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沙门氏菌简介

合集下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07.033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贾立达(辽宁省北镇市青堆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镇21300)摘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病菌而发生的一种禽类疾病,鹅、鸭、鸽等也可感染发病。

各种类型的鸡场都可出现发病,且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发生,尤其是在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鸡场更加严重,主要诱发病因是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等。

如果雏鸡感染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大部分会发生死亡,但耐过后会长时间携带病菌,成年后产出的鸡蛋带菌,如此代代相传,严重损害养禽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关键词:蛋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疫情处理;严格消毒;净化中图分类号:S85&31文献标识码:B 11.1易感动物鸡和火鸡是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菌病的禽类,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鸡,火鸡要低些%体重较大的褐壳蛋鸡易感性要比体重较轻的白壳蛋鸡高些;母鸡的发病率要比公鸡高;雏鸡患病后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而成鸡往往呈隐性感染。

1.2传播途径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垂直传播。

这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即使用带菌种鸡产出的蛋进行孵化,出壳的雏鸡就会带菌。

这些雏鸡一般在育雏期出现发病,病死率较高,耐过的会变成带菌者,用其作为种鸡,所产的蛋又会带菌,如此代代相传,出现恶性循环%水平传播。

该病可通过消化道进行横向传播,即鸡接触污染病菌的垫料、饮水、饲料等就会感染发病%也可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机械传播,常见的传播媒介有苍蝇、老鼠、甲虫等。

也可进行交配传播,如种鸡场采取人工授精,使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输精器具或者污染粪便的器具、精液,此时只要有少数患病,就会扩散至全群%另外,还可通过污染的防疫器械和断喙传播。

此外,饲养管理不规范会加速传播,如育雏温度调控不合理,舍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062—02内卫生条件差,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孵化过程没有严格消毒,搭配饲料不科学,鸡群发生啄癖等,都会促使病情加重。

蛋鸡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诊断与防控

蛋鸡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诊断与防控

摘要:蛋鸡沙门氏囷病和大肠杆囷病 是由不同病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两种病菌传染病的 发病症状及病变特征,采用科学的诊断 方法,了解该病发生、发展及流行规 律,掌握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蛋鸡; 诊断;防控1蛋鸡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所 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和 肠炎等病症。

无鞭毛的鸡白痢沙门氏 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引起鸡白痢 和鸡伤寒,而有鞭毛沙门氏菌引起的 疾病统称为鸡副伤寒。

肠炎沙门氏菌 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鸡副伤寒的常见 病原体,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公 共卫生意义重要。

沙门氏菌病可发生 于各种年龄的鸡,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成年鸡常隐性 带菌,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

沙门氏 菌既可通过带菌卵垂直传播,也可进 行水平传播。

1.1 症状先天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在出壳后迅速发病,病雏粪便和飞绒严重污 染饲料、饮水、孵化器和育雏器。

出 壳后感染的雏鸡7d 后发病。

病雏精神 不振,采食减少或废绝,两翼下垂, 绒毛松乱;腹泻,粪便呈掇糊状;有 时干结的粪便封住肛门,排便时发出 尖锐叫声。

有些病例出现关节肿胀和 全眼球炎。

病程短的1d ,一般为4耀 7d 。

20日龄以上雏鸡病程较长,极少 死亡。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 性病例或带菌者。

成年鸡感染一般无 临床症状,产蛋量与受精率有所下降。

少数病鸡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羽毛 凌乱,鸡冠、肉髯苍白;排出白色或 黄色稀便,渐进性消瘦,产蛋下降。

1.2病变雏鸡肝脏呈土黄色,在心肌、肺 可见灰白色坏死结节。

卵黄吸收不良, 脐炎,胆囊肿大,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而扩张。

肠道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 症。

盲肠有干酪样渗出物,有时还混有血液。

育成鸡肝脏肿大,呈暗红色 至深紫色(鸡伤寒病例可呈青铜色), 表面有散在或弥漫性坏死灶。

脾肿大, 表面有坏死点。

小肠出血严重,有时 可见溃疡灶。

成年母鸡常见卵子变形、 变色、变质,病变卵子坠人腹腔,引 起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粘连。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控方法 - 养鸡技术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控方法 - 养鸡技术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控方法-养鸡技术1 流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该病引起的危害程度根据蛋鸡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体重较轻的白壳蛋鸡具有较低的易感性,体重较大的褐壳蛋鸡具有较高的易感性;母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公鸡相对较低;雏鸡患病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成年蛋鸡往往呈隐性感染,这是由雏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条件较差、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宜等因素容易引起该病,并导致死亡率提高。

