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乙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知识讲解
制备乙炔知识点总结

制备乙炔知识点总结一、乙炔的物理性质乙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富氧条件下具有非常高的燃烧性能,因此常被用作切割和焊接的燃料。
乙炔的密度为0.91克/升,在室温下非常不稳定,易于发生爆炸,因此在制备、贮存和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
二、乙炔的化学性质乙炔是一种极具活性的气体,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多种气体进行剧烈反应。
乙炔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
此外,乙炔还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在适当的条件下,乙炔还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乙炔。
三、乙炔的用途乙炔常被用作焊接和切割的燃料。
由于乙炔的燃烧温度极高,可以用来焊接和切割各种金属材料。
此外,乙炔还被用作一些化学合成反应的原料,例如合成乙炔醇、乙炔酸等有机化合物。
四、乙炔的制备方法1. 重石灰吸收法重石灰吸收法是一种常见的乙炔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氢氧化钙(重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浆料,然后将乙炔气通过该浆料中,乙炔气在经过氢氧化钙浆料时会被吸收,并形成醋酸钙,乙炔含量高的醋酸钙再经热解产生乙炔。
2. 溴乙烷分解法溴乙烷分解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乙炔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溴乙烷在适当的温度下分解生成乙炔和溴化氢,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乙炔气体。
3. 蒸馏分馏法蒸馏分馏法是一种用来制备高纯度乙炔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含有乙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蒸馏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乙炔气体。
4. 熔融碳酸钠法熔融碳酸钠法是一种通过碳酸钠和焦炭反应得到乙炔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碳酸钠与焦炭共熔并反应生成乙炔,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乙炔气体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
五、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1. 重石灰吸收法: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适合小规模生产;缺点是制备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水和重石灰,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溴乙烷分解法: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产率高;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溴乙烷原料,且溴乙烷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溴化氢气体。
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3. 小心地加热盛有混合物的试管,等到试管 中的空气排出后,用排水法把甲烷收集在 试管里。
【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
1. 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须在无水 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有水存在,就会使醋酸钠变为钠 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从而不能发生脱羧反 应。另外,水的存在也会使反应达不到反 应所需的温度。因此在反应前,应将反应 物及碱石灰干燥。
三是:由于氢氧化钠吸湿性很大,水分的 存在不利于甲烷的生成,利用生石 灰可吸收水分。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注酸入醇)
1.试剂:浓硫酸与无水乙醇(体积比3:1)
2.原理: H H
HH
浓H2SO4
H—C—C—H
H—C=C—H + H2O
170˚C
H OH
副反C应H3:-CCHH23--OCHH2OH浓170H+02CSOC4H3-CCHH22=OHCH2浓1↑4H0+℃2HS2OO4
禁用启普发生器,因:
a反应剧烈,难控制反应速率 b反应放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c生成的糊状Ca(OH)2会堵塞导管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27
气体收集装置
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 收集难溶或微溶于水 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 例如:氧气、氯气 的气体例如:氧气、 例如:氢气、氨气
氢气、 一氧化碳
尾气的处理
A
B
C
D
说明:吸收溶解速度不很快,溶解度也不很大的气体用装置A; 若气体在吸收剂中溶速快且溶解度极大,易倒吸,选用B; 少量尾气可以集于气球中,选用C; 难以吸收的可以点燃处理,选用D。
乙烯乙炔

(2)乙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KMnO4+ 3H2SO4+ C2H2→2MnSO4+ K2SO4+2CO2↑+ 4H2O
褪色 b 、催化加氢 c 、与HX等的反应
CH≡CH+HCl催化剂 △
CH2=CHCl(制氯乙烯)
3、炔烃的通性: (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沸点逐渐升高,液态时的密度逐渐增加。
C小于等于4时为气态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氧化燃烧 试剂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加成反应:与H2、HX、H2O、X2等的加成,注意量。 3)加聚反应:
三、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 煤油、柴油等;而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 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石油和气态烯 烃,气态烯烃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而催化重 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主要是烃类气体, 以甲烷为主。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通过煤焦 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通过煤矿直接 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2)烯烃的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分子量 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3)烯烃的密度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逐渐增 大。
4、烯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火焰明亮,冒黑烟。
②催化氧化:
催化剂
2CH2==CH2 +O2加热加压2CH3CHO
③与酸性KMnO4的作用:使KMnO4溶液褪色
