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建筑力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1不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1.建筑力学在研究变形固体时,对变形固体做了什么假设?选择一项:A. 各向异性假设B. 连续性假设C. 大变形假设D. 非均匀性假设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连续性假设题目2不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2.杆件的基本变形包括()选择一项:A. 弯曲B. 轴向拉压C. 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D. 剪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题目3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3.杆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变形称为()选择一项:A. 轴向拉压B. 弯曲C. 扭转D. 剪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轴向拉压题目4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4. 杆件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选择一项:A. 弯曲B. 剪切C. 扭转D. 轴向拉压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弯曲题目5不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5.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是()选择一项:A. 实体结构B. 板壳结构C. 杆件结构D. 混合结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杆件结构题目6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6.工程结构必需满足以下哪种条件?()选择一项:A. 强度条件、刚度条件、稳定性条件B. 稳定性条件C. 刚度条件D. 强度条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强度条件、刚度条件、稳定性条件题目7不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7.一般认为以下哪种材料是不符合各向同性假设的?()选择一项:A. 金属B. 玻璃C. 陶瓷D. 木材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木材题目8不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08.基于()假设,可假设构成变形固体的物质没有空隙地充满整个固体空间。
弹性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弹性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弹性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弹性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形变和应力分布规律。
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弹性力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1. 一个长为L,截面为A的弹性体,在受力F作用下产生了长度为ΔL的形变。
求该弹性体的应变。
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应变ε等于形变ΔL与原始长度L的比值,即ε = ΔL / L。
2. 一个弹性体的应变为ε,如果该弹性体的截面积为A,求该弹性体在受力F作用下的应力。
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应力σ等于受力F与截面积A的比值,即σ = F / A。
二、弹性体的应力分布1. 一个长为L,截面为A的弹性体,在受力F作用下,其应力沿着截面的分布是否均匀?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应力σ等于受力F与截面积A的比值,即σ = F / A。
由此可知,应力与截面积成反比,即截面积越大,应力越小;截面积越小,应力越大。
因此,弹性体受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
2. 一个长为L,截面为A的弹性体,在受力F作用下,其应力是否与截面的形状有关?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应力σ等于受力F与截面积A的比值,即σ = F / A。
由此可知,应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即截面积越大,应力越小;截面积越小,应力越大。
因此,弹性体受力作用下的应力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三、弹性体的弹性模量1. 一个弹性体的应力为σ,应变为ε,求该弹性体的弹性模量E。
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应力σ等于弹性模量E与应变ε的乘积,即σ = E * ε。
由此可得,弹性模量E等于应力σ与应变ε的比值,即E = σ / ε。
2. 一个弹性体的弹性模量为E,如果该弹性体的截面积为A,求该弹性体在受力F作用下的形变。
答案:根据胡克定律,形变ΔL等于弹性模量E与受力F的乘积再除以截面积A,即ΔL = (E * F) / A。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详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2-1解:由解析法,23cos 80RX F X P P Nθ==+=∑12sin 140RY F Y P P Nθ==+=∑故:22161.2R RX RY F F F N=+=1(,)arccos2944RYR RF F P F '∠==2-2解:即求此力系的合力,沿OB 建立x 坐标,由解析法,有123cos45cos453RX F X P P P KN==++=∑13sin 45sin 450RY F Y P P ==-=∑故: 223R RX RY F F F KN=+= 方向沿OB 。
2-3 解: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件,受力沿直杆轴线。
