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交规划发[2009]10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交规划发[2009]10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交规划发〔2009〕100号)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方案已经2010年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任务分工按时、保质做好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分析工作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一日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根据2009年第九次部务会议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完善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水平,根据国家有关经济运行分析要求,确定我部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

一、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安排及工作机制(一)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是对一定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的全过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以统计数据及调查获得的行业信息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结合上下游产业及其他相关行业资料,分析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未来一段时期的运行趋势,并提出预防或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定期开展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对于确保国家有关调控政策的落实,提高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采取“统一归口、分工协作”原则。

综合规划司负责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搜集、汇总、整理、分析有关的行业运行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编写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积极参与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0.12.03•【文号】厅质监字[2010]231号•【施行日期】2010.1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的通知(厅质监字[2010]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部属各单位:为做好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掌握施工安全事故情况,科学判断施工安全形势,我部于2006年确立了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并在国家统计局备案。

各地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福建、广西、贵州、重庆、上海、新疆等省份和长江航务管理局,按照事故统计制度要求,严格执行事故快报和“零事故”月报制度,进一步发挥了统计制度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事故统计分析,部进行了行业建设安全形势的趋势分析,加强了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增强了事故预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但是,事故统计制度执行中也存在报送质量不高、报送不及时、缺乏事故续报意识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畅通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送渠道。

依法进行事故统计、报送,是各相关部门的法定义务,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的第一责任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依法履行职责畅通事故报送渠道,确定工程安全监管部门和项目管理单位的负责人和填报人,将事故统计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考核体系,确保事故统计工作有效开展。

请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5日前将本单位负责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工作的分管厅领导、处室领导和事故统计填报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传真及电子邮箱报部质监总站。

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_.

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_.

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发布时间 2010-03-19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 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运输研究所 2010年 2月主要内容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经济运行重大影响因素重点联系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预测与建议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客运生产企稳向好,货运生产持续下降。

●收入增速放缓,成本明显下降,效益好于预期。

●交通规费及道路通行费有所下降。

●客运运输效率有所降低,货运略有提高。

●车辆结构继续稳步调整。

●客运班次有所增加。

【运输生产情况】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客运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7.14%,增幅比去年增加 2.99个百分点 (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4.15%;客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6.02%,增幅比去年增加 2.18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3.84%。

完成货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5.37%,降幅比去年增加 12.35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下降 3.02%;货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58%, 增幅比去年回落 10.52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7.94%。

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均有一定提高,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客运企稳向好,货运持续下降。

【收入、成本、效益变动情况】▲收入 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营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3.91%, 增幅比去年回落 17.1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21.01%。

客运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0.61%,,增幅比去年回落 2.99个百分点 (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13.6% ; 货运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9.40%, 增幅比去年回落 31.29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21.89%。

图 1-3收入变化幅度图▲成本 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营业总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0.61%,降幅比去年增加 23.2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22.59% ; 客运总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5.87%, 增幅比去年回落 7.75个百分点 (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13.62% ; 货运总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2.23%, 降幅比去年增加 40.36个百分点(2008年比 2007年增加 28.13%。

09年物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09年物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09年物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XX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与此同时,物流价格依然低迷,物流企业经营仍较困难,主要物流运行指标增长水平仍然慢于宏观经济增长。

要实现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快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前三季度物流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社会物流总额降转升20XX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速一季度下降%上半年下降%转为增长2%扭转了持续下滑势头。

扣除价格因素,可比增长%增幅比上半年提高个百分点。

反映出物流需求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企稳回升步伐有所加快。

在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中,进口物流总额受对外贸易下滑影响,同比下降%但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量的逐步回升,降幅比上半年缩小5个百分点。

进口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7%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个百分点。

工业品物流总额受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影响,同比增速降转升,一季度下降%上半年增长%前三季度增长%增幅逐季提高。

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达到90%,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反映出在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工业品物流是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前三季度物流实物量看,也呈现逐步回升势头。

前三季度,国内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呀口%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3个、个和个百分点。

