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合集下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弘毅:弘,广大。

毅,强毅。

翻译是: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语出《论语·泰伯》,原文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宽广也。

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士"是对读书人的统称,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著有《大学》和《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胸宽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狭隘的心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

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

试想一个懦弱无刚的人怎能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样的责任沉重而久远,这是由心中怀着坚强意志的读书人实践仁道理想决定的。

孔子所讲的仁道精神就在于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社会和别人,为此就要承担起救世救人的责任。

而曾子在进行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

所以老师常对我们讲: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有"弘毅"。

而读书人必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感悟: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离不开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拓展资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原文自《论语十则》——先秦·孔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论语十则》创作背景: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释文:哎呀妈呀,这句话可真是够深奥的。

不过,咱们老百姓还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关系到咱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嘛。

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伙儿讲讲这句话的意思,顺便也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感悟。

咱们得明白“士”是什么。

在古代,士可是个很崇高的称号,代表着有学问、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所以,要是一个人被称为“士”,那就说明他得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那么,“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句话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你必须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不畏艰辛。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咱们的生活啊,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甚至会觉得前路漫漫,看不到希望。

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坚定的心,就很容易被困难吓倒,放弃前进。

而一个真正的“士”,却会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克服它们。

成为一个“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咱们得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那么,“任重而道远”又是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咱们的使命很重,而且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

也就是说,咱们得有一种长期奋斗的精神,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自己的目标。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这种精神并不仅仅适用于“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咱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就像那句话说的:“天道酬勤”。

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咱们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所以啊,兄弟姐妹们,咱们得时刻牢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勇往直前。

记住喽,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有坚持到才能看到终点的美景。

加油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的意思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出处:《论语·泰伯章》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曾子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
一是胸怀宽广,勉力行仁。

青年人要胸怀大志。

士子最大的志向是把仁爱之心洒满人间,,救民于水火之中,让仁德泽被群生。

青年人要有伟大的胸襟气魄,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只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小利,而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担当。

仁德是人心之全德。

士子一定要身体力行,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二是立志有恒,宁静致远。

青年人立大志,要有恒心、有耐力,方能保持久远。

心态上要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古人谈到大丈夫志在四方,立志有恒时,无不强调淡泊名利。

如果只是考虑名利,心有杂念,就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

士子不要急于求成,应心无旁骛,虚心学习,专心历练,在实际工作中修身成德,才有恒久的耐力。

富贵、温柔易销蚀其志。

在顺境与逆境的考验中坚守节操,老而弥坚,才能实现远大的境界与目标。

三是刚毅坚卓,百折不挠。

人生的道路绝不是一马平川,肯定会有坎坷不平,青年人应有挫折训练,面对挫折时心态要健康,一定要在艰苦曲折中经受磨炼,提升品德。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讲述的道理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讲述的道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述的道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中国古代圣贤孟子所说的一句警示人们的名言。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有远大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在面对重任和艰难险阻时不可懈怠,要坚韧不拔地迈向目标。

这句话的深意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必须要有担当和毅力,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怕挑战。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句话,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要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

在求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承担很多学业上的重任,同时也需要为未来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我们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只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够使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目标,才能够使我们不畏艰难,奋发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人们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积极应对。

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够使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再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只有有着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够使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为一个国家,只有不畏艰难,奋发向前,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在实际生活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道理也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并且应用到各个方面。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成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成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成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一句充满我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哲学智慧的成语,它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在现代社会,这句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往直前,充满勇气和毅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让我们来解读这句成语的内涵。

士,指的是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可以是任何一个渴望成就的人。

弘毅,是指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任重而道远,则是指的是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会充满艰辛和挑战,但是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都需要弘毅精神的支撑。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对于学生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成语告诫他们要坚持学业,不断充实知识,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做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人。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句成语提醒他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不懈、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成语也启示我们要在追求个人目标的不忘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秉持着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心怀慈悲,助人为乐,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许会感到迷茫和疲惫,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振作精神,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目标。

正如这句成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最终赢得成功。

总结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成语,教诲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地向前。

不畏艰难困苦,不怕道路遥远,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信念和希望,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价值的追求。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故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故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故事《士当弘毅,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句话咱老祖宗早就说过啦!我对这句话那可是感触颇深呐!咱就先说说这“弘毅”。

啥是弘毅啊?简单说,就是得有那股子坚毅、刚强的劲儿。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得经过好些事儿的磨练呢!你看咱这人生路上,那困难就跟那小鬼似的,时不时就蹦出来捣乱。

比如说工作上吧,遇到个刁难人的客户,那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但咱能退缩吗?不能啊!就得弘毅起来,跟那困难较较劲,把它给搞定了,这才叫本事。

记得有一次,我接了个大项目,那压力山大啊。

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的,感觉头发都快掉光咯!可我一想,这就是考验我弘毅的时候啊,咬咬牙坚持呗。