(a ) 由平衡方程有:0X =∑sin 300AC AB F F -=0Y =∑cos300AC F W -=0.577AB F W=(拉力)1.155AC F W=(压力)(b ) 由平衡方程有:0X =∑ cos 700AC AB F F -=0Y =∑sin 700AB F W -=1.064AB F W=(拉力)0.364AC F W=(压力)(c ) 由平衡方程有:0X =∑cos 60cos300AC AB F F -=0Y =∑sin 30sin 600AB AC F F W +-=0.5AB F W= (拉力)0.866AC F W=(压力)(d ) 由平衡方程有:0X =∑sin 30sin 300AB AC F F -=0Y =∑cos30cos300AB AC F F W +-=0.577AB F W= (拉力)0.577AC F W= (拉力)2-4 解:(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x =∑ 22cos 45042RA F P -=+15.8RA F KN∴=由Y =∑ 22sin 45042RA RB F F P +-=+7.1RB F KN∴=(b)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x =∑3cos 45cos 45010RA RB F F P ⋅--=0Y =∑1sin 45sin 45010RA RB F F P ⋅+-=联立上二式,得:22.410RA RB F KN F KN==2-5解:几何法:系统受力如图所示三力汇交于点D ,其封闭的力三角形如图示所以:5RA F KN= (压力)5RB F KN=(与X 轴正向夹150度)2-6解:受力如图所示:已知,1R F G = ,2AC F G =由x =∑cos 0AC r F F α-=12cos G G α∴=由0Y =∑ sin 0AC N F F W α+-=22221sin N F W G W G G α∴=-⋅=--2-7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由x =∑cos 45cos 450RA CB P F F --=0Y =∑sin 45sin 450CBRA F F '-=联立后,解得:0.707RA F P=0.707RB F P=由二力平衡定理0.707RB CB CBF F F P '===2-8解:杆AB ,AC 均为二力杆,取A 点平衡由x =∑cos 60cos300AC AB F F W ⋅--=0Y =∑sin 30sin 600AB AC F F W +-=联立上二式,解得:7.32AB F KN=-(受压)27.3AC F KN=(受压)2-9解:各处全为柔索约束,故反力全为拉力,以D ,B 点分别列平衡方程(1)取D 点,列平衡方程由x =∑sin cos 0DB T W αα-=DB T Wctg α∴==(2)取B 点列平衡方程:由0Y =∑sin cos 0BDT T αα'-=230BD T T ctg Wctg KN αα'∴===2-10解:取B 为研究对象:由0Y =∑sin 0BC F P α-=sin BC PF α∴=取C 为研究对象:由x =∑cos sin sin 0BCDC CE F F F ααα'--=由0Y =∑ sin cos cos 0BC DC CE F F F ααα--+=联立上二式,且有BCBC F F '= 解得:2cos 12sin cos CE P F ααα⎛⎫=+⎪⎝⎭取E 为研究对象:由0Y =∑ cos 0NH CEF F α'-=CECE F F '= 故有:22cos 1cos 2sin cos 2sin NH P PF ααααα⎛⎫=+= ⎪⎝⎭2-11解:取A 点平衡:x =∑sin 75sin 750AB AD F F -=0Y =∑cos 75cos 750AB AD F F P +-=联立后可得: 2cos 75AD AB PF F ==取D 点平衡,取如图坐标系:x =∑cos5cos800ADND F F '-=cos5cos80ND ADF F '=⋅由对称性及ADAD F F '=cos5cos5222166.2cos80cos802cos 75N ND AD P F F F KN'∴===⋅=2-12解:整体受力交于O 点,列O 点平衡由x =∑cos cos300RA DC F F P α+-=0Y =∑sin sin 300RA F P α-=联立上二式得:2.92RA F KN=1.33DC F KN=(压力)列C 点平衡x =∑405DC AC F F -⋅=0Y =∑ 305BC AC F F +⋅=联立上二式得: 1.67AC F KN=(拉力)1.0BC F KN=-(压力)2-13解:(1)取DEH 部分,对H 点列平衡x =∑05RD REF F '= 0Y =∑05RD F Q =联立方程后解得: 5RD F Q =2REF Q '=(2)取ABCE 部分,对C 点列平衡x =∑cos 450RE RA F F -=0Y =∑sin 450RB RA F F P --=且RE REF F '=联立上面各式得: 22RA F Q =2RB F Q P=+(3)取BCE 部分。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北科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北科工程力学是一门应用力学原理研究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的学科,它是工程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学习工程力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北科大学习工程力学的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下面我将给出一些常见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第一题:一根长为L的均匀杆AB,质量为m,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杆的一端A固定,另一端B由静止被释放。
当杆与桌面的夹角为θ时,求杆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到杆的受力分析图。
杆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分解力为mgcosθ和mgsinθ,其中mgcosθ垂直于桌面,不会对杆的运动产生影响,只有mgsinθ会使杆产生加速度。
由于杆是刚体,所以杆上各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根据杆的运动学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加速度a=gsinθ。
第二题:一辆质量为m的小汽车以速度v通过一个半径为R的水平圆形弯道,小汽车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求小汽车通过弯道的最大速度。
解析:小汽车通过弯道时,受到向心力Fc的作用,向心力的大小为Fc=mv^2/R,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为Fc。