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垂直传播,即带菌种鸡产出的种蛋经过孵化的雏鸡会携带病菌。

这些雏鸡通常在育雏期出现发病,且死亡率较高,即使能够存活也会成为带菌鸡,如果这些鸡继续作为种鸡应用,又会产出带菌的种蛋,从而周而复始发展成恶性循环。

2. 临床症状发病雏鸡表现出精神不振,缩颈闭眼,怕冷,往往挤成一堆;排出白色石灰样或者浆糊状粪便,在肛门周围的绒毛上黏附,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清除,往往会由于导致肛门堵塞而发生死亡。

部分病雏还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张口喘气;部分还会伴有关节明显肿胀,从而引起跛行。

对于最急性的病例一般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

育成蛋鸡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病鸡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并伴有下痢,往往零星发生死亡,无法出现产蛋高峰。

成年蛋鸡通常呈隐性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产蛋率相对较低,且种鸡的受精率、种蛋孵化率都有所降低,种蛋孵出的后代雏鸡容易在5日龄内出现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养殖:/]。

3 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鸡肝脏、脾脏等组织,分别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平板、ss琼脂中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板上长出无色半透明的较小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也能够长出无色透明菌落,但呈中等大小,中央隆起,边缘整齐;在SS琼脂培养基上长出无色透明的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

形态观察。

在无菌条件下分别用接种环挑取SS琼脂、麦康凯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放在载玻片上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细菌形态。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Salmonella)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该病在蛋鸡养殖中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严重影响着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

对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行病学特点1. 聚集性流行:蛋鸡沙门氏菌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由于环境卫生差或饲养管理不善,尤其是饲料、饮水或环境中受到污染时大规模传播。

特别是在密集饲养环境下,容易发生蛋鸡沙门氏菌病的聚集性流行。

2. 潜伏期短:感染蛋鸡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天,少数可长至5天。

在潜伏期内,蛋鸡可能并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已成为病原携带者,并可以通过排泄物传播给其他蛋鸡。

3. 季节性流行:蛋鸡沙门氏菌病在夏秋季节较为多发,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是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季节。

二、临床症状在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感染初期,蛋鸡可能并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食欲下降和精神萎靡等轻微症状。

随着病情的恶化,蛋鸡可能出现以下临床症状:1. 腹泻: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稀溏状,严重时甚至带有脓血。

腹泻是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引起的。

2. 发热:感染蛋鸡沙门氏菌后,蛋鸡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41℃左右。

3. 食欲下降:蛋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常常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

4. 呼吸困难:蛋鸡沙门氏菌病在严重病例中,蛋鸡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气喘和倒地等症状。

5. 精神萎靡:感染沙门氏菌后,蛋鸡表现出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6. 生长发育受阻:蛋鸡沙门氏菌病严重影响了蛋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体重增长缓慢,产蛋量减少。

三、剖检变化1. 肠道病变:感染沙门氏菌后,蛋鸡的肠道常常出现炎症病变,包括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情况。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重要传染病,主要侵袭民间蛋鸡。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控蛋鸡沙门氏菌病,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1. 病原学特征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属细菌,主要为沙门氏菌亚种Enteritidis和Typhimurium。

这两种亚种在蛋鸡中引起的沙门氏菌病是最为常见的,其感染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2. 传播途径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空气和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感染鸡群中的健康鸡,尤其是母鸡和蛋鸡。

感染的鸡蛋和蛋壳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 流行病学特点蛋鸡沙门氏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流行,尤其在养殖密集的地区更为常见。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加强对蛋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二、临床症状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粪便异常、食欲下降、产蛋率下降等。

