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方法技巧: 1.在散点坐标图中,需要将散 点回归,找到其要素的相关性。 2.将散点分类,找到其横坐标 或纵坐标的优势(多、强、大、 长等)。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平面正三角 坐标图
平面多维坐 标图
三维坐标图
折线图、曲线图、 柱状图、散点图、 气泡图、组合图等
正四边形统计图、 雷达图、玫瑰图等
走近高考——近五年江苏高考试卷统计
时间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题号
9-10、 11-12、 13-14、 17-18
比重 33.3% (%)
坐标图 折线图、 类型 曲线图、
排放量等
备考建议:坐标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查。对 于图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从坐标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找规律, 提取图中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定性的原因分析和阐述。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1.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绝对数量 如:气候资料图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柱状图、 组合图
9-10、 11-12、13-14、
11-12、 21-22、23-24、
27、28、 25-26、27、28、
29
30D
28%
33.3%
7-8、 10、25-26、 25-26、 27、30D
27
13.6%
18.2%
折线图、 曲线图、 柱状图、 组合图
折线图、曲线图、 折线图、

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统计图表的判读

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统计图表的判读

专题一数据剖析( 2)第二节统计图例 1 现在世界体现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多元化差别。

依据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散布相对均匀,而在日本却高度集中,其原由是什么?(2)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反应收入水平,以教育入学率指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

依据这两个指数的组合关系,将上图中12 个国家代码按四个一组成分三类:;;。

(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当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读以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出口产品的种类上看,中国与欧盟的主要差别是,说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拥有很强的性。

②从长久看,中国只有经过等举措才能提高产品的全世界竞争力。

(4)依据以下资料与图,剖析撒哈拉草原以南非洲热带草原天气区社会贫穷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资料自上世纪 70 年月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贫穷化问题日趋严重。

此地区人均公民收入仅为高收入国家均匀水平的 1.75%, 国内生产总值多年均匀增添率为0.6%,欠债负担深重;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1%和 1.4%,成人文盲率是世界均匀水平的 2 倍;使用卫生设备与安全饮水人口分别为7%、45%,结核病、疟疾、艾滋病等状况严重。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表示了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1~3 题。

1. 该国西部地区的特色是()A.面积大B. 人口少C. 科技力量强D. 淡水资源丰富2. 该国最有可能是()A.美国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中国3. 该国东部河流多注入()A.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以下图中 P 和 Q 点为欧洲某国某自然保护区不一样季节测定的土壤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此中, P 点是冬天测定的数据, Q 点是夏天测定的数据。

读后回答4~5 题。

4. 该土壤散布地区的天气种类可能是()A.温带大海性天气B.地中海天气C.温带大陆性天气D.热带荒漠天气5. 据图可知,该土壤()A.冬天时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败B.不一样季节 ,构成物质的固体颗粒、水分和空气的体积分数变化都较大C.酸性强,可能为红壤D.在 P 点时,土壤的保温性可能不够好以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表示图”,读图回答6~8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20
40
60
80
0 100 %
第一产业
活学活用
图1 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1回答1—3题
•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 •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三)
地理统计图表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 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从福建高考以及其他各省市的地理高考 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 考点。
• 对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研究: •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 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 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 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 能源等; • (2)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统计图表的形式多 种多样,主要以数据据表格、曲线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主要呈现方式。有 新颖性、综合性的。 • (3)高考地理试题中,以统计图表设计的试 题难度一 般不大,以中等难度、简单题偏多。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年径流量(亿立 方米) 500 400 降水量 –(1)坐标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直角坐标图: 200 –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三类统计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三类统计图的判读

类型二
类型三
冷锋
7
@《创新设计》
气温
反气旋 气旋 暖锋 冷锋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创新设计》
图中反映的是月份与降水、气温的关系,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此
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基本相同,但在读数时,
要注意取坐标轴的平行线,而不是垂线。
8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创新设计》
9
类型一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13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类型二 三角坐标图
@《创新设计》
1.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 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 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 100%,而不能小于或大于100%。 (3)三个坐标轴上所标数值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 则其他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
14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2.箭头指向法判读三角坐标图 第一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下图。
@《创新设计》
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
三条斜线。
第三步: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
上的坐标。如上图所示甲点:(a:20%,b:40%,c:40%)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讲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突破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讲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突破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12-
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12/10/2021
-13-