那段时间,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干活,终于把项目圆满完成了。

虽然过程辛苦得要命,但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真是没法形容。

再说这“任重道远”。

嘿,这四个字可太贴切了。

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呐!可能是照顾好家人,可能是为社会做点贡献,不管是啥,都不是轻松能完成的事儿。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家境不太好,父母身体也不好,他就肩负起了照顾整个家的重任。

他白天努力工作赚钱,晚上还要照顾父母。

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啊,但他却从来没抱怨过一句,一直咬牙坚持着。

我就特别佩服他,这就是真正的任重道远啊!咱活在这世上,就得有这种觉悟。

遇到困难别害怕,弘毅起来,扛起自己的责任,一步一步坚定地往前走。

虽然路远,但咱也不能放弃,得坚信总会走到目的地。

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像是咱人生的座右铭似的,时刻提醒着咱。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累,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句话,就又有了动力。

其实吧,咱每个人都是那个“士”,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担子要挑。

只要咱保持着那股子弘毅的劲儿,再远的路咱也能走到,再重的担子咱也能挑起来。

所以啊,让咱一起弘毅起来,奔向那任重而道远的未来吧!该拼搏时就拼搏,该努力时就努力,让人生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哈哈!。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范文(通用5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范文(通用5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范文(通用5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文素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每读《论语》至此,总是掩卷长叹,眼前浮现出闻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讲,王荆公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壮语,以及鲁哀公那“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的由衷感叹。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士子,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与鞭策中前赴后继地走上了那条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壮而又光辉的道路。

然而,当历史翻到公元21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刚刚席卷全球,全球化的脚步便毫不停息地汹涌而来。

沧海横流,英雄依然不断,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涌现,只是他们不再会被全民崇拜,而我们也只有在书中才能呼吸到些许英雄主义的气息。

当读书人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财富的原始积累又充满了原罪,我们除了信仰的缺失,更迷茫于人生价值的体现与前进方向的确立。

是英雄的时代早已不再,还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或许所有的太平盛世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于是时代便学会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道理。

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和有必要历尽艰险,去翻越那险的山峰。

山脚的景色同样精彩而又与众不同。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道德的高标在现代人追求个性解放,寻求个人信仰,并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呼号和实际行动面前轰然倒塌。

人们不再被要求应该如何,而是只被规定不能怎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地求学的同时,我们每个人又都必须不时地停下来,“生有所息”,面对自我,认识自己,去寻找人生的闪光与生命的救赎。

曾经,小资们读着村上春树,试着去享受寂寞,品味孤独,在机械无趣的工作与生活中体会苦中作乐般的幸福。

如今,更多的人在“休闲一一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号召下试着忙里偷闲,追求生活的质量与情调。

财富、成就并不是人生幸福的目标,如果“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就算身居要职,腰缠万贯,人的一生也是肃杀秋冬,毫无幸福可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曾荫权在北京宣誓就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温家宝总理监誓。

礼毕,温总理在谈话中引《论语》句赠勉曾荫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第八》,原文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皆以字称,独有若与曾参称“子”(敬称),故有人说《论语》是有子、曾子的门人编成的。

孔子弟子三千,颜回最贤,但早死,惟曾子得传孔子之道,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在孔门后学中具至高地位,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于曾子,而孟子则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曾子是曾姓祖先,作为曾姓一员,曾荫权可谓“与有荣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也可视作“曾氏家训”。

对曾荫权来说,此语当有亲切感。

然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何解?
弘毅,朱子注云:“弘,宽广也。

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

”朱子又转引程颐的话:“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其任而致其远。

”(见朱熹《四书集注》。

)据此可把弘毅译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或“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但弘毅还有另一解。

据章炳麟(太炎)《广论语骈枝》云:“《说文》:…弘,弓声也。

‟后人借强为之,用为强义。

此弘字即今之强字也。

”《说文》:“毅,有决也。

任重须强,不强则力绌;致远须决,不决则志渝”。

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中引章说,认为“弘毅”就是“强毅”。

强,刚强,坚强;毅,“有决心,有果断和不为外力所动摇的勇敢”(杨伯峻语)。

弘毅,即刚强而有毅力。

两种解释都通。

笔者则认为,把弘毅解作强毅似更合适一些。

显然,解读“弘毅”,关键在“弘”字。

弘字在《论语》中用法有二:一是动用法,义为“使之广大”,亦即弘扬、光大之意,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灵公第十五》)便是。

而“执德不弘”(《子张第十九》)则是第二种用法,此弘字即今之强字;若解作“大”或“宽”,则较牵强。

试比较一下两种译句:“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实行德而不够坚强”——细味其意,你不觉得后者更为顺贴些吗?
还要探讨一下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指的是些什么人?《论语》中“士”字共出现十五次,其义有三:(一)泛指一般人士,如“虽执鞭之士”(《述而》第七);(二)指读书人,如“士志于道”(《里仁第四》);(三)特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或有较高修养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就是指这种人。

这种士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以实现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推而广之,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故其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