特别是9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遏制了连续8个月的下滑势头,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航空货运量进入三季度出现较快增长,国际航线运量也止跌回升。

邮政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亿件,同比增长%(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勺比率继续降低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万亿元,同比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比去年同期降低个百分点。

在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为万亿元,同比增长%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保管费用为万亿元,同比增长%保管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9年1~6月汽车产销量保持高位增长,连续4个月超百万辆,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策性因素成为促进今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增长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7.70万辆和608.81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09%和17.66%,比1~5月的增幅分别提高了4.35和3.63个百分点。

图1 2007~2009年汽车产量月度走势图2 2007~2009年汽车产量月度同比增幅变化图3 2007~2009年汽车销量月度走势图4 2007~2009年汽车销量月度同比增幅变化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1~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基本呈增长趋势,3、4、5、6月连续月产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中:4、5、6月产销量均超过110万辆,连创历史新纪录;产销同比增长率1~3月起伏较大,3~6月上升趋势明显。

(一)乘用车市场稳步增长2009年1~6月,乘用车生产440.55万辆,同比增长20.58%;销售452.34万辆,同比增长25.33%。

其中,2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53.76万辆和253.30万辆,环比增长分别为35.86%、27.26%,同比增长分别为36.59%、44.09%。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交叉型乘用车是政策的最大受惠者,成为拉动整个汽车市场的主体,它们的增长贡献度分别为54.04%、41.6%。

图5 2007~2009年乘用车产量月度走势图6 2007~2009年乘用车销量月度走势1.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上升2009年1~6月,受燃油税实施、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增势明显,销售315.26万辆,同比增长44.93%,其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69.7%,比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71个百分点。

其中,1L<排量≤1.6L乘用车销售258.11万辆,占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的81.87%,同比增长41.45%。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8日】【来源:装备司】【字体:大中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从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2009年,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汽车产销稳定增长,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扩大,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增强,汽车摩托车下乡取得显著成效,新能源汽车战略稳步推进。

一、汽车产销量超1360万辆,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2009年2月份,我国汽车市场结束下滑势头,产销量逐步回升,从3月份开始产销量月月超过百万辆,全年汽车产销、乘用车产销实现双双超过千万辆的历史性跨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同比增加48.3%;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相较我国2002年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7%的历史记录高近10个百分点;产销增幅同比提高了43.3个百分点和39.6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和52.9%;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和28.4%。

其中,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2.47万辆和141.36万辆,同比增长145%和92%。

2009年,汽车销售环比、同比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1~4季度汽车销售环比增长分别为24.8%、27.8%、4.1%、11.8%,同比增长分别为3.6%、31.6%、73.8%和85.6%。

(汽车产销情况详见附图1~4)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3%;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9.7%,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2.7%,同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

2009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009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迎来了“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等一大批重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

城市建设大规模提速,铁路、航空、港口、公路、桥梁、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形势依然严峻,加上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交通组织任务更加繁重。

2008年,武汉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60.08亿元,较上年增长15.1%,高于2008年全国平均9.0%的平均增长幅度,人均生产总值为44290元(约6300美元)。

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791.31亿元,较上年增长24.8%,增幅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91亿元,较上年增长25.1%。

2008年,武汉市全市户籍人口达到833.2万人,较上年增长0.6%,其中7个主城区人口为477.3万人,较上年增加了0.7%。

全年人口自然增长2.04万人,净迁移人口1.72万人。

2008年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2.1亿元,较上年增长30.0%,其中基础建设投资592.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3%。

全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269.2亿元,较上年上升29.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约6.8%;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对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道路交通2.1道路设施2008年武汉市城区道路长度3034.7公里,道路面积580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75平方米。

2008年全市建设的大型交通项目40多项,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轨道一号二期工程、二号线一期工程和四号线一期工程仍有序建设;长江隧道工程建成通车,二七路大桥工程开建;二环线和三环线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主要道路南泥湾大道、琴台路、青化路等重要支撑性主要干道部分完工;重要立交道口岳家嘴立交、栅栏口立交已基本完工。