具体表现如下:1. 粪便异常感染了沙门氏菌的蛋鸡会出现粪便异常,主要表现为黏稠、臭味浓烈的褐色或绿色粪便。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血便、水样便等症状。

2. 食欲下降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患者食欲下降,对饲料的摄食量减少,严重影响了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3. 产蛋率下降受到沙门氏菌感染的蛋鸡,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甚至有的蛋鸡会完全停止产蛋。

4. 其他症状除以上主要症状外,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羽毛蓬松、体重减轻等症状。

三、剖检变化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肠道和卵巢等脏器上,常见的变化包括:1. 肠道变化受感染的蛋鸡肠道内可见充满浆液性液体和混浊的结肠内容物,肠粘膜可见充血、水肿和溃疡等病变。

部分脏器可能有出血点和瘀斑。

2. 卵巢变化受感染的蛋鸡卵巢受到炎症的影响,卵泡发育不良,卵黄囊的形态和大小不规则,严重影响了蛋鸡的产蛋性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摘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本文从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重点分析了该病在鸡群中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描述了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表现和严重程度;在剖检变化方面,讲述了病理学变化和病原学检测的关键点;在防控措施方面,提出了加强消毒、隔离患病鸡只和定期检测等措施。

结论部分则强调了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呼吁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加强对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监测和管理,以减少疫情对家禽产业的危害。

【关键词】蛋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控措施、预防控制、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蛋鸡沙门氏菌病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蛋类或由感染的蛋鸡排泄物污染的食品而传播。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蛋鸡的排泄物、卵壳表面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中。

感染后,人体常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由于蛋鸡沙门氏菌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较大,因此预防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蛋鸡养殖环节的管理,确保卫生条件的卫生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做到从源头杜绝疾病传播的可能,也是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通常在蛋鸡群体中广泛传播。

其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途径:蛋鸡沙门氏菌病主要通过粪便、食物和水源传播。

沙门氏菌存在于感染鸡的粪便中,通过污染环境,其他鸡只容易受到感染。

2. 季节性:蛋鸡沙门氏菌病在夏季和秋季流行较为严重,气温和湿度适宜沙门氏菌生长繁殖,因此这两个季节是病情高发期。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可造成严重的动物和经济损失。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尤其在我国的养鸡业中,也时常发生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疫情。

了解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一、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主要通过饮水、饲料、粪便、粉尘以及人员和设备的传播而感染。

在鸡群中,如果存在感染者,该病会迅速传播并造成严重的损失。

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且对热、酸、干燥和化学药物均有一定耐受性的细菌,这也增加了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风险和难度。

1. 急性型急性型蛋鸡沙门氏菌病病症临床表现为鸡腹泻,腹部蓬松发胀,粪便呈浅绿色至稀水样,严重者可能出现血便。

同时鸡群的食欲减退,蛋产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腹膜炎、肠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亚急性型蛋鸡沙门氏菌病病症表现为鸡腹泻、食欲不振和蛋产量减少。

临床上可见腹泻鸡群中有个别鸡出现羽毛脱落、肛门周围粪迹粘附等现象,尸检可见肠道充血、水肿,大量粪便液体或半流质状。

慢性型蛋鸡沙门氏菌病表现为鸡群整体健康状况下降,生长速度缓慢,蛋产量下降,部分鸡出现慢性腹泻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腹水及多发性病灶等症状。

1. 病理变化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

尸检时可见肠道及其淋巴滤泡肿大,大量浅表性出血点及糜烂,肠腔内有大量液体积满,肠粘膜表面有附着膜屑,严重时可见肠道穿孔。

2. 细菌学检查对疑似蛋鸡沙门氏菌病的病例,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如细菌培养、鉴定,以确认病原体。

还需要进行荧光抗体直接染色和PCR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原体的存在和种类。

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预防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

必须保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卫生,减少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几个方面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基本知识。

病原学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三层膜组成,包括外层多糖、胞外膜和细胞壁。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人和动物的肠道、粪便、泥土、水源等多种环境中分离出来。

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共有2900余个不同的血清型,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致病,其中以鸡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和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的致病性最强。