5CH2=CH2 + 12KMnO4 +18H2SO4
10CO2 ↑ + 12MnSO4 + 6K2SO4 + 28H2O
实验五乙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1 乙烯的制取
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圆底 烧瓶,配一装有量程为300℃ 温度计的双孔橡皮塞,另一孔 作为气体导出口。在烧瓶内加 入少许碎瓷片,注入6mL乙醇, 然后将18mL浓硫酸慢慢地边 振动边加入乙醇中。
制取乙烯实验装置 1.碎瓷片 2.浓硫酸+乙醇的混合液 3.温度计
按图所示把仪器连接好, 并检查这一装置是否漏气。然 后用强火加热使混合液体温度 迅速升到160℃,使用温火加 热,使温度范围控制在160~ 170℃之间,当烧瓶内空气排 尽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气体。
1.2 乙烯的性质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连续操作的,事先必须做好一切准 备,充分利用乙烯气体。
(1)将乙烯分别通入盛有2mL溴水、2mL经酸化过的0.05% 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情况。
(2)在导气管管口点燃已试纯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火 焰情况。
(3)用排水法收集乙烯于125mL集气瓶中,移去导气管, 停止加热。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立,抽走毛玻璃片,点 燃乙烯,观察现象。随着乙烯燃烧的进行,火焰逐渐进入集 气瓶内。再向集气瓶内注水,以便把乙烯排出,观察乙烯在 瓶内和瓶口的燃烧现象。
5. 乙炔本身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但用电石与 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往往常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这是由 于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化钙、磷化钙、砷化钙等杂质,它 们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化物H2S、PH3、AsH3混在乙炔 中之故。这些气体产生,既有恶臭又有毒,要防止逸散在 实验室里。实验完毕,最好在通风橱内或室外拆御仪器。
实验五 乙烯、乙炔的制取
和性质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 1.1 乙烯的制取 1.2 乙烯的性质
2.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2.1 乙炔的制取 2.2 乙炔的性质
乙烯乙炔的制备复习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考纲】掌握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一、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 CaC2+2H2O → C2H2↑+Ca(OH)2 △H= - 127 kJ/mol
2、药品: 块状CaC2(电石)和饱和食盐水
?
3、装置: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装置图
例3: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2、防倒吸吸收 +H2O。(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增大
进一步分析(a)图所示的LiFePO4的晶胞中,八面体结构和四面体结构的数目均为
铁、氢氧化铝的沉淀,所以“废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3)当溶液
升高,CO2的产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化学平衡常数:Kb>Kd。
(2)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mol,m(Co)=59× g;在1 000 ℃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Co(OH)2完全
3.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为何要为1∶3? 因为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脱水性, 要用98%的浓硫酸,酒精要用无水酒精,酒精与浓硫酸体积 比以1:3为宜。 4.温度计的位置? 温度计感温泡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 的温度。
归纳提升 “九防”巧避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陷阱
(2)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提高平衡体系中NH3的质量分数需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 移动,故a、d项不符合题意;将平衡体系中的氨分离出来,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瞬时反应速率不变,之后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增大压强,反
乙烯乙炔ppt

1、展示人及时到 规范快速, 位,规范快速,小 结规律。 结规律。 ♣2、其他小组有 2 不同答案也可在 黑板相应位置进 行展示
宜川中学 高效课堂 精彩点评( 分钟 分钟) 精彩点评(8分钟)
点评内容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三 变式训练
点评小组
5组 6组 8组 10组 10组 12组
点评要求: 点2=CH2+Br2 CH2CH2 Br Br 1,2-二溴乙烷 , 二溴乙烷 除此以外,乙烯还可以与H2O、H2、Cl2、卤化氢 除此以外,乙烯还可以与 、 但一般需要条件 等发生加成反应 (但一般需要条件 但一般需要条件)
例如: 例如: 催化剂
CH2=CH2+H2O
燃烧反应 现象 现象:
原理: 原理:
化学性质
宜川中学
高效课堂
合作探究重新整合 (2分钟) 要求:独立完成
预习过的同学重新思考, 预习过的同学重新思考, 未预习的同学开始审题。。。。 未预习的同学开始审题。。。。
合作探究(5分钟)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
一、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 通过合作探究,尽量解决预习时存在的所有 所有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尽量解决预习时存在的所有问题 ♣1-3组重点讨论探究一;4-6组重点讨论探究二 1 组重点讨论探究一; ♣7-9组重点讨论探究三; 7 组重点讨论探究三; 其余小组重点讨论变式训练1 其余小组重点讨论变式训练1、2 探究要求: 二、探究要求: ♣1.积极参与,每组、每小题确定1-2人为主讲人 1.积极参与 1.积极参与,每组、每小题确定1 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化、 2.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化、要点化 ♣3.讨论完成后立即坐下开始整理学案,展示小组抓紧 3.讨论完成后立即坐下开始整理学案 3.讨论完成后立即坐下开始整理学案, 时间展示。 时间展示。
乙烯乙炔的制备教学设计上课PPT课件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C、反应的产物中还有糊状的 Ca(OH)2,它能夹带未反应的碳 化钙进入发生器底部,或堵住球 型漏斗和底部容器间的空隙,使 发生器失去作用。
CuSO4+H2S==CuS↓+H2SO4
11 PH3+24 CuSO4+12H2O==8 Cu3P+3 H3PO4+24 H2SO4
﹡(5)此反应属于固液反应不加热制气,但是实验装 置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也不能改用广口瓶和长颈漏斗 因为:
A、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 难以控反制应速率;
5.加热过程中混合液会变黑的原因?10%NaOH的作 用是怎样的?若不用NaOH溶液对实验有影响吗?