探讨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探讨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探讨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作者:王双发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加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

目前,在我国道路运输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决定着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运输方式和产业,其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社会进步的快慢,道路运输这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建设构成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比例。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的道路运输的几种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试着分析了道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几点作用,通过分析和讨论旨在促进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特点;作用交通运输业是国家重点管控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控制。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体现,除了像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生产水平之外,另一个衡量该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该国家的道路网的建设和道路运输的发展状况如何。

道路交通运输将社会生产上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这种联系包括了社会生产、物质分配、社会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等环节,起到联系国家工农业生产、城乡农村、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的货物和旅客运输方式之一,公里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交通运输改革以来,除火车、航空、水路之外的另一种较为方便的运输方式,是运输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

公路运输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安全、经济、舒适等,且以后将会实现始发地与目的地运输的直达,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运输方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路运势的主要特点1.公路运输操作简单,资金投入少,回报时间快我国对于道路运输的管理体制没有像水路运输、航空运输或者是铁路运输那样有着很严格的准入体制,一般来讲,公路运输所需要的设备相对较为简单和固定,一般仅为一辆客运汽车或者货车,并也进入运输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前期购置的车辆费用较其他运输行业来讲相对较低,并且能够实现在很短时间内回收成本获得利润回报,因此,公路运输的入行投资行为较为简单容易,且投资的回收期短,回报周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发布时间 2010-03-19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运输研究所2010年2月主要内容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经济运行重大影响因素重点联系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预测与建议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客运生产企稳向好,货运生产持续下降。

●收入增速放缓,成本明显下降,效益好于预期。

●交通规费及道路通行费有所下降。

●客运运输效率有所降低,货运略有提高。

●车辆结构继续稳步调整。

●客运班次有所增加。

【运输生产情况】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客运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14%,增幅比去年增加2.99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4.15%);客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2%,增幅比去年增加2.18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3.84%)。

完成货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37%,降幅比去年增加12.35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下降3.02%);货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8%,增幅比去年回落10.52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7.94%)。

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均有一定提高,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客运企稳向好,货运持续下降。

【收入、成本、效益变动情况】▲收入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营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1%,增幅比去年回落17.1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21.01%)。

客运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61%,,增幅比去年回落2.99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13.6%);货运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40%,增幅比去年回落31.29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21.89%)。

图1-3收入变化幅度图▲成本2009年度样本企业完成营业总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1%,降幅比去年增加23.2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22.59%);客运总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87%,增幅比去年回落7.75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13.62%);货运总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23%,降幅比去年增加40.3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28.13%)。

图1-4成本变化幅度图▲效益2009年度样本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63%,增幅比去年回落3.51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15.14%);实现净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32%,增幅比去年提高了15.78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12.54%)。

其中客运净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52%,增幅比去年提高16.0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增加21.46%);货运净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87%,降幅比去年增加了22.3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下降15.51%)。

客运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货运经济效益持续下降。

图1-5利润变化幅度图【交通规费及道路通行费情况】由于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取消了交通规费和部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2009年度样本企业交通规费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5.71%;通行费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32%。

两项合计2009年比2008年减少运输成本占运输总成本的7.36%。

【车辆结构分析】▲平均吨(座)位的变化客车平均座位26.18座,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23座,提高了0.89%;货车平均吨位11.70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36吨;提高3.17%。

▲客车结构变化高级客车12276辆,占客车总数的31.42%,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11个百点;座位数占客车总座位数的43.3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大型客车12886辆,占客车总数的32.9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座位数占客车总座位数的44.4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1个百分点。

▲货车结构变化厢式货车占货车总数的31.0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吨位数占货车总吨位数的18.50%,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61个百分点。

集装箱货车占货车总数的7.3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个百分点;吨位数占货车总吨位数的17.2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6个百分点。

专用货车占货车总数的22.4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6个百分点;吨位数占货车总吨位数的19.8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9个百分点。

