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对于人生理想与价值的独特见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有志向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担当起为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即使道路遥远也不能放弃。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士的责任与使命在孔子的思想中,士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阶层。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和才华,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士的责任和使命,认为一个合格的士应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因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士的责任和使命的一种深刻表述。
二、弘毅与毅力“弘”和“毅”两个字是这句话的核心。
“弘”意味着宽广、广大,寓意着士应该具有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毅”则意味着坚定、毅力,表示士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士,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
这不仅需要知识和才华的积累,更需要品德和毅力的锤炼。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是对于前面“弘毅”的进一步阐述。
它意味着士的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长远。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士,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且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目标。
同时,他们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道路再漫长也要坚定前行。
这是对于一个有担当的士的高度概括,也是孔子对于人生理想与价值的独特见解。
四、对于现代的启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我们不仅需要有才华和知识,还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这句话也鼓励人们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孔子对于人生理想与价值的深刻表述,它鼓励人们要有宏伟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同时也要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哎呀妈呀,这句话可真是够深奥的。
不过,咱们老百姓还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关系到咱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嘛。
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伙儿讲讲这句话的意思,顺便也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感悟。
咱们得明白“士”是什么。
在古代,士可是个很崇高的称号,代表着有学问、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所以,要是一个人被称为“士”,那就说明他得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那么,“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句话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你必须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不畏艰辛。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咱们的生活啊,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甚至会觉得前路漫漫,看不到希望。
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坚定的心,就很容易被困难吓倒,放弃前进。
而一个真正的“士”,却会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克服它们。
成为一个“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咱们得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那么,“任重而道远”又是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咱们的使命很重,而且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
也就是说,咱们得有一种长期奋斗的精神,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自己的目标。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这种精神并不仅仅适用于“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咱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就像那句话说的:“天道酬勤”。
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咱们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所以啊,兄弟姐妹们,咱们得时刻牢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勇往直前。
记住喽,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有坚持到才能看到终点的美景。
加油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的意思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出处:《论语·泰伯章》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曾子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
一是胸怀宽广,勉力行仁。
青年人要胸怀大志。
士子最大的志向是把仁爱之心洒满人间,,救民于水火之中,让仁德泽被群生。
青年人要有伟大的胸襟气魄,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只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小利,而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担当。
仁德是人心之全德。
士子一定要身体力行,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二是立志有恒,宁静致远。
青年人立大志,要有恒心、有耐力,方能保持久远。
心态上要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古人谈到大丈夫志在四方,立志有恒时,无不强调淡泊名利。
如果只是考虑名利,心有杂念,就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
士子不要急于求成,应心无旁骛,虚心学习,专心历练,在实际工作中修身成德,才有恒久的耐力。
富贵、温柔易销蚀其志。
在顺境与逆境的考验中坚守节操,老而弥坚,才能实现远大的境界与目标。
三是刚毅坚卓,百折不挠。
人生的道路绝不是一马平川,肯定会有坎坷不平,青年人应有挫折训练,面对挫折时心态要健康,一定要在艰苦曲折中经受磨炼,提升品德。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讲述的道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述的道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中国古代圣贤孟子所说的一句警示人们的名言。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有远大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在面对重任和艰难险阻时不可懈怠,要坚韧不拔地迈向目标。
这句话的深意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必须要有担当和毅力,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怕挑战。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句话,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要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
在求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承担很多学业上的重任,同时也需要为未来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我们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只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够使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目标,才能够使我们不畏艰难,奋发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人们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积极应对。
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够使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再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够使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为一个国家,只有不畏艰难,奋发向前,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在实际生活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道理也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并且应用到各个方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解士不可不弘毅,坚持不懈地披荆斩棘,在任重而道远的征途中坚定信念,把自己的担子挑到极致,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激励自我,去向未知未来,才能收获无尽的荣耀与成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有对正道的坚持和维护;毅,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任重而道远,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自信担当起重任而踏上远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孔子曾经言出口的佳句,其宣扬的理念今天仍然适用。