(1)认清图名:图名能够说明该图的主题内容。 (2)看清纵、横坐标所示要素和标注内容。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 表示地理事物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如“世界人口增长图”中的曲线, 表示世界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 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变化图”中,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数 值大小。 (3)注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不仅要注意多少、强弱、增减的 变化,还要区分出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否则就无法总结出 地理变化规律。另外还要关注极值,并解释其成因。 (4)解读坐标图要全面比较量化信息。如对比两幅降水量柱状图 的降水量多少时,不能仅看降水柱高度,还要看清坐标单位数值是 否统一。
2012 1.00 1.21 1.12 1.52 0.98 1.42
2013 1.00 1.23 1.11 1.53 0.97 1.58
12/10/2021
-26-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A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类型
箭竹及 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 高山灌 裸地 丛草甸
比重
/%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2/10/2021
12/10/2021
-32-
-33-
1.在该水源地内( A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12/10/2021

新课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统计图表的判读

新课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统计图表的判读
核心点二 结构图的判读技巧
结构图一般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仔细看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
第5页/共37页
(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8页/共37页
变式练习1 读“某地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回答(1) ~(2)题。
第9页/共37页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A到E反映的是 ( )A.城市化现象 B.郊区城市化现象C.逆城市化现象 D.再城市化现象(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 ( )A.D阶段 B.B阶段C.E阶段 D.F阶段
答案 3.D 4.D 5.B
第20页/共37页
读“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回答6~8题。6.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题,Ⅰ处于原始低增长阶段,经济落后,A说法错误。Ⅱ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B说法正确。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应该是发达国家,Ⅲ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 11.A 12.B 13.B
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4~15题。
解析 由图可知,距离五角形中心越远,比例值越大,结合图例可知,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四第讲统计图的判读全国通用

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四第讲统计图的判读全国通用
第二十八页,共2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3讲。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二维坐标图是坐标图中最简 单的一种,判读时必须注意横、。3 条曲线分别代表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柱形统计图也
No 称直方统计图。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shùjù)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D.变化周期
第六页,共29页。
①这类坐标图一般用于数据的读取,进而判断地理事物。 ②判读这类图表,需要明确(míngquè)坐标图的绘制原理,多个坐标 轴交汇的点为坐标原点,沿各个坐标轴延伸方向数值变大。如 图 4 -3 -4 的甲图中土壤成分组成中水分占 20% ,矿物质占 40%。从乙图中可读出 7 月份高温多雨,1 月份低温少雨,可确 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信息加工】①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消费总 量与人口总量的比值为人均(rén jūn)消费量→可知美国最大;②四个国 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煤炭自给率=煤炭生产量/煤炭消费
【答案(dá àn)】(1)B (2)D
量。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 yòng)】 读某地(mǒu dì)径流、水蚀统计图(图 4-3-11),回答 2~3 题。
(3)线形(xiàn xínɡ)图:
线形图主要包括曲线图和折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是采用 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qíngkuàng)和发展趋 势的统计图。该统计图可以用来详细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也可用来详细分析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一般分类轴(X 轴)用来代表时间的变化,并且间隔相同, 而数值轴(Y 轴)代表各时刻的数值的大小,如图 4-3-7 的黑子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及其应用46页PPT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及其应用46页PPT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 的判读及其应用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Nhomakorabea莎士 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1.看图名2.读题目,画关键词3.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4.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图表类型考点描述用语判读方法变化型统计图表读数用直尺读,留意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特殊点注意点:单位、正方向描述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副词:一直、持续、大致、总体动词:上升、下降、增多、减少、稳定、不变、波动观察数据大小变化和图形变化描述变化速度并分析原因快、慢、变化率、变化幅度、增长倍数等斜率、计算描述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周期性、季节性等观察图形变化特点结构型统计图表读数有些统计图用减法读数计算比例与数量比例、比重、XX率、占%注意点:找准基数、结构是否完整、比例与数量变化不一定同步分析主导因素比例最大的因素相关型统计图表描述相关关系正相关、负相关画出线性关系函数图像属性型统计图表判断所属类别根据类别标准判断组合型统计图表比较、综合注意点:看清图例,注意图形与坐标一一对应五、专题训练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A.E、F B.F、GC.E、H D.F、H3.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A .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 .单位距离运费最高C .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D .总是收益最低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4—5题。