流行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该病毒的家禽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泻、呼吸急促、肿脚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由于鸡沙门氏菌病的恶性程度和传染性,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非常大。

一旦鸡群中出现沙门氏菌感染,往往会导致整个养殖场的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保持环境卫生。

养殖场的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废弃物产生。

同时,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体在养殖场中的存在和传播。

2. 做好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应注意质量和卫生,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和新鲜,每日更换水源。

3. 定期检测健康情况。

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确保其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病例,需要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4. 实施疫苗接种。

合理选用高效的疫苗,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能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威胁。

为保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鸡蛋沙门菌感染及公共卫生专业:畜牧兽医学生姓名:学生证号:指导教师:畜牧系2012年6月鸡蛋沙门菌控制及其公共卫生意义***(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摘要沙门菌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是长期困扰养禽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鸡蛋召回事件让鸡蛋的沙门菌感染再次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

沙门菌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品传播两种途径感染鸡蛋。

虽然鸡蛋存在一些物理和化学屏障以抵抗沙门菌的侵入,但这种抗菌能力是有限的。

为了更好的控制沙门菌爆发,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

此外,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从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管理以及鸡蛋的加工、存储和消费等方面详述了如何降低鸡蛋感染沙门菌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沙门菌鸡蛋安全传播途径控制措施1鸡蛋与沙门菌感染沙门菌是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比较常见。

感染后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腹泻和呕吐等。

近几年,人通过食用鸡蛋感染沙门菌的案例不断出现。

如今年美国在5月份出现首个病例后,但8月份疫情已蔓延至全美,其持续时间之长和蔓延地区之广为多年来罕见。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疫情通报,2010年5月开始,美国几个州先后出现了沙门菌疫情,多数病人都是食用鸡蛋后染病。

这些鸡蛋都是由爱荷华州两家食品公司生产,在声场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卫生问题导致沙门菌污染。

病人此前多吃过餐厅永生鸡蛋制作的沙拉,或是喝了放了生鸡蛋的汤。

到2010年9月份全美各地已接到2000多个可疑病例报告,超过往年同期病例数的两倍,全美回收鸡蛋数目已增至逾5亿个。

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事件引起了各国对鸡蛋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虽然美国的沙门菌事件并没有影响到我国,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我们要高度重视。

一是我国年轻人的饮食习惯逐步西化;二是鸡蛋消费量和消费方式不断增长和变化;三是我国市场上所销售的鸡蛋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清洗、灭菌处理的原始产品,蛋壳表面可能会携带一些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危害人体健康。

鸡蛋被认为是自然界中营养最丰富和经济的食品之一。

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的同时,鸡蛋还为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由鸡蛋引起的沙门菌感染被认为是人类感染沙门菌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常情况下,老人、小孩以及一些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容易感染沙门菌,感染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会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

美国每年约有370万人感染沙门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400万到1亿多美元。

我国沙门菌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据调查分析,从1983-2002年的20年间,山东省共发生沙门菌食物中毒286起,11228人中毒,15人死亡,病死率达0.13%。

2鸡蛋感染沙门菌的途径沙门菌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沙门菌包括6个亚种约2500种血清型。

养鸡生产中分离频率最高的两类沙门菌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

他们都对人类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

鸡蛋感染沙门菌的途径可分为两类:水平感染和垂直感染。

一方面,沙门菌经过上代种鸡的感染对下一代造成传染,或经过鸡的口腔进入消化道便可侵袭鸡体多个器官,如:肾脏、肝脏以及生殖道。

蛋黄和蛋清在生殖道内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因此感染细菌。

这种方式称为鸡蛋沙门菌的垂直感染;另一方面,在蛋壳形成后,泄殖腔内的细菌可能污染蛋壳表面并在产卵时由于温度变化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气孔进入鸡蛋内容物;第三:鸡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沙门菌的感染。

后两种方式称为鸡蛋沙门菌的水平感染。

不同感染方式造成鸡蛋感染沙门菌的规律不同。

感染了沙门菌的鸡群一般在其产蛋末期仅有5%的母鸡排菌,产蛋早起则更少一些。

病鸡排菌的频率受到短期应激因素的影响,如缺水、断食、换羽或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等都会引起病鸡沙门菌的排泄量增多。

