和更新空气的作用。
根据Brix等2001年的研究结果,湿地植物净同化的碳仅有15%再释放到大气中,表明湿地生他系统能够作为一个抑制大气CO2升高的碳汇。
同时,湿地生态环境是大气CH4主要的自然来源,估计全世界每年有110×1012gCH4是来自天然湿地中的厌氧分解,天然湿地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H4占全球排放总量的9%-20%,对CO2的抑制有强大的贡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