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形成第三节能力、气质和性格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 人格

二、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1.气质的概念 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 的和内容为转移。
二、气质
(二)气质的意义
1.气质与成就 2.气质与职业 3.气质与健康
三、性格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格的概念与特征
1.性格的概念:是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人 格心理特征。
三、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与特征
2.性格的特征
(1)态度特征 (2)理智特征 (3)情绪特征 (4)意志特征
三、性格
(二)性格的类型
1.根据心理功能分类 2.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 3.根据独立性的程度分类 4.根据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分类 5.根据对心身疾病的易罹患性分类
第四节 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1.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面向社会,勇于实践 4.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三、兴趣
(二)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泛性 3.兴趣的持久性 4.兴趣的效能性
第三节 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而这些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能力、 气质、性格等方面。习惯上将这些内容 称为人格心理特征。
一、能力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二、 人格的结构与理论
(二)人格的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3.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第二节 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 等,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在个体 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倾向性的 各个成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
(人格)的形成第三节能力、气质和性格

⒉气质的特点
❖ 与其他个性相比,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 ⑴气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⑵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特征。
⑴气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以 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经过程的强度有强弱之分, 兴奋过程强者,在强烈刺激的作用下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 能保持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者,在强刺激作用 下难于形成条件反射,甚至会使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 制或遭到破坏。抑制过程强者可长时间忍受持续不断的内抑 制,抑制过程弱者只能忍受较短时间的内抑制。
性条件反射易于形成。这是一种易兴奋、豪放不羁的类型,又称兴奋型 或不可遏制型。 ❖ ②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且容易转 化,反应敏捷,外表活泼,能较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又称活泼 型。 ❖ ③强、平衡、不灵活型:其特点较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是一 种坚毅而行动迟缓的类型,也称安静型。 ❖ ④弱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弱。过强的刺激容易引起疲劳,甚 至引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 又称抑制型。 ❖ 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气质类 型如下表所示。
❖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时的强度(情 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知觉、记忆 速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言 语、动作的快慢)、稳定性(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情绪起 伏变化的频率)以及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心理活动倾向于 外部或内部)等。它常常使人的动作方式、行为举止戴上某 种“色彩”,例如,有的人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说明其 情绪发生的速度快、强度大;有的人遇事总是冷静沉着、 不愠不火,说明其情绪发生慢,也不强烈,这些都是气质 的差异及其表现。
心理学第六章人格理论

第六章人格理论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人格理论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二)人格的特质论(三)人格的学习论第二节气质一、气质的含义二、气质的类型(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三、气质理论(一)体液说(二)体型说(三)血型说(四)激素说(五)活动特性说(六)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第三节性格一、性格的含义(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的特征二、性格的类型(一)依据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分类(二)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三)依据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分类(四)依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五)依据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类第四节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二)自我意识的特征(三)自我意识的结构二、自我意识理论(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五)哈特曼的自我意识理论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
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
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
”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
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
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这四位先生恰好代表了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
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第三章 人格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 120-140为最优秀, 100、110、120为优秀, 90-100为常才, 80-90为次正常, 70-80为临界正常, 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 50-60为愚鲁, 20-25为痴鲁, 25以下为白痴。
二.能力的类型差异 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四.能力发展与年龄变化
(三)气质的分型
(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感受性。 1. 感受性。对内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 耐受性。接受刺激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力。 2. 耐受性 反应敏捷性。 3. 反应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 4. 可塑性。据外界变化调节自己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 可塑性。 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强弱与情绪外观的强烈程度。 5. 情绪兴奋性 倾向性。 6. 倾向性。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的内外倾向性。