图1-6车辆吨(座)位比较图总体来看,客车向大容量、货车向大吨位稳步发展;高档客车和大型客车占营运客车的比例、集装箱货车占营运货车的比例均有小幅增长,车辆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运输效率情况】▲客车效率客车的平均运距为91.83公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5%;平均车日行程为320.47公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8%;平均实载率为57.0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9%。

▲货车效率货车的平均运距为133.96公里,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12%;平均车日行程为237.2公里,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81%;平均实载率为60.39%,比去年提高了1.86%。

【客运班线情况】2009年企业客运总班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8%;其中一类班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5%。

第二部分经济运行重大影响因素2009年影响道路运输企业经济运行的重大因素有四项,其中政策性因素有:●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取消交通规费和部分道路通行费,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运输成本。

●颁布新的《汽车运价规则》和《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确立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实现了燃油成本补偿。

市场性因素有:●燃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导致了燃油成本的波动。

●城际列车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开通的巨大冲击。

【燃油消费税改革的影响】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是道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逐年增长的势头。

以下是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6-2008年度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占运输收入、运输成本的比例变化表。

表2-1 2006-2008年度交通规费占运输收入的比例变化表表2-2 2006-2008年度交通规费占运输成本的比例变化表2009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决定: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依法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建设资金;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

按照改革方案,从2009年起,取消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和公路客货运附加费;部分省份逐步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第一批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江西五省从2009年2月21日起,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388个,涉及公路里程21325公里;第二批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七省从2009年4月30日起,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875个,涉及公路里程49518.8公里;之后,2009年5月1日零时起,重庆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2009年6月1日起,山西省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以下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情况。

表2-3 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情况表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中信证券研究部取消交通规费和部分二级公路收费,大大降低了道路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

道路运输企业上半年利润大幅度提高,取消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占很大因素,当然这也与2009年上半年车用燃料油价格上升幅度不大有关。

2009年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占运输收入、运输成本的比例如下表。

表2-4 2009年1-4季度交通规费占运输收入的比例变化表表2-5 2009年1-4季度交通规费占运输成本的比例变化表燃油税改革前后道路运输企业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占运输收入、运输成本变化比较如图2-1。

图2-1燃油税改革前后交通规费和道路通行费占运输收入、运输成本变化比较图【新《汽车运价规则》、《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的影响】2009年年 6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联合印发了《汽车运价规则》和《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改进了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输价格管理形式,缩小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范围,扩大了市场调节价的范围;简化了计价方法,减少了价格种类;进一步体现了市场价值规律,维护了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到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陕西、吉林、湖南、山东、辽宁等省实行了运价油价联动办法,用于补偿成品油价格上涨造成道路客运成本增加,维持道路运输的正常运营。

随着运价油价联动机制的全面实施,必将对道路运输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燃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成品油价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控。

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

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

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

2009年,国内成品油共调价9次,其中三降、五升、一次维持不动。

以北京地区0#柴油为例,调价情况见下表。

表2-6 2009年北京地区0#柴油价格变动表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运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16家重点联系企业10月份的运行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燃料价格上涨已经使道路运输企业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不但影响到它们的发展,而且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以下是燃油价格变动对运输成本影响分析表。

表2-7 燃油价格变动对运输成本影响分析表可以看出,以2009年10月份16家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客运燃料成本合计为38558.14万元;燃料成本占客运总成本的33.55%左右;客运利润27500.09万元。

燃料价格涨价后,企业测算汇总燃料成本将增加4803.44万元,如果按照涨价后6.6元/升与10月份实际差价测算,燃料成本将增加12033.29万元,导致客运利润下降43.8%。

货运燃料成本合计为6144.67万元;燃料成本占货运总成本的25.03%左右;货运利润507.13万元;燃料价格涨价后,企业测算汇总燃料成本将增加293.32万元,如果按照涨价后6.6元/升与10月份实际差价测算,燃料成本将增加133.01万元,导致客运利润下降。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出现亏损(样本企业填报10月份实际油价较高,为6.46元/升)。

【铁路提速和高铁专线的影响】随着铁路不断的调图提速,特别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相继开通,标志着中国迈入“高铁时代”,对道路客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