在水平感染途径中,沙门菌首先通过接触性传播感染鸡蛋蛋壳,然后通过渗透作用侵入鸡蛋内部。

3鸡蛋中沙门菌感染的检测对于鸡蛋沙门菌感染的检测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测,二是检测卵黄中的抗体水平[1]。

由于鸡蛋的自我保护机制,鸡蛋中沙门菌的感染率通常极低,若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进行沙门菌的监控成本很高,而且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若通过卵黄中抗体水平的变化来检测沙门菌的感染率则可能会受到养殖场免疫措施的影响从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

目前在美国和欧洲采用传统的方法对鸡舍中的灰尘和粪便进行检测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监控措施。

研究表明鸡舍内沙门菌生长的最佳场所是地面、板条、蛋箱和喂料机。

该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但不能直接反映鸡蛋的安全性。

3.1水平感染规律研究通过对鸡蛋实施沙门菌的人工感染实验研究鸡蛋沙门菌的水平感染规律表明,毒性较强的肠炎沙门菌能透过蛋壳和壳膜感染鸡蛋内容物,当感染浓度低于3×109cfu/ml时随着感染浓度的降低和保存时间的延长,蛋壳表面、壳膜以及鸡蛋内容物中肠炎沙门菌的检测率逐渐减低。

而对于没有鞭毛的鸡白痢沙门菌当感染浓度为1.4×108cfu/ml时,只能在蛋壳表面和壳膜上检测到沙门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鸡白痢沙门菌很快死亡。

3.2 市场上鸡蛋和毛蛋感染沙门菌状况检测通过检测从市场上购买的130个未包装鸡蛋沙门菌感染状况,发现蛋壳表面沙门菌的检出率为0.76%,鸡蛋内容物中没有检测出沙门菌。

对毛蛋中沙门菌的检测发现蛋壳完整的毛蛋不同部位的检出率为1%~5%,破壳毛蛋的检出率高达15%~20%。

这表明水平感染的比例更大。

4预防鸡蛋感染沙门菌的措施4.1鸡蛋生产过程中对沙门菌的监测对沙门菌的监测是风险评估和有效控制细菌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2]。

在实验条件下母鸡感染沙门菌后根据感染剂量和血清型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如:精神萎靡、腹泻、厌食、产蛋量的下降甚至死亡;同时母鸡血清和卵黄中的抗体水平会升高。

而在生产实践中感染了沙门菌的母鸡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尤其是成年母鸡。

感染了沙门菌的鸡蛋也不会表现出任何特征。

为了更好的控制沙门菌对鸡蛋的感染,必须对在整个鸡蛋生产过程中对沙门菌实施监控。

监控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鸡沙门菌感染的严重性、检测方法的选择以及统计分析方法。

其中沙门菌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所选样本、样本含量大小、检测频率有关。

检测的样本主要包括鸡舍中的灰尘、粪便以及鸡蛋。

4.2降低环境中沙门菌浓度从人工感染鸡蛋沙门菌实验中可以看到,感染比例随着感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检测毛蛋的实验中证明水平感染的比例更大。

因此为了防止鸡蛋被沙门菌感染,首先要做好环境以及和鸡蛋接触的器具、包装等物品的消毒工作,防止鸡蛋沙门菌的水平感染。

环境卫生是鸡蛋感染沙门菌的重要原因之一。

鸡舍中的灰尘、鸡的绒毛是沙门菌水平传播的重要途径。

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包括对卫生死角的清理以及对废弃物,尤其是剩余饲料和死鸡的处理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防止细菌的滋生,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鼠、苍蝇等沙门菌携带者的数量。