动
主导
机
从属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内容:
生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 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 饥饿--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饥饿 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 渴--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性--与性的需要为基础;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二)人格的组成
人格倾向: 人格倾向: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人对现实的态度,
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 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 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 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人格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 人格特征:
兴趣的品质
3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

1、一笔金钱 2、一个秘密 3、一栋房子 4、一本日记
13
• 1、选“一笔金钱” 你具有“表演性格” 完美主义的你每次表现都努力 到最好。这类型的人虽然在别 人眼里已经是100分了,可是 自己却还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 好,因此常会给自己无形的压力! • 2、 选“一个秘密” 你具有“赌徒性格” 不服输性个的你挫折越大越能激发你的韧性。 这类型的人非常强悍,觉得任何的挫折和困难都 无法把自己打倒,遇到再大的挫折都能很快的站 14 起来。
这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先天遗传与后 天环境的关系作用。研究人格离不开这一 问题,中国两千多年来就一直存在人性本 质的争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 人性本恶,孔子则说:“性相近也,习相 远也”,说明他比较重视环境因素对人格 的影响;在近代,高尔顿主张遗传决定论, 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当代心理学家的共 识是: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加护作用下 21 逐渐形成的。
• E 型..... 现在你心中是否对自己体态或身材不安呢? 是否太胖了呢?不管怎么样,对自己的身材 就是没有信心,其实不会太胖,但你还是会 觉得自己很胖,而且只要体重稍胖,就会耿 耿于怀,希望自己瘦一点,可是一想到要运 动,要节食,就没勇气了。爱挖苦人,情绪 也阴晴不定。
20
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39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 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 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 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 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 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 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 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 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 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40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24(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24(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一、气质概述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心理学认为,气质是由神经结构及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个体行为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还是指向于内部)等方面的特征。
气质的这些动力特点,并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
也不以个体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更不决定其活动的具体方向,而是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
但他总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表现歘出来,并在一切活动与行为上表现出个人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经常会在内容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的动力特点。
例如脾气急躁的人,在上课时爱抢先回答问题,在等车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行为。
气质是具有先天禀赋的心理特征,但其特点是在后天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例如:婴儿出生后不就会在心理活动和动作上表现出差异,有的婴儿多动,哭声响亮;有的安静、声微安详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气质是婴幼儿期在心理动力反应上的基本形式,是其能力、性格形成与发展的最初心理基础。
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它不为人的活动目的,动机和内容所制约,但气质也具有一定可塑性,一个人的气质,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改变。
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他心理特征也会对气质特征加以掩盖和改造。
2、气质的特征气质反映了人在心理活动及行为上的动力特征,这些气质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内向性与外向性。
(1)感受性。
气质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一般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进行定量分析。
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一、能力概述(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 G(智力)和特殊能力S(专业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液体智力(流体,个人禀赋)和晶体智力(后天和文化)二、能力结构理论(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知识点要点)(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二)能力类型的差异——专家(三)能力发展早晚的——神童的、大器晚成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的因素(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补充知识:胎内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人格的定义——包括气质和性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相对稳定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性(一)独特性(二)整体性(三)稳定性(四)功能性(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三、人格的结构人格的结构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完整版)气质与性格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气质:(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
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02论述)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气质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
A、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
任何一种气质既可以是良好性格和突出的才能的催化剂,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B、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用人单位利用心理学进行人才选拔。