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为μN,其中μ为摩擦系数,N为小汽车受到的垂直于弯道的支持力。
由于小汽车在弯道上没有垂直于弯道的加速度,所以N=mg。
将摩擦力和向心力相等,可以得到μmg=mv^2/R,解得v^2=μgR,所以小汽车通过弯道的最大速度为v=√(μgR)。
第三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水平地撞击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体,碰撞后两个物体一起运动,求碰撞后的速度。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碰撞前物体的动量为mv,碰撞后物体的总动量为(m+M)V,其中V为碰撞后的速度。
所以可以得到mv=(m+M)V,解得V=mv/(m+M)。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希望对北科大学习工程力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智慧树知道网课《理论力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各式,那个是正确的?A.B.C.D.2【单选题】(2分)关于质点的动量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量矩可以在任何参考系建立,动量矩定理也对任何参考系都成立B.动量矩可以在任何参考系建立,动量矩定理在惯性系下成立C.动量矩只能在惯性系下建立,动量矩定理在惯性系下成立D.动量矩只能在惯性系下建立,动量矩定理也对任何参考系都成立3【单选题】(2分)关于平方反比力作用下的各类轨道的机械能大小顺序,正确的是:(以无穷远为势能零点)A.椭圆轨道大于抛物线大于圆轨道B.双曲线大于椭圆轨道大于抛物线C.椭圆轨道大于圆轨道大于双曲线D.抛物线大于椭圆轨道大于圆轨道4【单选题】(2分)某质点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必为零B.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必为零C.速度、加速度都不必为零D.速度、加速度都为零5【单选题】(2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和B。
用L和EK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则应有A.B.C.D.6【多选题】(2分)牛顿力学有哪些获取运动积分的方案?A.机械能守恒定律B.动量守恒定律C.角动量守恒定律D.动量矩守恒定律7【多选题】(2分)关于平方反比引力作用下的可能的轨道形状有:A.圆轨道B.椭圆轨道C.抛物线轨道D.双曲线轨道8【多选题】(2分)下面那些是开普勒定律的内容?A.日心说B.行星的略面速率是不变的C.行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D.不同行星略面速率相同。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智慧树答案力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下面关于学习物理学的作用的观点,恰当的是()答案:学习物理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还可以指导人类的科学活动.2.关于地球的半径,最接近下面哪个量级?()答案:六千千米;3.光从太阳传播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大约为()答案:8 分钟;4.下列物理学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的对应中,描述不恰当的是()答案: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形成了近代物理学;5.研究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分支学科是()答案:力学和理论力学;6.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面说法中恰当的是()答案: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并存,相辅相成推动物理学发展.7.下列关于物理学特点的观点,不恰当的是()答案:物理学与艺术截然不同,物理理论无所谓美感.8.牛顿建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是总结观察和实验的规律。
()答案:对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其著作《物理学》被称为古代世界学术的百科全书。
()答案:对10.牛顿为了计算天体间作用力与其运动轨迹的关系,创立了微积分方法。
()答案:对第二章1.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其中a,b为常量)则质点做()答案:变速直线运动;2.一运动质点在某时刻位于矢径(x,y)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答案:3.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3t-5t2+6,则该质点作()答案: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4.以下几种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答案:抛体运动;5.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答案: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的法向加速度为0;6.抛物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答案:对7.质点在两个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答案:对8.运动方向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才是相同的。
()答案:对9.仅知道某质点的速度变换规律,就可以唯一的确定其运动学方程。
()答案:错10.当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多个运动时,其总的运动是各个运动的合成,而各个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
吴望一流体力学习题及测试题答案

dz w(r, t)
,或者
dy dx
v(r, t) u(r, t)
,
dz dx
w(r, t) u(r, t)
,
因为流线定常,必定有 v F (r), w G(r) ,因此 u, v, w 可以分离变量为
x y20 z z0
2.