通过环境消毒以杀灭细菌可以有效地降低沙门菌传播的可能性。

4.3控制垂直感染源4.3.1 实施鸡群的白痢净化在生产中为了保证下代雏鸡成活率,我国实施了对祖代、父母代种鸡群进行白痢净化的措施,对商品代还没有提出要求。

为了保证鸡蛋的安全,应该对商品代进行白痢阳性率的检测。

国际制定标准不允许白痢阳性率过高的鸡群生产鸡蛋。

4.3.2 控制鸡群的感染途径母鸡感染沙门菌时造成鸡蛋垂直感染沙门菌的原因,因此如何降低饲养阶段母鸡感染沙门菌的可能性将成为预防鸡蛋感染沙门菌最主要的措施。

母鸡感染沙门菌的原因有很多。

英国农业部的一项调查表明:饲料是家禽生产中最常见的污染源尤其是动物性蛋白[3]。

据调查这次美国爆发的沙门菌感染主要是由于饲料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一方面对日粮进行灭菌处理、监测原料及成品,另一方面对饲料加工厂及设备消毒可以减少产蛋母鸡感染沙门菌的比率。

4.4 在鸡蛋加工、储存和消费过程中对沙门菌的控制鸡蛋对于细菌的渗透和繁殖存在许多自我保护的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

首先蛋壳表皮可以封堵细孔阻止细菌的侵入;同时由交联蛋白组成的蛋壳膜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和抑菌蛋白,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其次,蛋清的碱性PH、黏稠性、缺铁环境和大量的抑菌蛋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细菌的迁移和生长。

但鸡蛋的抗菌能力并不能提供100%的保护。

研究表明肠炎沙门菌含有与DNA修复功能相关的基因,如yafD和xthA,能抵抗蛋清对沙门菌的破坏作用[4]。

而且沙门菌的繁殖周期短,不合理的存储条件或加工无疑会加速细菌的污染。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提倡洗蛋来降低鸡蛋表面的细菌总量,并对洗蛋的温度和PH有严格的规定。

目前,我国市场上经过清洗洁蛋、消毒、涂油和分级喷码的鲜蛋比例很少,所销售的鸡蛋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清洗、灭菌处理的原始产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必须加快对鸡蛋清洗、消毒的进程,提高品牌蛋的比例。

此外,在对鸡蛋进行包装的时候,要防止鸡蛋的二次污染,如对蛋托、包装箱采取严格的消毒制度。

建立国家对鸡蛋产品和用品的监管制度。

鸡蛋的储存也是影响鸡蛋感染沙门菌的关键因素[5]。

首先,鸡蛋需要储存在干净的环境中。

其次,鸡蛋的低温保存不但可以抑制细菌的增殖,还能保持蛋壳膜的完整性从而阻止细菌的侵入。

研究发现保存温度的波动不利于蛋壳膜的完整性,因此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尽量防止温度的起伏变动。

对于鸡蛋的储存时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在英国鸡蛋可在8℃环境下存放3周;而在以色列,存放在冰箱里的鸡蛋允许保存3个月,常温保存的鸡蛋则不超过16d。

我国对于鸡蛋的存放时间还没有判定的标准。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鸡蛋的品质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因此,人们因该尽量缩短鸡蛋的存放时间。

公众的安全意识也是影响人们感染沙门菌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鸡蛋可能会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沙门菌,人们在消费鸡蛋的时候,应该确保鸡蛋是彻底煮熟的。

生鸡蛋或半熟的鸡蛋都可能因杀菌不彻底而导致人们感染沙门菌。

此外,由于蛋壳表面通常是细菌存在的主要场所,因此,人们在接触了鸡蛋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同时还要防止鸡蛋间的交叉感染。

5结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增加,“洁蛋”工作有待在我国进行推广,从而进一步规范鸡蛋的生产标准和储存标准。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绿色食品的需要,政府部门也应该对鸡蛋的安全做严格的监控,防止鸡蛋沙门菌感染事件在中国发生。

参考文献:1丁学霞,陈永俊.有沙门菌引起细菌性食品中毒的调查报告[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4):162.2吴斌,秦成,实智,等.禽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控制[J].中国家禽,2005,27(2):39-41.3马呈珠,薛良辉,张红,等.山东省286起沙门菌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20-224刘元福.商品蛋鸡产蛋率曲线分析[J].河南畜牧兽医,2001,2(5):33-335 刘刚,姜海涛,养禽现代化生产新技术[J],北京牧业,2009(5):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