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NaOH用于除去杂质气体
6.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剂,吸水剂
7.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的现象?
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电 石制取乙炔
小实验 燃着的石头 电石
制取乙烯
如图所示,在长颈圆底 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 酸(体积比约为l:3)的 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 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 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 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 升 到 170℃ , 将 生 成 的 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 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 现象
思考:
1.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顺序是怎样的?
我国古书曾有“器中放石
几块,滴水则产气,点之则燃
”的记载
电石气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原料: 碳化钙(CaC2、俗名:电石)、水(食盐水)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实验二、乙烯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实验二、乙烯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张革 200710900069 陈诣文 200710900089 2010.3.29一、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室制取乙烯、乙炔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制取气体的基本实验操作。
2.加深对乙烯、乙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认识。
3.进一步提升查阅文献,分析设计及改进实验等能力。
4.初步了解乙烯、乙炔的演示实验的讲解过程及方法。
5.通过对乙烯、乙炔的制备实验与性质探究,进一步增强对立与统一,联系与发展的化学观。
二、乙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文献来源:课本中用浓硫酸与乙醇加热的方法制取乙烯。
1、教材中实验不足的地方(1). 用浓硫酸与乙醇加热的方法制取的乙烯含杂质,产率低,产生气体的速率慢,所用时间长,产生的气体少。
实验后烧瓶清洗困难(有黑色难溶物),并有刺激性难闻的气体释放出来,不利于环保和健康。
不利于乙烯的性质实验。
(2). 在点燃乙烯的实验中,由于生成气体的速率慢,采用的是尖嘴导管来点燃气体,导气流小,无法看到“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的现象。
(3). 即使是使用除杂后的乙烯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可看到溴的CCl4溶液褪色,却无法通过实验说明Br2与乙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
2、我们采用的实验改进方法采用新的方法提前制备乙烯,并用气囊收集乙烯气体待用。
依然采用原来的发生装置,用P2O5代替浓硫酸做脱水剂[1],使乙醇脱水来制取乙烯。
在烧瓶中先加入14 g的P2O5,再加入10 mL的无水乙醇,干燥管中装入氯化钙固体干燥剂(可以吸收乙醇气体,干燥乙烯)。
挤扁气囊,并用铁夹夹住橡皮管a,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温度迅速上升至80~90℃,乙醇开始回流,同时有气体生成。
待从烧杯中的导管口处冒出均匀的气泡后,打开橡皮管a处的铁夹,同时用铁夹夹住橡皮管b,开始收集乙烯气体。
开始产生的气体速度较快,气囊鼓起来的速度很明显,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度开始变慢,乙醇的回流现象减弱。
继续加热,温度迅速从100℃左右上升至170 ℃,接近170 ℃时温度上升的速度明显减慢,并在170~190 ℃区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此时气体产生的速度比开始时更快(打开橡皮管b处的铁夹,可以看到烧杯中的导管口处急速地冒出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原理
CH2==CH2+Br2─→BrH2C CH2Br CH CH+2Br2─→Br2HC CHBr2
5CH2==CH2+2MnO4-+2H2O+6H+──→5CH2-CH2+2Mn2+ ││ OH OH
5HC≡CH+8KMnO4+12H2SO4→5COOH+8MnSO4+4K2SO4+12H2O │ COOH
2.1 乙炔的制取
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平底烧 瓶(250mL),放入5~6块豌豆大 小的电石,用配有一个盛有分液 漏斗和导气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 管口,分液漏斗里加入水,如右 图所示,向试管里滴水,控制好 分液漏斗的滴液速度,使反应不 要太快,待试管内的空气排尽后,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炔。
图 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 1.电石 2.水