一、任何重要任务都需要“弘毅”比如做好一项重大事业,勇敢的担起这一重任并大有作为,就需要有“弘毅”的精神。
弘毅,可以给你专心致志,分辨是非,超越自我,不断学习,优化思维,勇往直前,不断创新的力量,让我们在任何重要任务上,都能有所贡献;毅力又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迈出一步又一步,克服重重困难,达成自己的目标。
二、任重而道远应坚持到底从现实世界到虚拟数字世界,无论正在做什么,都需要坚持到底,任重而道远,勇以挑战。
任何事情都是有难度和挑战的,而挑战和困难又能唤醒我们的斗志,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有了自信,有了勇气去想象、建立、破坏,以及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适用于学习即便是学习也会遇到无法一蹴而就的山高路远,到达背后的梦想可能会遥遥无期,但应该把每一步都坚持下去,学习的结果则必然会离你的追求更近一点。
只有自己积极行动起来,才能看到光明;只有不断重复,即便是一件细小的任务,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受益。
最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但落实到生活里,它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期望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年轻,保持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不断前行,不断创新,让个人发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中弘毅的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弘毅的意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是孔子的教导。
其中,“士”指的是君子或者有志向的人。
“弘毅”的意思是修养自己的毅力和坚定的心志,以应对任何艰难险阻。
“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指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会遇到重大的挑战,而且道路的长度也非常漫长。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一个有志向的人必须要勇于提升自己的毅力和坚定的心志,因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能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和阻碍,也有可能是自身的困惑和犹豫。
但只要保持坚定的毅力和决心,承担起重任,并坚持走下去,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充足的勇气和决心,还需要具备与之匹配的实际行动和努力。
毅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只有在实际中迎接挑战并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和修养。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
长远的眼光。
追求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漫长而曲折的,需要付出许多的
时间和努力。
但只要坚持不懈,积极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能够在道路的终点找到成功的彼岸。
总的来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就必须具备
弘毅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拥有足
够的毅力和耐心去面对困难和艰险。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克服挑战,走向成功的人生。
一起学《论语》8.7泰伯篇——士不可以不弘毅

一起学《论语》8.7泰伯篇——士不可以不弘毅一起学《论语》8.7泰伯篇——士不可以不弘毅【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白话】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担当重而且道路远。
把仁道作为自己的担当,不也很重吗?直到死才停下,不也很远吗?”【释词】士:卿大夫之下一层。
后世引申为学者、读书人。
《论语稽》:“士之义,推十而任事者也。
由士而大夫,由大夫而卿相而君,皆由士推而上之。
《礼·表记》篇: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
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
’在常人视天下事无与于己,而士则任天下事如己,倘非弘毅,何以胜之?”弘:宽广、弘大。
毅:刚毅、强而能断也。
包咸:“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
”朱子:“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重、远:弘则所存者大,故能任重;毅则所守者固,故能致远(郑汝谐)。
《集说》:“所谓任重者,以仁为己任也。
所谓道远者,当用力以终吾身焉耳。
”仁以为己任:仁,人道。
钱穆:“仁以为己任,即以人道自任。
”张栻:“仁者,人之道。
为士者,求所以尽人之道,其任重矣。
”朱子:“仁者,人心之全德。
”《后汉书》:“仁者,性之德,己所自有,故当为己任。
”程子:“学者须先识仁,义礼知皆仁也。
”已:停止。
朱子:“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刘宗周:“死而后已,死亦未己,尧舜其心至今在。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明士行也。
孔安国曰:以仁为己任,重莫重焉;死而后已,远莫远焉。
伊藤仁斋曰:士之所以必贵乎弘毅者,以无此量则不能任重致远也。
德遍乎四海,仁也;泽及乎昆虫,仁也;教被乎世,仁也;救患弭难,亦仁也。
以此为任,不亦重乎?一息尚存,能持此志,而不可失焉,不亦远乎?故士不可以不弘毅者,盖贵其素养也。
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论语集说》曰:弘则可以大受,毅则足以力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故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故事《士当弘毅,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句话咱老祖宗早就说过啦!我对这句话那可是感触颇深呐!咱就先说说这“弘毅”。
啥是弘毅啊?简单说,就是得有那股子坚毅、刚强的劲儿。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得经过好些事儿的磨练呢!你看咱这人生路上,那困难就跟那小鬼似的,时不时就蹦出来捣乱。
比如说工作上吧,遇到个刁难人的客户,那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但咱能退缩吗?不能啊!就得弘毅起来,跟那困难较较劲,把它给搞定了,这才叫本事。
记得有一次,我接了个大项目,那压力山大啊。
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的,感觉头发都快掉光咯!可我一想,这就是考验我弘毅的时候啊,咬咬牙坚持呗。
那段时间,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干活,终于把项目圆满完成了。
虽然过程辛苦得要命,但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真是没法形容。
再说这“任重道远”。
嘿,这四个字可太贴切了。
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呐!可能是照顾好家人,可能是为社会做点贡献,不管是啥,都不是轻松能完成的事儿。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家境不太好,父母身体也不好,他就肩负起了照顾整个家的重任。
他白天努力工作赚钱,晚上还要照顾父母。
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啊,但他却从来没抱怨过一句,一直咬牙坚持着。
我就特别佩服他,这就是真正的任重道远啊!咱活在这世上,就得有这种觉悟。
遇到困难别害怕,弘毅起来,扛起自己的责任,一步一步坚定地往前走。
虽然路远,但咱也不能放弃,得坚信总会走到目的地。
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像是咱人生的座右铭似的,时刻提醒着咱。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累,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句话,就又有了动力。
其实吧,咱每个人都是那个“士”,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担子要挑。
只要咱保持着那股子弘毅的劲儿,再远的路咱也能走到,再重的担子咱也能挑起来。
所以啊,让咱一起弘毅起来,奔向那任重而道远的未来吧!该拼搏时就拼搏,该努力时就努力,让人生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飞《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弘,广大。
毅,强毅。
翻译是: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语出《论语·泰伯》,原文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宽广也。
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
力行之,可谓重矣。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士"是对读书人的统称,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著有《大学》和《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胸宽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狭隘的心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
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
试想一个懦弱无刚的人怎能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样的责任沉重而久远,这是由心中怀着坚强意志的读书人实践仁道理想决定的。
孔子所讲的仁道精神就在于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社会和别人,为此就要承担起救世救人的责任。
而曾子在进行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
所以老师常对我们讲: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有"弘毅"。
而读书人必须
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弘毅就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两句名言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换一种表述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所为了。
在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士当自己穷极潦倒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心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博大的胸怀和高远
的志向,都是源自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