而个人选择职业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职业的要求。
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其不利一面因素。
C、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
2.什么是性格(1)性格的定义: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性格的结构特性: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3)性格的类型: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为性格类型: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性格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利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质的类型及行为特征
❖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古希腊语里,其原意是指“比例”“关系” 的意思。最早研究气质的是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他提出“体液 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 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黏液生于脑部。 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过多或过少,或者比例不适当,人就会感到痛 苦。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幸福。还由于这四种体液在不同的人体内 比例配合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人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气质表现。后 来古罗马医生盖伦继承了这种体液说,并把人的气质分成多血质、黏液 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尽管体液说对气质类型的解释缺乏科学 依据,但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仍被许多学者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具 体来说,四种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如下。
❖ ⒈明显、最易为人观察到的心理现象, 通常叫做“脾气”或 “秉性”、“性情”,如有的人做 起事来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有的人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有的人爱说爱笑、喜欢热闹,有的人则沉默寡言、喜欢独 处等,这些都是气质的不同表现。从心理学角度看,气质 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 的动力特征。
⑵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特征
❖ 气质与能力、性格相比,它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 天赋性,是与生俱有的。人出生后就带有个人气质的某种特 点,例如,有的婴儿喜哭闹、好动、不认生,有的则比较平 稳、安静、害怕生人;有的婴儿灵敏,有的则迟钝等;说明 气质受个体与生俱有的生物特性所制约。对成人来说也是如 此,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具有 不易改变的特点。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秉性”难移, 并非不能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以有一定程度 的改变。
❖ 当然,心理活动的这些动力特征并不都属于气质特征。例如 一个人不论有什么样的气质特征,在顺利之时,总是情绪比 较饱满,精神比较振奋,活动的节奏也比较快,表现出增力 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而在不顺利之时,则往往会 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活动的节奏也会减慢,表现出 减力的消极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由活动的内容、 目的和动机等引起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表现,而不是气质 特征的表现。气质特征指的是人无论在什么场合经常表现出 来的典型的较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不以活动目的、内容而转 移的。
❖ 这里需要澄清一点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 就和风度、气度联系在一起。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 都会自然地用“气质”二字,如某歌星、影星、球星、节目 主持人气质不一般等等。我们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有“气质” 更多是指一个人外形美,举止优雅,衣着打扮得体,文化修 养高。显然,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气质”概念的含义与心理 学中的“气质”概念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心理学上所讲的气 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和性情。
❖ 可见,气质的动力特征并不是指个性的内部动力因素,它不 决定个体是否活动,也不决定个体活动的具体方向,它只是 作为显露在外的动力特征,而表现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 中。例如,有的人急躁直率,容易冲动;有的人活泼好动, 反应迅速;有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人内向孤僻, 体验深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上的不 同的外在动力特征,从而形成了人不同的气质,气质仿佛使 一个人在整个心理活动表现上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⒊黏液质
❖ 黏液质属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具有很强 的耐受性,善于克制和忍耐;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较 弱,他们动作缓慢、遇事沉着、冷静、自制力强,喜欢沉 思,善于独处,工作认真踏实,但比较固执刻板、灵活性 不足。不易接受新生事物,不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情绪平稳、不易外露,具有内倾性。《水浒传》中的豹子 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 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豹子头林冲的性情就属典 型的黏液质气质类型。
⒉胆汁质
❖ 胆汁质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 弱,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他们直率、 热情、精力旺盛,遇事反应强烈、易急躁,常感情用事,智 力活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 的色彩,具有外倾性。《水浒传》中的李逵的性情就属典型 的胆汁质气质类型。
(人格)的形成 第三节能力、气质和性格
❖ 一、能力(前述过了) ❖ 二、气质 ❖ 三、性格
二、气质
❖ (一)气质的概念及其特点★★ ❖ (二)气质的类型及行为特征★ ❖ (三)气质的生理基础★ ❖ (四)气质的特性 ❖ (五)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 (六)气质与教育★★
(一)气质的概念及其特点★★
❖ ⒈多血质 ⒉胆汁质 ⒊黏液质 ⒋抑郁质
⒈多血质
❖ 多血质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具有很强的 耐受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反应速度快,感受性较弱。活泼、 好动、为人热情、善于交际、适应能力强,常能机智地摆脱 窘境。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泛而多变,做事马虎、坚 持性差,情感丰富易表露,心理活动具有外倾性。《红楼梦》 中的王熙凤的性情就属典型的多血质气质类型。
❖ 气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一 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及能力的形成 和发展中也会起一定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⒉气质的特点
❖ 与其他个性相比,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 ⑴气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⑵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特征。
⑴气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