4. 乙烯和乙炔加成反应实验所用的溴水和氧化反应所 用的高锰酸钾溶液都不宜过பைடு நூலகம்,溴水用0.5%的较合适,高 锰酸钾溶液可以用0.01~0.05%的,并先加几滴硫酸使高 锰酸钾溶液酸化,以利氧化反应的进行。用量不宜过多, 2~3mL就可以了,这样反应现象明显,还可以防止因气流 过急而使混合液冲出试管。
1.1 乙烯的制取
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圆底 烧瓶,配一装有量程为300℃ 温度计的双孔橡皮塞,另一孔 作为气体导出口。在烧瓶内加 入少许碎瓷片,注入6mL乙醇, 然后将18mL浓硫酸慢慢地边 振动边加入乙醇中。
制取乙烯实验装置 1.碎瓷片 2.浓硫酸+乙醇的混合液 3.温度计
按图所示把仪器连接好, 并检查这一装置是否漏气。然 后用强火加热使混合液体温度 迅速升到160℃,使用温火加 热,使温度范围控制在160~ 170℃之间,当烧瓶内空气排 尽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气体。
1.2 乙烯的性质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连续操作的,事先必须做好一切准 备,充分利用乙烯气体。
(1)将乙烯分别通入盛有2mL溴水、2mL经酸化过的0.05% 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情况。
(2)在导气管管口点燃已试纯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火 焰情况。
(3)用排水法收集乙烯于125mL集气瓶中,移去导气管, 停止加热。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立,抽走毛玻璃片,点 燃乙烯,观察现象。随着乙烯燃烧的进行,火焰逐渐进入集 气瓶内。再向集气瓶内注水,以便把乙烯排出,观察乙烯在 瓶内和瓶口的燃烧现象。
2.2 乙炔的性质
(1)将乙炔通过盛有5mL0.5%溴水和5mL0.05%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2)用试管取2mL2%的硝酸银溶液,滴入过量的10%氨 水(使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后,通入乙炔,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导气管管口点燃已经试纯的乙炔,注意观察乙炔的 火焰。
2.制取乙炔时要用较大的碳化钙粒子,最好有蚕豆大小使 它跟水的接触面积不要太大,防止反应太猛烈而产生大量泡 沫,堵塞导管或从导管喷出。为了使反应缓慢地进行,常用 饱和食盐水跟碳化钙反应。尽管碳化钙与水反应是固体与液 体不加热的反应,但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
3.乙烯或乙炔跟空气的混合物在爆炸范围内遇火,会发 生猛烈的爆炸(乙烯:3.0%~33.5%,乙炔:2.3%~82%)。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先做跟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 让发生器里的空气全部排出后,再在导气管点燃。点燃前 仍应检查气体的纯度。
(6)浓硫酸既是脱水剂,又是氧化剂。在反应中 它可使乙醇等有机物氧化最后生成碳、一氧化碳和 二氧化碳(这时反应物变黑)而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 混杂在乙烯中。二氧化硫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因此要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或碱石灰再处理, 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剩下的一氧 化碳对乙烯的性质实验无多大妨碍。
5. 乙炔本身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但用电石与 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往往常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这是由 于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化钙、磷化钙、砷化钙等杂质,它 们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化物H2S、PH3、AsH3混在乙炔 中之故。这些气体产生,既有恶臭又有毒,要防止逸散在 实验室里。实验完毕,最好在通风橱内或室外拆御仪器。
HC≡CH+2[Ag(NH3)2]+→2NH4++2NH3+AgC≡CAg↓
三、实验步骤
1.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 1.1 乙烯的制取 1.2 乙烯的性质
2.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2.1 乙炔的制取 2.2 乙炔的性质
(5)沸石、碎瓷片、砂子或其它隋性固体是硫 酸氢乙酯分解成乙烯的催化剂。因此,在反应器里 加一些沸石等,不但可以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 产生瀑沸现象,而且可以起催化作用。
实验五 乙烯、乙炔的制取
和性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实验操作技能。 2. 研讨乙烯、乙炔的制法和性质实验的教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蒸馏烧瓶(60mL)1只,试管(10×100mm)2支,具支试管1 只,大试管(25×220mm)1支,温度计(300℃)1支,集气瓶 (125mL)(附毛玻片)1只,酒精灯1盏,分液漏斗(125mL) 1 只,玻璃水槽1只。 乙醇(C.P)、浓硫酸(C.P)、电石(C.P)、高锰酸钾(C.P)、溴 水(C.P)、硝酸银(C.P)、氨水(C.P)、碎瓷片。