考虑空间点源运动,设流体由点源
O
| v |
辐射流出,有设速度大小为
(t) 4 r2
,其中
r
为 O 点到要求速度那点的距离,方向为矢径 r 的方向(1)证明此特殊情况下,流线与迹线 是重合的(2)试问,在一般情况下,有没有流线与迹线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 :( 1 ) 球 坐 标 系 下 , 除 了 径 向 分 量 之 外 速 度 的 其 他 两 个 分 量 为 0 , 即 Vr | v | ,
定常运动
解: 1) 0, (t) , 空间各点的密度相同。
2) 不可压缩: d 0 , 也就是 v 0 , 均质 0 ; 于是对于不可
dt
t
压均质流体 0 , 0 ,也就是 const ,密度为常数。 t
3)定常运动: 0 , (x, y, z) ,空间各点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t
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一共九套) 测试题(一共 3 套)
第二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随堂作业:粘性不可压缩均质流体定常运动(绝热过程)方程组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形 式 解:
粘性流体
0
,不可压缩均质流体
C
,定常流动
t
0
,绝热 q
0
,二维直角坐标
0 系 z 。
u v 0 连续性方程: x y
du dt
x 1, y 1的迹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Mz
2 Fa W1E
a
W1E 2F
d1
2. 确定b
1、3 组成双臂半桥b
W2 E 2F
d
2
3.22 拐臂结构受载如图,设几何尺寸、材料常数均已知,用电
测法如何贴片组桥能测得Fx、Fy、Fz,并写出各方向力F 与读数应变ed的关系式。
Fy
T FY l2
T
x
FX
FZ MXZ
Fy (L LA ) WE
所以
d
2
Fy (L LA ) WE
Fy
WE 2(L LA )
d
R3、R4在Fy对І-І 、ІІ-ІІ截面弯矩的中性层上。 R3、R4
分别感受的应变有:
R3
,- ,
M xz
MF z1
t
R4
,- ,
M xz
M Fz 2
t
3. 将R3、R4组成双臂半桥
d
M xz
脆性材料
铸铁 铸造合金 高碳钢
拉伸时,没有一点韧性现象,压缩时表现出 韧性
压缩性能指标 :
压缩屈服强度
ReHc
ReLc
上压缩屈服强度 下压缩屈服强度
ReHc ReLc
初始瞬时效应
同样有规定压缩强度指标,两项,均要加脚注
规定非比例压缩强度
Rpc
规定总压缩强度
Rtc
例: Rpc0.2
例:Rtc0.5
抗压强度 压缩弹性摸量
消除力偏心影响的全桥,八个片安排如 桥路图
3.21 有一偏心受压短杆如图。欲得到载荷作用点位置,在杆上
贴有四个应变片,确定组桥方案,并写出载荷位置与读数 应变ed之间的关系式。
y
设F 距 z 轴距离为a 距 x 轴距离为b
Mz=F · a Mx=F · b
x z
1. 确定a
2、4 组成双臂半桥
d1
d
2(1 )
bhE
F
F
bhE
2(1 )
d
3.19 图示矩形截面的悬臂梁,F作用在xoy纵向平面内,有一偏 心距e,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问如何布片、组桥方可测 出e及F力的大小。
R1
F, M,t
R2
F, M,t
1. 测F
R1、R2与R补偿片组成 对臂全桥
R1
R2
F
E
F SE
M
W
F e WE
补偿片
2.采用串联或并联组桥方式,能否提高测量灵敏度?为什么?