(双选) 4.下列有关于两中人口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 .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 .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乙国代表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 5.甲、乙两国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 A .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 .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C .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D .甲国劳动力日趋短缺 读“青海湖近百年水位变化曲线图”,回答6—8题。

6.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 .海上内循环B .内陆循环C .海陆空循环D .海陆间循环 7.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未能..起到的作用是 A .灌溉农田 B .保护物种 C .旅游观光 D .调节气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百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B .以1940年为界,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幅度后50年比前50年增长了2倍C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是连续干旱,降水少D .青海湖水位下降使湖水含盐量增加,鱼类资源急剧减少 9.读“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 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拉丁美洲年 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②北美洲年 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没有变化;③亚洲 的人口死亡率始终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④欧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同期大洋洲的 人口出生率A .①②B .③④C .①③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年)31943198 3202 3206 湖水水位(米)D .②④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A .雨水下渗逐年减少B .地表破坏愈加严重C .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D .植被逐年增加11.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退耕还林B .退耕还湖C .退耕还牧D .毁林开荒 12.读下图,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1978—2003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B .1988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曾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C .2003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2002年增长了约65%D .从1990年开始,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翻两番”大约用了12年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如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回答13—15题。

13.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A. 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 99%B.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C.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 在400mm 以下D. 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14.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 甘肃、河北B. 新疆、内蒙古C. 陕西、宁夏D. 青海、西藏15. 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B.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 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1978-2003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情况图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进出口总额(亿美元)-50.00.050.0100.0150.0200.0250.0增幅(%)进出口总额增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

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

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16—18题。

(双选)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约占其在亚洲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B.目前日本在非洲没有投资C.日本在北美地区的投资额没有变化D.投资比率减少最快的是欧洲地区17.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18.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A.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B.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C.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D.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完成19—20题。

(双选)19.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B.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C.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D.河流夏季时的水质较好,冬季时的水质较差20.影响上述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A.流域内人口密度 B.流域内污水排放量C.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D.河流径流量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图中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柴和其他),回答21—22题。

21.图中④表示的能源是A.天然气 B.石油C.煤炭 D.木柴①②③④⑤22.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了 生物能源开始于A .18世纪80年代B .19世纪80年代C .20世纪初D .20世纪50年代右图是巴西不同农场规模农户数累加百分率图与所占全国农地面积的累加百分率图,其 中横坐标将各农户按农场规模由小至大依序排 列而成,而图中数字即代表农场规模。

读图回 答23—24题。

23.大部分农户的农场规模为A .<1公顷B .1—100公顷C .100-1000公顷D .>1000公顷 24.农场规模1000公顷以上的大地主农户数 所占百分率及其所占农地面积的百分率分别是A .99%及56%B .1%及44%C .1%及56%D .99%及44%读右图,回答25—27题。

25.若a 、b 、c 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 的就业构成比重,则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城市化 水平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26.如果a 、b 、c 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 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科技投入、生产资料投入, 则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27.若a 、b 、c 分别表示工业区位因素中原 料、技术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则③可能是A .制鞋厂B .汽车厂C .炼铝厂D .制糖厂读我国农业产品区际贸易格局示意图(当生产量与消费量相等时,为贸易临界线),回答28—30题。

农地面积累加百分率%农户数累加百分率(%)100000公顷 (含以上)10000公顷1000公顷100公顷1公顷农户数累加百分率(%)农地面积累加百分率(%)acb3241率率区际贸易临界线1993年贸易比?Ê(0.00)1997年贸易比?Ê-1.00-0.501.000.500.00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中国1980年和1990年城市金字塔28.1997年与1993年比较,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 .上海B .海南C .吉林D .广东29.促进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C .交通条件的改善D .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30.形成上图所示的区际贸易格局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科技B .气候C .地形D .市场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的城市金字塔规律。

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图,完成31—32题。

31.按照城市金字塔规律,1980年我国城市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是A .10—20万人口的城市B .20—50万人口的城市C .50—100万人口的城市D .100—200万人口的城市 32.1980年至1990年我国50—100万 人口的城市晋级为100—200万人口的城市 数目是A .10个B .12个C .14个D .16个33.从右图看出,大部分国家人口自然 增长率与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下 列国家中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A .英国B .中国C .肯尼亚人口自然增长率D.布基纳法索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