采用串联或并联组桥方式,不能提高测量灵敏度。因为
变有:
R1
,
MFy
Fx,
t
R2
1. 将R1、R2和R组成对臂全桥
M
,
Fy
Fx,
t
d
MFy
Fx
t
t
t
( MFy
Fx
)
t
2 Fx
因为
Fx
Fx SE
所以
d
2
Fx SE
Fx
1 2
SE d
2. 将R1、R2组成双臂半桥
d
M Fy
Fx
t
( MFy
Fx
)
t
2 MFy
因为
M Fy
复习题
3.18 如图所示为起重吊车,其吊钩可在L长度范围内移动。现 欲测定吊车的载荷F,试问在吊车梁上应如何布片?如何 接桥?并说明理由。
测载荷F,吊车在L范围内移动,在 布片时要考虑F 在L范围内移动不会 改变。
由材料力学知 FRA+FRB=F
如图布片,R1与R3,R2与R4在A、B点 正反两面,并互相相差90°,且都 在中性层上
M XZ FX l2
M ZX FZ x
І-І 截面上下各粘贴一片应变片R1,R2。并粘贴两片补偿片。
Ι Ι
补偿片
Fy
L
LA
ІІ
x
ІІ FZ
T FY l2
T FX
MXZ
M XZ FX l2
І-І 截面和ІІ-ІІ 在中性层各粘贴一片应变 片R3,R4。
M ZX FZ x
R1、R2在MXZ和FZ对І-І 截面弯矩的 中性层上。 R1、R2分别感受的应
M Fz 2
t
( Mxz
M Fz1
)
t
MFz1
M Fz 2
因为
M Fz1
Fz (L LA ) WE
M Fz 2
Fy LA WE
所以
d
Fz (L LA ) WE
Fz LA WE
Fz L WE
Fz
WE L
d
实验二思考题
1.分析各种测量方法中温度补偿的实现方法。
单臂半桥、对臂全桥组桥均由温度补偿片实 现温度补偿;双臂半桥、四臂全桥、串、并联半桥组 桥均由工作片实现温度自补偿。
实验一 机械性能
实验地点:A3-101 时间:17周 周二 13:30~ 2108011101-19 14:35~ 2108011120-38 周二 15:40~ 2108011201-19 16:45~ 2108011220-37
19人 19人
19人 18人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对于脆性材料还要做压缩试验
Rmc Ec
对以上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分别为
ReHc
FeHc S0
ReLc
FeLc S0
Rpc
Fpc S0
Rtc
Ftc S0
Rmc
Fmc S0
对压缩试样要求: d0为试样直径,L为试样长度
do —— (10~20 ) mm
短压缩试样
L —— (1~2)d0
长压缩试样
L ——(2.5~3.5)do
压缩弹性摸量(装引伸计) L —— (5~8) d0
A、B点为工字梁的 腹板,由材料力学知工字梁 上切应力主要由腹板承担, 因此,若腹板高度为h,厚度 为b,则A、B点切应力为
A
FRA bh
B
FRB bh
A
确定A、B点45°方向线应变
A A B B
B A、B两点应力状态
广义虎克定律
1
E1(1
)
2
R1
1
FRA
t
1
E
A
t
1
E
A
t
1
bhE
FRA
t
A
FRA bh
R2
2
FRB
t
1
E
B
t
1
E
B
t
1
bhE
FRB
t
R3
3
1
bhE
FRA
t
R4
4
1
bhE
FRB
t
B
FRB bh
组成全桥测量电路
d
1
bhE
FRA
(1
bhE
FRB
1
bhE
1
FRA ) bhE
FRB
2(1 )
bhE
( FRA
FRB
)
因为 FRA FRB F
所以
试验条件
试验速度 线弹性范围 塑性范围 试验温度
1~10 N/mm2 S-1 0.0005~0.001/S 10~35°
按应力速率加载
按应变速率(500~1000 /S)
测定压缩性能一般也都用作图法、割线法、逐次逼近法等方法,拉伸性能测 定能用的方法,压缩性能测定都能用。
习题:4.2,4.3,4.4,4.6,4.8
d1 1 2 3 4 2F
F
d1
2
2. 测e
R1、R2组成双臂半桥
F d1
SE 2
F
1 2
bhE d1
d 2 1 2 2 M
M
d2
2
M
E
F e WE
M
E
F e WE
1 2
d
2
因为
F
1 2
bhE d1
所以
e
WE 2F
d2
h 6
d2 d1
3.20 如图是一个测力传感器的钢制圆筒。其上贴有八个应变片。 试将该八个应变片接成全桥以消除力的偏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